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央行跟进美联储降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美联储动态
巴西银行跟进美联储也进行了降息,这个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吧。不止是巴西,可以说巴西只是个开端,还会有更多的国家慢慢通过降息来调整自己国家的汇率以及稳定国际经济的稳定。美联储就是全球经济的动脉,牵一发动全身,他的一举一动,就在全世界的眼里。
而美国因为控制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的黄金,成为了全球的货币霸主。但是实践证明,他们的实力还没有达到金融帝国的标准。一直到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美国这才发展成了金融帝国。但是,这时候的货币就真的只是美元那一张张绿纸了。那货币所谓的价值也是依靠政府的公信力,以政府信用为支撑的。
B. 央行2008年一共降息几次 和 降息的准确时间是多少
第一次是 2008年9月16日 9月15日,央行宣布,自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相应下调,其中五年以下(含五年)贷款利率下调0.18个百分点;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下调0.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央行还宣布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 2008年10月9日 10月8日,央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第三次是 2008年10月30日 10月29日,央行宣布,从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第四次是 2008年11月17日 也是最大的一次 金融界网站11月26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基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降息,此次贷款利率降幅创出11年来最高水平。
希望采纳
C. 如何“实现”痛苦指数的飙升
欧元区、日本开启量化宽松,中国量化宽松加上降息降准,韩国、印度、泰国、印尼等国家都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降息周期。
这一幕看到过吗?似乎看到过。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是为7.5%,2011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实现高台跳水,仅仅为2.7%,伴随经济放缓的同时,巴西开启了凶猛的降息周期。
2011年夏天时,巴西的基准利率还高达12.5%,巴西央行当年9月份开始降50个基点至12%;10月份降50个基点至11.5%;12月份降50个基点至11%;2012年1月下调50个基点至10.5%;3月降75个基点至9.75%;4月将基准利率从9.75%下调75个基点至9%;6月1日、7月11日、8月29日巴西中央银分别将基准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至7.5%。
2012年10月10日巴西央行继续降息25个基点,将指标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调至7.25%。
2012年,巴西央行仅仅做了一件事,就是降息降息再降息。
到了2013年,巴西央行掉头往回跑,从4月份开始连续不断加息。4月17日,巴西央行将银行基准年利率从7.25%提高到7.50%,这是加息周期的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的利率已经超过了2011年下半年的水平,达到12.75%。
巴西央行就是这么跑来跑去,当然希望生出个金娃娃,可惜,事实上生出个怪胎,降息没有出现经济复苏,真正复苏的是通货膨胀加上汇率不断贬值。
巴西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7.5%降至2011-2014年的分别为2.7%、0.9%、2.3%、0.15%,2010-2013年的通胀分别是5.91%、6.5%、5.84%、5.91%,2015年2月已经高达7.70%。
很多人认为通胀变化不大,虽然我不是巴西人,但知道变化很大,最近数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工业品萎靡不振,通胀的结构性变化很大,以前的通胀是工业品和生活必需品一起带动的,工业品价格上涨,经济上行,人们收入在上升,通胀的压力并不重;可是,现在的时候工业品价格萎靡,说明人们的收入增长是受限的,在工业品价格下跌的同时,通胀指数变化不大,意味着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很大,人们的生活压力就空前加大。
洗衣机、电视机不买是可以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也离不开,而且每天都需要,这种恶化是不一般的。
所以,最近两年,巴西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游行,以前这样的情形并不多。
巴西通过2012年的货币宽松,成功地实现了“通胀变轨”,实现由生活必需品拉动的通胀,也实现了“汇率变轨”,进入贬值轨道。进入这样的轨道之后,巴西希望通过连续不断的加息,改变现在的运行轨道,这是困难的,源于进入了汇率贬值和通胀加剧互相推动的“互助”阶段,加息使得经济深度收缩、难以改变现有的运行轨迹。
巴西成功实现了“痛苦指数”的飙升。
日本、欧元区的商品在国际上的质量信誉相对较好,当汇率走低的时候,商品价格下降可以占领市场,但是,未来的副作用很难估量;对于新兴经济体,此时大规模降息,预计可以得到的结果和巴西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无非就是让汇率进入下行轨道,通胀开启上行轨道。
中国从去年中开始就在不断地宽松货币,到现在已经九个月,可惜,和巴西的效果基本相同,PPI连续下跌,最近两个月加速下跌,经济萎靡不振,统计局还在大言不惭地发布经济增长数据有多好,可是,看看个人所得税负增长7。1%,工业企业所得税负增长,发电量负增长,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经济增长是从何而来哪?领导会说:经济转型了,所以发电量和工业所得税负增长,增长是新兴产业带动的。那个人所得税应该正增长才是,所以,这个逻辑依旧不对。我不知道别人,但自己严重怀疑GDP增长数据的真实性。
可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在连续上涨,很多人说通缩,当生活必需品带动的通胀起来以后再说吧。
巴西正在行走的道路上,有不同的一群人,巴西不孤独。
当然,两个国家的形势不是完全相同,巴西可以说是上帝最眷顾的国家之一,几乎什么商品都不缺,中国不仅粮食有缺口,原油等一样有很大缺口。巴西控制汇率是比较难的,中国比较容易,最多限制人民币持有人购汇就可以了,可以先从限制资本外流开始。
