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国最大的海外领地法属圭亚那为什么不愿寻求独立
因为法属圭亚自己经济实力不够,不足以独立,而且独立对他们的人民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不独立属于法国的领土可以被更好地保护。法属圭亚不属于殖民地,而是属于法国的领土。法属圭亚虽然面积较大,但是人口密度较为稀疏。法属圭亚自身实力不足以在世界上获得别的国家的认可,但是如果在法国的庇护下,他们可以接收来自法国的补贴。所以法属圭亚人民也不会自己主动要求独立。
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阿尔及利亚,当戴高乐给阿尔及利亚选择权利时,他们选择了独立,现在的阿尔及利亚没有了法国的经济支持和依靠,变得比独立之前更穷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到法国来还要偷渡,所以说法属圭亚不独立是正确的选择
2. 法国在海外最大的领地,法属圭亚那为何不愿意独立
👆位于法属圭亚那的欧航局发射场
此外,因为法属圭亚那地处低纬度地域,挨着赤道,航天火箭在这里发射能节省相当多的原料,所以法国和欧航局也在这里修了一座航天发射场,欧洲的大部分的火箭都是从这里发射的。航天发射场带动了当地一部分居民的就业,也带起了旅游业,对当地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那么独立的话这座发射场也得搬家,这些本地人也会失业,对当地正在发展的旅游业也是一大打击。
所以当地人其实非常不愿意独立,也反对增加自治权,简单地说,就是怕脱离法国。能留在法国,除了能享受法国中央政府的补助,还能解决一些人的就业,旅游业的发展也渐渐有起色,何乐而不为。而失去了法国的庇护,当地几十万人连生计都将成为问题,干嘛要独立呢?
3. 法国属于哪个温度带
如果说是法国本土的话,法国属于北温带。
但法国还有很多海外属地,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有法国以前占领的岛屿,而这些岛屿有的在热带,南温带。哈哈
4. 圭亚这个国家地理位置
是圭亚那吧,有英属圭亚那,也有法属圭亚那。
5. 法属圭亚那不肯独立只想做法国“殖民地”,原因是什么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时候,欧洲各国都开始在海外开辟殖民地,最厉害的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西方殖民者们在这些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剥削殖民地人民,让殖民地变得贫困落后。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列强无暇顾及海外领土的时候,海外各个殖民地都纷纷闹独立,因此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独立出的主权国家就有100多个,进入21世纪之后,基本上世界上已经没有所谓的殖民地了。
苏里南农村:依然还有刀跟火种的行为
因此,无论如何,法属圭亚那人民都不会同意脱离法国,毕竟别人给吃的比自己做着吃舒服多了。
所以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快哉快哉!
6. 法属圭亚那成族属于哪个国家
法属圭亚那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属地和一个地区。北临大西洋,东部和南部紧邻巴西,西边与苏里南相接。该国狭窄的海岸线低于海平面,并且逐渐形成大草原。内陆自丘陵到高山地带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 法属圭亚那旗帜
内陆平均气温80F(27℃),湿度很大,然而,信风使得海岸一带气候非常舒适。每年两个雨季—11月到1月和4月到6月,多为骤雨,淫雨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位于南美洲的东北海岸上,面积堪比爱尔兰或美国的印第安纳州。东部和南部毗邻巴西,北临大西洋,西面是苏里南,沿马罗尼(马罗韦纳)和利塔尼河一线为边界区域。全国约90%的人口几乎不生活在同巴西接壤边疆上的热带雨林,而是从沿海的长滩,逐渐地向低缓的塔马克-哈马克山增加。大多数的圭亚那人,沿着大西洋海岸居住,此区域包含国家大多数有限的道路网。海岸主要与红树属植物沼泽地连成沙滩。动物包括猴子,中南美洲的鳄鱼、马来貘、美洲豹猫和食蚁兽。 美洲豹猫
此地气候湿热,甚至当不下雨时,空气中湿度也重。因国家处于赤道雨林带上,气温徘徊于30°C左右,且年雨量超过250cm。雨季是从1月到6月,5月雨最多。首都卡宴和大西洋海岸一带较适合居住,大部分的内陆区域较闷热。
编辑本段地理历史
自然地理
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赤道附近,东南与巴西接壤,西与苏里南毗邻,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320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27℃。地势南高北低,沿海为宽16-48公里的冲积平原,多沼泽,集中人口的90%以上;内地为圭亚那高原,森林密布。河流众多,主要有马罗尼河、 马罗尼河
马纳河、奥亚波克河等,水量丰沛,多急流瀑布。地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25-26℃,年降水量达3,500毫米。森林占全境面积的 80%以上。有铝土、金、钽、铁等矿藏。
