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人为什么要处死国王又请来国王两个国王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杀死的国王:查理一世,因为他不断限制议会,遭到了全国的批判,所以在一片骂声中死去
后来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个统治国王是詹姆士二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但是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早已有了自己的国教:清教(新教)。
詹姆士二世极力复辟天主教,找到了议会以及新贵族、资本主义的反对,众叛亲离,
次年由在荷兰统治的詹姆士三世的儿子威廉三世以及其妻玛丽三世继位
不过现在是君主立宪制时期已经开始了,并且威廉三世一家族都是信奉清教的家族,所以他们的上台,对于英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那也就是一个象征。
B. 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皇帝是谁
法国大革命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国发生的一场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代表资产阶级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起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背景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0年 - 1774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了思想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3个等级: 天主教高级教士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和农民 革命爆发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代表法国3个等级三级会议已经有160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斯第监狱,释放政治犯,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 ,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议会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 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实现政教分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C. 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 保留国王的原因
在革命中,虽然君主立宪派通过制宪会议 法令 ,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但是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基础并不扎实,它是由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组成的君主立宪派。也就是有封建底子的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就不能动与自己利益相联系的庞大集团。国王是封建的代表,保留了国王也正符合现实情况;
同时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也在依靠第三等级(农民)的帮助。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较激烈的,为缓和矛盾,让农民获得些许利益也就成了必须的。土地,农民之本。
还有也同时限制了第一、二等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合理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D. 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国王路易十六为何被处死这对法国历史有何影响
主要原因是叛国,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打破君主立宪制度,虽然保留了君主,但路易十六拒绝签署《人权宣言》,后法国与奥地利开战,路易十六与奥地利达成协议,将作战计划告诉奥地利,以保住自己的王位战后,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东窗事发,于第二年,也就是1793年被处死~~~~
E.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最后会被除死
主要原因是叛国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打破君主立宪制度
虽然保留了君主,但路易十六拒绝签署《人权宣言》
后法国与奥地利开战,路易十六与奥地利达成协议
将作战计划告诉奥地利,以保住自己的王位
战后,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路易十六东窗事发,于第二年,也就是1793年被处死~~~~
F.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
1.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标志。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吉伦特派统治)。
3.1793年,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又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4.1794年热月政变,成立督政府。
5.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
6.1804拿破仑法典颁布并加冕称帝
7.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
8.1814年莱比锡战役法军虽取得局部胜利,但还是失败告终
9.1815年滑铁卢最后决定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
G. 同样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欧洲,有没有处死过国王
我们知道改朝换代在封建社会非常的正常。但是作为亡国之君可以说下场都不是很好,多数都是命丧黄泉。但是这种事在欧洲却极少发生,欧洲一共几千年的历史却只有三个国王是被处死的。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尼古拉二世是沙俄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而且总的来说国王当的还行。在日俄战争失败之后还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不过不好就在没几年俄罗斯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俄罗斯的国力和英法德大国根本不能相比,所以消耗的太快。最终人民受不了了。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被迫宣布退位。但是此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处死国王,处死国王的是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处死的。1918年7月23日处决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全部都被处死了。不过2008年,俄罗斯高法院发言人奥金佐夫说:“本院主席团宣布,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镇压毫无理由,并恢复他们的名誉。”结果还行。
H. 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什么反对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在大革命爆发之后。路易十六先是假装赞成革命,赞成君主立宪。因此一度得到革命群众爱戴。
但是一方面对于他自己任由革命党摆布的处境他很是不满。另一方面他想早日扑灭革命的烈火,于是他给欧洲各主要国家国王相继去信求援,号召他们起来扑灭革命。
1792年,路易十六外逃。逃跑途中革命党人被抓获,自此被监禁起来。
英奥等国组织了反法同盟,进攻法国,在时局的发展下革命党人内部产生了分歧,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希望早日结束革命,他们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在处决路易十六时他们投反对票。故而被蔑称为“保王党”。最后被代表小业主,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推翻。
I. 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为什么不愿意废除君主,要保留君主
首先 君主立宪派是大资产阶级 其中有自由派贵族(也就是被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 而大资产阶级也就是和贵族利益较为接近的资产阶级 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利益冲突 。所以,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各方面的压力,其中,资产阶级有了更大的权利,而皇族也保留了名义上的君主。况且,君主立宪制没有君主搞什么君主立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