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实现“通胀变轨”和“汇率变轨”,这由自身的体制决定的,为了满足财政需求,这种变轨是注定的,这种变轨带来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痛苦指数”飙升。
预计未来通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或许看CPI指数不是很惊人,但很痛苦,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而收入下降(1-2月个人所得税下降7%,说明收入在下降)。这就是痛苦指数。
D.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一、屡败屡战的美国:
在胶着状态中扑腾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房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揭开次贷危机“大片”的帷幕,也开始了美国屡败屡战的演出。随着危机急剧恶化,先是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然后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宣布破产,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美最大的储贷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接管,金融危机达到高潮。一系列败阵之下,美国又是紧急贷款,又是注资,又是降息,又是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作为“大片”中最重要的演员,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长时间维持在0至0.25%的超低水平,并两次通过量化宽松、扭转操作等非常规手段,以极低价格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大规模注入流动性。
几经“扑腾”,美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新增失业人数降低,失业率开始下降;产能利用率回升,接近危机前的水平;耐用品订单增长开始加速,消费者信心指数近期上扬;房屋销售和开工加速,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也有明显上升,房地产行业有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并通过财富效应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总需求。
然而,“扑腾”的总体效果差强人意,美国经济形势总体仍难言乐观。从产出水平看,去年第四季度才勉强恢复到雷曼倒闭前水平,4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长几乎为零,这比二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危机后复苏情况都要糟糕。从就业情况看,今年2月份失业率仍然处于8.3%的高位,如果再加上因迟迟找不到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失业率接近12%。另外,美国今年1月份全部制造业新增订单环比下降1%,贸易逆差环比增长4.3%,显示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美联储正在继续观察形势,不排除屡战屡“扑腾”,也就是年内再度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可能。
二、屡战屡败的欧洲:
在胶着状态中越陷越深
2009年底,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爆了欧债危机。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尤以“欧猪五国”最为严重。今年3月初,经过无数次谈判,吸引全球眼球的希腊债务重组终于有了结果,史上最大规模的主权债务重组就此展开。但债务重组只能暂时缓解财政支出的流动性困难,无法恢复财政收支平衡。如果欧洲经济增长依旧乏力,各国继续享受超高福利的“民主红包”,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就无法克服;如果欧元区继续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而各成员国继续维持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各国财政赤字就无法通过债务货币化的合法方式化解;如果欧盟不升格为正式的“欧罗巴国”,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就无法解决(美国作为独立国家,联邦财政与州财政仍是“井水河水”);如果欧盟各国不是死到临头,也不会同意升格为“欧罗巴国”。因此,希腊危机远未过去,欧债危机远未结束。
欧债危机的第一阶段是主权债务危机,现正步入第二阶段,即债务重组后银行盈利和融资能力下降的银行业危机。第三阶段将是实体经济危机,欧洲银行业将不得不紧缩信贷投放并最终伤及实体经济。为了经济复苏大局,一向稳健的欧央行长时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低水平,并在今年2月底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超过5000亿欧元的3年期低息贷款,希望以此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地向实体经济放贷,提振濒临衰退的欧洲经济,还积极购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债券,以降低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尽管如此,在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彻底解决以前,欧洲各国的努力改变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只能是在胶着状态中苟延残喘。
三、新兴经济体:
在三面夹击中前进
