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如何处理叛徒

法国如何处理叛徒

发布时间:2022-06-22 14:08:19

① 法国队内乱故事

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内讧问题一直是困扰法国队的最大问题,球员之间互相指责,比赛成绩糟糕。6月17日在0-2完败墨西哥之后,法国队几乎已经无缘小组出线。而在法国队与墨西哥队比赛的中场休息时,愤怒的阿内尔卡曾与主教练多梅内克在更衣室争吵,并说出了“肮脏的婊子养的”这样的话。

一般说来,球员与教练的矛盾乃至冲突本是家常便饭,舒梅切尔在曼联曾顶撞过弗格森、古力特在AC米兰甚至还掐过卡佩罗的脖子(据卡佩罗自己回忆)——但这都是私下的事,如果不放到台面上顶多算是私人的意见不同而产生的争执,一旦对媒体公布性质就变了,会涉及到教练的权威和队员的态度问题。没想到随后这一事件被法国《队报》曝光,6月19日法国足协对前锋阿内尔卡做出了开除的惩罚,后者也黯然的以这种难堪的方式彻底告别了世界杯赛场。

而据法国队队长埃弗拉认为问题不在阿内尔卡,而在那个偷偷曝料给媒体的“内鬼”,法国队里到底是谁干了这件事目前不得而知,但埃弗拉认为,这人无论是谁,都是球队的背叛者,是唯恐法国队不乱的阴险小人——“消息的走漏来自队里的某个家伙,他希望伤害法国队。问题并不是阿内尔卡,而是我们中那个阴险的背叛者,我必须这么说。这类事情怎么能公之于众呢?!”

阿内尔卡本人也感到非常冤枉,因为这次冲突本是更衣室的内部事件,不该被公之于众。阿内尔卡确认与多梅内克有过争论,他说:“我确实和教练有过激烈争论,但这是在更衣室内发生的,是教练和我之间的事情,这永远都不该被公之于众,我不知道谁会因此得利,但这类做法显然对球队不利。”

法国队员们认为法国队内有工作人员将阿内尔卡侮辱多梅内克的事情告知媒体,由于教练多梅内克的能力被质疑以及长期与队员的冲突问题,甚至有人暗示教练本人便是那个内鬼。

6月20日,全体法国队球员公开集体拒绝训练,法国足协官员、球队的领队让-路易斯-瓦伦丁在随后辞职——“这是法国和这里所有人的丑闻,也是法国足协和法国队的丑闻。他们不想训练,这是不可接受的。”法国队领队瓦伦丁在法国训练基地说,“对我来说,一切已经结束了,我要离开足协,我真感到恶心。”说完这席话之后,瓦伦丁离开了球场,驾车离开——即是“罢训风波”。

最新的进展则是,在今晚法国队与南非队的比赛,很可能会有法国队的“叛乱分子”罢赛——“罢赛是有可能的,”多梅内克说。“我们将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在和我的助手们排兵布阵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对于队员们的罢训,多梅内克十分不满:“那是反常的,低能的,糊涂的。”

② "德雷福斯事件'是怎么回事

1894年,法国军队情报处在德国驻巴黎大使馆安插了一个密探。这个密探是一位巴斯蒂亚妇女,几乎是个文盲,在使馆作女佣。德国武官冯·施瓦茨利用自己的官职从事间谍工作,他习惯于将文件、资料撕毁扔入字纸篓,然后让职员将其烧掉。这位巴斯蒂亚妇女便将撕毁的文件、资料捡起来,交给法国情报处。1894年9月26日,她向法国情报处提供了一个重要文件的碎片,那是一封给冯·施瓦茨的信,信上没有日期和签名,内容是给冯·施瓦茨寄去几份关于法国军队的情报。从信的内容看,一个法国的军官背叛了祖国,将秘密文件出卖给德国。

法国情报处立即向上级作了报告,陆军部长梅西埃将军命令部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这个叛徒。情报处推断,只有参谋部的军官能够提供那些文件,而且只有可以同时出入参谋部的四个办公室的实习军官掌握这些文件。在检查实习军官的笔迹时,情报处发现德雷福斯的笔迹与那封信上的笔迹特别相像。一位鉴定人认为,那封信出自德雷福斯之手,虽然字体也存在不同之处。

