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号代表作品有哪些

法国号代表作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0 22:50:55

㈠ 法兰西的民族乐器有什么

法国乐器Hurdy Gurdy(手摇风琴)
法国号又名圆号,是世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期的法国号前身就是猎号,这种圆号,原来是没有任何按键可以控制音高的,全靠吹奏者的嘴、日后发明出可以移式的弯钩,借以吹出不同调性,日后又有活塞的发明,让法国号吹奏更加灵活,但基本上它还是管乐家族中最难吹奏的一项乐器,通常在较差的乐团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乐器也是法国号。由于从十八世纪开始法国号就是乐团里重要的编制,所以很多作曲家也会为乐团中出色的法国号手写作协奏曲,供他们炫耀技巧用,通常,这些音乐被视为户外音乐,带着浓厚的狩猎暗示,也因此很少出现小调的作品。

㈡ 法国有哪些着名的文学艺术家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巴尔扎克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雨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大仲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

小仲马《茶花女》

莫泊桑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

㈢ 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有哪些

1、居斯塔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着名作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着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2、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3、斯汤达 法国着名作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先驱 ,代表作《红与黑》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着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4、亚历山大·仲马( 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又称大仲马,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名着《基督山伯爵》的作者

亚历山大·仲马,又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着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先后参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等活动。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大仲马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5、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十九世纪最着名的现代派诗人代表作《恶之花》

法国诗人。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

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

㈣ 法国着名诗人有哪些,及其代表作

1、拉马丁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作家,政治家。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和巨擘。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音韵优美。他的主要作品有《新沉思集》、《诗与宗教的和谐集》等。

2、保尔·艾吕雅(1895——1952年),法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写诗和战斗,参加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反法西斯斗争。出版诗集数十种,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诗与真》、《凤凰》、《为了在这里生活》、《兽与人,人与兽》、《当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和平咏》等。

3、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保尔·瓦雷里

保尔·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0.30~1945.7.20),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作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

5、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阿尔封斯·拉马丁,全名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的姑娘,后来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格拉齐拉》。

1816年秋,他在法国东南温泉镇艾克斯莱班(Aix-les-Bains)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两人相恋。她次年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1、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

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2、卡扎利

法国着名象征主义诗人。作品有:死之舞(Danse macabre,法;Dance of death,英)一译《骷髅之舞》交响诗。圣桑作于1874年,Op.40。g小调。

取材于法国医师兼诗人卡札利斯(1840-1909)的诗篇:深夜,在坟地上,死神演奏小提琴,伴一群骷髅舞蹈。其中并引用中世纪圣歌《震怒之日》(Dies Irae)的曲调象征死亡。

3、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着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

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

4、艾吕雅

保尔·艾吕雅(1895——1952年),法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写诗和战斗,参加达达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反法西斯斗争。出版诗集数十种。

主要有《痛苦的都城》、《不死之死》、《公共的玫瑰》、《丰采的眼睛》、《诗与真》、《凤凰》、《为了在这里生活》、《兽与人,人与兽》、《当前的生活》、《天然的流水》等。

5、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

㈤ 交响乐内容(高分)

提起乐器和集体的演奏,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古代东方的几个文明国家——埃及、亚述、巴比伦、中国以及西欧的古希腊。大约在四千多年前,在古埃及所采用的许多原始乐器中,已经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了;这些乐器当时不但用来独奏和作为歌唱的伴奏,而且也用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合奏中。希伯来民族的乐器,根据圣经的记载,远在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时代,即在三千年前左右,也已经有三十六种乐器,他们在祭神的时候除了鼓钹、鼓瑟和弹琴的人之外,同时还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古希腊神话描写过阿波罗和大潘比赛音乐,也描写过奥菲士借音乐的力量驯服鬼魔而从冥国救出他的妻子,在这些故事中都介绍过古希腊的竖琴、笛和七弦琴等乐器。从某些古代墓刻、瓶画以及流传下来的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确定东方文明古国的乐器和乐队,主要是用于民间节庆舞蹈、行军和宗教仪式中的。