历史
法属圭亚那的原来的居民是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 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来到圭亚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后荷兰人开始在这里殖民。 1604年法国开始侵入,建立居民点。后英国、荷兰、法国和葡萄牙相互争夺此地,直到1816年最后归属法国。 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亚那为法国的“海外省”。从此以后,许多土着的号召自治,尽管从法国独立之恩惠只有5%,部分因法国的政府供应更多的津贴。从1947年开始法属圭亚那拥有有限的自治权。从此该地区在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会有两个议员席。1968年欧洲在库鲁建立了一个航天发射场,亚利安火箭在这个发射场发射。在库鲁,欧洲太空计划,使法属圭亚那的这个角落,变成了现代的世界,并吸引了一些移居到此工作的力量。 1977年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区。
其他
糖和雨林木材成为了殖民地的经济支柱。奴隶们从非洲带了种植糖园的工作,尽管他们的成功被本地的印地安人的敌视和热带的疾病所限制。且在1848年的奴隶制度废除以后,种植园的产量,从来无法配合法国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本地的工业几乎崩溃了。在大约相同的时间,法国决定减少监狱的费用,将受刑人移民至圭亚那,贡献殖民地的发展。约有70,000罪犯-包括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和亨利papillon charriere,在1852年和1939年之间到达。刚开始,许多流放的罪犯,熬过了恶劣的环境,大部分都死于疟疾和发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圭亚那仍然是罪犯的殖民地,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法属圭亚那人,主要是信奉罗马天主教,且法语是官方的语言。几乎每个人都说本国的混合语克里奥尔人,法国的Guianese,当时逃亡的黑奴,且美洲印地安人,维持他们自己的宗教,并且说阿拉瓦克语、加勒比语、埃默里永语 、Oyapi、Palicur 和瓦亚纳语 。标志符号都和法国连结,法郎、警察和人行道咖啡馆都混合法国的影响——嘉年华会,狂欢节,黑奴木雕和加勒比海音乐、跳舞,带给圭亚那明显的非拉丁气氛。
编辑本段政治概况
法国总统委任的省长(或称地方总统)为名义最高行政负责人,省长经议会选举产生,法总统任命,行政权在部长会议,由总理负责。政府由省长、部长会议、两议会议长和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和参议员组成(法圭在法国国民议会中有两名议员,在参议院中有一名议员)。有两个议会,即省议会和地方议会。前者有议席19个,后者有31席。两议会均由普选产生,任期六年。司法机构设在马提尼克岛的法兰西堡法院为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的上诉法院。枢密院位居册机构,设主席一名、政事枢要若干名。法属圭亚那有一终审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 政党 (1)圭亚那民主行动党(Action Democrate Guiana)。 (2)圭亚那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Guyanais,PSG):1956年成立。 (3)圭亚那民主力量(Forces Democratiques Guyanaise):1989年从圭亚那社会党中分出。 (4)保卫共和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Republique,RPR):1946年成立。右翼党派。 (5)法国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emocratie Francaise):1979年成立,中间派。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基础设施陈旧和缺少熟练工人等原因,经济发展受阻。经济以农业,林业和渔业为主,集中在沿海地带,内地大部未开发,工业很少。主要出产木薯、稻米、玉米、甘蔗和硬木。还开采少量黄金和铝土。沿海产鱼虾。工业仅有制糖、酿酒等小工场。输出海虾、木材、黄金等,输入机器、粮食、石油产品、日用工业品等。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法国援助,大部分制成品、食品和能源需进口,林业、渔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失业是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 矿产主要有铝矾土、高岭土和金矿等。森林覆盖率达90%,拥有热带特有的各种硬木及可提炼香精的花梨木。工业不发达,农业生产集中在沿海地区,产值占GDP的11.4%。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木薯、甘蔗、蔬菜等。旅游业正在发展中。热带自然风光和内地印第安人村落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1999年接待游客68211人次,有旅馆客房1200套。 法圭地区无铁路,公路:总长1817公里。水运:内河航运线总长3760公里。空运:首府卡宴有一个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喷气飞机。 主要进口食品、石油和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工具、制成品等;出口鱼虾、木材、大米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
