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竖琴为什么要称为法国竖琴

竖琴为什么要称为法国竖琴

发布时间:2022-06-14 08:37:06

A. 竖琴介绍

http://www.cnlxx.com/yiya/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8这里比较详细,你自己看吧!

拨琴弦鸣乐器。现代管弦乐队中的大型拨弦乐器。落地琴架呈三角框形弓状。

竖琴使用大谱表记谱,乐器所拥有的音与它由低至高排列的47根弦(有的竖琴有46或48根弦)一样多,即拥有自(b)C(1)至g(4)47个音、六个半八度的宽广音域。所有的音按自然七声音阶排列,定弦基调为(b)C大调。

竖琴琴体下方有七信踏板,每个踏板能控制音列中所有的同名音。所有踏板都设计有三级,踩动它可将音升高或降低。如将七个踏板都踩置于第一级时,音列即为定弦的(b)C大调音阶;置于第二级即为C大调音阶;置于第三级时,就将音列调到了#C大调。总之,利用踏板,演奏者可方便地弹出所有调的七声音阶,并可调制出其他音阶形式,如:五声音阶、泛音阶、含有某种特殊变者的音阶等;也能将全部音列调成某种和弦式音列。

竖琴用左右手的一至四指演奏,不用小指。乐谱中的高音声部由右手演奏,低音声部由左手演奏。单手可奏单音、双音、和弦(同时发响),每只手最多奏四个音,最宽不能超出十度。音型进行幅度很宽时,用迂回进行容易演奏,并能将音与音衔接得很连贯。

两手交换演奏,可奏出像钢琴一样的单音式的分解和弦。泛音、煞音、滑奏是竖琴的特色奏法。
乐器名称:竖琴
乐器本调:降C大调。
实用音域:大字组降C-小字四组升F。
应用谱号:高声部: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低声部:低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
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柱、挂弦板、共鸣箱和底座)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变音传动机件装置和踏板)。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琴弦:通常(即最理想搭配方式)
高音区用尼龙弦,中音区用肠衣弦,低音区用金属缠弦;
变音传动机件:使用曲型铜板。
乐器特色:具有无以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
竖琴是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
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竖琴的起源极早,是一种用手指拨奏的多弦乐器,它从十八世纪在歌剧乐队中出现后,大多作为装饰性乐器,即主要用以模仿诗琴或六弦琴的音响,使听者在想象中恢复古代的形象。由于竖琴的音域很广,技术性能相当丰富,演奏快速乐句、琶音、和弦和滑音等,都十分灵活,所以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作曲家便广泛地把竖琴用于交响乐队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圆舞曲乐章使用两个竖琴的着名声部奠立的技巧性风格,至今一直是经典性的范例。竖琴在乐队中很少用两个以上。瓦格纳的《莱茵黄金》使用了六个竖琴,那是少见的例外。竖琴一般位于舞台右方,在大提琴的后面。

B. 竖琴是什么意思

竖琴简介:

竖琴(英:harp,意:Arpa,德:Harfe,波斯:چنگ),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伊朗)。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柱、挂弦板、共鸣箱和底座)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变音传动机件装置和踏板)。

详细资料见网络:http://ke..com/view/18043.htm

C. 爱尔兰竖琴的介绍

爱尔兰竖琴又称凯尔特竖琴(Irish harp,Celtic harp)约90厘米高,55厘米宽,没有踏板。

中世纪时,吟游诗人已使用称为巴地克的竖琴,使其风行整个欧洲。不过直到17世纪的欧洲,竖琴仍未发展完全。1720年,德国的霍布如克(Jacob Hochbrucker)设计了装置了五个踏板的竖琴,以踏板控制弦钩。

1810年,法国钢琴制造家艾拉尔德(Sébastien érard)发明了现代化的踏板竖琴。其后在1897年,另一法国人亦发明半音竖琴。竖琴在法国得以被推广,更成为管弦乐的拨弦乐器之一。在竖琴音乐大赛方面,法国是第一个举办竖琴音乐大赛的国家,而第一个举办世界音乐竖琴大赛的国家是以色列。

(3)竖琴为什么要称为法国竖琴扩展阅读

竖琴形状大致呈三角框形弓状,早期竖琴只有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其后,弦数增加,亦设共鸣箱,外形线条变得华丽优美。竖琴的弦一端与琴体(共鸣箱)以一定角度立交连接。现其种类大致可分为:

