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有名气的建筑有哪些
巴西耶稣山 那个张开手臂的雕像 跟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相似 变得有名
满意请采纳
2. 巴西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巴西标志性建筑是:基督山
1922 年,巴西独立100 周年时,巴西天主教团和修女们联合签名要求佩索阿总统建一耶稣像。这塑雕像,是巴西着名雕塑家瓦尔·科斯塔及其同伴们,花费了整整5年的时间精心设计,协力雕塑,于在1931年完成了的一个建筑壮举。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高38米,宽28米,重量超过一千吨,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
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着名的标志。2007年7月7日,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旅游指南
游客可以从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铁路上山游览。以前列车到达终点后人们还需要爬上222级阶梯才能到达雕像,这对行动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碍。2002年的古迹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装了三座全景升降机和四座电扶梯。
另外,从雅丁波卡尼科区的帕奎公园有条有点费力的捷径步道通往山顶。另一种上山方式则是包车,经过蜿延的山路穿越蒂竹卡丛林,到达山上狭小腹地的停车场,拥塞的情形可想而知,回程可顺道前往马塔夫人展望台(Dona Marte Belvedere)
由于它位于396公尺的山腰,不但可以较近的距离眺望里约美景,也可由另一个角度欣赏救世基督像,由于它绝佳的地点,所以成为许多广告商、名模的取景地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督山
3. 巴西标志性建筑有哪些
1、巴西议会大厦
巴西议会大厦矗立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核心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尼迈耶。
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在巴西灿烂的阳光下,它就象是一曲恢宏的乐章,自由自在地歌唱着,使人震撼,令人陶醉。
4. 巴西建筑的特点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5. 为什么巴西的建筑有欧洲色彩
摘要 一提到巴西当代建筑,首先想到的绝对是矗立在首都巴西利亚市三权广场上的巴西议会大厦。这座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厦不仅是世界当代建筑教科书上的典范,更是巴西整个国家权利最集中的建筑。由巴西最负盛名的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Oscar Niemeyer主持设计,他的作品一向以大体量的雕塑感着称。
6. 巴西最有名的建筑是什么
在三权广场,游人看不到任何古迹,但丰姿多彩的现代派建筑物令人惊叹不已,这些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优美、轻盈飘逸,其中有的还含有一定的寓意。两层楼高的总统府前的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拓者铜像,象征着巴西人民团结一心捍卫祖国。三权广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称为巴西的神经中枢。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 巴西代表性建筑物是什么
救世主耶稣基督像是巴西代表性建筑物: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是该市的标志。他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这尊雕像体积庞大,有200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此外,巴西市广场中心标志性建筑物也比较有名。
8. 什么是巴西利卡式,有什么主要特点
巴西利卡式
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9. 巴西有什么特色
虽然葡萄牙将宗教和语言带到巴西,但这并不代表巴西文化的全部。那里的土着印第安人、大量的非洲裔居民以及来自欧洲、中东和亚洲的移民都对巴西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巴西音乐特征是种类多样,充分体现了来自三个大洲的音乐元素,而且还有不断创新或在旧有的音乐形式变化出来。桑巴舞在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是西班牙波[被屏蔽广告] 利乐舞配上非洲的节奏与韵律的混合物。
最着名的森巴舞艺术家要数米兰达(Carmen Miranda)了,她热情如火的气质和水果头饰的造型可说是无人不知。50年代红极一时的巴萨诺瓦舞(bossa nova)比较柔和一些,经典歌曲如《The Girl from Ipanema》的风格都受到北美爵士乐的影响。受不同音乐元素影响的热带主义运动(Tropicalismo)在60年传入巴西使森巴舞开始朝着电子音乐方向发展。在加勒比节奏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兰巴达舞(lambada)则在8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巴西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教堂的装修都很富丽堂皇,但国内的宗教生活中同时也包容了印第安原始宗教、非洲宗教、非洲和天主教混合生的辛克莱教(syncretism),还有融合东方的神秘主义的卡德教(Kardecism),在巴西的白人里非常盛行。在巴西的城市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教堂,还有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
巴西人的语言是葡萄牙语,但已夹杂了不少印度和非洲语言的辞汇。目前很多的巴西人也对中国文化开始感兴趣,并学习中国语言。
人的主食是米饭(arroz)、黑豆(feijo)和木薯面粉(farinha),通常会配以牛排、鸡肉或鱼肉。巴西的特色菜式包括moqueca(一种用菜油和椰子汁烹调的海鲜杂烩)、caruru(黄秋葵和其他蔬菜配以虾、洋葱和辣椒烹制而成)和feijoada(黑豆与肉一同煮成)。在巴西亚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穿着飘逸的白色裙子的妇女在卖 acaraj,其做法是将黑豆加盐和洋葱捣碎,再用油煎炸,然后夹上海鲜、木薯粉、乾虾、辣椒和番茄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