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海为什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我国最南边的普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千米以上,这要比广州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大陆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深。另外,南海还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❷ 南海中的“神秘岛”是怎么样的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
“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了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250海里,过去经过这里时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度,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一座神秘的小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经、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杆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做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个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脱险。
“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战心惊。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默默地琢磨着这一难解之谜。
“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见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
❸ 如何理解南海的重要意义
从资源上讲,南海是我国海上最大的“资源基地”,包括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渔业等资源。在地理位置上讲,其东接太平洋,西接马六甲海峡,连通印度洋,地理位置及其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中国通入大洋的唯一出口,而且中国80%的资源是从非洲中东等地方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运送过来的,因此,战略上的意义不可小视。再次,南海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容一点马虎的,普京曾经说过“领土问题上没有谈判,只有战争”。而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原则!
❹ 南海的战略意义
南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在工业血液日趋减少的今天,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海位于国际交通线上,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处,国际贸易的重要接点,特别是对日本,简直就是生命线。
南海周遍是第二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反华势力都十分重要
❺ 南海与法国的关系
法国在南海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存在的。他们对南海问题的观注更多是通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来发生,去年欧盟不还很操蛋地说要来调停么。其实不过是想借南海问题来跟中国多要点儿好处,多让中国给他们几个飞机订单之类的。立场……要问立场,他们肯定是站在菲律宾一边;一旦得了中国的好处,立马一边儿歇着去了。
❻ 说明南海泡沫事件的原因、经过和英、法两国对危机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
南海泡沫事件始于法国。18世纪第二个十年,法国政府面临严峻的财政状况:30亿利弗尔的国债、货币与资本大量外流、连年歉收和税收减少。为了重整经济,统一债务,奥尔良公爵决定,允许用国债券的票面值来购买一家贸易公司——印度公司的股票。由于国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还不及其免职的一半,所以绝大多数的债券持有人都迫切的向将手中的债券换成印度公司的股票。很快,出现了抢购印度公司股票的狂潮,股价扶摇直上九万里。
法国的成功使面临同样债务危机的英国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只不过是用年金换南海公司的股票。与法国的情况一样,南海公司的股价也直线上升。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引起了股票行情普遍看涨。股票投机席卷伦敦、巴黎以及欧洲其他大都市,新的股份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公司大多没有世纪的经营项目,并且未经特许。在没有确定的发展前景和业绩支撑下的股份公司的股价必然要有回归理性的时候,1720年,巴黎股票市场崩溃,8月,英国政府颁布“禁止泡沫公司条例”,控制投机活动。于是南海跑米事件发生了。
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
❼ 南海区域和南海诸岛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实军事上的战略意义极小。。主要是资源上的经济利益很大。
南海诸岛的军事战略意义较小,主要是因为南海的岛屿太小,绝大多数都是无法驻军的岛礁。。勉强能住人的也就10个岛屿左右,而且说主人,最多也只能建架高建筑建个观察哨,而且95%的岛屿没有淡水资源,必须依赖后方补给。南海绝大多数岛屿无法建军港和机场。只有目前我国控制的永兴岛,台湾控制的太平岛,菲律宾控制的中业岛极少数岛屿可以建立简易机场。军事利用价值有限。
所以南海在70年代之前基本很少被人提起,但随着70年代之后,南海石油资源逐步被探明,才被各方重视,南海的争夺才开始激烈。南海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这是南海之所以重要的最大原因。
❽ 法国德国的军舰在南海越南为啥不管
苏联解体之后,越南开始亲西方国家,他们把西方国家在南海航行认为是怼中国,是替越南撑腰。
❾ 什么是南海战略
【中国的南海战略】:
中国南海局势十分严重,武力收复显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坐视领土、领海被他国抢占,目前最好的战略应是占、挤、威、建。
占:我国南海目前是谁占谁得,谁也不愿意开第一枪。1980年我国最大的失误就是国防军工下马,让道所谓的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短视使我国错失占领南沙群岛的大好良机。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已经占有的岛屿要牢牢站住,没有占有的要先机占有,如中沙群岛上的黄岩岛。在占有的岛屿上迅速设立政权,安置居民、驻扎部队和民兵。政权组织、居民人口必须是常驻的,而不是临时的,至于补贴可以是大额的。现在不占,更待何时?