1、拉丁式:最原始竖琴,无法转变调性。

2、爱尔兰式:种类款式最多,可用手改变调性。

3、踏板式:47条不同长度的弦由横梁拉到共鸣板,使用脚改变调性。

早期竖琴只是按自然音阶排列方式的少数弦,所能弹奏的调性有限。踏板竖琴可以弹奏所有的升降音,其7个踏板使竖琴可变换为任何调的自然音阶。结合等音原理,竖琴的自然音阶七弦可变成各种由四个音结合的七和弦。

竖琴演奏要双手并用,但不用小指。竖琴的音色与钢琴相似,不过比较轻柔飘逸。

D. 竖琴是谁发明的

“Harpa”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献内对竖琴的记载,使用名称并不统一。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它与缅甸竖琴相似,有13或14条琴弦。从当时古墓上的图片可以看出,演奏者以左手拨弦,右手则负责按弦止音。现在有些中、西非地区,仍能见到这样的竖琴。

现存最古老的爱尔兰竖琴(Irish harp),是制造于14世纪。一般有30到36弦,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指甲弹奏的声音。当时欧洲其它地区的竖琴,与爱尔兰竖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使用指尖而非指甲弹奏,而且它不像爱尔兰竖琴的琴身,并没有一个大共鸣箱。

竖琴乐器的演变,有一大部分是为了克服调性及半音的限制。16世纪时,Juan Bermudo比照键盘乐器,发明了双排弦竖琴(double-strung harp)。这种竖琴,有两排平行的弦,加上去的那一排,就像钢琴的黑键,负责半音的弹奏。后来,蒙台威尔地(Monteverdi)的歌剧 ''Orfeo(1607)'' 里所使用的竖琴,就是双排弦竖琴。

在双排弦竖琴后,又出现了三排弦竖琴(triple harp,17世纪初)及镰钩竖琴(hook harp)。镰钩竖琴的原理,与后来发展的半音器竖琴(lever harp)很相似,它是先将几个特定的音调低半音,然后以左手操纵镰钩(hooks)而将音升高半音。

继双排弦与三排弦竖琴之后,在19世纪时出现了交叉弦竖琴(cross-strung chromatic harp)。交叉弦竖琴共有76根弦,44根在左边,32根在右边。德布西着名的“'Danse sacree et danse profane(1904)”就是写给这种竖琴的。但是这些竖琴,因为在弹奏上的困难与乐器本身的限制,现在几乎都不使用了,只有在特殊表演或展览中出现。这个世纪,在爱尔兰竖琴方面,John Egan也发明了半音器(levers)。借由手来调整位于琴弦上端的半音器,可以改变琴弦长短,而得到所需要的调性;这就是现在还普遍使用的半音器竖琴。

踏板竖琴(pedal harp)的演变,可推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时有单一动作踏板竖琴(single-action pedal harp),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一次就是用这种竖琴演出。踏板竖琴就是用脚控制踏板来升高半音。单一动作的踏板,只有两个凹槽(sluts),踏板由上凹槽到下凹槽,只动作一次,能演奏的调性仍然有限。到了19世纪初,Sebastien Erard发明了双次动作踏板竖琴(double-action pedal harp),因为有多加一个凹槽,踏板可以动作两次,所以每根弦可以弹奏三个半音。至此,竖琴发展为可以弹奏所有调性的乐器,而现今音乐会中所使用的音乐会用踏板竖琴(concert harp),就是从Erard竖琴慢慢改进而来。

目前世界上保有竖琴最原始风貌的地方,其实不在欧洲,而是中南美洲。中南美洲的竖琴构造,仍旧保有当时西班牙移民时期的原貌,虽然不同地域会有一些不同的改良方法。曾经在墨西哥,看过他们的街头艺人,抱着竖琴当场即兴,弹几个chords,然后念唱一段当时他想到的歌词,这就很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还有在他们最具代表性的ensemble:Mariachi(有小提琴、曼陀林、小喇叭)中,竖琴也是原来必有的乐器(现在因为这样的竖琴手已经减少,且竖琴这个乐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经济负担,只有大的Mariachi才用竖琴)。

E. 竖琴的发源地

现代的竖琴是由法国人做的
发源地我也不知

竖琴的原形可能是中国的箜篌变来的

F. 关于竖琴的历史和传说

竖琴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汨汨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

