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原因
制度落后导致“两牙”衰落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首先是让他们富足起来的香料贸易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葡萄牙自己并不出产用来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产那些工艺品。香料贸易的终点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卫普。香料贸易的经营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为了东方的战争需要花钱,为了维持与当地部落的联盟需要花钱,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满风险,海上的死亡率极高。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过努力,让国家适度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但是并没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
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的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这些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国为结束这场战争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时候,西班牙面对财政的崩溃、国内的叛乱、普遍的贫困无可奈何。紧接着和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最终使西班牙在欧洲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来说走向衰落的国家的地位。(本报综合报道)
深层原因
致使伊比利亚半岛衰落的更实质的原因是,经济上一向长期依赖西北欧。它们在开始海外扩张以前是这样,在那以后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它们缺乏从事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0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使西班牙工业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却并没有实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甚至荒唐地把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这就是西班牙繁荣数十年后随即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② 西班牙和葡萄牙衰弱的原因
西、葡的衰弱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先建立殖民帝国称霸于世界的两个国家,那他又是怎么从兴盛走向衰弱的呢?
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一)无休止的战争耗尽了国力
“权利越大,责任越多”整个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中叶,西班牙都在同欧洲很多国家打仗,虽然西班牙在美洲拥有比自己大几十倍的领土,但是欧洲的事务他们也同样会插手。同时为了争夺地中海的航海线和贸易,西班牙还要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较量。而后西班牙与法国人,意大利人打仗,又干涉了德国新教徒改革,镇压尼德兰起义,又在法国的教派内战中派兵作战,常常都是败多胜少,而当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时,英国作为一个新的敌人出现了,直接向西班牙的霸权提出了挑战,并最终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而告终。由于战争的失利,许多从殖民地掠夺来的金银财宝都消耗殆尽了。
(二)西班牙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其他欧洲各国都是他的打工仔?
凭借着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实现了自己经济的繁荣和霸权。当时,资本的力量的确令人陶醉。一位西班牙人阿方索卡斯特罗在 1675 年自夸说,整个世界在为西班牙工作: “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吧;让佛罗伦萨满意地生产衣服吧;让西印度群岛生产海狸皮和驮马吧;让米兰满意地生产织棉吧;让意大利和弗兰德斯生产它们的亚麻布吧,我们的资本会满足它们的。惟一可以证明的是,所有的国家都在为马德里训练熟练工人,而马德里是所有议会的女王,整个世界服侍她,而她无需为任何人服务。”当时包括整个国家人民都沉醉在这种暴发户的心态当中,许多人宁愿去殖民地冒险,也不愿意当穷鬼,然而他们的目的不是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工业和制造业的生产当中,而是用于奢侈消费,比如香料贸易;上至贵族,下至很多民众都想去殖民地去掠夺财富,个个都想发家当地主,然而本地的手工业谁干?当然是留给那些外国人去做。钱来得快,花得也快,当然不存钱的人,不劳动的人迟早会坐吃山空。掠夺来的财富变成了奢侈性消费,没有变成可形成产业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资本。这也是西班牙虽然富了,但国家自身的工业却没有增长。而那些“打工仔”国家的手工业水平会比这个“暴发户”发展得更好。将来西班牙会更加依赖这些欧洲国家的商品和市场资源。而“暴发户”奢侈的消费只不过是给“打工仔”坐嫁衣罢了。
(三)最初的贪婪,导致帝国的危机
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使得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而在手工业发达的国家就能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势力逐渐衰落。但西班牙国内封建势力仍相当强大,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使得物价不断上升,手工业难以为继,西班牙商品与别的国家商品相比更加失去市场,下层阶级走向破产和灾荒,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银,而英国却能他它转化成为财富。
