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邮票有哪些类别
根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分类办法,邮票有以下几类:
一、 普通邮票: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普29《长城》邮票一套4枚。见下图。
二、 “纪”字头纪念邮票: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4-1)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见下图。
三、 “特” 字头特种邮票: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特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5-2)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见下图。
四、 “文” 字邮票:“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见下图。文” 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 编号邮票:“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见下图。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 “J” 字头纪念邮票: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3-1)表示该套3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见下图。
七、 “T” 字头特种邮票: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6-2)表示该套6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枚。见下图。
八、 按年份编号: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见下图。
九、按邮票的制作特点: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十、按制作材质: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十一、按邮票印制版别: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十二、按邮票的形状: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
邮票的分类
要说邮票的种类,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讲得透的。这是一个大题目,细讲起来,完全可以写一部书。这里只能简要地讲一下,然后再选择主要的票种,较详细地介绍一下。
邮票的种类可按发行目的和用处、印刷特点、材质、形状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以下几大类:
1.按发行目的和用途来划分:
主要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附捐邮票、包裹邮票、快递邮票、军用邮票、挂号邮票、公事邮票、火箭邮政邮票、印刷品邮票、唱片邮票等。
2.按使用区域来划分主要有国内邮件邮票、国外邮件邮票、限地区使用邮票、多国通用邮票、战俘营邮票、占领邮票等。
3.按发行形式来划分主要有加盖邮票、改值邮票、对剖邮票、正式发行邮票、未发行邮票、临时邮票、暂代邮票等。
4.按发行年代来划分主要有古典邮票、早期邮票、中期邮票、现代邮票等。
5.按发行机构来划分主要有国家邮政邮票、地方邮政邮票、流亡邮政邮票、非官方邮票、半官方邮票、国际组织邮票等。
6.按邮票的制作特点来划分主要有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发光邮票、不干胶邮票、有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有背胶邮票、无背胶邮票等.
7.按制作材质来划分主要有纸质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木材邮票、尼龙邮票、金箔邮票、银箔邮票、铝箔邮票、钢箔邮票等。
8,按邮粟印制版别来划分主村有凸版邮票、凹版邮票、平版邮票、混合版邮票、誊写版邮票、压印邮票、原版邮票、再版邮票等。
9.按邮票的形状来划分主要有正方形邮票、长方形邮票、菱形邮票、梯形邮票、三角形邮票、椭圆形邮票、圆形邮票、多边形邮票、水果形邮票、钻石形邮票、地图形邮票等。10.按邮票已呈现的状态来划分主要有崭新邮票、信销邮票、盖销邮票、洗胶邮票等。
上述从不同角度来对邮票进行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到,邮票是多么丰富多彩。集邮者要想集好邮,起码应掌握这些邮识。当你收集到一枚邮票时,应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将它正确分类。比如你最近收集到一大版“神舟飞船”邮票如按发行目的来划分,它是纪念邮票;按发行机构来划分,它是国家邮政邯票;按版别来划分,它是影写版邮票;按材质来划分,它是纸质邮票;按形状来划分,它是三角形邮票;按呈现的状态来划分,它为崭新邮票……
B. 历史上有哪些因设计师疏忽大意,而令人啼笑皆非的邮票
邮票,是寄信人邮资已付的标志,花花绿绿的邮票给无数集邮爱好者带来了无限的情趣。此外,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又是传播知识的文化园地。然而,邮票设计师的疏忽大意,则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1972年,古巴发行了一套邮票。其中一枚是苏联“列宁号”原子破冰船在北冰洋航行的邮票,船的背景是以冰山和企鹅为衬托的。其实,那里根本没有企鹅,它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南极洲。有人会说了北冰洋1000年前原来有企鹅的,后来灭绝了,就算是但那也是千年之前的事了!