编辑本段华人华侨
中国自1898年开始移民,现有华侨约5000人,其中约有1500人已获法国国籍,其余大部分均取得长期或短期居留权。多数为广东客家人,来自东莞、宝安、惠州等地,约有400人来自浙江的金华、青田一带。主要从事食品、百货、餐馆等职业,约有400多家。旅法圭华侨人数约占全省3%,税收占全法圭总额25%。 华人社团 卡宴华侨公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个华侨社团。成立于1956年,理事会为其领导机构。目前按期缴纳会费的固定会员有347个,但实际会员为4500人。
编辑本段军事教育
法国负责法圭防务。2001年估计,法国在法圭驻军3250人,另有宪兵600人。与法国教育制度相同,实行10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1964年在库鲁地区建成火箭发射中心。欧洲宇航局在此从事阿丽亚娜火箭的发射业务。参看词条欧洲航天发射中心 《法属圭亚那报》:日报,发行量5500份;《圭亚那报》:日报,发行量1000份。卡宴广播电台每周播音126小时。托特莫诺广播电台每日播音24小时。诺曼广播电台用当地土语广播。均为私人电台。法国海外广播电视公司:每天播音16小时,每周播放电视节目32小时。
编辑本段语言
圭亚那原住民的语言有六种,分成三种语系: 瓦扬皮语(wayampi)、埃梅里用永语(émérillon)属于图皮-瓜拉尼语系(Tupi-Guarani) 阿拉瓦克语系(arawak)、巴里库尔语(palikour)属于阿拉瓦语系 卡里纳语(kalihna)、瓦亚纳语(wayana)属于加勒比语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法文和英文的克里奥尔语言。
7. 法属圭亚那是属于法国吗
法国海外省
地处赤道附近,西与苏里南相邻,东、南与巴西接壤,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320千米。境内沿海地势低平,南部是圭亚那高原向东延伸部分,多丘陵、低山和瀑布。主要河流有马纳河、马罗尼河和奥亚波克河。属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
1616年法国殖民者首先侵入,后与英、荷展开争夺。1676年被宣布为法属领地,称法属圭亚那。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当地居民奋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遭残酷镇压。1794年法国宣布废除奴隶制。1808年英、荷又占领该地。1816年该地复归法国。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亚那为法国的海外省。1977年法属圭亚那又同时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区。1982~1983年,法国社会党政府推行改革,把处理地方事务的某些权力下放给地方议会,但反对对法属圭亚那的行政区地位进行任何改动。
法属圭亚那有两个议会,即省议会和地方议会。它们为两个并行机构,共同管理地方事务。两议会议员均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法国委任的省长为最高行政负责人。政府由省长、两议会议长和在法国国民议会中的议员和参议院议员组成。主要政党有圭亚那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圭亚那民主运动、法国民主联盟等。
以农、林、渔业为主,工业很少。农业生产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生产水稻、木薯、甘蔗和蔬菜等。森林覆盖率达90%,拥有热带特有的各种硬木及可提炼香精的花梨木。工业大部分为小作坊,主要进行制糖、酿酒、香精提炼、鱼虾加工等。矿产主要有铝矾土、高岭土和黄金,旅游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热带自然风光和内地印第安人村落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1989年法属圭亚那国内生产总值估计为2.66亿美元。货币名称为法国法郎。汇率为5.6925法郎兑1美元(1993年9月30日)。该省无铁路,公路总长713千米。
法属圭亚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法国援助,大部分制成品、食品和能源需进口。作为法国的一部分,法属圭亚那为欧洲共同体成员。主要进口食品、石油和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工具、制成品等,主要出口鱼虾、木材、大米、机械和交通设备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
