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卢梭的职业教育观
卢梭的职业教育观挺好的。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之前的近代哲学家大多相信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并把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当作历史的进步。卢梭也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并把自然状态作为社会政治学说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歌德称这本书是教育的自然福利,康德因阅读《爱弥儿》而忘记了十几年定时散步的习惯,席勒则称卢梭为新的苏格拉底,是耶稣拟造的人。卢梭认为,人的教育的来源有三种。
⑵ 试析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提出独特的自然教育理念。卢梭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归于自然”,主张远离喧嚣的城市社会的教育,回归于保持完整的大自然,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二是“消极教育”,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顺应儿童身心的发展秩序,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②提出与公民教育对立的“自然人”的目标。“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③提出别具一格的分阶段教育。将自然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年龄划分,针对每一阶段提出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采用具体的内容,渗透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此外还着重提倡女子教育。
卢梭教育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
①封建专制思想束缚。卢梭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相联系的。18世纪的欧洲还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大多数国家仍然因循守旧,利用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残酷统治,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性以阻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②宗教思想的压制。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被斥为异端,往往刚刚出现就被压制、消灭。此外,宗教思想也居于统治地位,不容其他学术的传播,实施宗教教育残酷的压制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的成长。
③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对人们的思想起了启蒙的作用,对社会的主流思想起了挑战作用,也使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在这种情形下,卢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进。
⑶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是强有力的批判,对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具有鼓舞作用。他按着儿童年龄特点分段进行教育的提法,在教育史上也是重大的进步。但他的教育、改造贵族的计划只是一个天真的幻想。至于他对妇女的教育,仍未摆脱封建偏见。
⑷ 卢梭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对后世的影响是怎样的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士分重
要的地位。卢梭的《爱弥儿》出世之后,他的教
育思想被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对当时的儿童教
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之后,儿童的教育逐
渐被人们所重视,儿童的地位逐渐提升。卢梭认
为教育就应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主体,遵循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儿童获得白然的发展.
而当代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
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等,希望通过研究卢
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这篇
文章主要是通过研究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和对
现实教育的启示。
⑸ 卢梭的自然教育的含义、培养目标和原则方法是什么自然主义教育如何实施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认为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和棋手。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顺应儿童的天性的发展的进展。一方面,他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另一方面卢梭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回归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三者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育“回归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那么自然主义教育如何实施呢?卢梭将教育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时期的教育(0~2岁),这个时期主要发展身体和体育。第二个是儿童期的时期,在两岁到12岁这一时期,主要发展的是感觉教育,卢梭重视这一时期的感官训练和身体发育,他为此还提出了详细的训练原则和方法。第三个阶段是青年期的教育,年龄在12岁到15岁,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的教育,年龄在15~20岁,这一时期主要发展的是道德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⑹ 卢梭对儿童的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法国卢梭从自然教育的理论出发,依据儿童的发展,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1、婴儿期(0-2)
卢梭将从出生到2岁划为婴儿期,他认为应以体育保健为主。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的工具。体育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时的体育主要是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其关键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
他反对捆绑婴儿的四肢,要求衣服宽松肥大,使婴儿的肢体可以充分自由活动,而且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应该养成他们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能力。
卢梭还主张婴儿应该由母亲哺乳,由父母亲自养育。儿童还应该培养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医药的治疗。不能溺爱儿童,不强迫或加速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2、童年期(2-12)
2岁至12岁为童年期,卢梭称这一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因为外部感觉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
为了发展外部感觉器官,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为了触觉,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去抓每件东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戏,由此使儿童了解感觉与引起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发展视觉,要让儿童尽早地学习写生画和制图;为了发展听觉,卢梭主张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清晰,并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
对于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卢梭认为不应该竭力加强发展,儿童的食物应该是自然的,简单的。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地研究幼儿外部感觉器官的教育问题的人,这对后来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3、少年期(12-15)
12至15岁为少年期,卢梭认为这时是“劳动、教育、学习的时期”。因为儿童到12岁时已经有了强健的身体,有发育良好的感官,有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这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卢梭认为应该以有益的、必需的、正确的和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知识为主。
他尤其重视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几何以及读、写、算等学科的学习。他完全排斥神学,但也排除人文学科,认为这些学科要到15岁以后才能学习。除智育以外,卢梭对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减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者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只有劳动才使人“过着自由、健康、诚实、勤劳和正直的生活。”卢梭要求爱弥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因为农业是最诚实、最有益于人类的。但他又让爱弥尔看到农业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是不自由的。所以爱弥尔还要再学习一种劳动技能。
他认为,在人类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而手工劳动中最有益、最适合学生兴趣的是木工。木工可使人灵巧、机敏,能发展人的优美典雅感,他要求爱弥尔每周要有二天的时间到木匠的工场里学习木工技术。这时期的教育使爱弥尔既有工匠的双手,还有哲学家的头脑。