C. 邮票的种类有什么
邮票的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介绍如下:
1、普通邮票。指发行量大,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是邮票的主要类别。普通邮票是编织传统邮集和邮政史邮集的主要邮品,又是版式研究的对象之一。
2、纪念邮票。一般是为了纪念重大节日或者人物而发行的,其中五六十年代的老纪特更是其中的珍品,颇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3、特种邮票。在许多国家是指有特殊用途或特殊作用的邮票,我国的特种邮票却另有含意,也就是指纪念邮票和普通邮票以外的特定选题为图案的邮票。
4、航空邮票。是专为邮寄航空信件而发行的邮票。世界各国发行航空邮票,大多数是采用飞机作图案。
5、欠资邮票。是邮局向收件人收取欠付邮资时贴用的专用邮票。
(3)法国航空邮票有哪些扩展阅读:
其他类型邮票简介:
个性化邮票是一种主图确定,副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一种邮票。副票的图案可以是重大事件和单位广告以及个人照片等在法律约束下的各种内容,这也是其个性化的体现。
电子邮票亦可称作自动化邮票或邮资机印邮票。是为适应邮政自动化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邮资预付凭证,它根据用户所需要的邮资面值,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售票机在预先印好图案成单枚邮票“吐出”出售。
D. 邮票分为几类
根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分类办法,新中国邮票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普通邮票:
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普29《长城》邮票一套4枚。
二、“纪”字头纪念邮票:
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
三、“特”字头特种邮票:
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特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如: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
四、“文”字邮票:
“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文”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编号邮票:
“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如: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见下图。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J”字头纪念邮票:
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如: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
七、“T”字头特种邮票:
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如: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枚。
八、按年份编号:
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如: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
九、其他类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寄递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已取消)。加字改值邮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邮票尚不能满足邮政事业发展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已取消)。包裹邮票是专寄包裹用的邮票(已取消)。军人邮票是给予现役军人用邮的免资费的凭证(已取消)。欠资邮票是指未按实际用邮资费付钱而告知用户的邮票(已取消)。上述各类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E. 邮票有哪些种类啊(邮票的分类)
普通邮票:普通邮票是邮票的主要类别。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这种邮票发行量大、发售时间长、票幅较小、图案基本固定,有些普票色彩不像纪特邮票那么丰富,普通邮票往往多次印刷,因而有不同版别。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大多数是普通邮票,如英国的黑便士、蓝便士,我国的大龙、小龙票等。普通邮票是编织传统邮集和邮政史邮集的主要邮品,又是版式研究的对象之一。
