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蜗牛的品种。
蜗牛品种2008-04-16 01:52 白玉蜗牛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1、生活习性白玉蜗牛和其他蜗牛一样,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当环境适宜后,便会自动溶解保护膜重新开始活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气温和湿度的影响。适宜温度为16℃~30℃,湿度60%~85%,土壤湿度在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高于35℃时休眠,停止生长和繁殖。2、食性各种绿色植物及糠麸均可作为白玉蜗牛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莴苣等阔叶植物饲喂;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叶、各种瓜果皮渣等;秋天气温低,食量减少,可喂些菜叶、薯片等,白玉蜗牛不吃青草、杂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葱、韭、蒜。3、繁殖白玉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人工养殖只要温度、湿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从出壳到性成熟一般需6个月时间,交配受精后15~20天即可产卵,把卵产在洞穴内。卵粒绿豆大小,外包一层白色发亮的膜,每次产卵100~200粒,8~15天可孵出幼蜗牛,寿命一般5~6年。 亮大蜗牛亮大蜗牛品种产于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温度与散大蜗牛适应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种体重可达400克。贝壳呈圆球形,壳高28~35mm,宽45~60mm。壳质厚而坚实,不透明,有5.0~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并有多条黑褐色带。壳顶钝,成体之脐孔被轴唇遮盖。壳口呈椭圆形,口缘锋利,口唇外折,内质呈淡黄色或淡褐色。 褐云玛瑙蜗牛褐云玛瑙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花螺、茶螺等。原产于非洲马拉加西岛,后来传遍了整个世界的热带地区。一、外形特征褐云玛瑙蜗牛贝壳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mm,壳宽54mm。有6.5~8.0个螺层,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高约为壳高的3/4。壳顶尖,壳面为黄褐色或深黄底色,带有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续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口呈椭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覆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足层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二、生物学特性褐云玛瑙蜗牛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400枚。寿命长,可达5~7年。抗逆性强,遇到不良环境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生存几年。 盖罩大蜗牛又叫葡萄蜗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种植园内,以葡萄茎、叶、芽、果等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苹果,故而又称苹果蜗牛,学名叫盖罩大蜗牛。原产于欧洲中部地区,螺形呈圆螺状,螺壳的宽度与长度近相等,一般成螺的直径约4厘米左右,螺壳厚重,呈黄褐色,并具有一条横行的白色带。蜗牛形状与散大蜗牛相似,但比散大蜗牛略大,最大可长到40克,软体乳白或米黄色,卵同散大。适宜温度20℃~28℃,湿度85%~90%,沙土湿度为30%~40%。 散大蜗牛 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为世界四大名菜,其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含有20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风行于国际市场。全球蜗牛消费约30多万吨,仅美国一年就需进口30亿美元蜗牛制品。蜗牛开发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和浙江省星火计划。法国散大蜗牛是欧美地区的传统蜗牛,它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世界各地欢迎。一、外形特征散大蜗牛的贝壳呈卵圆形或球形,壳质稍厚,不透明;壳表皮呈淡黄褐色,并有多条深褐色色带和细小的斑点,有4.5~5.0个螺层。壳高35~40mm,宽38~45mm,体螺层特膨大,螺旋部矮小,壳面有明显的螺纹和生长线。壳口完整,口缘锋利。主要分布于西欧各国及东欧一些国家。二、散大蜗牛的特点 1、繁殖率高:散大蜗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年可产卵3~5次,多的达到6次以上,每次产卵70~200粒,多的可达300多粒,孵化率98%以上,每只种蜗牛年可繁殖商品牛2公斤以上。 2、生产周期短:散大蜗牛生长快,幼牛期一个月,生长期二个月,三个月达10克左右,达到出售标准。 3、适应能力强:散大蜗牛可以在12℃~30℃的温度内正常生长,饲养土湿度达到30%左右即可,14度以上即可正常繁殖,长途运输无应激反应。对饲养土要求不严,病害较少,耐粗饲好管理。 4、饲养成本低:散大蜗牛的食物比较杂,各种青菜的根茎叶、剩饭等都是它的好饲料,一只蜗牛日消耗饲料0.5克,两天喂一次。 光亮大蜗牛光亮大蜗牛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国家。近年引进我国饲养。光亮大蜗牛系温带型种类,个体大,肉质鲜嫩,食用价值较高,为世界主要的人工养殖品种,也是法国及西欧其它国家群众食用的蜗牛之一。该蜗牛易饲养,适应性广。一、生活习性光亮大蜗牛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出,为杂食性动物,较耐低温,生长活动所需温度为5℃~35℃,正常温度为15℃~30℃,最适宜温度为20℃~25℃,在5℃以下开始休眠,在0℃以下开始死亡,在35℃以上进下夏眠。其生长活动所需饲养土湿度为30%~4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喜钻土栖息。休眠时停止吃食,并在缺乏水份时可存活100多天,适应于各地人工养殖。