中世纪的音乐艺术,不论是宗教的(教堂圣咏)或是世俗的(流浪艺人、游吟诗人和恋歌诗人的艺术),都以声乐为主,乐器只是用来作为歌唱的伴奏,或者用来替代缺少的声部,乐器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作用——中世纪的乐器除了教堂常用的风琴之外(由于构造尚未完备,还不能用来独奏),还有一种叫做维沃尔(viol)的古提琴。这是游吟诗人最喜欢用来伴随他们自己的歌唱的弦乐器。在这类歌唱性的弦乐器第一次被用来作为主要乐器之后,弦乐器的意义和作用便大大地加强起来,因此也大大地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

交响乐队的萌芽实际上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即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叶,甚至可以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一共经历了三个世纪的复杂发展过程才最后定型。

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和发展,由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进步的资产阶级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形成,因此对艺术创作也提出了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基础。蒙特威尔第的另一个功绩还在于:他对乐队有着新的理解,认为乐队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色的结合,因此他开始使不同的乐器进行对置,相互对比,让各组乐器轮番演奏等,这些做法在当时都还是一种意外的新发现。总的说来,这一个时期在乐器的采用和配合方面仍不断地在变换着,有时候甚至还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例如巨型提琴、风车和大炮等用在乐队中,以造成某种特殊的效果。

十七世纪是交响乐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时期。随着主调和声风格的发展和数字低音的采用,羽管键琴因为便于奏出和弦便在乐队中占据很稳固的地位;其次,由于意大利着名提琴制造家,例如阿玛蒂和斯特拉蒂伐利等人在提琴的改良和最后定型方面所获得的辉煌成就,提琴族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便逐渐增多,并最终把诗琴和其他一部分古老的乐器排挤出乐队之外。但是这时候的乐队还不能算是新型的乐队,因为它的基础仍然是羽管键琴,而且乐队中还有不少是古老的乐器。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对乐队的兴趣在整个欧洲逐渐蔓延开来,乐队也从它诞生的摇篮——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走出国境,在巴黎、伦敦、柏林、汉堡和维也纳,都相继出现不同类型的早期乐队。到十七世纪末,不但在歌剧院和教堂有乐队演奏,还有专门供乐队演奏音乐的新场所应运而生。1672年,第一个公开收费的弦乐队音乐会在伦敦举行,1686年荷兰开始有定期的公开演奏会,并即遍传欧洲其他国家。

十八世纪是大转折和大革命的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哲学观点、美学理想以及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交响乐队的转折时期也随着到来了。在交响乐队史上的这个转折,应该以海顿的《第一交响曲》问世的1759年为标志。

巴赫和亨德尔都是复调音乐作曲大师,他们的乐队写法依然遵循着过去的传统。不过,他们作品的乐器组合还是反映了十七、十八世纪之交开始形成的音乐趣味的变化。首先是他们总结了过去作曲家的成果,最后确立了弦乐器一组在乐队中的地位,即在乐队中使用小提琴一族乐器,与此同时,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的胚胎也出现了——双簧管和大管成为听众的宠物,横笛取代了竖笛;法国号和小号成为乐队的常用乐器。此外,巴赫在乐队中往往加用抒情双簧管和猎角;亨德尔则加用竖琴。但是,巴赫和亨德尔都还没有意识到各种乐器、特别是整个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各自独有的特点、而且,对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采用往往有偏多的倾向;其组合之不定规也特别突出。