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虽“风景这边独好”,但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特别是发达国家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也不约而同地受到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的“三面夹击”。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由危机以前的“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甚至“中低速”,巴西从前年的7.5%大幅下降至去年的2.7%左右,南非今年增长预计只有2.5%。在全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美欧不断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的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物价水平上涨、资产价格居高不下现象,抑制资产泡沫、控制通胀压力不小。防通胀、保增长的关键还是调结构,特别是深度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产业延伸和升级。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三大不确定因素影响甚至左右着世界经济走势。一是政治因素。今年是大选之年,美国、俄罗斯、法国、墨西哥、韩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均要举行大选,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4个国家要发生首脑更替,这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深远。二是社会因素。去年的“阿拉伯之春”至今仍在发酵,北非、西亚各国各种动乱仍在持续,叙利亚武装冲突激化,伊朗局势走向尚不明朗。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愈演愈烈。
当下,世界经济唯一能说得清的只能说是“说不清”。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中国要以静制动,“冷静观察,发展自己,保持主动,积极应对”。另一方面,要在内部切实坚持稳中求进。“稳”是前提。千稳万稳一句话就是可控,就是不出事。“求”是手段。稳定不是固定,“求”就是要深化改革。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大的动就是最大的稳,最大的稳也就是最大的动。“进”是目的,是效果。在稳的前提下,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靠前进解决。
具体的再追问哦
E. 最近都会看到降息,这个能降多少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记者 张顺军
11月21日晚些时候,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央行上次降息是在2012年7月。这次央行降息有些出乎市场的预料。早先,部分机构曾认为,尽管实体经济仍存下行风险,但为了调结构,决策层面不会刻意降息。
对此次降息,央行称,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将根据经济基本面的运行态势,灵活运用利率工具进行微调,保持适当的实际利率水平。
F. 央行降准0.5% 中国各大银行降息存款利率是多少
此次下调准备金率向整个金融体系释放了8000多亿元长期低成本资金,增加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每年),并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实际成本,将对实体经济起到直接的支持作用。
一、降息
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降息是指中央银行降低银行间市场的目标利率。这就是央行通过在银行间市场去购买债券,抬高债券价格,债券价格上升,债券的利率下降,央行就达到了降息的目的。
央行持续地进行这样的操作,一直到债券利率达到央行设定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债券的价格是上涨的,债券的收益率自然就是上升的。
二、降准
降准是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存款准备金,通俗点说就是指银行为了应对每天有提现需求的储户,为该类用户准备的资金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而留存的比率就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存款准备金比率,就像控制水库的闸门一样,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
降准与降息的区别:
1、降准——只是释放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保证金,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有利于刺激生产环节;简单说降准是银行内部资金宽松。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受益:
第一、银行可以释放这笔资金,把资金用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获得贷款收益,增加银行净利润。
第二、通过降准与货币乘数,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银行盈利。降准对股市、楼市、银行均是好消息,但是,从资金流动性特点分析,资金会首先涌入金融银行,冲进股市,资金流动性特点决定了最后才可能会到达实体经济,对于银行,降准最大利好在于可贷款规模。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1月4日银行降准1%,大约释放1.5万亿的资金,其中长期释放的资金是8000亿左右。
2、降息——降息是针对大众,存款利率的降低后,老百姓就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也能刺激大众贷款消费。
第一:降息就是银行利率调整,银行降息时,储户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降息会促储户把资金从银行取出消费,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
第二:降息分为两种,一是,降低存款利率。二是,降低贷款利率。利率也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一般来说是指短期利率。
第三: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主要是鼓励企业投资,也有利于个人按揭贷款。
G. 住房商业贷款利率
想要知道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是多少?得先了解这一年间国家对商业贷款利率的调整情况:
一年间,央行进行了5次降息,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5%,降至了目前的4.9%。这一降息幅度,在近年的利率政策中是罕见的。按照大部分房贷的利率调整规则,降息的福利将在次年生效。也就是说,从下个月开始,大部分人的房贷将迎来大幅降低。
降息后,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是多少?还贷到底优惠了多少?