纪念邮票: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着名人物而发行的一种邮票,大多以纪念的事件和人物为主图,并附有相关的纪念文字,时间性很强。纪念邮票的特点一般是票幅较大,印制精美,发行数量较少,在邮局限期出售,不再重印。我国纪念邮票印有志号。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清代于1841年11月发行的“慈禧六十寿辰”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J”字头),这类邮票是指从1974年5月5日发行的“J1”起的新纪念邮票。“J”是“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特种邮票:特种邮票也称宣传邮票。为宣传和展现某一特定题材而印制发行。特种邮票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论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科学发明、文化艺术、着名人物、名山大川、土特产品、名胜古迹、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建设成就等无所不包。特种邮票的形式和发行情况与纪念邮票相仿只是无具体的纪念对象,无严格的时间限制。我国第一套特种邮票是特1“国徽”,1951年10月1日发行。特种邮票(“T”字头),这类邮票是指从1974年1月1日发行的“T1”起的新特种邮票。“T”是“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航空邮票:专为邮寄航空信件而贴用的邮票。这种邮票一般都印有“航空邮票”字样和飞机图案。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于1921年7月1日发行,图案是一架飞机在长城上空飞翔,机尾为当时的五色旗。
欠资邮票:欠资邮票是寄信人在寄信时未贴邮票或未贴足邮票,邮局发现后加贴的补收邮资的凭证,由收件人交纳邮费。这种邮票邮局不出售,也没有预付邮资的功能,但集邮者有时能从集邮公司买到,只作为集邮品收藏。我国最早的欠资票是1904年清代邮政发行的,在伦敦版蟠龙票上加盖“欠资”字样。
附捐邮票:附捐邮票,是在邮票的原有面值上另外增加一小部分捐款费,用来为某些慈善事业筹款,故称为福利邮票或慈善邮票。在附捐邮票上,邮资面值和附捐金额的表示方法是:邮资面值+附捐金额。附捐金额不能充作邮资。我国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920年北京一版帆船加盖“附收赈捐”邮票,所得捐款用于救济黄河决口区的灾民。
无齿孔邮票: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发光邮票:指在暗室内经紫外线照射后会发出亮光的邮票,便于信函自动分拣机识别、盖销。这是在纸或油墨里加入发光材料的一种新型邮票。根据发光物质的种类又可以分为荧光邮票和磷光邮票。我国第一套磷光邮票是1980年发行的T.49“邮政运输”。
快信邮票:也称快递邮票。是专供在快递邮件上贴用的邮票。我国清代邮政于1905年开始发行这种邮票。
挂号邮票:是专供在挂号邮件上贴用的邮票。中华邮政于1941年发行过“国内挂号邮资已付”邮票,属于未印面值的“单位邮票”。
新闻纸邮票:专供寄递报纸、期刊使用的邮票。最早是1851年奥地利发行的。
军用邮票:也称军邮邮票。是专供军人寄信贴用的邮票,免费供给或收取较低的资费。我国最早的军用邮票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
公事邮票:又称公文邮票、官用邮票或公务邮票,是专供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寄发公文贴用的邮票。中国最早的公事邮票是1915年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
加字改值邮票:这是一种在其他邮票上加盖文字,改变面值后作为一种新邮票使用的邮资凭证。采用这种邮票,多半是因为新邮票印制不及而采用的一种应急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中华邮政邮票中部分孙中山头像邮票和以飞雁、火车、轮船、宝塔等为图案的邮票,以及部分解放区邮票,加印“中国人民邮政”文字及新面值后,作为新中国邮票使用。这样的加字改值邮票,从1950年发行的“改1”到1951年发行的“改10”一共发行了10套共38枚。
包裹邮票:这是一种专供寄件人邮寄包裹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比利时、伊朗、美国、意大利及罗马尼亚等国家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我国解放区邮政和中华邮政也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1年发行过一套包裹邮票4枚,只限东北地区贴用。
小全张:小全张是指全套邮票印在一张小型纸上的邮票。其枚数、图案、面值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一般在边纸上饰以相关图案、花纹或说明文字。在邮局出售时,一般按面值,但也有高于面值出售的。按面值作邮资使用加价部分不能充作邮资。我国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1941年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
小型张:小型张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邮票四周的空白处一般印有相关文字和图案的小开张邮票。小型张邮票图案是另外设计的,也有用原来该套邮票中的图案印制的。新中国第一枚小型张是1956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
电子邮票:又叫自动化邮票。是为适应邮政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邮票与一般邮票不同,这不是整张邮票撕开后出售,而是根据邮资需要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售票机加盖面值出售的。这种邮票无齿、无胶,一般是上下两端印有两个半圆的凹槽。为在自动出售机中固定位置,电子邮票1981年由当时的联邦德国首次试验发行。投入硬币后,按一下所需面值的按键,电脑控制的号码机即在空值邮票上加盖面值吐出。