巴赫的乐队完全建立在多声部和复调结构的基础上,正如他的声乐创作一样。他的乐队中的键盘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甚至部分铜管乐器的表达手法,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一种单一的、彼此间极其相象的方式——他让木管、铜管与弦乐器演奏同一类型的乐句,即用一种乐器接着模仿另一种乐器的乐句。巴赫的乐队采用各种自由的乐器组合,例如,他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使用的乐队。没有一首采用同样的乐器组合。巴赫使各种不同方式的组合在各种巧妙的连续程序中互相对比,在音响上造成了非常多样化的感觉。巴赫的乐队所具有的这种特征,不但使他的每一部作品具有不同的色彩,甚至每一乐章都在变换色彩。

亨德尔的创作非常多样化,特别是因为他还创作了大量‘应时。的作品、因此他时常要求扩大乐队的组合,并不断加用一些在当时已属古老的乐器(例如诗琴和低音古提琴等)和一些刚刚开始在乐队中争地盘的乐器(例如竖琴和曼陀林等)。他为庆祝英国的某次战争胜利而写的《焰火音乐》,为供大型乐队在露天演出起见,除了弦乐器相应地增多之外,管乐器方面竞用到九个小号、九个法国号、二十四个单簧管、十二个大管和三个定音鼓。亨德尔是惯于运用这种规模过分庞大的乐队的。像这样扩充的乐队后来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又有了新的发展。

十八世纪中叶,主调和声的新风格取代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出现了交响曲和协奏曲这一音乐新体裁,随着音乐风格本身的转换,在乐器组合方面,已经渐趋合理的所谓“古典时期乐队”也在这个时候形成了。这时候的乐队已经从长期妨碍它发展的数字低音和羽管键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木管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在乐队中的地位还没有确立,海顿的《第一交响曲》所用的乐队除弦乐器组外,只有两个双簧管和两个法国号。由海顿所创始并由莫扎特最后确立的“古典乐队”,实际上是取法于曼海姆乐派的双管乐队。曼海姆乐派的代表人物——定居在德国的着名捷克作曲家斯塔米茨,在海顿的《第一交响曲》之前已经写了近五十部同类作品,可惜他的功绩几乎全为后世所遗忘。斯塔米茨的乐队除长笛、双簧管、单簧管、法国号和小号各用一对外,大管却用四个;莫扎特则完全确立管乐器的双管关系,把大管也缩减为一对。随着这种乐队的形成,各种乐器也开始根据各自不同的性能在乐队中起着互不相同的作用,而不是像以前的乐队那样让所有的乐器都演奏同样的旋律,例如华丽的乐句从这时候开始便很少交给铜管乐器演奏了;乐器的组合方面也不像从前那样一个乐章只限于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是随时在变换着,这样一来,乐队的色彩可以随时地、而不是逐乐章地变换着。海顿和莫扎特为这种古典乐队创作出许多非常有名的交响乐作品,并为交响音乐领域的新纪元奠立基础。总括地说,交响乐队的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现代的弦乐器出现开始(在十七世纪,后来逐渐组成弦乐队),第二个时期则以取消数字低音、建立古典乐队算起,因此也有人认为现代乐队的形成过程是从古典乐队的确立开始的。