五年以上利率:3.25
我们不妨假设,小李按照纯商业贷款的方式办理了100万元的房贷,还款期限为20年,贷款利率均按照基准利率执行。
如果按照今年年初6.15%的利率,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小李总共将需要支付740267.62元利息,每月还贷金额将为7251.12元。
而如果按照下月即将执行的4.9%的房贷利率,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月的还款金额只要6544.44元,总共的利息支付也降低至了570665.72元。
两相比较,按照新利率的小李,总的利息支出将比之前老的利率少169601.9,省下利息将近17万。而每月的还款金额上,也要少706.68元。
当然,每个家庭最后能享受多大的降息福利,和当初的贷款利、剩下的还款时间、还款金额都有关系,还要通过银行具体计算才能知道。
所以现在你应该知道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是多少了吧,并且律师要偷偷告诉你,经过调整之后的利率,商贷优惠略高于公积金。
由于10月24日的降息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未作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今年经历了四次下调,五年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从年初的4.25%降低到了目前的3.25%。
也就是说,如果本月央行不再进行利率调整,下月开始,纯商业贷款的老房贷族,房屋贷款利率将下降1.25个百分点;而纯公积金贷款的房贷族,贷款利率也将降低1个百分点。
5次降息为何产生福利下月才生效?
一般签订房贷合同时,约定的利率调整时间是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也就是说,虽然今年频繁降息,但要想真正享受降息带来的福利,还要等到明年。
据了解,在降息或者加息的情况下,房贷利率调整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次年调,银行利率调整后,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利率;
一种是按年度调,从贷款人的贷款日期算起,一年之后予以调息;
一种是次月调息,即在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是次年生效,所以大部分人的月供应该是从明年1月开始下降。
H. 巴西经济增长
巴西经济增长缓慢主要是为全球经济低迷和欧债危机所累。在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巴西政府便将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放在国内市场,试图通过一系列降息减税措施,刺激国内消费,鼓励企业投资积极性,从而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I. 100巴西币兑换人民币多少钱
根据2020年01月11日汇率,100巴西雷亚尔=168.89人民币元。
举例:
一瓶矿泉水人民币3元,则需要巴西雷亚尔:3*0.5921巴西雷亚尔=1.7763巴西雷亚尔;
一桶泡面需要8巴西雷亚尔,则需要人民币:8/0.5921人民币=13.50人民币。
第一版雷亚尔的面值分别为:1雷亚尔硬币;1、2、5、10、20、50、100雷亚尔纸币和10雷亚尔塑料币(巴西500年的流通纪念币)。
巴西央行于2010年2月3日发行第二套雷亚尔,面值为2、5、10、20、50、100六种。
(9)巴西降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的优点:
1、升值降低传统出口的竞争力。从2017年4月至2018年年初,人民币一直处在一个升值的阶段,显然升值是不利于出口的,因为这会让等值的外汇换来更少的人民币。
2、升值为货币政策提供操作空间。如果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话,央行会采取降息或降准的方法来刺激经济,然而降息会使得国内利率低于海外,逐利的资本会加速外流,人民币将承受贬值压力。
3、升值有利于吸引资金,缓解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基本面好转,经济数据的走强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短期来看能充实国内流动性,这对于股市、地产来说会构成利好。
J. 中国央行加息历史,历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七、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九、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
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内已经3次加息以应对高企膨胀。
(10)巴西降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备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冻结商业银行的贷款,控制贷款量,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过加息提高人们存款意愿,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降息相反。
3、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买卖债券。当央行需要回收市场流动性的时候就发行债券来回笼资金,市场上钱不够的时候就赎回债券将货币发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响。
对个人而言,如果加息,无论是向银行还是其他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利率必然会上升,同时意味着所还利息增加。
而对于目前有贷款的,如果贷款是与借款人签的浮动利率的,比如房贷,那么加息后原有贷款利息也会上调,从而增加个人还款额度。除非是与贷款人签的固定利率,那样的话加息就等于是赚了。
不过,房贷利率一般都是浮动的。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家庭债务中,房贷为最主要的债务。20年期的100万房贷,如果以当前的基准利率上调0.5%,每月还款额的将多300元左右,总利息将增加6万多元。
至于说加息带来的存款利息的上涨,对于现在很多宁愿把钱放进余额宝也不愿存银行的人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对企业同样如此,相比个人而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融资。加息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利率。
既然加息对企业和个人会带来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会加息了?这个恐怕不是你我说的算,加不加息还得央妈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