【竖琴的构造】

竖琴(英:harp;法:harpe;德:harfe;拉丁:arpa),是一种包括了弧形颈部(或称为“梁”)(neck)、共鸣箱(resonator)、五金装置(它的主要作用相当于钢琴或小提琴的琴轸一样,放松或拉紧某条特定的弦)及琴弦(parallel strings)的弦乐器。她在每个地域,如中国、缅甸、爱尔兰、欧洲大陆、拉丁美洲等等,又有各种不同的形状、琴弦数、弹奏法。(中国的箜篌就是其中一种,“诗鬼”李贺曾写过《李凭箜篌引》。)

现在最常见的音乐会用踏板竖琴,除了颈部及共鸣箱,还有一跟圆柱(column)。竖琴的底部(base)有七个踏板,这些踏板系在圆柱里的七根踏板杆(pedal rods)下端,再由踏板杆连接到颈部里的动盘(action),负责掌管七个音(左脚si-do-re 右脚mi-fa-sol-la)的升降。动盘里有两千多个小零件环环相扣,再牵动外面的小圆盘(discs),借由改变琴弦长度而得到所需要的音高(每个踏板呼应八度音程中的一个,并有上、中、下三个可以固定位置的凹槽。每个踏板都配有弹簧,你可以用脚去推踏板,或是放开它们,在各个凹槽间变换位置)。正因为竖琴是经过精密计算和设计的乐器,再加上木料与雕工,所以贵也是有原因的。

琴弦由共鸣箱穿出,再固定到颈部上的铁栓(pin)。把所有调好音的琴弦加起来,它们的拉力(tension)是730公斤。(这是为什么弹竖琴会起水泡又长茧的原因!)

踏板竖琴因需要的不同,琴弦数与琴的大小也有不同,最常见的是47根弦,包含6个八度再加一组最高音的do、re、mi、fa、sol,重量在80磅左右。最下面的一个半八度,用的是钢弦(wire strings),中间音域用羊肠弦(gut strings),高音则因每个人对声音的喜好不同,有时候最高一个八度、或者一个半八度,使用尼龙弦(nylon strings);也有人因为不喜欢尼龙弦又脆又亮的音色,而从中间音域以上全部用羊肠弦。

琴弦一般有钢弦、羊肠弦跟尼龙弦。有一届以色列竖琴大赛的冠军,是出身于罗马尼亚一个贫穷家庭的小男生。他说小时候练的琴,根本没有钱装上琴弦,只能用钓鱼线代替!现在的我们,真是何等幸福,虽然都用尼龙做成,音色却是大不同。

竖琴同其他弦乐器一样,每次演奏前都需要调音。演奏者必须在开演或预演前都至少47分钟到场,竖琴的47根弦,每根都需要调音!在调音时,竖琴家还要戴一副耳机,这副耳机连接到一个看起来像随身听的调音装置上,这个装置可以让他听到他想要的音高,他的工作就是让弦的声音听起来正好符合那些音高。

不过,就算弦都调好了,挑战却还未结束,你一共有47根弦,到底要怎样来分辨它们呢?

答案在此:下次你有机会靠近看一架竖琴时,就看仔细点,你会发现所有的弦都涂上了颜色,所有C弦都是红色的,F弦都是蓝色的,竖琴家就靠这这两根弦,继续辨认其中从C到E的各个音符。

弹奏时,因为小指较无力,只使用大拇指到无名指(依序为1-2-3-4)。触弦的部分是第一个关节的指腹前端(finger tips)。可想而知,只要是弹竖琴的手,指纹辨识马上就能看出因长茧而扭曲的纹路。

竖琴里做有名的效果,就是滑奏法(glissando)。这个意大利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滑动”。你一定看过、听过这种效果很多次了,竖琴家把手指从竖琴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所有的音符听起来就好像一个非常快速的音阶(通常是从下往上)。哈泼·马克斯(Harpo Marx)是一个双方向滑音的大师,他可以把手指从下滑到上,再从上滑到下,挥舞不停。竖琴的滑音往往会为音乐添加一种戏剧性的美感。看看一些影视节目就知道了。也正因如此,它往往被滥用,尤其是电影音乐作曲家有时特别喜欢使用这种竖琴滑音。

在莫扎特为长笛与竖琴写作的C大调奏曲等曲目中你能够听到竖琴的演奏。而动画的配乐,更常用的似乎是钢琴,但你依然能在诸如《圣斗士星矢冥王篇》中听到潘多拉的竖琴声或是《千年女王》配乐中的竖琴伴奏。