此后,交响乐队的发展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变换而已。十九世纪初的乐队又扩大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铜管乐器的数量有了比较大的变动——起初把法国号增加到四个,构成一个四重奏,稍后又加用了三个长号。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乐队——大交响乐队,也就是所谓“浪漫派乐队”。这种乐队在浪漫派作曲家威柏、舒柏特和门德尔松的创作中才最后完成。贝多芬的某些交响曲虽然也曾采用过类此的乐器组合,但是他只是偶然才用到四个法国号;他的《第九交响曲》的乐队编制;在当时算是特别庞大的,但是在浪漫派乐队中,像这种规模的乐队已经变成正常了。同在这个时候,法国在歌剧方面也形成了一种“大歌剧乐队”,这种乐队在木管乐器组加用了所有的变形乐器,包括短笛、英国管和低音单簧管,但是低音大管却还很少用到。铜管乐器组除了大号还保存它原有的古老蛇形之外,所有的乐器组合已经近似今天的乐队;但是其中加用两个活塞短号以加强两个小号。打击乐器组包括当时所有的乐器,甚至还用到排钟和管钟。此外,弦乐器的数量较多的乐队还加用一个或若干个竖琴。这种大歌剧乐队是由斯邦提尼和梅叶贝尔完成的。后来这种大歌剧乐队还被柏辽兹用在他的交响乐中,并把它扩展到非常不可思议的、甚至现代的乐队部未能超越的规模。在柏辽兹的乐队中。木管乐器起着非常重要的、有时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对铜管乐器的运用也特别加重。例如,他那着名的《安魂曲》的乐队,弦乐器组共有一百零八人,管乐器方面有长笛四个,双簧管和英国管各两个,单簧管四个,法国号十二个,大管八个。整个乐队共由一百四十人组成。除了这个主要的乐队之外,柏辽兹同时还在剧场的四角另外安置四个由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小乐队,以象征“末日的审判”。像这样的乐队规模的确是非常少见的。柏辽兹的这种过分扩大的乐队造成了在音乐会演奏的实际困难,而且也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他的大型乐队并没有得到后辈作曲家的赞许。但是像柏辽兹这样扩大乐队的做法,对乐队的发展也有影响。瓦格纳对这一类型的乐队就很感兴趣,而且他在早期的歌剧中,特别是在歌剧《黎恩济》中还为这种类型的乐队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后来瓦格纳建立起一种管乐器(特别是铜管乐器)占优势的乐队。瓦格纳把每一种木管乐器的数量各增加到三个,这样便使音色相同的一类乐器得以奏出三和弦中的每一个音,也就是说,可以奏出整个和弦。他还加用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这样木管乐器组便趋于完备了。在瓦格纳之前,上述这三种变形乐器的应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奢侈,只是到瓦格纳手里,这些乐器在乐队中的正式地位才被最后确定。铜管乐器方面,瓦格纳新增加了低音小号、低音长号、四个所谓尼伯龙根大号和一个大号。弦乐器方面,瓦格纳在完成《尼伯龙根的指环》之后,便把它的总数规定为六十四个。瓦格纳的乐队必须用这样多的弦乐器才足以与管乐器保持平衡。

在瓦格纳之后的作曲家,例如布鲁克纳和马勒,特别是理查·施特劳斯,在运用乐队方面都是继承瓦格纳传统的。理查·施特劳斯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交响诗《英雄的一生》所采用的乐队也非常庞大,其中弦乐器不少于六十二个,木管乐器包括变形乐器在内几乎各有四个,铜管乐器有八个法国号、五个小号、三个长号、一个中音大号和一个低音大号、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大鼓、小鼓、军鼓和钹等。

现代的交响乐队的基础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多半已确定下来,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木管和铜管乐器的改良上有很大的成果,特别是回旋式活塞的发明和这种新机械的普遍采用。二十世纪的乐队的发展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继续扩大乐队的编制,另一种则截然相反,倒回到十八世纪室内乐型乐队的模式中去。总的说来,在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种类繁多的乐队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那就是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这两种乐队都包括有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组。现在先谈小交响乐队。

小交响乐队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形成,这种乐队在当时的作曲家看来并不觉得它是小型的乐队,直到十九世纪初,绝大多数的歌剧和交响乐作品都是采用这种乐队。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六至八个,第二小提琴四至六个,中提琴二至四个,大提琴二至四个,低音提琴二至三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两个。

铜管乐器:法国号和小号各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一对。

小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有时候往往还有所省略,例如省略单簧管和小号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创作有时候省略小号或定音鼓,有时候省略双簧管。相反地,小交响乐队有时候也有所扩充,甚至接近大交响乐队。这种扩展的形式时常被用在当时的歌剧乐队和清唱剧乐队中,交响乐作品应用这样的乐队的就少得多。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

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

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

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大交响乐队大约由六十至九十人组成,但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数量,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但有时也扩大某一组乐器中的个别乐器的数量或全组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个别乐器,如钢琴或管风琴等。

