㈠ 葡萄牙征服巴西的历史
巴西最早由葡萄牙籍探险家贝德罗-阿维斯-卡布拉(PRDRO ALVES CABRAL)于西元1500年所发现。
自十五到十六世纪,大批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曾展开一连串的海上探险旅行。
卡布拉的航行原本预定经由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抵达印度,根据正式记载,他是因风向改变而偏离航线,但是大多数的历史学家认为,卡布拉是故意更改路线以便寻找哥伦布(COLUNBUS)于八年前所发现的那块新大陆。
最初,这位葡萄牙探险家以为他所发现的是一座海岛,所以为它取名“真十字架岛”(VERA CRUZ),之后发现实际上是块大陆东岸,而名“圣十字架”(SANTA CRUZ),至于最后演变到采用巴西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块新殖民地的特产——巴西木(PAU BRASIL,BRAZIWOOD),利用这种木材所制造的红颜料,在当时的欧洲被视为十分贵重的染料。
殖民地时期的规划
葡萄牙王室是在1533年才定决心,着手整顿巴西这块新殖民地的规划工作。
当时唯一已予探勘的沿海地区,被分为十五个称做“船长辖区”(CAPTAINCIES)的部分,以世袭继承的主法和类似封地的形式,分赠给葡萄牙贵族。
而为了减轻王室的负担,这些贵族必须自辟财源来整理开拓他们的属地。
当时最重要的两大“船长辖区”分别是位于南方的圣维生德(SAO VICENTE,今天的圣保罗州),以及位于北方的帕南布科(PERNAMBUCO),而在此区所引进的蔗糖栽培,使得该地迅速发展,成为殖民地的经济中心。
然而这种“船长辖区”制度却未能有效地满足殖民地人民或葡萄牙人的需要。
由于这些族的经济状况和反复无常的个性,有些辖区根本被弃置不顾。
再加上辖区之间缺少协调使得这个沿岸地区,一直是法国海盗攻击的目标。
因此,在1549年葡萄牙王若望在世(KING JOAO III)终于对“船长辖区”制度失去耐心,面在原有的规划之上成立一个殖民地中央 *** 。
并选择位于东北部的萨尔瓦多(SALVADOR),也就是今天的巴伊亚州首都做为巴西的第一个首都,并且一直维持了214年。
此外,他更在巴西设正式的室代理人,任命葡萄牙贵族多美?苏沙(TOME DE SOUSA)为殖民地首任总督。
由于这种行政改革,殖民地再度踏上正轨。
从1550年到该世纪末,巴西又来了批成分复杂的移民,其中大多为贵族、投资者和一心想让当地印第安人信奉耶稣的耶稣教士(JESUITS)。
当时位居领导地位的耶稣会教士,如圣保罗州的荷塞?安杰达(JOSE DE ANCHIETA)神父,曾力主应该保护印第安人,而非奴役他们。
这种道德主张与殖民者的利益起了正面冲突。
除了对印第安人传教外,耶稣会教士也办学校和建布道所,并让印第安人在其周围形成许多部落,目的为了保护他们免遭奴隶贩子的追捕。
正由于耶稣会教士的坚持和对防止印第安人遭到奴役后做的初步努力,殖民地才不得不转向非洲寻求人力供应。
很快地,来自非洲西岸的奴隶船便缷下了一批又一批的黑奴。
其后的十六世纪,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
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镇宴热内庐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
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
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
经过这次军事捍卫行动之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当时,荷属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派运旅尘遣一只舰队征服了北方的帕南布科州,那儿也是蔗糖栽培的经济重地。
葡萄牙人在1580年与西班牙帝国所缔结的联盟,正是导致这次入侵的直接原因。
这项持续到1640年的联盟,同时也为巴西带来了炮火的洗礼,使巴频频遭受西班牙的攻伐。旁禅
荷兰人在帕南布科建立了运作良好的殖民地,一直统治到1654年,才在一场暴动后被赶离该地。
这场暴动主要是由当地人民领导及策动葡萄牙人仅从旁给予十分有限的协助。
先锋旗队是开拓先锋
同一时期在巴西南部,也有以圣保罗为基地的海边居民,纷纷组织称为“先锋旗队”(BANDEIRANTES)的探险队向内地推进,旨在找寻印第安奴隶和黄金宝藏。
阵容庞大的旗队,由近三千名殖民地开拓者和印第安人混合组成,长途跋涉,勇往直前地向内陆挺进。
他们在西、南以及北方都留下了足迹,也就是由于“先锋旗队”的所作所为,与以印第安人保护者自居的耶稣教士背道而驰,但传教士却无法抵挡旗队浩大声势,南迄乌拉圭和阿根廷,西抵秘鲁和玻利维亚,西北达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先锋旗珍的探险行动,已经逾过了道尔代西亚条约(TORDESILLAS TREATY)所规定的边界线。