时年35岁的德雷福斯立即被怀疑是罪犯,因为他是唯一的犹太人,而且他的父母居住在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他的兄弟为了经营家产而保留了德国国籍,而参谋部的其他军官都来自贵族家庭;德雷福斯经常出入参谋部的办公室;他被传讯到军事法庭时,给法官留下的印象也不好。

情报处急于求成,他们认为自己找到了罪犯,只注意到德雷福斯的笔迹与那封信上的笔迹相像,而对于有利于德雷福斯的证据则视而不见,如:作为一个炮手而使用“这个零件的启动方式”这个用语是不寻常的;德雷福斯是一位出色的军官、已婚、有了孩子、私生活清白、经济宽裕;法兰西银行的鉴定专家戈贝尔认为那封信很可能不是德雷福斯写的……

德雷福斯被逮捕,审判在秘密中进行。

一个名叫亨利的少校到法庭作证,他采取影射的方式说:“我通过一个信誉很高的人得知有个军官叛变了,就是他——德雷福斯。”被告人要求他说明这位“信誉很高的人”的名字,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军官的脑袋里是有秘密的,他不懂得军帽下的秘密!”

陆军部长梅西埃将军叫人给军事法庭的庭长送了一份秘密材料,命令他只能在合议时打开。

军事法庭一致通过判处德雷福斯终身流放和免除军职,判决从1895年1月5日开始生效。

1896年3月1日,法国情报处截获一封叫作“蓝皮急件”的气压传送信件,发信人是冯·施瓦茨,收信人是“埃斯特哈齐少校”,从信的内容看,这位少校向德国武官提供了情报。情报处也弄到了埃斯特哈齐少校的信,检查字体时发现,“埃斯特哈齐少校”的字体与德雷福斯的十分相像!

埃斯特哈齐少校承认了犯罪事实,但后来却化装逃跑了。

此案的平反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真正的调查开始了。法国最高法院和处理法官纪律问题的联合审判庭为德雷福斯恢复名誉,法国议会也通过决议恢复了德雷福斯在军队里的高级军衔,并授予他“荣誉勋位骑士”。

这是法国发生的一桩着名冤案,曾在法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它的平反也经历了不少波折,着名作家左拉曾经以《我控诉》一篇檄文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一案件最终使德雷福斯得到昭雪,但损害已经形成,就像被揉皱的纸,无法再恢复原来平展的表面。所以古人不断告诉后人:折狱必须慎重。

德雷福斯被怀疑为德国间谍,主要的证据是德雷福斯的字体与从德国人那里得到的信上的笔迹相像。在侦查过程中,情报机关忽视了对德雷福斯有利的证据(如法兰西银行的鉴定专家戈贝尔认为那封信很可能不是德雷福斯写的结论和书信中不寻常的用语等),完全抱着德雷福斯有罪的预断进行案件的调查,再加上虚伪证据的介入,终于铸成大错。

③ 二战时各国都是如何处理汉奸,法国最严厉,中国最温柔


二战时各国都是如何处理汉奸,法国最严厉,中国最温柔

每次战争,总有因为怕死或者利益背叛自己国家的“人”,尤其是当这个国家已经被侵占了部分领土或者完全被侵略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一批卖国贼,那么在二战期间各国是怎样处理这些卖国贼的呢?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就是齐心协力。卖国、党走狗都是可耻的,但帮敌人来侵略自己的国家就应该打入十八层地狱!望采纳

④ 各国是怎样对待汉奸的

通敌叛国者,我们俗称汉奸。在如今众多的抗战影视剧当中,那些投靠日本,甘愿当走狗的汉奸,被演员们演绎的惟妙惟肖。而那些历史当中的真正的汉奸,也确实应该千刀万剐,罪该万死。

就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由于参战国数量之多,可谓是打成了一团乱麻,而在这纷乱的战事当中,各国也都多多少少的出现了叛国投敌之徒,只不过是有多有少罢了。