从小交响乐队和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种类上可以看出,长号是决定乐队所属的类型的标志。缺少长号的乐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因为一个大交响乐队必须有三个长号和一至两个大号。如果只有一个长号,也只能算是小交响乐队。

最后,再简单地谈一谈关于“双管乐队”和“三管乐队”的名称和它的含义等问题。所谓“双管”或“三管”,是指木管乐器组中的每一种乐器的数量,如果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两个(包括变形乐器在内),这样的乐队便叫做“双管乐队”,前面所说的小交响乐队便是双管乐队。每一种木管乐器都用三个,便叫做“三管乐队”,用上四个,便叫做“四管乐队”。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每一种木管乐器的数量越多,所用的变形乐器也越多。大交响乐队一般都是采用三管制的,但也有采用四管制,甚至五管制的。采用五管制的乐队,铜管乐器也要相应地扩充,但是数量必须与木管乐器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法国号最多可以扩充到六至八个,小号最多用四至五个,长号最多可以用四个,大号最多只能用两个,因为铜管乐器用得过多,很容易破坏乐队中各组乐器的音响平衡。

在上述各种正常的双管至五管乐队中,作曲家往往还喜欢省略或加用一些乐器,像这种变形的乐队通常改称为“混合乐队”。此外还有若干种常见的特殊结合方式,顺便也在这里谈一谈。大交响乐队有时在某一部作品的某一部分中结合着另一个铜管乐队同时演奏,这种情形在戏剧音乐中比较常见,因为这种做法往往是配合剧情发展的需要的。这种临时参加进来的铜管乐队,有时候直接安置在舞台上作为剧中人物出现,但一般都是把它安置在舞台的后面。在交响乐作品中也有临时结合铜管乐队或结合某些铜管乐器同时演奏的,当然这种情形还比较少见。还有一种更为罕见的情形,那就是把人声(合唱队)结合到乐队中来,但是在这种时候合唱队往往只是闭嘴哼唱,或者只是发某一个音,而不是唱歌词,这种合唱队在整个乐队中只是起着乐器的作用。此外还有结合曼陀林、吉他、手风琴、萨克管以及其他各种民族乐器的,但是这些结合都极为少见。

