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陕西中医学院怎么样
陕西中医学院挺好的。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
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经过69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
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总占地面积796675.3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近1.5万名,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和儿科学院、妇幼保健学院等2个医教协同共建单位,4所直属附属医院、3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贰’ 河北中医学院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又一转折点,选择学校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是河北中医学院的基本信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等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恢复独立建制。学校为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融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已为国家培养1.8万余名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今年面向全国招收本专科生2000名。
学校现有杏苑、橘泉两个校区,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1所,实习基地6个,床位总数13891张。行政办公及本专科教育在主校区杏苑校区,校址位于鹿泉经济开发区,占地446亩;橘泉校区位于新石南路,占地110亩,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科研中心在此办公。两个校区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00万元,馆藏图书44.91万册,线装古籍图书2.38万册,其中珍善本747册。
学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举办专科教育,积极发展港澳台生及留学生教育。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临床医学院等十个二级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实验中心等三个教辅机构。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8个本科专业,针灸推拿、护理、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5个专科专业。博士、硕士点18个。博士研究生教育涉及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3个,硕士研究生教育涉及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5个。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6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21人,在校留学生400余人,来自印度、孟加拉、韩国、美国、巴西等17个国家。教师38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86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9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4人、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6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8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人才3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品牌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2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现有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10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II级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
河北中医学院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学府,在这里你能感受的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师生为友共同进步,希望有意向来这里的同学能够关注一下,相信对您会有所帮助的。
‘叁’ 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怎么样啊 有没有在那里念书的同学啊!百度百科资料不要!!谢谢了啊
是一帮江湖郎中华人,找不到工作,又想名扬四海搞的4不象 (或许得到部分大陆政府的资助).
学校就路边一小栋楼. 7/8间教室. 没有本地承认的学历.
读这样的学校,个人不认为是留学哈...
如果没有好学校, 也不意味不成材. 人生道路漫长, 不求一时的领先.
好运.
‘肆’ 温建民是谁
温建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才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会长、中国残疾康复学会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巴西国际中医学院名誉院长。2013年两会,呼吁设立中华母亲节。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
‘伍’ 红杏林中医学院是真的吗
红杏林中医学院是真的。
红杏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一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具备中医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资质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
学校坐落于长沙湘江之滨,专注为广大学员提供真正临床有效的中医技能培训和真实、全面的实操教学环境。校内设有综合教室、多媒体室和多个实操教室,各职业技能培训设备齐全,配套服务完善。
依托红杏林的多年行业深耕与深厚中医底蕴,学校不仅汇聚了数十位享誉业界的杏林名师、100万+遍及全球的中医学子,更已构建成熟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学员口碑铸就了非凡的行业影响力。
未来,红杏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将积极整合全国名师、名医、名方、名药、名技等优势资源,致力于为寻医之人提供绿色健康的调理方案,为学医之人提供临床有效的中医技术,为传医之人提供分享共赢的服务平台,为中医梦、健康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红杏林中医学院官网——关于红杏林
‘陆’ 河南省科技厅项目 如何查询是否立项
创建于1958年的河南中医学院,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27亩,老校区位于市中心美丽的金水河畔,具有中原文化底蕴和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新校区位于郑东新区高校园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管、工、文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 建校初期,学校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切接见了学校副院长彭延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河南中医学院”校名。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2个直属二级学院。有中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方向)、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英语方向)、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护理学、中药学、中药学(中药学英语方向)、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英语、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医药贸易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8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中药学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药学、中医学、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骨伤科学等7个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中中药学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学科。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1618人,其中,本科生10011人,硕士研究生856人,成人教育脱产学生683人,海外留学生68人。 多措并举的“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568人,其中校本部1056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2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18人,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资助对象14人,河南省省级及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7人次;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15人。先后有10多人次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70人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省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重视教学设施建设,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配置。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既是全省中医医疗、科研的龙头,又是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拥有一支包括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在内的实力雄厚的中医医疗科研队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基地;第二附属医院又是河南省中医院。