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最后失败,西班牙衰落,而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到了十九世纪,败局已定时,西班牙已无力保有自己的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的纷纷独立,帝国陨落了
葡萄牙
1、享乐之风蔓延
香料和奴隶贸易及在美洲等地地殖民没有给葡萄牙国内带来生产地高涨,这是的葡萄牙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也就是说它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条件尚不具备,居民手中的金钱一般还不是投入生产,而是投入消费。
葡萄牙的整个生产没有什么变化。萨拉伊瓦说,“16世纪结束时,葡萄牙的工业生产与13世纪相差无几,仍然是铁匠铺、瓦窑、土布纺织、制鞋、做马具、纺麻、造船等”。但进口的东西却越来越多。1526年上演的一部讽刺剧讲到,葡萄牙的生肉从不列颠进口,白菜从比斯开进口。实际上各种提高有钱人生活质量的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有的材料还提到,连鸡蛋都要从外国进口。
2、不可靠的经济繁荣
葡萄牙开辟了到东方的航线并在一定时间内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但葡萄牙并没有能力使自己成为西方的经济中心
3、宗教迫害的加剧
在整个16世纪里,宗教势力在不断加强。这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宗教改革及由此引起的反宗教改革导致了宗教势力的强化,这在欧洲所有天主教国家里都是一言的;一个是由于教会在海外扩张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一个是由于当时葡萄牙人,特别是农民把进入教会看成是拜托日益贫困的基本出路。当时农民的出路有三条:出海谋生、服侍王室成员或大贵族、入教。1533年上演的一出关于农民的剧本中,农民主人公痛心地说他穷得像条狗,他唯一得希望是把儿子送进教堂,这样好让他活得好一点。为什么进入教会生活会变得好一些呢?因为教会占有大量得土地,特别是教会对任何土地征收十一税的权力。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的兴盛。其关键词是:贸易、信用、股份制公司、资本市场、银行。总之一句话,荷兰人开创了现代意义的金融和商业体制,并籍此成就了大国地位。
十七世纪初期,西班牙管辖下的尼德兰发生了人类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脱离西班牙并成立了尼德兰共和国,也就是后来的荷兰。荷兰独立后,几十年间后来居上,成为海上强国,掌握了世界商业霸权,人称“海上马车夫”。它具有当时最大的商船队,几乎垄断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并且疯狂地进行殖民地扩张。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颁布了“航海条例”,开始向荷兰挑战。
③ 为什么西葡最先进行殖民扩张 却没有强大
。。。。。。
西班牙和葡萄牙情况事实上不同。
葡萄牙到确实是因为本土的经济和军事(主要是陆军实力)过分弱小,而且自西班牙主导、意大利城邦、罗马教廷参与的勒班陀海战(1571年)击败了奥斯曼帝国海军以后,亲教皇国家已经重新获得了地中海的的海上贸易控制权,近东地区重归稳定,地中海贸易重新开始兴盛,西班牙可以通过地中海路线(当时西班牙在康布雷同盟战争后控制了意大利南部),就近获得了香料通道,对葡萄牙依靠远洋运输(要绕道南非好望角)葡萄牙香料转口事业,由于前者的低成本,葡萄牙香料贸易遭受了沉重打击。葡萄牙一度繁盛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1578年葡萄牙国王因为他那讨伐异端的观念作崇,不顾葡萄牙陆军实力非常弱小的情况,亲自率兵在摩洛哥登陆和优势伊斯兰教军队作战,结果战败阵亡,以后葡萄牙君主继承权混乱,为西班牙在1580年兼并葡萄牙事件埋下殖民的伏笔。
1640年葡萄牙复国成功,但这事实上是对西班牙的主要敌人,自己的传统盟友------尤其是英国屈辱地出让贸易特权的情况下换来的独立,这代价太大了。以后葡萄牙就一直是服务于英格兰在西南欧利益的弱小国家。自然也不会强大。
西班牙方面,情况更复杂一点,事实上,说西班牙“没有投入资金在生产方面”,这是马克思和一些后来的左翼的经济史学者比较牵强的做饭,在西班牙控制着尼德兰南部的时代(1700年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之前),尽管西班牙本土的工农业都比较贫瘠而落后,但由于佛兰德地区有很强的工场制造业基础,相对于当时依赖于羊毛原料出口的英格兰和小农经济为主的法国,西班牙还是事实上处于这当时的国际分工序列中,处于较高层的地位。自查理五世-腓力四世统治时期(16世纪中叶-17世纪中叶),西班牙国王也大量起用佛兰德地区的中产者作为王国官员参与本土和欧洲其他领土的直接管理。(佛兰德和西班牙的这种合作关系,为后来尼德兰革命南北双方的分道扬镳,比利时一带的尼德兰南部最终选择支持西班牙和天主教提供了一个经济政治上的客观基础。)
西班牙自殖民地掠夺的贵金属之所以未能让自身的霸权保留的更久,笔者认为是败在战略上,对于欧洲北半部和欧洲中部的对抗和战争,西班牙入局得太深。
同时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的“普世性”观念影响太深,西班牙当局更重视的是对于本土外天主教信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控制,对相同教派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支持。
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于法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新教封建主在北欧和德意志北部获得优势,西班牙王室本来和亨利八世时代初期的英格兰建立了亲密友好关系,这种情况事实上是很合理的,但是当英格兰选择和罗马教廷决裂的时候,西班牙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和英格兰对立到底,这样,在欧洲北半部对最后一张牌子也失去了。此时,一直不稳定的尼德兰终于爆发革命了。在此后100年中,为了欧洲中部的哈布斯堡兄弟国家奥地利希望保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大一统理想,西班牙当局宁可承受几次因庞大战争开支的破产,直接投入这场和西班牙这一个西南欧海洋国家实际利益关系不大的30年战争中。