这条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签署的明约,是用来划分两大王国在南美洲的所有权益。
然而这在当时却是形同虚有,因两国名分实合。
便葡萄牙在1640年再次独立后,活跃于巴西的葡萄牙“先锋旗队”,便激起了西班武人的 *** 和不平。
在这段国家形成的时期内,耶稣会教士开始移向亚马逊河地区,而东北部地区的大地主则向该区干燥的内地推进,以加强他们的影响力和控制权。
联合这块巨大殖民地的共同语文---葡萄牙文,是巴西不同于其他西班牙语系南美地区的主要因素。
1750年与西班牙签署的马德里条约(TREATY OF MADRID),以及其后的条约,不但都承认了“先锋旗队”所攻下的江山,而且还将这些区域正式归入巴西殖民地的版图。
沿岸地区的农业发展
十八世纪的巴西,以沿岸地区为主发展成一个显着的农业社会。
财富集中在少数地主、家族手中。
主要作物包括蔗糖、烟草,以及日趋重要的咖啡和棉花。
虽锛有耶稣会教士努力保护,“先锋旗队”还是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下降,其原因不外是奴役、疾病和公然的杀戮。
然而黑奴的人口相反地有大量增加的趋势。
当时殖民地的一切贸易,必须假手于葡萄牙或是“先锋旗队”,因此巴西与外界几乎是毫无接触。
好在这些现象在十七世纪末的一项重大发现之后便有所改变。
在巴西中央高原的群山间,“先锋旗队”终于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宝贝---黄金,随着一股淘金热潮,数以千计的先锋部队来到相当今天米那斯州的地方,这是在巴西辽阔内地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开拓行动。
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出现在米那斯区的重山峻之间。
1750年时的黑金市(OURO PRETO)已拥有八万人口。
在米那斯发现的黄金,使得巴西成为十八世纪世界最大的贵重金属产地。
然而所有的财富,却都放了葡萄牙王国的荷包,当地移民见状发出不平之鸣,因为他们早已向巴西殖民地 *** ,而非向葡萄牙 *** 认同。
黄金同是也带来了其他的影响,殖民地的财富中心位于东北部的蔗糖产区,忽然下移到了东南部地区。
1763年,巴西决定将首都从萨尔瓦多迁往里约的重要背后因素也在于此。
在此同时,残余的“船长辖区”改由王室接管,而耶稣会教士则被驱离巴西。
解放观念风起云涌
虽然是那么孤立,巴西与外界接角的管道却未完全封闭。
到了十八世纪下半期,当时欧洲已风起云涌的解放观念,也开始在殖民地人民的心中萌芽。
1789年巴西开始展开独立运动,以淘地黑金市为中心。
葡萄牙继之所作加重黄则的宣布,更将思想催化成行动。
但是在米那斯区所发起的所谓“不信任运动”,下场十分凄凉,所有带头反抗专政的领导人均被捕,其中绰号“拔牙者”(TIRADENTES)的约亚金·荷塞·西瓦·沙维耳(JOAQUIM JOSE DA SILVA XAVIER)更惨遭绞刑和分尸的酷刑。
如果不是为了当是欧洲政情上的变化,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运动相继发生。
1807年拿破仑征服葡萄牙,放逐葡萄牙王室。
葡一若望六世(KING JOAO VI)逃到巴西,使这块殖民地成为葡国的政治中枢,替殖民地时期的巴西带来一大转变。
巴西不但身分改变,连带地王室也立即下令,开放与他国的商业贸易,尤其是与葡萄牙并肩对抗拿破仑的盟邦英国。
㈡ 为什么巴西帝国其实是由葡萄牙王子建立的
因为巴西帝国确实是在葡萄牙王子佩德罗的统治之下建立起来的,佩德罗王子当时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葡萄牙,选择在了巴西进行一种长期的定居生活,并且由此建立了这个巴西帝国。因此可以说巴西这个国家的成立与葡萄牙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葡萄牙的统治或者是努力,巴西这个国家可能它的发展还要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也不可能在当今社会看到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美丽国家。
葡萄牙皇室通过对这些地方的贵族进行一种商量和协商,他们能够更好的统治这块肥沃之处,但是后来由于在欧洲的战场上达到了一种平稳的状态,葡萄牙的皇室们也决定离开巴西,但是在离开的过程之中,却将葡萄牙的王子佩德罗留下了,因为佩德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有这个能力来治理这块地方,因此佩德罗成为了巴西帝国的老大。但是在之后的历史发展场合之中,巴西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也不再是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了。
㈢ 葡萄牙至巴西飞机需要几小时
巴西很大,不知你问的是到巴西哪个城市?