学校拥有稳定的医、药学实习基地93个。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动物实验中心、药理毒理学实验室、中药标本馆等,其中拥有5000多种中药标本的水浸标本室国内技术领先。校内各类馆藏纸质图书82.9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等配置均能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主办有《河南中医》和《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省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河南中医》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获得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艾滋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儿科研究所、中药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糖尿病研究所、针灸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和中医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面的研究国内领先,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学院为河南省高校中药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立项170多项,其中 “973”计划2项,“863”计划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9项(含分课题,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3项,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2项;获奖成果7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我校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已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并于2007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2000多篇;出版论着150多部。科研处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我校为教育部批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单位,至今已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医药技术人员来我校学习。我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日本金泽大学药学部、浜松医科大学、东京国立感染症研究中心、韩国大邱韩医大学、东义科学大学、加拿大安省中医学院、新西兰东方医学院、巴西若茵维莱大学、意大利东方大学等20多个海外教育、科研、医疗机构开展了多方位的技术合作。 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凸显“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育人理念,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中医药人才3.4万多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军生物芯片研究室副主任王升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刘延泽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张磊、门成福等为代表的名医专家;以河南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副厅长夏祖昌,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马宪民等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等为代表的企业家。尤其是近年涌现出的以“全国道德模范”、“2006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王一硕,“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热爱祖国、服务西部的李国胜、张欢欢,心系他人的张申,团结互助的于爱党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河南中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向社会展示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学校在2007年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参赛的4件作品获一等奖1件,三等奖3件。 全面提升的综合办学实力,使学校竞争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第一志愿报考率、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名列河南省普通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教师、学生的先进事迹从不同方面多次进行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新近又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尤其是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的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等次。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主动服务国家及河南地方经济和中医药行业发展需要,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果。目前,全校师生正以百倍的信心、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奋发图强,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突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柒’ 河南中医学院怎么样
河南地处中原,以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而享誉海内外。古往今来,中原大地名医辈出,人才荟萃,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四大怀药闻名遐迩。在省会郑州东部金水河畔,屹立着一所美丽宜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河南中医学院。她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建院四十五年来,培养了两万余名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非典”病魔肆虐神州大地的危机关头,河南中医学院广大医护工作者更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谱写了一曲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河南中医学院创建于1 9 5 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河南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 9 5 3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 9 5 8年,朱德委员长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时任学院副院长的彭延泰同志;1 9 6 3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特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1 9 7 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 9 8 1年,被批准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1 9 9 7年以后,相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1 9 9 4年8月,国家教育部将学院列为能够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全国2 0 0所高等院校之一。学院培养的海外留学生,有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对外教育的发展使河南中医学院成为一所开放型国际性中医药大学。2 0 0 3年,又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对河南中医学院的发展非常关心和重视,2 0 0 2年,经省政府批准,河南中医学院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征地1 2 8 1亩作为新校区,目前总体规划已定,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 0 0 5年正式入住学生。学院拟将新校区建设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功能齐全、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将为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河南中医学院十分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郑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郑州市文明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2个直属二级学院,另有美豫国际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洛阳)、黄河学院等3所联合办学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方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博士生导师9人,正高级职务94人,副高级职务425人,中级职务7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省管优秀专家10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1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学院设有仲景学说研究中心、艾滋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脾胃病研究所、儿科研究所、肿瘤研究所、类风湿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糖尿病研究所、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院下设3所附属医院,共有病床近1 5 0 0张,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是全省中医药的龙头、中心和我院临床教学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全国中药制剂及剂型改革基地;其新建病房大楼是河南省重点项目,2 6层,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 0 0张。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河南省中医院,是内、外、妇、儿等科室设置齐全的综合性省级中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以针灸推拿为特色,有数十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专家坐诊,为省级中医院。设有河南中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附属安阳医院、附属开封医院等5 3所教学实习医院。