二、外形特征光亮大蜗牛贝壳大型,壳质厚而坚实,不透明,具有光泽,呈圆球形。体重可达40~50克,壳高2.8~3.5厘米,壳宽4.5~6厘米,有5~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并有多条黑褐色色带,在幼螺期尤明显,其上并有明显的螺纹、生长线和皱褶。壳口椭圆形,口缘锋利,口唇外折,壳顶成体的脐孔被轴唇所遮盖。三、利用价值光亮大蜗牛个体大,肉质鲜嫩,食用价值较高,其外壳极有观赏价值和艺术情趣,可加工成高级贝雕工艺品,还大量用作高档蜗牛工艺菜,为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世界蜗牛珍品。光亮大蜗牛繁殖力强,交配后5~8天开始产卵,年产卵3~4次,每次产卵100~350粒,卵的孵化期为12~25天,孵化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人工养殖光亮大蜗牛简单方便,其经济效益超过其它类蜗牛。 http://hi..com/yytk2008/blog/item/432b4d0abe22af3bb0351dce.html
❷ 蜗牛品种有哪些
现世界各地作为食用并人工养殖的蜗牛主要有法国蜗牛、华蜗牛和庭园蜗牛这三种。
法国蜗牛
又叫葡萄蜗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种植园内,以葡萄茎、叶、芽、果等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苹果,故而又称苹果蜗牛,学名叫盖罩大蜗牛。亮大蜗牛品种产于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温度与散大蜗牛适应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种体重可达400克。
贝壳呈圆球形,壳高28~35mm,宽45~60mm。壳质厚而坚实,不透明,有5.0~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并有多条黑褐色带。壳顶钝,成体之脐孔被轴唇遮盖。壳口呈椭圆形,口缘锋利,口唇外折,内质呈淡黄色或淡褐色。
华蜗牛
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褐色或黄色。体螺层极膨大,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此外,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壳口椭圆形,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脐孔呈洞穴状。
庭园蜗牛
庭园蜗牛属“哈立克斯”蜗牛,原产欧洲中西部的法国、英国等地区,通常栖身于园林或灌木丛中,故称为之“庭园蜗牛”,又叫散大蜗牛。其成蜗牛体形略小,直径约3厘米左右,螺壳质薄,呈黄褐色,并具有4条紫褐色带,壳表面布满许多黄褐色的小斑点。距今,我国养殖的散大蜗牛,因品种退化,个体小,经济效益较差。
❸ 蜗牛种类有哪些
蜗牛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常见的蜗牛种类有覆盖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棕色云玛瑙蜗牛、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玛瑙蜗牛、华蜗牛、夏威夷蜗牛等。蜗牛为无脊椎动物,身上有唾涎,头的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头部显着,具有触角2对,拥有数万颗牙齿,牙齿的数量很多。
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中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❹ 哪些种类的蜗牛可以食用
法国蜗牛。
法国蜗牛是一种可食用的蜗牛。一般会用来作法国菜的头盘菜。在全球种类多达2.2万余,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蜗牛主要只有几种,如法国蜗牛、庭园蜗牛和玛瑙蜗牛等。
在国内是白玉蜗牛,主产台湾省、湖北省以及东南沿海省份,均系人工养殖。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成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
(4)法国蜗牛哪个品种好扩展阅读:
1、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猪肉,脂肪却大大低于它们,并含有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以及久病体弱者的食疗首选。
2、所含的酶能化积除滞,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则能增强人体脑细胞活力。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能对皮肤和毛发产生营养美容作用。
世界最大的蜗牛进口国法国,由于工业化及农业的发展和野生蜗牛被滥捉,正面临独特佳肴的严重短缺。为了有更多的蜗牛满足消费者需要,法国已把蜗牛列入保护类动物。
目前,法国食用蜗牛有一万六千吨靠进口,其近半数来自东欧,一些最上乘的品种主要由匈牙利、北非及中国、菲律宾、印尼等国供应。
❺ 法式红酒焗蜗牛的蜗牛是什么品种
在国内做的话是白玉蜗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蜗牛主要只有几种,如法国蜗牛、庭园蜗牛和玛瑙蜗牛等。而国内最常用的,是白玉蜗牛。
白玉蜗牛,也称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中华白玉蜗牛。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陆生蜗牛,重达800 克,外壳长达20 厘米。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是着名的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
白玉蜗牛食性广而杂,刚孵出的幼白玉蜗牛多食腐败性植物,成龄白玉蜗牛食多汁性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如各种蔬菜、树叶、瓜果等),常以齿舌舐食柔嫩多汁的植物,故为植物的敌害。它白天躲藏在泥洞、墙缝、野草丛中或树叶下。冬季寒冷伏于石隙或土中避寒。白玉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多在夜间或黎明时交配。4~6月和9~11月是蜗牛产卵的季节,全年可产卵6~7次,8天左右卵即可孵化出幼白玉蜗牛,一般寿命5~6年。
白玉蜗牛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含有20种氨基酸)、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的高级营养品。
❻ 蜗牛是可食用的,一般都是什么品种的口感会比较好