所以,最主要的原因,西班牙殖民帝国由于是在短期内建立的,本土发展根基还不牢固,和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一样,它的本土综合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水平并没有对邻国形成很大优势,但却把自己的疆土延伸到自己控制成本过高的地区。西班牙当时获得了意大利北部和尼德兰这两个欧洲最富裕发达的地区,统治者可能设想长期把这两个地带作为自己国家的领土而发展。其中意大利离西班牙本土比较近,西班牙当时要想长期控制这个区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但那个地区是通过战争获得的,由于战争遭受严重破坏,西班牙却并没有很好地对该地区进行重建;而尼德兰是通过和平手段获得的,并没有遭受很大的破坏,保持了作为西班牙本土消费品和税款主要来源国的地位,而且凭借这因素该地区获得更快的发展,但问题就是这个区域位置相对西班牙本土来说明显偏北,民族关系渊源上也疏远得多,而且中间相隔着强大的法国和英国,西班牙的确难以长期控制这个区域。正是由于西班牙犯了地缘政治的大忌,介入欧洲北半部政治事务太多而且不懂得及时抽身,也因为长期为这区域的战事而亏空了国库,不久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先后脱离其控制,结果她在短期内衰弱也就自然而然了。
说骄奢淫逸,17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已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转移到法国,这种因王室和教会世俗化导致的骄奢淫逸,最严重的情况是发生在路易十三以后的法兰西。但是法国仍然比西班牙和葡萄牙发展得更好很多。
骨子上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原因都植根于统治者过度留恋于天主教大一统的那段中世纪历史,都有中世纪骑士情结。只是因为国力差距而最终表现风格不同了。
④ 葡萄牙足球为何能排在世界第三,阵容远远比葡萄牙豪华的比利时西班牙法国英格兰为何都要在水果军团后面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这个积分与成绩等因素也有关
葡萄牙是上届欧洲杯冠军,所以积分高
⑤ 为什么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都属于+1时区,就葡萄牙不属于+1时区,而属于0时区
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时区是正常的欧洲中部时间,实际上西班牙的时间不是它实际所在的时区。西班牙横跨两个时区。但是它选择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相同的时间。葡萄牙和西班牙同处半岛,但更偏西,所以使用0时区。
所以在西班牙东部,晚上8、9点,天还是亮的。而西班牙人作息时间也会晚一到两个小时。
⑥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中,葡萄牙和西班牙慢慢没落的原因
答复楼主:
我个人认为其实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以海权霸权为基础的
早期的两牙舰队是非常强大的,但在后期,他们因为国力和人力的原因,逐渐在海权争霸中被英国法国和荷兰超越
这是其迅速没落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也有其他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国土狭小,人口不多,但两国都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国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们只能控制一些领地,不能全面对殖民地进行有效统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后来的英国、法国等国一样给殖民地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他们只是对殖民地实行掠夺式财富榨取。
当欧洲其他国家结束征战,纷纷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以后,两国的大国地位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虽然率先成为世界性大国,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国之路并不平坦。
社会剧变、国运衰微导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并,与新兴国家的不断战争以及僵化的经济也让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纪时,伊比利亚半岛两国在欧洲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中获得了巨大财富。
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国、法国和荷兰开始侵犯葡属东方帝国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权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曾经牢牢控制东方贸易的殖民大帝国,就这样将海上领导权轻易地让予了荷兰和英国。
葡萄牙的衰落,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前就显出端倪。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而葡萄牙的东方贸易却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荷兰工业品的生产。一旦他们意识到葡萄牙人只是转手贩卖他们制造的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舰队一步步剥夺了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自己取而代之。
而西班牙的衰落,一方面是由于对手实力的增强而相对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经济从一开始就为这种衰落埋下了隐患。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有部分资料来自网络知道
希望对您有帮助
希望对您有帮助