法属圭亚那的教育制度与法国的教育制度相同,实行10年免费义务教育。有3家主要报纸,即《法属圭亚那报》、《圭亚那-妈提尼克报》和《圭亚那报》。有法国海外广播电视公司1家电视台,和卡宴广播电台、安提巴广播电台、托特莫诺广播电台3家电台。
8. 法属圭亚那和圭亚那是同一个国家吗
法属圭亚那是法国的殖民地,不是主权国家,但是拥有法国的大区(一级行政单位)地位,不能与圭亚那(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等同。
苏里南是主权国家,圭亚那(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也是主权国家,历史上这三个地方都叫圭亚那,圭亚那(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独立前是英属圭亚那,苏里南独立前是荷属圭亚那
9. 法国的领土面积包括法属圭亚那吗
法属圭亚那(Guyane française)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属地和一个地区。它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边,与巴西和苏里南交界。
法属圭亚那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它也是欧洲联盟的一部分。与法国本土相同法属圭亚那的货币是欧元。法国总统委任的省长为最高行政负责人。政府由省长、两议会议长和法国国民议会议员和参议员组成(法圭在法国国民议会中有两名议员,在参议院中有一名议员)。
因为此地80%都是森林,而且有金,铝土,钽等丰富的矿藏。所以1498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来到圭亚那的海岸一百多年后,荷兰人开始在这里殖民。17世纪初法国开始侵入。后英、荷、法和葡相互争夺此地,直到1816年最后归属法国。1946年法国宣布法属圭亚那为法国的“海外省”。1977年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区。
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96个省、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1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6679个市镇。
10.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现行行政区划中分为大区、省和市镇(大区辖省,省辖市镇),本土分为13个大区、96个省,海外也有5个省及大区、8个海外集体及领地,其中有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科西嘉和新喀里多尼亚。法国全国共有36568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3.4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法国行政区划是对法国地理的行政和机构划分。
法国本土
13个大区
Région
大区是最大的行政划分区,由大区议会(conseil régional)管理。大区议会每六年由直接普选产生,议会参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大多数事务的管理和财政拨款。每一个大区还有一位大区主席(préfet de région),由政府提名,他的任务为负责该行政区域的政权,例如统筹公共安全事务等。科西嘉地方行政区域的地位较特殊,跟一个大区相当,但拥有更多权力。
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布列塔尼大区、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科西嘉大区、法兰西岛大区、上法兰西大区(北部-加来海峡+皮卡第)、大东部大区(香槟-阿登+洛林+阿尔萨斯)、诺曼底大区(下诺曼底+上诺曼底)、新阿基坦大区(阿基坦+利穆赞+普瓦图-夏朗德)、奥克西塔尼大区(南部-比利牛斯+朗格多克-鲁西永)、卢瓦尔河地区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96个省
Département
省是比大区低一级别的行政区域,每个大区包括数个省。跟大区相似,省由每六年直接普选产生的省议会(conseil général)管理和对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事务进行财政拨款。各省是在1790年法国大革命中建立,标准之一是所有的公民能够在一天内到达专区政府所在地。省的职责范围经常与大区重叠。同大区相似,每个省有一个省长(préfet)管理行政事务。
安、埃纳、阿列、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上阿尔卑斯、海滨阿尔卑斯、阿尔代什、阿登、阿列日、奥布、奥德、阿韦龙、罗讷河口、卡尔瓦多斯、康塔勒、夏朗德、海滨夏朗德、谢尔、科雷兹、上科西嘉、南科西嘉、科多尔、北海滨、克勒兹、多尔多涅、杜、德罗姆、厄尔、厄尔-卢瓦尔、菲尼斯泰尔、加尔、上加隆、热尔、纪龙德、埃罗、伊勒-维莱纳、安德尔、安德尔-卢瓦尔、伊泽尔、汝拉、朗德、卢瓦尔-谢尔、卢瓦尔、上卢瓦尔、卢瓦尔-大西洋、卢瓦德、洛特、洛特-加隆、洛泽尔、曼恩-卢瓦尔、芒什、马恩、上马恩、马耶纳、默尔特-摩泽尔、默兹、莫尔比昂、摩泽尔、涅夫勒、北部、瓦兹、奥恩、加来海峡、多姆山、大西洋-比利牛斯、上比利牛斯、东比利牛斯、下莱茵、上莱茵、罗讷、上索恩、索恩-卢瓦尔、萨尔特、萨瓦、上萨瓦、巴黎、海滨塞纳、塞纳-马恩、伊夫林、德塞夫勒、索姆、塔恩、塔恩-加隆、瓦尔、沃克吕兹、旺代、维埃纳、上维埃纳、孚日、约讷、贝尔福、埃索纳、上塞纳、塞纳-圣但尼、瓦勒德马恩、瓦勒德瓦兹。