同样的蜗牛没有毒,但有些蜗牛有锥形蜗牛和海蜗牛等毒素,但无毒的蜗牛能对环境做出贡献,还能给人们的食物添加美味的食物等,带来很多好处蜗牛也可以为环境做出贡献。蜗牛消化腺中金属污染物含量是反映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验证该指标,反映环境污染程度。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大环境需要及时改善。蜗牛还可以制作人们可以享受的食物,英国和法国蜗牛由多种美味的食物制成,蜗牛成为法国的特产,很多法国人在餐厅吃饭时都会点蜗牛。
蛋白质含量比牛、羊、猪肉高,但脂肪远低于它们,含有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久病弱者的饮食优先。所含酶累积停滞,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增强人体脑细胞活力。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可以对皮肤和头发起到营养美容作用。法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蜗牛进口国,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的发展以及野生蜗牛的过度捕捞,面临着独特的食物严重不足。为了让更多的蜗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法国已经将蜗牛纳入保护类动物。法国食用蜗牛进口16000吨,其中近一半来自东欧,部分顶级品种主要由匈牙利、北非、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供应。
❼ 法国人吃蜗牛好吃么有营养吗
法国蜗牛 亮大蜗牛品种产于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温度与散大蜗牛适应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种体重可达400克。 贝壳呈圆球形,壳高28~35mm,宽45~60mm。壳质厚而坚实,不透明,有5.0~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并有多条黑褐色带。壳顶钝,成体之脐孔被轴唇遮盖。壳口呈椭圆形,口缘锋利,口唇外折,内质呈淡黄色或淡褐色。 别名:负壳蛞蝓、天螺、水牛儿、圆螺虫、天螺狮,蜗牛,为蜗牛科动物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有些地方又叫水牛儿和鼻淋虫,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水陆两栖软体动物,在全球种类多达2.2万余,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蜗牛主要只有几种,如法国蜗牛、庭园蜗牛和玛瑙蜗牛等。在国内是白玉蜗牛,主产台湾、湖北以及东南沿海,均系人工养殖。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成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 1.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猪肉,脂肪却大大低于它们,并含有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以及久病体弱者的食疗首选。 2.所含的酶能化积除滞,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则能增强人体脑细胞活力。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能对皮肤和毛发产生营养美容作用。 他们吃的是专门用于食用的品种。
❽ 法国大餐里常见的洋蜗牛,你吃过吗
蜗牛肉营养丰富,有软黄金美誉,与鹅肝、牡蛎合称法餐三大宝。法国蜗牛比一般的蜗牛大、肉厚,特别是产自勃艮第的蜗牛,一般都是烤制食用。蜗牛与鱼翅、干贝、鲍鱼并列成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科学家认为多吃蜗牛能对皮肤和毛发产生营养美容作用。所含的酶能化积除滞,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则能增强人体脑细胞活力。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猪肉,脂肪却大大低于它们,
根据维基网络的资料,蜗牛肉无毒,含15——18%蛋白质,比鸡、鸡蛋、牛、猪肉,甚至比“肉食之王”甲鱼还高。蜗牛肉含有全部20种氨基酸和人体需要的多种酶以及钙、铁、磷、铜等矿物质。难能可贵的是,蜗牛富含硒(抗衰老元素),比海藻还高4.5倍。蜗牛肉脂肪含量只有2.4%,不含胆固醇,是典型的“绿色食品”。
❾ 蜗牛世界上一共有几种呀都叫什么名字
蜗牛的种类很多,约25000多种,遍及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常见的有华蜗牛、散大蜗牛、玛瑙蜗牛、夏威夷蜗牛、白玉蜗牛。
1、华蜗牛
贝壳中等大,壳质薄而坚实。全体呈低圆锥形,高10mm,宽16mm。有5~5.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略呈圆盘状,壳顶尖,缝合线明显。壳面黄褐色或黄色。
体螺层极膨大,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此外,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壳口椭圆形,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脐孔呈洞穴状。
2、散大蜗牛
散大蜗牛的贝壳呈卵圆形或球形,壳质稍厚,不透明;壳表皮呈淡黄褐色,并有多条深褐色色带和细小的斑点,有4.5~5.0个螺层。壳高35~40mm,宽38~45mm,体螺层特膨大,螺旋部矮小,壳面有明显的螺纹和生长线。壳口完整,口缘锋利。
3、玛瑙蜗牛
中国最大的蜗牛也属于玛瑙螺属的种类。叫做褐云玛瑙螺。最大的个体壳高11厘米,宽7.5厘米,重约390克,生活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一带。据记载这种蜗牛最初在福建厦门大学校院内发现,是1932年由一位旅居新加坡的华桥归国时从植物中夹杂带回来的。
4、夏威夷蜗牛
夏威夷蜗牛是夜间活动,喜欢栖息在树上。它们分布在岛上海拔高度400米以上山上的本地原产的树木或矮树丛上,主要吃叶子上生长的真菌。虽然有时会在入侵的植物上见到它们,但长在这些植物上的真菌是否有害则不明。
5、白玉蜗牛
白玉蜗牛因头、颈、腹、足、身体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背负螺旋形的贝壳,故称为“单壳体”。壳呈低圆锥形。头部显着,触角2对,后一对顶端有眼。肉色洁白如玉,故称为“白玉蜗牛”。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足,足部分泌滑腻白润的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