⑦ 为什么西班牙先于英国和法国殖民美洲呢
没有提到在其他好的答案像Thomas de La Marnierre(トマ・サレ)的加那利群岛的殖民化,维基网络有实质性的法国参与之前卡斯提尔胜出。金丝雀就在随后前往加勒比海的路线上,贝当古-维基网络在今天的拉丁美洲仍然是一个常见的名字。
早期阶段被称为Betancurian或诺曼征服,由Jean de bethcourt(他最初来自诺曼底)和Gadifer de la Salle在1402年至1405年间进行,涉及兰萨罗特岛、耶罗岛和富埃特文图拉岛。随后的阶段被称为卡斯提尔征服,由卡斯提尔贵族进行,他们通过购买、转让和婚姻获得了先前征服的岛屿,并在1450年左右合并了拉戈梅拉岛。
有人猜测,在加那利群岛上丰富的roccella tinctoria为Jean de bethcourt征服该岛时提供了盈利动机。几个世纪以来,地衣被用于制造染料。这包括皇家紫色源自roccella tintoria,也被称为orseille。
在16世纪,连续的法国殖民地都失败了,不仅是在加拿大,还有鲜为人知的法属佛罗里达
还有一个名字叫南极洲的法国,维基网络后来把它命名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热带城市里约热内卢的所在地。
它们分别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摧毁,并被许多法国人的新教合法化。维吉尼亚英语的幸存可能要归功于Don Luis——维基网络的背叛杀死了西班牙的阿贾坎传教会——维基网络在维吉尼亚州梅内德斯屠杀佛罗里达胡格诺派教徒仅仅6年之后。
在巴西北部的维基网络也在3年后被葡萄牙人拿走了,他们保留了圣路易斯市的法语名字,Maranhao -维基网络,但稍晚些时候,法国人在更北部的地方尝试成为法属圭亚那,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⑧ 为什么法国没有与西班牙、葡萄牙一道在十五世纪成为海上强国
法国卫星图,沿海地区几乎没有森林……而早期舰船是用木头做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几乎没有森林,那是大航海时代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⑨ 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称霸世界,这其中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崛起 中说的也不一定全对,另外你所举的几个国家强大的原因也不是一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一类,荷兰自成一体,英国和美国属于另外一类。
但首先肯定一点:全民重商主义(拜金)和冒险精神引发自主探究世界的浪潮,从而获得广大的殖民地和资源(主要是金银),从而得到足够的金钱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然后就是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金融政策。商人与贵族共治,海军比国力先行。
上面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之路。但可惜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太有钱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买来,因此自己就不生产了,也就是传说中的(产业空心化),大家全玩资本扩张,结果到最后资本没有扩张,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灭导致了西班牙资本外流,结果就是西班牙国力的衰落。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强大是建立在其美洲殖民地强大的金银资源流入的结果,其舰队技术水平并不怎么样,本国生产能力也不行,当海军舰队覆灭的时候就是国家衰落之时,因为国家再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建立强大的海军了。
荷兰和英国崛起的时间差不多,但走的道路是完全不一样的。荷兰主要是做生意,商业利益比较重,商船之多当时无可匹敌,荷兰也是获得资源,但不是象西班牙那样把金银作为资源,而是香料。通过掠夺荷属印尼的香料贩卖到欧洲致富。但其海军实力极弱,只不过是由于法国和英国一直在顶牛才让它获得发展的机会而已,准确来说,荷兰远远算不上什么大国,从古到今都算不上。
英国的崛起是要和法国联系在一起说的,因为如果没有法国这一千年对手英国也发展不起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发展水平相近,双方战争连绵不断,双方关系也是无法断绝。法国的国王是英国人,英国的国王是法国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英国由于需要面临法国的竞争,所以必须保证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海军,生存的压力和战争的压力迫使英国成为了海洋民族,因为它自己本土资源缺少,又和大陆不连无法从路上输入资源,海洋就是唯一选择。而法国则是陆上有足够的资源,对海洋需求并不是很大,因此海军需求量并不是很大,陆上威胁才是最重要的。英国和法国殖民地当时并没有什么值得输入的资源,很多资源都是后来才开发的,因此他们主要是依靠生产来面对对方的竞争,争的就是谁的生产能力强,谁生产的产品多,结果他们垄断了全世界的产品,并率先发动了工业革命,双双成为世界最顶级强国。
美国则是另外的道路,可以说美国的崛起有如天助。它的前英国殖民地身份和英美的血缘关系保证了美国在独立后世界第一强国对其的压制减到了最小,你见过什么时候英国对美国进行过技术封锁?同样的,美法的友谊保证了法国不阻挠她的崛起,法国也不对美国进行技术封锁。他的移民国家身份保证了全欧洲所有国家都有人成为其国民,也就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但其特殊的国家形成方式保证了美利坚民族的开放和自由,抗争精神保证了美国的公正公平,三权分立保证了美国政权的稳定交接和不断发展。由于技术发展迅速,生产能力迅速成为世界第一。结果就是:美利坚的霸权地位和强大海军。
总之,英美崛起主要靠的是生产力和技术先进性,宽松的政治环境保证了繁荣的经济,繁荣的经济反过来又保证了宽松的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另外,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最强的时候,那就是使用他的技术的产品覆盖全球。(注意: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使用他的技术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