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从没用过InterNET的人口比例是多少
相当多,中国的网民的却是不少,可以中国的人口比例来讲那算个什么啊,有的地方可能连电脑什么样都不知道呢,连饭都吃不上了还上个什么网啊!
❷ 中国现在有多少网民
中国现在有多少网民?按报告的口径是2。98亿,简单说就是3亿。想想96年刚做网络的时候全国网民27万,1000多倍的成长啊。当然调查口径是6岁以上半年内上过网的都算,这不知和国际惯例是否一致,印象中美国一般用15岁以上一个月内上过网为网民定义。但无论如何,3亿这个数是中国唯一权威的数字,姑且信之吧。网络普及率达到22。6%,高于世界21。9%的平均水平,和俄罗斯,巴西差不多了,可喜可贺。理论上网络普及率的极限大概是80%,发达国家现在达到了70%左右,中国的网民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我们做网络的都很关心用户在哪里,怎么夺取老用户,怎么吸引新用户。这里随便写几句,不是论文是博客,大而化之,说个意思,什么规范论证就免了。
08年中国网民数量成长速度达到40%以上,今后5年就算保持平均20%的年成长率,5年后网民数量也会达到7。5亿。如果那时人口算14亿,网络普及率也要54%了。即使是按8%的年均增长率,10年后网民数量也会翻一番,达到6亿左右,普及率43%。5-10年时间中国怎么也成不了发达国家(韩国现在普及率71%,算不算发达国家?),70%的普及率就算达不到,5-10年达到40-50%应该不离谱吧?对网络公司而言,争夺现有的3亿网民是一场战争,吸引未来的3亿新网民是另一场战争。二者有关系,也有差别。以用户年龄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其他学历,性别,城乡等等人口指标都可以以此类推。
表1。中国人口和网民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2008统计年鉴和CNNIC2008报告
从表1可以看到,和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相比,网民可以分为3个年龄组,10-29岁算是高度普及人口,现在已经有近60%的人是网民了;30-49岁算是中度普及人口,20%左右的人是网民;6-10岁和50岁以上是低度普及人口,网民不到5%。如果再要发展3亿网民,人从哪里来呢?假定今后10年新增人口和过去10年一样,10到60岁死亡率和移民率为0,再把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提高到一个合理水平,就可以粗算出下一个3亿网民来自何处。
表2是按最保守的估计推算的,即假设今后10年网民年增长率不到8%,10年后比现在翻一番,达到50%。大家尽可以争论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该是多少,但我相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不会改变由此推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很简单,却和业内通行的想法大相径庭。从实战经验看,大家都极端重视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用户的发展。但是今后10年新网民的来源有一半将来自大家不很重视的30-49年龄段的人,加上20-29岁年龄段,这些人将占未来3亿新网民的四分之三。即使是一直被业内忽视的50-59岁的网民,新增数量也将两倍于万般宠爱于一身的19岁以下年龄段。反常识吧?嘿嘿,战略机会就在于反常识啊。原因在于大家过于重视过去或现在网民的年龄结构,现在当然是年轻人当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现有年龄结构中各个年龄组的网络普及率。现在的高普及率就意味着未来的低增长率,人人都用了就等于零增长了。现在的低普及率就意味着将来的高增长率,现在还没上网不等于将来不上网。顺着常识想网络业已经没机会了,反着常识想网络业才开始呢。
❸ 世界网民数量
网络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新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球网民数量已从1997年的70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亿人。
据美国媒体报道,12日到15日在巴西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1997年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网民仅占世界网民总数的5%,但10年后这一比例已超过32%。
美国网民数量最多,已经达到2.1亿人;中国和日本分别以1.62亿和8600万网民数量位居二、三位,排名第四至第十的依次是德国、印度、巴西、英国、韩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宽带上网用户人数排行榜中,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位居前五名,第六至第十依次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报道称,虽然目前全世界有12亿网民,但还有50亿人没有使用过网络,很多人没有机会和条件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今年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
❹ 全世界有多少人在上网青少年占到多少比例
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14.6亿,青少年网民数量急剧上升已逼近半数8亿,网民数 占世界总人口66.8亿的21.9%,比2000年底增加了305.5%.