329个区
Arrondissement
每个法国省份又分割为数个区,驻有专区区长(sous-préfet),职责是辅佐省长的事务。
4055个选区
Canton
每个区再划分为选区,选区的角色实质上是提供一个选举基层网:在地方选举中,每个选区推选一名成员代表该区参与省议会。在城市区带,一个市镇通常涵盖几个选区;而在乡村地区,一个选区通常由一些小镇组成。因此主要行政部门一般集中于选区政府所在地。
36568个市镇
Commune
市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小的行政划分区,对应一个乡村或者城市。即使一大市镇涵盖了数个选区,也只属于一个省的区(arrondissement départemental)。市镇由选举产生的市议会(conseil municipal)治理,后者由市长(maire)主管。他们的权限不一,拥有自己的财政预算。
人口最多的三个市镇(巴黎、马赛、里昂)又划分为45个市区(arrondissement municipal),相当于附属市镇(sous-commune),拥有(市区的)区长(maire)和区议会(conseil municipal d'arrondissement)。
某些市镇也同时涵盖数个居民点、村庄或镇(bourg):这些镇通常源于极少有人居住的居民点、或是地处过于偏僻而无法安置自治行政管理机构,因而归于邻近的市镇,同时也可能来源于人口迁移计划,例如有一些“新城”被建立在一个或数个市镇区块上,或是基于山区中的车站而建。
法国的96个省
5个海外省及大区
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据法国1946年3月19日颁布的法令,即《海外省法》,一些前殖民地成为了法国的海外省,如法属圭亚那等,被正式纳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领土范围,遵循法国的法律法规,其行政首脑由法国内务部任命。另外,与法国本土省份不同,海外省仍可以保留这些地区的特殊性。1958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73条明确规定:由于海外省的独特身份,上述地区可以拥有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司法体系和行政构成。
瓜德鲁普
马提尼克
法属圭亚那
留尼旺
马约特
8个海外集体及领地
Collectivité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有些海外属地并未成为法国的海外省,如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它们不仅拥有独特的身份地位,亦拥有自己的制度法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74条明确规定,这些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在遵循法国本土法律法规的同时,亦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运行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行政权力机构,及维持其运行而必备的法律法规。
海外集体(Collectivité d'outre-mer)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圣巴泰勒米
法属圣马丁
瓦利斯和富图纳
法属波利尼西亚
特殊集体(Collectivitésui generis)
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Territoire d'outre-mer)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无建制
克利珀顿岛
城市: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并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24奥运举办地。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de-france),都会区人口约为1100万,占据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
马赛:马赛(Marseille),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和里昂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约87万(2013年)。大都会区人口约为189万(2013年),位于巴黎和里昂之后。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
主要的旅行景点有伊夫岛、贾尔德圣母院、马赛美术馆、马赛旧港、欧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馆。马赛为地中海气候,全年气候基本都比较宜人,但12月-1月会比较寒冷,有的地方还会出现霜冻。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