2 0 0 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我院为河南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面向全省和全国,开展执业药师培训工作。学院现设有医、管、工、文等四个学科门类和中医、中药、制药工程、英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 2个本科专业,2 1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方剂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有博士生导师9人。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培养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办学模式,面向全国2 0个省和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的开放型、综合型高等中医药学府。
近年来,报考河南中医学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连年剧增,招生人数连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1 0 0 0 0余人。
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正高级职务9 4人,副高级职务4 2 5人,中级职务7 1 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 6人,省管优秀专家1 0人。
办学资源条件优越。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生药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室;建有6 0 0平方米的动物实验中心,拥有5 0 0 0多种中药的中药标本室,水浸标本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图书馆藏书5 0余万册,国内外各种期刊2 0 0 0余种。学院主办的《河南中医》、《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两种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杂志。
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了“千万投入”学科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 0 0 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实施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人才培养工程,筑巢引凤,广纳英才,以人为本,构建学院发展的人才平台。
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地位,科学研究成绩斐然。广大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参与科技开发、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近年来研制开发高水平国家级新药多种,如小儿泻速停、热速清、复方冬凌草含片、寒痹停、镇心痛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八五”期间,学院科研经费2 7 8万元,“九五”升至近5 0 0万元,“十五”开始的三年来,已争取科研经费1 3 0 0万元。到帐经费9 0 0万元。同时,与企业联合的横向经费也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产学研联合,共同投资搞科研的良性循环。目前,学院承担国家及部省厅局级科研课题3 0 0余项。其中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 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及诊疗技术项目1 5项,省重大科技攻关、普通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课题2 8 0多项。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自河南省1 9 9 5年设立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 0 0 0年设立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等重大项目至2 0 0 3年,我院先后有2 0人次荣获资助,获资助科研经费4 0 0万元。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近年来接待了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巴西、意大利、奥地利及港澳台来宾多批。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日本滨松医科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办学和技术合作。现有海外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近百人。与纽约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美豫国际中医学院”,2 0 0 3年起面向海内外招生,开设中医药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由韩国医生金宗赫与河南中医学院在仲景故乡合作创办的中韩云阳传统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专门招收外国学生的国际性中医药学校,向全世界广泛传播中医。
近年来,学院实施了“创特色、上水平、争一流”工程,以发展为主题,狠抓内涵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在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院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实行了学科制管理,赋予学科带头人以人、财、物的自主权;教学方面实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形成了开放、流动、集团化的科学研究机制;形成了以肝胆病、糖尿病、老年医学、肿瘤、针灸研究和治疗为龙头的特色专科。
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人心凝聚,众志成城,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正以昂扬的斗志,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共同开创河南中医学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学校网址:http://www.hactcm.e.cn/
‘捌’ 腰椎间盘膨出牵引疗法的代替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自制药包
温建民,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学会外治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才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会长、中国残疾康复学会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巴西国际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有很多人认为应该做手术,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95%的病人,经过系统的正规的中西医保守治疗,是能治愈或者缓解症状的,除非出现大小便失禁或者下肢无力等严重的神经损害症状,才需要手术。这种病人不足5%。
温建民教授向大家传授一个自制药包来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配方:
当归15g,红花15g,川芎15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桂枝15g,川断15g,川萆薢15g,细辛3g,川乌10g,枳壳10g,川牛膝10g。以上中药均为饮片,用水泡湿(泡在盆里,水刚好没过药,泡一个小时即可),装入布袋,放入微波炉专用的玻璃器皿中,微波炉高火加热20分钟,热敷在腰椎上。如果凉了再放进微波炉加热。一日两次,每次30分钟。注意!细辛和川乌是不能口服的。
本博来源于网络,子孙满堂整理、归类、编辑。
想复制的朋友们,请您保留这个链接,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好人好报有好运,谢谢
‘玖’ 关于郑州的一所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我本人也是郑州人,,按我之前对郑州的印象,中医学院(老校区)的硬件挺破的,你一进门肯定特失望,不过新校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新学期一开学就有一些专业的学生到新校上课,我是二临床中医本科的,我们不搬,有实验课的因为实验的东西还没"搬家"所以留在老校(可能留一年吧)
专业方面中医学\骨伤学\针推都是中医学院的老牌子了,中西医只是名声比较响,录取分数也偏高,其他的预防\英语\计算机什么的都是新开的不太清楚,还有个护理据说也不错
中西医当然是中医西医都学啊
给你报下中西医专业的全部课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计算机文化基础 体育 大学英语 军事理论与训练(就是军训啦)
资格考试课: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学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西医内科学 西医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卫生药事法规
特色课:中医发展史 中医临床基础
专业基础及专业方向课:医古文 正常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诊断学基础 针灸学
限定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思想品德修养 医学伦理学 法律基础 专业英语
西医加强课:医用物理学 医用化学 细胞生物学 医学遗传学 法医学 皮肤性病学 精神病学 分子生物学
专业基础课:影象诊断学 预防医学 中医统计学 人体寄生虫学 科研思路与方法 护理基本功
专业方向课:中医急诊学 推拿学 中医伤科学 中西医眼科学 中西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讲座 内经 循环病学 消化病学 呼吸病学 肿瘤病学 感染病学 内分泌病学 神经病学
看了课程你也应该发现,要学中医、中西医是很苦的,课程排得非常满,所以学不学你要好好的考虑,如果决定学了就一定要好好学
‘拾’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健康学院院长是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