❺ 全球网民总数现在是多少
最近,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Nua综合世界各地的互联网用户统计数据,得出结论:截至到2002年9月底,全球网民数量达到6.056亿人,而截至到5月份,总数为5.807亿人。欧洲和亚太地区由于增长强劲,异军突起,在网民数量上超越北美洲。其中欧洲用户为1.9091,名列第一,占全球数量的31.5。亚洲1.8724亿人名列第二,但是发展势头最盛,成为世界第一也指日可待过去几个月内,目前占全球30.9%。北美网民数量不思上进,已经接近饱和,数量停滞在1.8267亿人,占全球30.1%。欧亚美正式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他各州加起来不足10%,其中而拉丁美洲占5.5%,非洲和中东各占1%。
而根据另一家互联网咨询公司Global Reach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到9月,全球网民达到6.19亿人。根据统计,非英语母语的人口已经占据互联网的主导:全球网民母语为英文的只占36.5%,约2.31亿,非英语人口达4.035亿,全球网民总数6.19亿。第二大语言是中文,占10.8%,日语(9.3%),西班牙语(7.2%),德语(6.6%),韩语(4.5%),意大利语(3.8%)。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的格局。
❻ 世界上有多少网民
【eNet硅谷动力消息】美国知名的数字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网络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5岁以上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达到了6.94亿,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14%。
comScore网络公司进行的这一调查在包括中国、印度等全球范围内主要互联网市场展开,运用统计学原理,“首次对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和行为进行的调查”。
ComScore Media Metrix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Daboll表示,“当前,美国的在线用户不足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四分之一,而在十年前,美国的网民占据了全球网民的三分之二。”
该报告称,美国依旧是当今唯一一个互联网用户大国,其网民达到了1.52亿,其次是中国,网民数量为7200万。接下来依次是日本(5200万)、德国(3200万)、列第五位的是英国,其网民数量达到了3000万;其后依次是韩国(2460万)、法国(2390万)、加拿大(1900万)、意大利(1680万)和印度(1670万)。
互联网网民总量排在前十五位的其他国家有巴西(1320万)西班牙(1250万)、荷兰(1100万)、俄罗斯(1080万)、澳大利亚(970万)。
❼ 现在全球一共有多少网民 中国一共有多少
(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网民规模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1.1%)。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
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的28.9%在过去半年曾经使用手机上过网,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网民结构特征
中国网民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6.4%,比2007年底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衡。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
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
从学历的角度分析,互联网显现向下扩散的趋势。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趋近,这是互联网大众化的表现。
(二)互联网基础资源
1.IP地址
IPv4地址数量为1.58亿个,年增长率为33.7%。比其他三类互联网基础资源中的增长水平低,IPv4地址平稳增长。2008年6月份,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IPv4地址的人均拥有水平为6251个/万网民,与2007年12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减少了191个,IP地址的增速落后于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速。如果IP地址数和网民人数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可能制约中国互联网的整体发展。
2.域名
我国的域名注册总量为1485万个,同比增长61.8%。
中国CN域名数量为1190万个,同比增长93.5%,已占我国域名数量的80.1%,是我国域名数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3.网站
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71.4%。
4.国际出口带宽
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493,729Mbps,年增长率为58.1%。目前人均拥有水平为20Mbps/万网民,比2007年12月增长了2Mbps,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连接能力不断增强。
(三)上网条件
1. 上网接入设备
家庭上网计算机数量为8470万台,2008年上半年增加了670万台,半年增长率为8.6%。
台式机仍为目前上网设备的主流,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选择,分别有30.9%和28.9%的网民使用这两种设备上网。就总体趋势而言,台式机的使用比例在下降,笔记本和手机的使用比例在上升。但是手机目前还主要以辅助性上网设备的身份存在。
2. 上网地点
网民在家上网比例持续上升,从2007年12月的67.3%上升到目前的74.1%。随着上网条件的改善,在家上网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39.2%,规模达到9918万人,半年内在网吧上网的人数增加了2800万人。网吧网民以男性居多,占到63.3%。以年轻人居多,24岁及以下网民占到网吧网民的70.7%,比总体网民高了20.8个百分点。
3. 上网接入费用
在家上网的网民月均家庭上网接入费用为77元/月,略高于2007年12月的74.9元/月。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有所降低,目前网吧网民的月均网吧上网费用为44.8元/月,每月比2007年12月的51.6元/月降低了6.8元。
4. 上网时长
2008年6月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周。继2007年12月上网时长略有下降之后,2008年6月上网时长呈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网民中新增网民数量较多,网民的属性结构不够稳定,上网时长也有所波动。
(四)网络应用
1. 网络应用概述
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
2. 互联网基础应用
十大互联网应用中,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三大互联网基础应用均榜上有名,使用率均超过60%,说明互联网基础应用是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方面,在网民中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率为69.2%,为中国第五大网络应用。2008年上半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230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15.5%。但总体使用率低于美国(91%)。