而随着美国的参战,二战走势逐渐趋于明朗,最终以胜利而告终。战后,各国相继展开了大规模的锄奸运动,而其中,法国,绝对算是打击汉奸最多,也是最严的国家。

二战后,苏联是如何惩戒“汉奸”的?几十万人被扔进寒冷极地,一个不留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百姓,从古自今只要有战争就一定会有叛徒,我们称之为汉奸,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汉奸伪军多达百万,要知道当时中国虽然有四亿人口,可上战场的也只有五百万不到,可光汉奸伪军就有了一百多万,可见这有多恐怖,不过也不要因此菲薄我们自己,因为不光是中国有汉奸伪军,其他国家也一样有,也一样很多,这是人性求生的本能,不存在差异性。

今天就来聊聊苏联在战后是如何处决“苏奸”的,二战期间苏联就和两个国家发生过战争,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德国,日本显然对苏联没有多大的威胁,可德国就不是了,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苏联也和我们一样面临着被灭国的危险,可就在两国的交战期间,苏联涌现出了大量的叛徒,为了活命,他们给德国当伪军,据统计,这些伪军叛徒也多达百万人。而且到战争后期,那些被俘虏了的苏军们也大多沦为了德国的士兵,反向倒戈,这一时期的苏联伪军多达三百万人,之所以有这么多叛徒也是有很多历史原因,今天就不再深究,我们主要是说说战后苏联是如何对待这些叛徒的。

苏联对待这些叛徒是十分残忍的,因为当初这些叛徒给苏联带来了太大的损失,他们泄露军事机密给德国人,让苏联差点就失败,所以到战后清缴的时候,这些伪军们的苦日子也就开始了,苏联的伪军大多不像中国伪军那样被逼无奈,他们有很多事自愿的,甚至在战争中比德军都要卖命,所以战后,这些伪军们的命运也都很悲惨,这些伪军中罪大恶极的大多都会被执行死刑,而且都是在大众面前执行,甚至还登上报纸,详细介绍叛徒的死亡过程,而对于大多数的伪军,苏联的态度也是十分强硬,他们将大量的伪军运往北极极地,在那寒冷的地方,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能活下来的只有极少数,所以这些伪军的下场大多都是死,这也表明了苏联对待叛徒的态度。

在这些叛徒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他是高尔基州人,曾经是苏联优秀的苏联红军将领,后来却加入了德国阵营,他也是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将领之一。安德烈在1919年加入了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他已经是第四机械化军军长,在保卫战中他参加了大量的正面防御战争,建立了无数的战功,被授予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在莫斯科大反攻中他担任了先锋,又建立了无数的战功。

后来德军突破苏军的防线,在1942年的6月23号,安德烈率领部下全力反攻,可惜德军火力太猛,安德烈最后在皮亚特尼察这个小镇上被德军俘虏,在集中营中他受不了德军的严刑酷打,最终成了一名法西斯,可至今也没有知道安德烈归降德军的真正原因,或许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吧,毕竟说他贪生怕死有点难以接受。

由于安德烈强大的号召力,很快召集了残余部将几万人对抗苏联,不过后来,德军优势渐渐变小,最后被苏联赶出国土,安德烈也被捕,为了惩罚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苏联将其绞死,并在报纸上详细报道其死亡过程。

在当时,法国处死了大批卖国贼,而处死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就男性汉奸而言,一旦被抓住,无需审判,老百姓们爱怎么弄死就怎么弄死,而女性汉奸,更是被脱光衣服,剃光头发,拖到大街上被人任意羞辱。换句话说,战后的法国政府默许百姓动用私刑,殴打虐待,枪杀刀杀,甚至是绞刑,简直是无一不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法国这短短几个月的清算汉奸运动当中,8万人中有5万多人被审讯判决,其中16300人判死刑,7500人判无期徒刑,而更多的则是被罚作苦役或关押监狱,也有的甚至是直接在纠察当中被打死。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在如今这个被冠以“浪漫”的法国大地之上,也曾发生过此等的暴行,而政府的默许同样是让人诧异。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政府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了民众意愿,遵从了国家的利益之上。

而法国的大清算运动,更是对人民的一种警示,汉奸应该被严肃处理,汉奸思想也更应该被根除,而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是有汉奸,也没有汉奸文化的根本原因。