【竖琴的简史】

“Harpa”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献内对竖琴的记载,使用名称并不统一。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它与缅甸竖琴相似,有13或14条琴弦。从当时古墓上的图片可以看出,演奏者以左手拨弦,右手则负责按弦止音。现在有些中、西非地区,仍能见到这样的竖琴。

现存最古老的爱尔兰竖琴(Irish harp),是制造于14世纪。一般有30到36弦,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指甲弹奏的声音。当时欧洲其它地区的竖琴,与爱尔兰竖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使用指尖而非指甲弹奏,而且它不像爱尔兰竖琴的琴身,并没有一个大共鸣箱。

竖琴乐器的演变,有一大部分是为了克服调性及半音的限制。16世纪时,Juan Bermudo比照键盘乐器,发明了双排弦竖琴(double-strung harp)。这种竖琴,有两排平行的弦,加上去的那一排,就像钢琴的黑键,负责半音的弹奏。后来,蒙台威尔地(Monteverdi)的歌剧 ''Orfeo(1607)'' 里所使用的竖琴,就是双排弦竖琴。

在双排弦竖琴后,又出现了三排弦竖琴(triple harp,17世纪初)及镰钩竖琴(hook harp)。镰钩竖琴的原理,与后来发展的半音器竖琴(lever harp)很相似,它是先将几个特定的音调低半音,然后以左手操纵镰钩(hooks)而将音升高半音。

继双排弦与三排弦竖琴之后,在19世纪时出现了交叉弦竖琴(cross-strung chromatic harp)。交叉弦竖琴共有76根弦,44根在左边,32根在右边。德布西着名的“'Danse sacree et danse profane(1904)”就是写给这种竖琴的。但是这些竖琴,因为在弹奏上的困难与乐器本身的限制,现在几乎都不使用了,只有在特殊表演或展览中出现。这个世纪,在爱尔兰竖琴方面,John Egan也发明了半音器(levers)。借由手来调整位于琴弦上端的半音器,可以改变琴弦长短,而得到所需要的调性;这就是现在还普遍使用的半音器竖琴。

踏板竖琴(pedal harp)的演变,可推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时有单一动作踏板竖琴(single-action pedal harp),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一次就是用这种竖琴演出。踏板竖琴就是用脚控制踏板来升高半音。单一动作的踏板,只有两个凹槽(sluts),踏板由上凹槽到下凹槽,只动作一次,能演奏的调性仍然有限。到了19世纪初,Sebastien Erard发明了双次动作踏板竖琴(double-action pedal harp),因为有多加一个凹槽,踏板可以动作两次,所以每根弦可以弹奏三个半音。至此,竖琴发展为可以弹奏所有调性的乐器,而现今音乐会中所使用的音乐会用踏板竖琴(concert harp),就是从Erard竖琴慢慢改进而来。

目前世界上保有竖琴最原始风貌的地方,其实不在欧洲,而是中南美洲。中南美洲的竖琴构造,仍旧保有当时西班牙移民时期的原貌,虽然不同地域会有一些不同的改良方法。曾经在墨西哥,看过他们的街头艺人,抱着竖琴当场即兴,弹几个chords,然后念唱一段当时他想到的歌词,这就很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还有在他们最具代表性的ensemble:Mariachi(有小提琴、曼陀林、小喇叭)中,竖琴也是原来必有的乐器(现在因为这样的竖琴手已经减少,且竖琴这个乐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经济负担,只有大的Mariachi才用竖琴)。

【竖琴的演奏】

竖琴使用大谱表记谱,乐器所拥有的音与它由低至高排列的47根弦(有的竖琴有46或48根弦)一样多,即拥有自(b)C(1)至g(4)47个音、六个半八度的宽广音域。所有的音按自然七声音阶排列,定弦基调为(b)C大调。

竖琴琴体下方有七信踏板,每个踏板能控制音列中所有的同名音。所有踏板都设计有三级,踩动它可将音升高或降低。如将七个踏板都踩置于第一级时,音列即为定弦的(b)C大调音阶;置于第二级即为C大调音阶;置于第三级时,就将音列调到了#C大调。总之,利用踏板,演奏者可方便地弹出所有调的七声音阶,并可调制出其他音阶形式,如:五声音阶、泛音阶、含有某种特殊变者的音阶等;也能将全部音列调成某种和弦式音列。

竖琴用左右手的一至四指演奏,不用小指。乐谱中的高音声部由右手演奏,低音声部由左手演奏。单手可奏单音、双音、和弦(同时发响),每只手最多奏四个音,最宽不能超出十度。音型进行幅度很宽时,用迂回进行容易演奏,并能将音与音衔接得很连贯。