网民学历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在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搜索引擎使用率已经超过93%。近一两年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能会对搜索引擎使用率有所影响。
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为62.6%,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六位。2008年上半年用户增长量较高,半年增长了3973万人。某些网络应用的发展,如电子商务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中国较高的即时通信使用率,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即时通信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到1.95亿人,半年增长了2442万,半年增长率14.3%。使用率远高于美国网民的39%和韩国网民的47.8%。
3. 数字娱乐
十大网络应用中,三大娱乐类网络应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和网络游戏都分列其中,娱乐仍旧是中国网民的主要互联网活动之一。
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量高达2.14亿人。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重要娱乐方式,也是促进网民群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用户量已经达到1.8亿人,是中国的第四大网络应用。
网络游戏使用率为58.3%,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七位,用户规模达到1.47亿人。超过美国35%的使用率。中国网络游戏网民中玩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的比例为53%,此类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达到7815万人。
4. 电子商务
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688万人,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
上海是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使用率达到45.2%;其次是北京,为38.9%。经济发达城市的电子支付和物流等环节较为通畅,带动了城市网络购物的发展。
中国25%的网络购物使用率低于美国网民的66%,也低于韩国网民的57.3%。
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是与网络购物密切关联的两个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发展都较为迅速,网民对两者的使用率分别达到22.5%和23.4%。尤其是网上支付,半年用户增量达到2379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71.7%。这两项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会对网络购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 网络社区
博客/个人空间和论坛/BBS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反映了中国网络应用的新特点,社交类网络应用在中国呈兴起之势。
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
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人关口,达到1.07亿人。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8%,用户规模超过7000万人,半年更新用户增长率高达43.7%。
6. 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网络音乐使用率。半年增长了5164万人,半年增长率达到了33.4%。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这与中国上半年出现的社会事件密切相关,2008年上半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出现使得更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
7. 其他网络应用
网上银行使用率为23.4%。用户增长率较快,半年用户增长率达到47.1%。但使用率远低于美国网民53%的使用率,也低于韩国网民39.1%的使用率。
网上炒股/基金使用率为16.9%。网上炒股/基金的使用率与中国的股市同步波动,使用率在下降,总体用户量略涨了466万。目前中国网民的使用率仍高于韩国网民的5.4%,也高于美国网民的11%。
网络求职的使用率为14.9%,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上半年用户增长率达到72.8%,上半年是求职高峰,用户量增长也比较多。网络教育的使用率为18.5%,用户量达到4669万人,近几年来持续增长。
❽ 2010年各国网民的数量排行
这是一份今年3月做出的报告。
报告制作公司comScore Media Metrix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彼得-达波尔称:“美国网民数量现在只占全球网民数量的不到四分之一,十年前则占到了三分之二。”
报告称美国拥有1.52亿网民,排名第一;
中国以7200万排名第二;
日本以5200万排名第三;
德国以3200万排名第四;
英国以3000万排名第五。
六至十五位分别为韩国(2460万)、法国(2390万)、加拿大(1900万)、意大利(1680万)、印度(1670万)、巴西(1320万)、西班牙(1250万)、荷兰(1100万)、俄罗斯(1080万)、澳大利亚(970万)。
按照上网时间计算,以色列排名第一,每个用户平均每月上网时间为57.5小时,是美国的两倍。排名二到五位的分别是芬兰、韩国、荷兰和中国台湾。报告称:“美国以外国家对互联网的热情很高,美国在每个用户每月平均上网时间方面都没能进入前十五位。”
报告指出,微软的MSN拥有5.386亿全球用户,排名第一,Google以4.958亿排名第二,雅虎以4.802亿排名第三。
❾ 2008巴西印度俄罗斯德国的网民人口具体数量是
俄罗斯:1749万 2008.6月统计
德国:3499万 2008.6月统计
巴西:
调查结果显示,巴西人最为“网络化”。2005年11月,共有1252万巴西人使用家里的电脑上网,人数较当年1月增长17.5%。巴西民众日均上网时间长达17小时53分钟,为全球最高,随后依次是法国人(17小时34分钟)、日本人(16小时20分钟)和美国人(16小时03分钟)。
不过,去年最惊人的数据,还是上网下载音乐的人数。仅去年11月份,就有560万巴西人上网下载音乐,比前年同期高出65.5%。
http://xa.it365.com/396/8105396.shtml
印度
印度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一个国家。截至2007年1月,印度网民增长33%,达到了2110万人,在全球排名第八。 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70307/1030505_1.html
抱歉楼主,2008年的巴西印度实在找不到了。没有办法!
❿ 现在全世界网民有多少人占总人口的多少中国呢都是什么年龄段的
《电脑业年鉴》2007年统计过,世界网民13.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目前大约占1/5
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网民的年龄集中在15—35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