连印票:是将两枚或两枚以上不同图案的邮票连在一起印刷的邮票。连印票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国发行的连印票有:四方连,即将四枚不同图案的邮票组成四方形印在一起,如1979年9月15日发行的“J4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四方连邮票。对于从整张邮票上撕下图案相同的四枚邮票,习惯上也叫四方连,如猴票四方连。其实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四方连;横连,将几枚不同图案的邮票横在一起排印,有几枚邮票就叫横几连。如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邮票是横三连,T25《化学纤维》是横五连等;直连,将几枚不同图案的邮票直连在一起排印,有几枚邮票,就叫直几连。如J120《故宫博物院六十周年》邮票是直四连。这种邮票的优点是可以把几枚邮票的图案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例如J120直四连。看上去,故宫建筑更加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加上排版印刷方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艺术性更强,所以特别受到群众欢迎。
小张票:也叫小版票。是邮票发行部门专门印制的一种印张较小,邮票枚数较少的邮票。如1980年9月10日发行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整张枚数为50枚。为适应展览会的要求另特印制了小张票,印张比整张小,小张枚数为12枚。
无面值邮票:指各种未印面值的邮票。1941年中华邮政发行过“国内快递”和“国内挂号”两种无面值单位邮票。
盖销票:从广义上讲,凡是被邮戳盖销了的邮票都是盖销票。但是,邮票公司价目表上的盖销票,指的是将没有使用过的新邮票有意地用邮戳盖销,用来供应集邮者,这种邮票叫盖销邮票。
有一部分集邮者喜欢盖销邮票,把盖销票作为一个集邮品种。邮票公司为了满足这部分集邮者的爱好,就供应盖销票。如五十年代的中国集邮公司就曾向国内外集邮者供应过盖销票。
盖销票的价格一般低于新票,但有的盖销票价格相当于新票。
信销票:信销票是指实寄信件上被邮戳盖销了的邮票。信销票的出售价格一般低于新票和盖销票。但有的信销票由于发行较早,存在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甚至成为无价之宝,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旧票,这种实寄过的信销票存世仅此一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由于信销票容易得到,不用花钱或花钱很少,且有实寄意义,所以对初集邮者提倡从收集信销票开始。
对剖票:因某种面值邮票暂时缺售,为应急将另一种邮票竖向或横向或对角剖开当两枚邮票贴用,其面值按被剖邮票的面值等分出售使用,称为对剖票。如1903年福州邮局因1分票短缺,为了应急就把库存的蟠龙无水印红色2分票斜角对剖当1分票使用。对剖票都是在邮局当面出售贴用,不预售,有的加盖特殊戳记,收集时最好连同实寄封一起收集、保存。
F. 国外邮票的知识
邮票诞生(一)在邮票问世之前
邮票是近代邮政的产物。而邮政的历史,比邮票长得多。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周朝就已有邮政机构,那时称务邮或驿,合称邮驿。孔子曾说过:“德之流行,速于置邮传命。”此种邮驿制度延续了2000多年,一直保持到1912年才取消。
我国古代邮驿只传递政府的公文和军报,是不收邮费的,用不着发行邮票。但是为了辨别真伪,保证传递的准确、安全,历代都规定了牌符制度,用牌符证明所传的文书是真的。周代用竹符,汉代用铜符,唐代用银符,宋代用木牌,涂漆写字,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等。金字牌,一天行400里,只有传递敕书和军事机密文件才使用。J13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战国时期的虎节。虎身上有铭文“王命命传凭”,意思是传递王命,供应车马和饮食。这种虎节和虎符一样,一分为二,一半发给传递军事文书的信使,另一半发给驿站或关卡,以查验是否符合,判别真伪。
清代还有一种排单制度。驿站传递公文或军报都附粘“排单”或“火票”,沿途各站均须填明到达日期和时刻,查核有无延误。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2月28日湖南沅州发到辰州的公文封套,粘连排单,填了到达各驿站的日期和时刻。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0月4日吉林到直隶(今河北省)的“将军火票”。
古代邮驿是政府办的,但不收寄老百姓的信件。老百姓要寄信件,只有靠熟人捎带,非常困难。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开始出现了民信局,为民间传递信件。民信局是民办的商业组织,资本大的,在各地设立分局、联号或代理店,形成一定地共有通信网;资本小的,则与其他民信局建立联系,互相接递信件。民信局除捎运信件外,还办理包裹、汇兑等业务。民信局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也没有统一的邮票。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费方式亦不完全一样。有预收的,亦有信件收到时由收信人付费的。收寄费用,有的叫酒资或酒力,也有叫号金的。民信局收寄信件的收据。
欧洲的情况与我国相似。2000多年前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赞扬驿夫说:“不论雨雪风霜,不论酷暑严冬,还是黑夜,都不能阻挡信使迅速完成他们的邮班。”当时邮政是国王的特权,是为王家和朝臣寄送信件和传递信息的。以后商业发达了,邮政才逐渐发展到供商人使用。到了中世纪,欧洲有一些教会、学校、商行开始经营送信业务,为一般群众寄送信件。那时民信局送信,不预收邮费,而是在信送到后才向收信人收取邮资。