㈥ 西方管弦乐器的代表作品

管弦乐套曲管弦乐
管弦乐套曲是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如交响乐。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就是管弦乐套曲。 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三至四个乐章.就如平时写作文那样有好几大段落,开始-过程-结尾,每大段落又可分几个小段落进行详细描写,目的是向读者表达文章的主题。套曲各个乐章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肯定有平缓抒情乐章,有快板高潮的乐章,有重复,有对比,有分别表现各种乐器的华彩乐句乐段,这样的套曲,整个管弦乐音乐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其他形式的重奏曲、小夜曲、奏鸣曲更能显出强烈的音乐效果。
管弦乐套曲一般规范套路:
第一乐章:快速、活泼,奏鸣曲式结构,是全曲思想核心。
第二乐章:缓慢、如歌,变奏曲式结构,具有抒情性。
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变奏曲式或复三部曲式结构,具有描写性。
第四乐章:快速、极快,回旋曲式结构,具有高潮性
代表作品
管弦乐
巴赫:小提琴 协奏曲;贝多芬·2首浪漫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管弦乐队协奏曲、弦乐打击乐钢片琴音乐、匈牙利素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第五交响曲)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贝多芬·第五、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七交响曲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贝多芬·第一~四号钢琴协奏曲、两首浪漫曲
贝多芬·七、八交响曲贝多芬·四、六交响曲贝多芬·一~四交响曲
贝多芬·庄严的弥撒;莫扎特·加冕弥撒勃拉姆斯、德沃夏克、鲍罗丁:舞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交响协奏曲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柴科夫斯基·第四~六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斯拉夫进行曲柴科夫斯基·管弦乐作品(意大利随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超人如是说、梯尔、唐璜、七重沙舞-理查·施特劳斯德彪西·大海;莱斯庇基·罗马的泉、罗马的松树
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埃尔加·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科尔尼德莱;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新大陆”、五首斯拉夫舞曲德沃夏克·第五、七号交响曲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四钢琴协奏曲等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交响诗“死岛”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管弦乐集(波莱罗、西班牙狂想曲等)拉威尔·管弦乐作品集
莱纳之声李斯特·管弦乐作品(前奏曲、马捷帕、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和斯特拉文斯基·夜莺之歌
马勒·第八交响曲马勒·第四交响曲、五首吕克特歌曲、大地之歌(二)马勒·第四交响曲、五首吕克特歌曲、大地之歌(一)
马勒·第五交响曲民族管弦乐·长安社火莫扎特·长笛作品集(长笛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长笛四重奏等
莫扎特·第40、41交响曲莫扎特·伟大的钢琴协奏曲第二辑(9,15,22,25,27)莫扎特·伟大的钢琴协奏曲第一辑(19-21、23、24等)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二首小提琴奏鸣曲帕格尼尼·第一、二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九交响曲“伟大”
舒曼;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死与净化、变形、最后四首歌-理查·施特劳斯苏佩、奥贝、莫扎特等歌剧作品序曲集
唐·吉柯德- 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指环”、“名歌手”、“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的音乐瓦格纳·管弦乐作品
瓦格纳·管弦乐作品集威尔第·歌剧序曲与前奏曲集维瓦尔第·四季、双簧管协奏曲、巴松管协奏曲、短笛协奏曲
我的祖国-斯美塔那西贝柳斯;尼尔森·小提琴协奏曲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芬兰颂等
西贝柳斯·第四~七交响曲、图内拉的天鹅、塔皮奥拉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波尔卡着名的歌剧序曲

㈦ 法国号协奏曲的乐曲介绍

莫扎特这几首圆号协奏曲都已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作品,许多圆号演奏家都把它们作为保留曲目。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4/4拍; 第二乐章,浪漫曲最缓板,降A大调,2/2拍,是一首旋律极其优美的三段体,也是四首圆号协奏曲之中最优美的缓板乐章,被称为是洋溢着朦胧之美的浪漫曲。其中,圆号和乐队相继奏出温和的曲调,经多次反复,贯穿整个乐章; 第三乐章,快板,降E大调,6/8拍,与其他三首圆号协奏曲风格非常接近,都充满了快乐的狩猎气氛,而且更为洗练,流畅,优美。

㈧ 法国号的作者是谁

法国号的作者没有明确显示,只是写明歌曲《法国号》,是一首法国莱姆河民歌。
其歌曲节奏平缓,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以具有推动性的大跳音程其句,并有级进平稳的旋律接下去,弹性与抒情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最后句完全改变了前面句法的进行方式,改用跳进音程波浪式旋律,从属七和弦的分解进行到主和弦完满的结束了全句。

㈨ 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有哪些

1、亚历山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先后参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等活动。2002年,大仲马去世132年后遗骸移入了法国先贤祠。

大仲马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大仲马各种着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2、亚历山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是法国小说家大仲马任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文书抄写员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因与其父重名而被称为小仲马。

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茶花女》,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体现出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也曾写剧本:《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放荡的父亲》、《欧勃雷夫人的见解》、《阿尔米斯先生》 和《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3、阿纳托尔·法朗士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于巴黎一书商家庭。“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故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

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他的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隽永,韵味深长。

代表作品有《金色诗篇》、《波纳尔之罪》等。

4、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5、爱弥尔·左拉

爱弥尔·左拉(法语:Émile Zo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和理论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

1840年,左拉诞生于法国巴黎,主要创作作品为《卢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该作包括20部长篇小说,登场人物达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钱》等。

左拉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被视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阅读全文

与法国号代表作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