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有哪些国家
法西斯:德国,芬兰,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盟主:德国
反法西斯: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国(欧洲所有国,除德国,芬兰,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东南亚和南亚所有国家 盟主:美国,苏联
2. 到1943年初,欧洲主要的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有哪些
到1942年的时候,反法西斯同盟国就已经有了26个,到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欧洲主要是英国、苏联,其他盟国包括法国、波兰、希腊、挪威、荷兰、比利时等。
3. 拿破仑对意大利的远征是什么反法联盟包括哪些国家
拿破仑对意大利的远征是法国同欧洲国家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期间法军在拿破仑•波拿巴将军统率下在意大利北部对奥地利—撒丁军队的作战行动。参加反法联盟的有奥地利、英国、普鲁士、俄国、撒丁、上下西西里王国等。
4. 到1943年初.欧洲主要的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有哪些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常识历史篇。
5. 参加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主要有哪些国家
参加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其他盟国包括: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反法国联盟有哪些国家扩展阅读
1942年1月1日,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包括其余的22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面貌大为改观,在这以前,德、意、日掌握着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权,它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在军事上、心理上占有优势。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则将全世界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汇集在一起,从而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和军力等方面绝对地压倒轴心国,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4个领衔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该宣言,更是开创了中国外交史的全新局面。
6. “反法同盟”由哪些国家组成
1793年春天,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法军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国内到处发生保王党叛乱,革命形势非常危急。5月31日,巴黎警钟又一次敲响,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掌权的吉伦特派,把雅各宾派推上了领导岗位。雅各宾派的首领罗伯斯庇尔,面对国内外的危急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很快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然而,成为执政党以后的雅各宾派,不久内部就分裂了。三位杰出领袖中,丹东因为主张妥协和温和的政策,被罗伯斯比尔下令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所暗杀;惟一剩下的领袖就是罗伯斯庇尔。他成了雅各宾专政的灵魂与实际领导人,但却日益感到了孤独。
面对1793年夏天法国的危急局面,罗伯斯庇尔提出,必须用宝剑“镇压共和国的敌人”。他决定使用断然措施,实行革命恐怖。在平定吉伦特派和王党分子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的同时,宣布全国总动员,号召男女老幼参加民族战争。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还先后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令,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果,国内叛乱迅速平定,外国侵略者被逐出国土。但是马上,国民公会中的各种反罗伯斯庇尔派别逐渐联合起来,决定发动政变。处于孤立境地的罗伯斯庇尔已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于是有了开头1794年7月27日的一幕,史称“热月政变”。
罗伯斯庇尔把一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资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他为人作风正派,生活异常俭朴。他担任国民公会主席,已经享有崇高威望的时候,仍住在巴黎的一个木匠的旧板房中,过着清廉的小资产阶级生活,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可腐蚀的人”。他一心为公,很少顾及私人生活,一直到死,都未能同自己的恋人结婚,成为历史名人中又一个终身未娶的典型。
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生于1819年,父亲是英王乔治三世的四子爱德华•肯特公爵。母亲是德意志的科堡公国某大公的女儿,曾结过婚。维多利亚不满周岁就失去了父亲。小时候母亲为她请来了汉诺威一位路德派教士的女儿路易丝•莱纯任女教师,给她以启蒙教育。维多利亚受到信奉新教的莱纯极大影响,把她视为自己有生以来一最好的朋友。1837年6月,20日国王威廉四世亡故,维多利亚继承王位。执政的内阁首相是58岁的辉格党人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本来是在自由主义气氛熏陶下长大,即位时又适逢辉格党得势,乐于同辉格党人共事是很自然的。她在即位当天早上9点钟单独接见首相时,向他表示:“我早就有意留你和其余的阁员总理政务。”维多利亚女王和首相不仅在公务上配合得很默契,而且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墨尔本是一个深谙世故的政客,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个尚不足20岁的女孩子。她没有政治经验,事事都把墨尔本当成靠山,对他无限钦佩、信赖,每天的活动完全以墨尔本为转移。他每天把大批经内阁讨论议定的公文拿来请她过目或签发,维多利亚女王亦乐于从事这些程序性的公务活动。公务之余,墨尔本就给维多利亚女王讲授有关英国宪法、历史以及英属海外领地的各种知识。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不久,议会举行大选。选举结果,辉格党在议会里只得到348票对310票的微弱多数。墨尔本政府显然好景不长了,但维多利亚女王当时尚未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1837年11月新议会开会前夕,维多利亚女王还特地率领车队从白金汉宫前往市政厅,在伦敦市内举行了一次车队巡礼游行,之后在市政厅举行了盛大宴会,以示对新议会的祝贺。11月20日,新议会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开幕。维多利亚女王亲自发表演说,给议会以支持。但是内阁危机仍不可避免。墨尔本政府困难重重,于1839年5月向维多利亚女王提出辞职,迫于形势,维多利亚女王不得不授命托利党人罗伯特•比尔组阁。
维多利亚女王于1840年2月结婚,丈夫是她大舅父的儿子阿尔伯特亲王,德国人。亲王最初不视政事,1840年议会授予阿尔伯特在维多利亚女王发生不测时以摄政权,其政治地位随之上升。1841年,阿尔伯特出面同比尔进行了几次秘密谈判,在女侍问题上达成了谅解,缓和了维多利亚同比尔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如此,维多利亚女王并不甘心只作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很快地,在对外政策上又同内阁发生了新的冲突。1846年,辉格党人约翰•罗素任内阁首相,帕麦斯顿出任外交大臣。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和帕麦斯顿在一系列对外关系问题上出现了矛盾。
7.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有哪些
究竟有多少国家参战?
众所周知,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七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四十七国。
本文属于‘战争的艺术’所有
按照国际会议的协议,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地区。丹麦、阿根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因为是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所以也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此外,还有三个国家是宣了战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对日本宣战、阿尔巴尼亚〔法西斯傀儡政府〕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七日对英国宣战、暹罗〔今泰国〕的投降派政府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与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并于一九四二年一月对英、美宣战。所以,共有先后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七亿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8. 第一次反法联盟结成的国家有哪些和目的是什么
1793年1月,英、普、奥、荷兰、撒丁、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企图以武力镇压法国革命,推翻共和国,恢复波旁王朝封建统治。
9. 第二次反法联盟是哪些国家
1798年底,俄罗斯帝国、英国、奥地利、西班牙、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国组成了第二次反法联盟。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英国,军事行动的支柱是俄国和奥国。
10. 二战时期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都有哪些
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台湾称为衣索比亚)等
1942年元旦,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