17世纪中叶,法国民信局已很发达。年,在巴黎有一位名叫德.维拉叶(MONSIEUR DE VELAYER,后为伯爵)的人建立了一个“小邮局”,收寄巴黎市区范围内的信件。他向用户出售一种纸片,上面印有“邮资已付”字样。寄信人把这种纸片贴在信封上,投入信箱。“小邮局”定时开启信箱,把信投交收信人。德.维拉叶创造的“邮资已付”的纸片,可以说是现行邮票的雏型。可惜他所创办的‘小邮局“不久便停办了。他发行“邮票”、预收邮费的办法也没有坚持下来。到了1814年,撒丁尼亚王国(在今意大利境内),才重新采用德.维拉叶的办法,发行了一种“邮戳纸”(STAMPED PAPER),作为预付邮资的凭证,在各地邮局出售。寄信人把它贴在信封上,便可将信寄出。邮资是根据传递路程计算的。当时“邮戳纸”有三种面值,即15分、25分和50分。50分的“邮戳纸”为八角形,图案是信差骑在马上,吹着号角,奔驰送信,用蓝色印在光滑的白纸上,纸内印有水印。这种“邮戳纸”发行量很大,但实行时间很短,遗留下来的很少。因图案中的信差似骑士,集邮者称它为“骑士”票,视为珍品。
18世纪未叶,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实行国营邮政,业务有所发展,但是仍照民办信局的办法,向收信人收取邮费。邮费仍按路程计算。但因当时有些国家本身并不统一,各邦币制不同,互相折算,非常困难。国营邮政,被作为财政来源,邮费昂贵,人民负担不起。据传说,1835年,英国大不列颠岛上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远近闻名,向她求婚者很多。求婚者纷纷写信给她,表示爱慕之情。姑娘每天收信数十件,所付邮资很多,不堪负担。于是她拒收信件,不付邮费。当时象这样拒收邮件的事很多。邮局传递信件,收不到邮费,受到不少损失。
还有一个传说,1838年的一天,英国有位名叫罗兰.希尔(SIR ROWLAND HILL,后为爵士)的人在伦敦乡间散步。他见到一位信差把信送给一位姑娘。姑娘瞧了一下信封,便把信还给信差,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付不起邮资,请把信退回去吧!”信差不答应,两个人争执起来。罗兰.希尔上前劝说,代付了邮资,把信交给了那位姑娘。信差走后,姑娘对罗兰.希尔说:“这封信是我哥哥寄来的。我们预先约好,他平安无事,就在信封上画个圆圈,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平安无事,就不必收信,邮费也就不付了。”罗兰.希尔听了姑娘的话,深有感触,立志研究改进邮政传递纳费的办法。
邮票诞生(二)世界上第一种邮票诞生
罗兰.希尔在1835年就开始研究邮政问题。他发现,英国提高邮资,国家邮政收入反而减少;而法国降低邮资,却使信件增多、邮政收入增加。他进一步研究发现,英国邮政收入减少的原因,是大多数信件到投递时才收费。而许多收信人拒收信件,不付邮费,当信件退回时,寄信人也不会付费。邮局信差白跑了两趟路,分文没有。更明显的是,按传递路程计费,邮资偏高。那时英国邮政规定,从15英里以内单页信函收取邮费4便士,到700英里以上收取17便士,其间共分14级。罗兰.希尔通过调查发现:一封信从甲地送到乙地,其运费是很少的。例如,自伦敦到爱丁堡400英里,一封信的邮费不过是1/36便士。但是同一信函,运到较近的地方,因为数量少,分担的运费反而多。所以罗兰.希尔得出结论说:“信函按路程远近,收取不同的邮资,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合理的,实际毫无根据。如果邮费多少与信函收寄、运转、投递的成本成正比例,伦敦收寄本地投递的一封信收费2便士,则伦敦寄到爱丁堡的信,加收邮费1/36便士,便足够两地之间的运输费。试问这样微小数目的钱如何收取?”于是,他提出了一项改革办法。即在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范围内,信件不论远近,都收取固定的邮费,每半盎斯(英两)收邮费一便士。所有邮费都须预付。各邮局出售一种表示“邮资已付”的“印花”的信封和封皮纸。为了方便那些不愿使用邮局印刷的信封而用自己的信封的寄信人,邮局另外出售一种表示“邮资已付”的“印花”纸片。纸片大小与“印花”差不多,背面上胶,稍加润湿,即可贴在信封上。那时罗兰.希尔称这种纸片为“标签”,实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邮票。
1837年1月,罗兰.希尔写信给梅尔蓬勋爵政府,提出他的建议,但没有结果。他又出版一本名为《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和实践》(POST OFFICE REFORM: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的小册了。当时的邮政总局局长列支菲尔特勋爵(LORD LICHFIFLD)对罗兰.希尔的建议竭力反对,并指责说:“我所有听到或读到的荒唐无稽的计划中,这是最为突出的一个。”后来,罗兰.希尔再次出版他的小册子,并改为公开发行,引起舆论界的注意,反应极为强烈。1837年11月23日,英国下议院任命一个委员会调查这个问题,1838年7月17日通过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均一邮资法案”,但政府表示反对。1839年7月17日,下议院通过政府预算时,把信函每半盎斯2便士的邮资列入预算通过。1839年12月5日,财政部把信函邮资定为每盎斯为4便士,即原来规定的最低资费,作为过渡,到1840年1月10日起实行罗兰.希尔建议的信函不论远近,每半盎斯一便士,即一便士邮资制。
财政部委任罗兰.希尔到该部工作,执行他的改革邮政的计划。1839年,罗兰.希尔委托威廉.墨尔莱台(WILLIAN MULREADY)设计信封和包封纸。“邮票”是采用了帕金斯的雕刻版印制方法印制出来的。
帕金斯(JACOB PERKINS)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人,机械发明家。他于1819年发明了轮转印刷机,能用雕刻铜版印刷钞票。