给你个参考,
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直达巴西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乘机要10个小时。
㈣ 葡萄牙向西开辟殖民地为什么会有巴西这块殖民地
葡萄牙的目的本来是去印度,沿着非洲的海岸。 西班牙(Cristóvão Colombo)说地球是圆的所以反着航行也能到印度,所以他们(西班牙)往西边出发就撞见了美洲(巴西的印地安人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被误以为是印度人)。 后来西班牙发现美洲的事情被葡萄牙知道了所以葡萄牙就赶了过来,导致北美洲被分成两块(东边的=包括巴西分给了葡萄牙, 西边的给了西班牙)。
求采纳,谢谢
㈤ 巴西曾经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巴西人民开展了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789年,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蒂拉登特斯在米纳斯吉拉斯领导反对殖民统治的密谋活动,揭开了独立运动的序幕。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这一天被定为巴西独立日。1822年12月1日,佩德罗加冕为皇帝,称佩德罗一世,巴西成为立宪帝国。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认巴西独立。
(5)葡萄牙是怎么到巴西的扩展阅读:
葡萄牙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同西班牙一样是从宗主国的利益和重商主义的观点出发,实行严格控制的。整个殖民统治时期,巴西的经济,无论农业、工业、矿业和商业,在葡萄牙的压抑和限制下,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而且一开始就走上了比西属美洲地区更为明显的单一产品制经济的途径。
在发现和征服初期,巴西主要出口一种称为“巴西木”的贵重红木,这种树高15米,直径1米,巴西国名即由此而来。由于这种红木可以提炼出一种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贵重的红色染料,所以在16世纪中叶以前,曾大量畅销于欧洲。滥伐和运出这种红木遂成为当时殖民者剥削巴西人民的主要手段。
农业方面:巴西的土地辽阔而富饶,自16世纪中叶开始,农业就逐渐发展起来。渔业、畜牧业和各种农作物,如烟草、棉花、靛蓝、木薯、稻米、可可、玉米、咖啡及菜豆等,都有相当数量的增长。
但是,其中以糖业的发展最为重要。1548年,从马溜罗来的犹太难民把甘蔗输入巴西。从此以后,一直到17世纪末的百余年间,制糖业成为巴西整个经济的基础。巴西的许多重要城市如巴伊亚、累西腓和阿里尼达等,都是因制糖业的兴盛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576年,仅巴伊亚一地,即拥有47个制糖厂。1600年,巴西已有将近100个制糖厂专门为葡萄牙而生产。蔗糖已成为巴西的主要出口物资,他给葡萄牙王室、商人和糖场主带来了巨大利润。至17世纪,巴西更是欧洲市场上食糖的主要供应者。
㈥ 历史上的葡萄牙曾一度迁都巴西,为什么又迁回
19世纪初,整个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葡萄牙更在1808年被法国所占领。因此,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Dinastia
de
Bragança)逃亡到南美洲的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迁都里约热内卢。1815年,巴西得以成为王国,国家改称“葡萄牙、巴西和阿尔加维联合王国”(Reino
Unido
de
Portugal,
Brasile
Algarves)。不久后,拿破仑战争结束,葡萄牙王室返回里斯本,并派摄政王佩德罗王子[1]继续管治巴西。佩德罗于是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革,废除王室颁布的盐税,又重整政府机关,更放宽人民的自由。此外,他更派出代表到葡萄牙议会参与政事,这使巴西的经济及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善。可是,奴隶买卖仍然存在。
1821年9月,葡萄牙议会表决,废除巴西王国的名衔,所有位于里约热内卢的王室机关将被废除,并宣告巴西各省受里斯本管辖。因此,葡萄牙政府派遣军队到巴西驻兵,并把巴西的武装力量置于葡军的控制下,以加强对巴西的控制。后来在伯南布哥、巴伊亚等地,葡军和当地的武装分子发生武装冲突。1822年1月,议会要求佩德罗立刻返回里斯本,佩德罗拒绝,并宣告将留在巴西,不久后建立由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José
Bonifacio
de
Andrada
e
Silva)为首的新政府,更要求葡萄牙驻军撤出巴西。
同年2月,葡萄牙驻巴西的军队开始打击巴西境内的分离活动。佩德罗于是撤销葡军指挥官的职务,并向葡军下达后退的指令。一个月后,葡萄牙增援部队到达里约热内卢外海,但被佩德罗拒绝入港,到达里约热内卢增援的葡军及驻巴西葡军在补给后返回葡萄牙。然而,在伯南布哥省、巴伊亚省却开始出现了流血事件,当地武装分子向驻军发动攻击,双方出现流血冲突。5月,佩德罗宣告自己成为“巴西的保护者”。
8月,葡萄牙议会决议,废除佩德罗的摄政王职务,并组织讨伐军讨伐巴西。1822年9月,到达圣保罗市的佩德罗,得悉本国将要派出讨伐军后,便到附近的伊皮兰加河(Rio
Ipiranga)脱下军服上的葡萄牙徽章,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Independência
ou
Morte!)[2],正式宣告巴西独立。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宣告自己成为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并在12月1日加冕,建立巴西帝国,由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出任帝国的首相。
自佩德罗成为巴西皇帝后,便继续驱逐葡萄牙殖民者。他向英国聘请海军军官汤马士·科克伦将军(Admiral
Thomas
Cochrane)及法国的皮埃尔·拉巴杜(Pierre
Labatut)助战。他们率领巴西军在巴伊亚、马腊尼昂、帕拉等地击退葡萄牙殖民军,并重新控制这些地区。翌年,驱逐所有葡萄牙军,巴西帝国成功解除了葡萄牙的威胁。1824年,英国调停葡萄牙及巴西的纷争,1825年,双方达成协议,英葡承认巴西独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