两手交换演奏,可奏出像钢琴一样的单音式的分解和弦。泛音、煞音、滑奏是竖琴的特色奏法。

乐器本调:降C大调。

实用音域:大字组降C-小字四组升F。

应用谱号:高声部: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低声部:低谱号,移调高大一度半记谱。

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柱、挂弦板、共鸣箱和底座)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变音传动机件装置和踏板)。

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琴弦:通常(即最理想搭配方式)高音区用尼龙弦,中音区用肠衣弦,低音区用金属缠弦;

变音传动机件:使用曲型铜板。

乐器特色:具有无以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

【竖琴的保养】

竖琴在正常使用下,其寿命可以保持很长久,保养上仅需注意:

1、避免日晒雨淋,或高温差变化及撞击。

2、琴身(木质部分)可用擦琴油,及细致干布涂擦琴身,即可常保光亮洁净。

3、琴弦(尼龙弦部分)是属于消耗性材料,若于不当使用或环境下,较易断弦,故应多预留一组备弦。

若有故障产生,无法简易修复时,可请专业技术人员来维修。

【选购注意事项】

选择竖琴的优劣品,需注意:

1、外观平滑洁净无伤痕裂缝。

2、拨弦聆听琴声,高音部份需坚硬有力;中音部份需铿锵动听;低音部份需沉稳悠长,

3、整体音色婉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余韵悠长,令人心旷神怡, 方为上品。

4、五金装置部份,应为亮丽紧固,整齐美观为佳。

5、认明品牌信誉,售后服务,及维修能力等,应列为考量。

G. 谁知道这是什么乐器

是竖琴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由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段,极具感染力。

竖琴的外型精致、优美,极富艺术性气质,高雅、清纯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的音色。广阔的音域,独特的演奏效果,余韵悠长、弹来趣味盎然,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像月光下喷泉汩汩涌出的奇景美感,弥漫着诗样的气氛。

H. 有没有关于“竖琴”的详细介绍

竖琴(harp)

拨奏弦乐器。现代管弦乐队中的大型拨弦乐器。落地琴架呈三角框形弓状。琴弦与斜向的共鸣板表面约成35。角,演奏时将共鸣箱背面斜倚于右肩。47根琴弦,音域有6个八度加五度, Cb一Gb4。所有的C弦染红色,F弦染蓝色,其余5弦染白色,以便于识别。有7个踏板,踏一半提高半音,全部踩下提高全音。利用踏板,可使竖琴变换为任何调的自然7声音阶,结合《等音》原理,又可将竖琴的自然音阶7弦变成各种由4个音结合的七和弦。滑奏是竖琴独特的效果。

竖琴是由古老的狩猎工具"弓"演变而成,流传地甚广。近代竖琴的前身有 《威尔士竖琴》,17世纪末出现过用左手轻动弦�装置的竖琴,能奏半音及转调。1720年德国人霍赫布鲁克尔改进了这一装置,以踏板控制弦�。l811年法国人埃拉尔又改进了这一装置,发明双档踏板,使竖琴更加完善,故埃拉尔被公认为近代竖琴的创制人。

19世纪以后,竖琴被用于管弦乐队。着名作曲家比才、柴可夫斯基、华格纳、莫札特、格里贝尔.兴德米特等部为其写过作品。中国作品有叶小钢的竖琴独奏曲《酒狂》等。

I. 竖琴是哪国乐器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献内对竖琴的记载,使用名称并不统一。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

现存最古老的爱尔兰竖琴(Irish harp),是制造于14世纪。

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J. 竖琴起源于哪个国家的什么时期

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是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现代欧洲乐器学者考证,古希腊的里拉等古乐器以及后来出现的提琴、竖琴、定音鼓,其始祖均出自西亚或古埃及),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这是最早的竖琴。

竖琴是由古老的狩猎工具"弓"演变而成,流传地甚广。近代竖琴的前身有威尔士竖琴,17世纪末出现过用左手轻动弦装置的竖琴,能奏半音及转调。1720年德国人霍赫布鲁克尔改进了这一装置,以踏板控制弦?。l811年法国人埃拉尔又改进了这一装置,发明双档踏板,使竖琴更加完善,故埃拉尔被公认为近代竖琴的创制人。

阅读全文

与竖琴为什么要称为法国竖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