4、青春期(15-青春期)
15岁到成年为青春期。卢梭称这个阶段为“激动和热情”时期,应该进行道德教育。
卢梭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来看待道德和道德教育,他认为人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基于这一认识,他把道德教育的任务归为: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为了培养青年善良的情感,应当让青年去观察人类的苦难、贫困和悲伤的情景,以培养同情他人的感情。
为了培养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历史和伟人传记。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则需要实际的练习,即社会道德的实践。总之,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方面“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⑺ 卢梭在教育史上的地位贡献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卢梭是教育学部分考察的一个较重点人物。此部分关于该人物知识点较繁琐,所以导致部分考生对该人物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人物与观点匹配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学部分中的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简介:
卢梭是18世纪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以思想斗士的形象在政治学、哲学和教育领域同一切旧观念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说”、“人性本善论”等思想,在西方的思想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世界教育史上,卢梭也是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家,他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二、人物思想:
1.《社会契约论》:此着作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国家主要功能是保证人民的自由与平等,维护全体人民的福利。如果人民的自由被国家强力剥夺,那么国家就违背了人民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通过暴力夺回自己的自由。
2.《爱弥儿》:此着作的出版则是卢梭遭受迫害的开始,在此着作中,卢梭否定了基督教的原罪观念,赞扬人性的善良和美好,痛斥教会的荒诞愚昧,宣扬自然神论,因此遭到了教会的迫害。
3.人性本善论:卢梭在《爱弥儿》开篇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接着又说“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讲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卢梭认为由造物主所造的人本性都是好的,在人所创造的社会制度中,在人的干预下遭到了破坏,从而扼杀了这种善良的本性。
4.自然教育理论:卢梭在《爱弥儿》中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便是要求教育培养自然人,这个教育目标的提出是有它的针对性的,当时封建教育所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些王孙公子和达官显贵,满足于让他们获得装饰性的知识。卢梭认为这种培养目标无利于社会的改良和人性的完善,因此在《爱弥儿》中大力倡导自然人的教育目标。
自然人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人是独立自主的人;第二,自然人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他们自食其力;第三,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不固定于某一特定的地位、阶级或职业。卢梭自己的一段话很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人所具备的特征:“别人要我的学生做军人,做教士,或者律师,我没有什么意见。在从事他父母的职业以前,大自然就已经教他认识人生了。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要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改变他的地位,他始终处在他的地位上。”
三、记忆口诀:“卢的爱尔很自然”。
以上便是有关卢梭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和记忆口诀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最后,再次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⑻ 卢梭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是什么
卢梭的教育原则是: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因此卢梭强调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具体来说那就是:(I)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力量;(2)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的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3)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4)应当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还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卢梭的教育方法是:(1)给予行动的自由。为了使儿童的身体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从儿童一出生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活动自由。但是在给儿童的身体以绝对自由的同时,必须小心地照顾他们、观察他们、跟随他们,以防出现意外。(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对儿童的养护与锻炼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在饮食上要合乎自然;衣着要以便于儿童活动为原则;睡眠要充足。在养护的同时还要让儿童进行锻炼,使他们可以生活在一切的环境中,经受自然的考验;也包括在品质上的锻炼,使他们养成忍受痛苦的本领,具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3)注意语言的发展。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受到自然的教育。他们一生下来就听到人们在说话,因此,为了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人要发一些使儿童听得懂的声音;此外,成人在儿童面前说话应当是正确的,使他们觉得跟成人谈话很高兴,不要孩子一出现错误就出面纠正。(4)感觉教育。在人的自然发展中最先成熟的就是感觉器官,因此首先要对感官进行训练。在感觉教育中,应当同时发展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器官。(5)模仿。卢梭认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一点,使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6)自然后果法。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食其果的道理。
⑼ 卢梭的教育思想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涉及某些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考生在这方面的备考常常是零碎不成系统,或者是对其理论只知皮毛没有深入理解。今天就由中公讲师为大家介绍教师招聘考试中相关名人名家的教育理论知识点。今天介绍的是卢梭,其教育思想是教师招聘考试的涉及考点,希望今天的讲解有助于您对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认识,帮您准确拿分。
一、人物介绍
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卢梭的早期经历可谓艰辛坎坷,母亲在其出生十天时,因病去世,父亲在他十岁时因为党派纷争选择了逃离,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因为家境贫寒,卢梭从小未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热爱读书,一生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宏伟巨着。
二、教育思想
卢梭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值得夸耀的求学经历,其着作和思想也是在其去世后才被后人所推崇。
卢梭不仅是着名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闪烁熠熠光辉。从少年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这种热忱,他曾不厌其烦的摹写、表现于他的着作中。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同时,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我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其教育着作《爱弥儿》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很大的轰动,此书还曾一度被列为禁书。但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随时间的流逝,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在哲学上,卢梭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在教育观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三、考题链接
1.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陶行知 C.洛克 D.杜威
1.【答案】A。
2.( )在《爱弥儿》一书中明确的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2.【答案】B。
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
3.【答案】《爱弥儿》。
考试题库:[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高频知识点] [每日一练]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⑽ 卢梭的 教育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