1839年12月罗兰.希尔与帕金斯的公司签订印刷邮票的合同。
邮票中间的图案是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享利.科普尔特(HENRY CAUBOULD)选用了皇家造币厂W.惠恩为纪念1837年女王首次访问伦敦城所作奖章上肖像而设计的。查利.希恩和弗莱杜立克.希恩负责雕刻印模。图案上端中间有“邮资”(POSTAGE)字样,左右两角是交叉十字图形。下端中间是面值“一便士”(ONE PENNY)或“二便士”(TWO PRNNY);左右两角是大写英文字母。
英国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这是世界上首次发行的邮票。
英国原来规定自1840年1月10日开始实行一便士邮资制度,但是到了1月,信封、包封纸以及邮票都未准备就绪。于是临时改用在信封上加盖“手戳”来作“邮资已付”的证明,一直用到1840年5月6日。英国1840年发行的邮票共有两种面值,1便士邮票,黑色,集邮者称为黑便士邮票;2便士邮票,蓝色。邮票用白纸印刷 。为了防止伪造,纸里有小皇冠水印。当时只有英国发行邮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当时为了宣传使用邮票,一大张1便士邮票周围留有空白,印着“每枚售价1便士,每排12枚,售价1先令;每一整张售价1英镑。请把邮票粘在信封右上方。沾湿背面,注意别除去粘胶”等字样。当时没有打孔机,每枚邮票周围没有齿孔,邮局出售单枚邮票时要用剪刀把各枚邮票剪开。
罗兰.希尔原来认为,大多数寄信人喜欢购用邮局印制的带有邮票的信封(类似现在的“邮简”)和包封纸。而事实上,大家喜欢购用邮票,并且很多人感觉新奇,整张整张购买。结果邮票供不应求,印刷工人夜以继日地赶印,才满足需要。据统计,从1840年5月6日到1841年1月共售出黑便士邮票7200万枚。
邮票诞生(三)邮票创始人罗兰.希尔
罗兰 .希尔(1795-1879)是英国教育家,邮票的创始人,1795年12月3日出生于基德明斯特。他17岁时开始在其父开设在伯翰希尔托普的学校里教授数学。1827年罗兰.希尔迁到托顿汉姆(TOTTENHAM)市布鲁斯堡(BRUCE CASTLE)的学校任职,1833年因病退职。布鲁斯堡1928年被作为英国邮政博物馆。
1842年,英国自由党政府下台不久,罗兰.希尔被解除在财政部执行改革邮政计划的任务。为了补偿他的损失,表扬他的劳绩,国家赠予他一笔款子。后来,自由党重新执政,他被任命为邮政总局秘书,1854年升任邮政总局高级秘书。他管理邮政有方,提高了通信能力。在1838-1864年间,收费函件从7600万件增加到64200万件。1864年罗兰.希尔退休,国会给他补助金2万英镑,并保留他的年薪2000英镑,作为退休年金。1879年8月27日,罗兰.希尔在汉姆斯特德(HAMSTEAD)逝世,葬于西敏寺。
邮票类型
1.普通邮票:在我国邮票目录中,专门列有一种常用的邮票,称为普通邮票,它是使用最多的一种邮票。面值由大到小,应有尽有,图案变换较少,用完之后可再版加印。普通邮票的特点是票幅小,面值种类多,使用时间长。
2.纪念邮票: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纪念着名从物而发行的一种邮票。纪念邮票思想性强,大多以纪念的事件和人物为主图,有时还印有纪念邮票的名称。纪念邮票的特点是票幅大,印制精美,发行数量较少。
3.特种邮票:我国特种邮票是为宣传某些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一种邮票。
4.航空邮票:航空邮票是专为邮寄航空信件而贴用的邮票。
5.欠资邮票:欠资邮票是寄信人在寄信时未贴邮票或者未足邮票,邮局发现后 加贴的补收邮资的凭证,由收件人缴纳邮费。这种欠资邮票邮局不出售,也不具有预付邮资的效力。
6.军用邮票:军用邮票是专门为军人寄信贴用的邮票。
7.附捐邮票:国家为社会公共事业筹集基金而发行的附加捐资邮票,也叫福利邮票或慈善邮票。这种邮票既用于邮政通信,又用来为福利事业筹款。附捐邮票与普通邮票的区别是除邮票面值外,另加捐资,捐资部分用于福利事业。
8.无面值邮票:在奇异的邮票世界里,还有一种没有面值的邮票,称无面值邮票。
9.加盖邮票: 在邮票或非邮票上加盖面值或文字,当作一种新邮票使用的,叫做加盖邮票。
10.无齿孔邮票:在英国发行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邮票后的几十年中,各国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打孔机出现后,各国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到20世纪中期前后,虽然各国普遍拥有打孔设备,但有些国家为了增加集邮品种,也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
11.快信邮票:快信邮票也叫快递邮票,是用于快递邮件上的邮票。
12.小全张:小全张是把全套邮票印在一张小型纸上的邮票。它的图案、面值、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四周饰以花纹、图案及文字。
13.小型张:小型张是在一张纸上印一枚小张邮票,一般来说,小型张都是单独设计的图案,也有的是用原来的邮票图案印制的,小型张同小全张一样也可以整张贴在邮件上使用。
14.小本票:由数枚相同一面值或多种面值的邮票,连印在一起装订在小本册内,称小本票。小本票上的邮票与原邮票的图案、面值 、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装订裁切往往有一边功两边无齿孔。
15.对剖票:邮票对剖开继续使用,这似乎叫人很难相信。但确实有把一枚完好的邮票对角分开或者竖着对半分开再使用的邮票。这种邮票一般都是在特殊情况下形成的。
16.发光邮票:发光邮票包含磷光邮票和荧光邮票,磷光邮票与荧光邮票在紫外灯下,能显示出特殊的颜色或鲜艳夺目的光彩,如红、黄、绿、蓝等。当贴有磷光邮票的信件进入自动信函分拣机时,磷光条杠在机器的紫外线灯照射下,就会发出闪闪的磷光或荧光。分拣机就会根据邮票上发出的磷光或荧光条杠数目,识别出寄往本端口、外端口和国外的信函,并自动盖上邮戳。