挤:就是扩展实力,利用各种时机,将占有者逐步挤出这些岛屿,收复我国领土和领海。最终实现全面收复我国南海的全部领土和领海。
威:就是要扬威我国南海,在中国南海派驻最先进的核潜艇、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战斗机以及陆战部队、民兵。逐步增强我国南海实力,威慑入侵者。以经济合作、利益诱惑,软硬兼施,利用其国内问题,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建:即在占有的岛屿上修建军用机场、码头、守岛工事,使之成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其次修建民用商店、住房等设施,安营扎寨;再次加快建设油田、天然气以及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以经济养岛、护岛,繁荣国土。与台湾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等岛屿。
【中国南海地理介绍】: 中国南海共有中国的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不仅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而且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毗邻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现在以及以后中美俄日韩东盟角力的地方,未来的世界大战导火索不是出在中东便是出在中国南海。
西沙群岛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 10多个暗礁暗滩。
其中,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美军支持下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军逐步在越南撤军。1974年1 月17日南越军队又不识时务地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毛泽东决策,中国军队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南越军队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现西沙群岛完全由我国控制。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环礁),南卫滩(暗礁)和北卫滩(暗礁)所组成,附近海区还有不少暗沙和暗礁。属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位处国际航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名义上归广东省汕尾市管辖,实际上由我国台湾省控制。
中沙群岛除了黄岩岛外,大部分只是一群没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目前,中沙群岛没有驻军,我国、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主权。
南沙群岛共有51个岛礁,目前我国控制的岛屿7个,有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我国台湾当局控制的岛屿2个,有太平岛、中洲岛,其中太平岛最大;越南控制的岛屿29个,有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马来西亚控制的岛屿5个,有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菲律宾控制的岛屿8个,有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草沙岛、司令礁。
大量的史料和丰富的证据表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命名的,也是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中国人至迟在明初就已经开发经营南沙群岛,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并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然而,就目前而论,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对南海主权的纷争却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
一、【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复杂的历史变迁
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在南海行使主权的表示,当时南海周边的其他国家并没有提出过异议。1951年,为了防止中国大陆从中得利,美国在主持草拟、制定、召集《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过程中,都涉及到了西沙和南沙群岛问题,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但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而南越在法国的支持下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声明其对西沙、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此后,使得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二)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因此,南海被誉为“第二波斯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在石油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且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越南声称在南沙“决不放弃一寸土地”、“不惜与中国一战”,态度十分强硬。菲律宾根据所谓的“邻近原则”、“时效原则”、“安全原则”,“以‘民间探险’为呼,以‘政府介入’为应,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马来西亚则在南海大肆开采石油,鼓吹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增加与中国的谈判筹码。另外,区域外大国如美国、日本以保护航路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怂恿越菲马等国不断挑战中国战略底线。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缺陷导致南海问题矛盾重重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法的实施为确立新的海洋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必须限制在“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更重要的是,在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就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根据这一条,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取“先占岛后圈海”策略和“先圈海后占岛”策略,同时,都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四)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导致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乘机侵入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对大陆而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南海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归中国所有。但是,由于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实力比较弱小,海洋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力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更谈不上在南海巡航。从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如此,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
(一)南海问题日益复杂
南海周边有关国家不仅提出了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和利益主张,而且,借助东盟这一政治平台获得了“多对一”的战略优势。美日印等大国洞察到南海问题已经形成了“多对一”格局,这无形中使他们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多了一张政治筹码。鉴于此,近年来,美日印等大国都有伺机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同时,南海周边有关国家感觉与中国进行较量的底气不足,他们都企图借大国介入实现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政治利益,这一战略安排恰好与大国遏制中国的政治企图不谋而合。故此,在南海,目前形成了三种力量:第一种力量是以单独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大陆的力量;第二种力量是以东盟为平台、以“越马菲”为首的力量群;第三种力量是以大国联合的方式形成了以“美日印”为首的力量群。在这三种力量中,第二种力量有政治上的优势,第三种力量有军事上的优势。目前,第二种力量大有和第三种力量联合的趋势。这突出表现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在也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邀请大国介入南海事务,吸引其他国家参与南海油气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在不同场合为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提供政治舆论。例如,这些国家不断强调,一旦南海落入中国手中,必然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航行自由等。为此,尽管美国并没有正面反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但就美国自身而言,南海航行自由的确涉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所以美国以航行自由作为由头介入南海问题有其必然性因素,这也是美国近年来在南海政策上正在不断地调整的根本原因。本来,美国对南海的基本政策是“中立”、“不介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美国对南海的政策开始由“不介入”转向“介入但不陷入”。美国从“即使南沙发生冲突也无义务直接卷入战争”到“愿意帮助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战略调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究其原因,南海问题既可以作为美国与东盟国家实现利益分享、进行战略对接的一个基点,也可以作为遏制中国的一个施压手段和谈判筹码。很明显,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美国在南海的利益极有可能引发美中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