17.盘卷邮票:是邮局自动售票机出售的一种邮票,这种邮票在自动售票机内呈盘卷状,一般由1000枚至3000枚同一面值的邮票组成。
18.电子邮票:电子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是邮局自动售票机自动加盖面值出售的一种邮票。当把硬币投入自动售票机内,按动所需面值的键,由电脑控制的号码机秒在空面值邮票上加盖面值出售。这种电子邮票一般无齿孔,背面无胶。
19.金属邮票:一般来说,邮票都是用纸印制的,但也有些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邮票。金属邮票背面裱有一层薄纸,可象普通邮票一样贴在邮件上使用。
20.唱片邮票:唱片邮票录有歌曲,背面裱纸,无齿孔。把它们放在电唱机上就会发出清晰悦耳的乐曲,听起来和普通唱片一样。
21.塑料邮票:塑料邮票图案景物逼真,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它虽然也和纸制邮票一样能贴地信件上使用,但是有一个缺点,不容易盖销。因此,只能作为收藏品,不便在通信中实际使用。
22.丝绸邮票:丝绸邮票用丝绸印制的邮票。
23.奇形邮票:由于集邮活动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有些国家出于商业目的大量发行邮票。他们不仅在邮票选题、图案设计、印刷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邮票形状上也不断创新。
24.尼龙邮票:是以尼龙化纤织物为材料印制的邮票。
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网络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
G. 邮票分为那几种种类
1、普通邮票。
2、个性化邮票。
3、特种邮票及纪念邮票。
4、"特”字邮票。
5、军用邮票。
6、航空邮票。
7、欠资邮票。
8、电子邮票。
9、附捐邮票。
(7)法国航空邮票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变体邮票
变体邮票是指邮票印制过程中,由于印刷技术上的差错而造成有缺陷的邮票,未检验出来,被邮局售出流入市场,称作“变体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印---双色或双色以上的套印邮票,印刷时把中心图案或文字印倒了。
2、错位---即“移位”,如印刷错位,齿孔错位,加盖错位等。
3、漏印---仅印有邮票中心图,漏印边框,称作边框漏印;仅印有边框,漏印中心主图,称作中心漏印。
4、漏齿---在邮票打齿孔时,该打上孔的地方,没打上,称为漏齿。
5、倒盖---将加印,加盖的文字或图案印倒,称为倒盖。
二、老版类别
1、老普通邮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的普通邮票。
2、老纪特邮票:标有“纪”“特”字样的老邮票,区别于标有“J”“T”的纪特邮票。
3、文革邮票:标有“文”字,在文化大革命时发行的邮票,诸如:毛泽东的题词邮票。
H. 航空邮票的邮票特征
航空邮票原本是一种专用邮票,专供航空邮件贴用。然而,不少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减少退信,避免欠资,一般都不再硬性规定,航空邮票也可贴于普通信件,而其他邮票也可贴寄航空邮件。
航空邮票多数注明票种。拉丁美洲国家多为西班牙文“CORREOAEREO”、“SERVICIOAEREO”,英语国家为英文“AIRMAIL”,法语国家为法文“PARAVION”或“POSTEAERIENNE”。
航空邮票的图案多与航空有关。一类印有飞机、飞艇、气球、螺旋桨、飞机发明家、着名飞行员等。另一类以鸟为图,有善于高飞的猛禽:鹰、雕;有舞姿优美的鹤、鹳、鹭;有不惮长途跋涉的候鸟:雁、燕、天鹅;有矫健敏捷的海鸟:信天翁、海鸥、海燕;自然还有信使———鸽子。第三类是翱翔于九天的神像,如墨丘利等。又增添了新内容,如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等,但是绘有飞机图案的邮票不一定都是航空邮票。如美国于1912年发行的世界首枚飞机图邮票就是专供寄递包裹贴用的邮票。另一方面,航空邮票也不都绘有与飞行有关的图案,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的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的发行,多数国家有其传统:拉丁美洲国家发行航空邮票最多,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多达千种以上。法国、原法国殖民地国家,重视航空邮票的发行;而英国、原英国殖民地国家却很少。美、苏、法、意、西等国的航空邮票最受集邮者欢迎,原因是选题严谨,多与航空事业有关,具有纪念性质;设计有特色,印刷精美。
中国是较早发行航空邮票的国家之一。1921年发行第一套航空邮票,全套5枚。旧中国正式印刷的航空邮票有5组,共41枚。新中国于1951年5月1日发行第一套航空邮票5枚,1957年9月20日发行第二套4枚。这些邮票都绘有飞机的图样和“航空邮票”的字样。
I. 邮票都有哪几种
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 ,可分类归纳为:
普通邮票:
普通邮票既是最古老又是最为常见的邮票种类。购买普通邮票是交纳邮费的一种方式。普通邮票面值齐全,发行量大,票幅较小,图案比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种。
纪念邮票 :
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秘鲁在1871年暨其第一条利马和卡亚俄之间的条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第一枚纪念邮票,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许多国家将纪念邮票作为自我广告的一种形式。特别是一些小国家,其纪念邮票成为自身财政来源之一(但是有时也可能存在着宣传目的,例如德国第一枚纪念邮票就是在纳粹时代出现的。)纪念邮票主要面向的是收藏者,因为它们基本上不会用到信封上面。所以比起长期邮票,罕见附有纪念邮票的信件。纪念邮票通常票幅比较大,设计印刷精致,图案丰富,不允许重印,有特定的发售期限。
特种邮票:
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的邮票都属于此类,范围比纪念邮票更加广泛。
福利邮票:
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其面值分为两部分,一是邮资本身,二是附捐金额。世界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8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行的1便士邮票,其售价比邮票面值高12倍,多余的金额即用于捐赠。
公务邮票:
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因此在一般邮局是不会看到有公务邮票出售的,而且它们也不能由于普通邮寄。所以实际上是没有滥用或盗用公务邮票的事件的。
第一枚公务邮票于1866年英属印度被发行。中国的第一枚公务邮票是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德国则要等到1920年再有自己的公务邮票,但二战结束后又被废除了。东德在1954年到1960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奥地利则只有在德国1938年到1945年占领期间才出现过公务邮票。瑞士则在1918年到1944年使用过公务邮票。列支敦士登从1932年其发行公务邮票。1983年,美国发行的公务邮票上注有“美国公文邮票”和“私人使用将罚款300美元”的字样。因此又被称为处罚邮件邮票。
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适用于空运邮件,因此也被称作“空运邮票”。但它们只能用于空运邮件,普通邮递是不能使用航空邮票的。自20世纪中期起,空运邮件成为邮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发行自己的航空邮票。票面图案通常为气球、鸽子或飞机等。 德国和瑞士在1912年就引入了第一枚航空邮票。奥地利则是在一战时1918年3月30日发行第一枚航空邮票。大部分欧洲国家在二战之后废除了航空邮票。现在普通邮票已可用于空运邮件。
欠资邮票 :
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欠资邮票,它们用作计算邮寄欠资。工作人员在邮件寄出之前会给邮费投入不足的信件贴上邮资邮票,并且会在邮件交付的时候结清。欠资邮票不能作为邮资预付的凭证,邮局也不销售。
世界最早的邮票出现在1859年,出现于法国。奥地利在1894年发行了第一枚邮资欠票。直到2002年引入欧元时被废除。德国从没有过欠资邮票。只有当时享有邮政主权的巴登和巴伐利亚在1862到1870年发行过欠资邮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间发行过欠资邮票。列支敦士登在1920年与奥地利分开邮政之前一直有用奥地利的欠资邮票。在之后它先是发行奥地利货币欠资邮票,再在1940年转成瑞士货币的。中国最早的欠资邮票发行于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旧币后就再无发行。
电子邮票:
根据邮资大小,由自动贩卖机打印不同面值所出售的邮票,又称自动化邮票。这种邮票无齿孔,无背胶,有的上下两边各有两个半圆形凹槽。1981年德国发行了首套电子邮票,面值可根据需要分档选择(1芬尼到999芬尼)。
信销票与盖销票:
盖过邮戳的邮票按其状态可分为两类。分别是信销票和盖销票。信销票指的是实际寄过信,作为邮资使用过的邮票,也称实销票。盖销票又称特销票,是邮局已表示作为邮资使用过,专为集邮人士提供的邮票。这种邮票比新票略便宜,邮票上邮戳痕迹鲜明清晰,有背胶的保持原胶。
快递专用邮票:
专门用来邮寄快信,于1955年在美国首度发行。
挂号邮票:
专供在挂号邮件上贴用的邮票。
军用邮票
供现役军人或军事机关减免邮寄费用的专用邮票。世界上最早的军用邮票于1879年发行,发行国是奥匈帝国。
包裹邮票
供寄送包裹贴用的专门邮票,又称包裹印纸。一般不单独出售,只可在寄送包裹付款时由邮局人员将其贴于包裹上并加盖。世界上最早的包裹邮票发行于1879年的比利时。
电报邮票
在发电报时使用,非常罕见,
报纸邮票
专供邮寄报纸和杂志。最早于1852年发行于奥地利。
汇兑邮票
供汇兑的专用邮票,又称汇兑印纸,采用飘汇方式办理邮政汇兑业务时,贴在汇票及其核对收据上的汇款金额凭证。有面值,不能作为邮寄邮件的凭证,最早的汇兑邮票发行于1884年的荷兰。
试印票
在邮票正式印刷前,邮局会为了检查效果而先以邮票样式印刷一些样张,是为试印票。
发光邮票
这种邮票因为涂抹了特殊材质,可在暗室内发光。根据发光物质的种类又可细分为荧光邮票和磷光邮票。
加盖邮票
在原有邮票上加盖文字以变更面额而产生的新邮票就是加字改值邮票。这种邮票的出现多是因为政权轮替与物价暴涨,让邮政部门无法跟上变化导致。
J. 邮票小知识,邮票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中国所发行的邮票,有这些: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革邮票、编号邮票、J 字邮票、T 字邮票、小本票、普通邮票、个性化、贺年邮票、改值邮票、欠资邮票、航空邮票、军用邮票、包裹邮票、自动化、贺卡邮票、附捐邮票。其中自动化邮票也叫电子邮票。
按外形结构,又有单枚、方连、小版、大版、小本票、小型张、小全张等等。不是邮票但是跟邮票打擦边球,印刷在一起的,有过桥票(虽无面值不是邮票但它也叫票)、附票等等。
按印刷方法,常见的有胶印、影写、雕刻、影雕套印、胶印—间接凸版、胶雕套印等等。
按齿孔分为有齿和无齿。
至于国外的玩意,还有很多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