⑤ 独家揭秘:二战时期,各国是如何处理逃兵问题的

二战时各个国家都不会纵容逃兵,临阵退缩的人结局当然不会好,一般都会收到处罚或者道德谴责,甚至还有人为此丧命。打仗本身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一旦进入战场,可能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人固然有求生的欲望,在生命面前,当逃兵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马革裹尸才是一个军人最高的荣誉,贪生怕死只能让自己蒙羞,让国家难堪,让人民不齿。

意大利最随意。意大利作为二战轴心国成员之一,但是也是存在感最差得国家之一。感觉意大利在二战中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大的军事能力,在对待逃兵这个问题上也很随意,没有固定的法律或者军规来约束,处理逃兵的办法也是千差万别。有些逃兵啥事没有,有些逃兵则可能被无情杀害。

⑥ 对待叛徒的政策是什么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任何一个组织能够容忍叛徒,也绝不可能对叛徒从轻发落。
一些人之所以当叛徒,其目的都是为了个人私利,而非其他。这些人贪生怕死、幻想高官厚禄吃香喝辣。而要得到这些,投敌卖国就是捷径。
革命靠自觉,组织和军队有纪律。你要是吃不了苦,可以写辞职报告走人,没人硬拦着你。你要是觉得遭受不公正待遇,可以通过组织程序向上级投诉,总有解决的办法。可是当叛徒,出卖国家和组织的利益就是两回事了。如果对叛徒不予以严惩,势必严重影响到国家军队组织的威信,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因此一旦抓获叛徒,必定严惩,绝不姑息。

⑦ 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是如何处置那些女汉奸的

汉奸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好的,事实也是如此,成为汉奸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呢?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各个国家都曾经有过汉奸,在全民族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斗的时候,他们却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放弃家园,与敌人串通一气,成为敌人的走狗,帮着敌人打压自己的同胞。这样的人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是十分厌恶的,所以到了最后这种人的结局往往是十分悲惨的,不过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


小结:

对于这些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非但没有挺身而出一同面对困难,而是为了一己私欲而背叛国家,残害同胞,投身敌营成为敌人的走狗的女汉奸们,无论最后她们获得了怎样的惩罚,那都是她们罪有应得,不值得获得一丝丝的同情。这些女汉奸的下场也告诉了我们,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是不会有任何好下场的。她也告诉了我们在危难面前一定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大众的利益,要相信即使有天大的困难出现在眼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面对,那么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⑧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三,雅各宾派建立政权时面临的国内局势也是异常严峻的。其实处死路易十六某种意义上对大革命来说,产生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在法国,国王的死造成了新的分裂,……因为几世纪以来,法国都是通过王权而存在的。不管是不列塔尼或朗基多克,贵族或非贵族,巴黎的人民或乡村中的几万人民,除了国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共同点。君主制虽隶属于阶级和地区差异之下,但是在那时却它成为民族主义的象征。当时对于法国来说,除了对君主的个人拥戴外,没有任何地方足以使二千五百万的人民生活在一起……”[11]事实上,国王的死确实险些让法国分解为其组成的一些因素:吉伦特派煽起的联邦派的叛乱,扩展到了六十个郡,军队中的士兵也大多是来自于旧的统治之下的,他们甚至有些不愿意穿共和国的军装。[12]所以这时要维护大革命,就必须首先将人民的心统一起来,而显然吉伦特派做不到这一点。

此外,虽然1791年、1792年、1793年法国农业基本都是丰收的,但是由于战争需求过大,所以经济上仍然物价高涨、食品短缺,一些富农趁机囤积居奇,不肯轻易出售粮食换取不断贬值的指劵,于是商人就在市场上拼命抬高物价,牟取暴利。“以前一磅只值三苏的面包,现在涨到六苏,在巴黎附近各小城市中甚至涨到八苏。南部更是卖得饥荒价格——每磅十苏及十二苏”[13]。“在(1793年)八月末的时候,本有一个好的收获的,但是市场仍然是空空的。在巴黎,尽管国民公会做了所有的努力来为大众提供食物,然而仍没有多余的面包,人民只能在面包店门口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人民的饥饿与愤怒进一步使革命和暴乱成为可能”[14]。于是法国各地掀起反对物价高涨的斗争,“在巴黎,民众反对提高物价的运动,进行得比别处更为激烈。为此,当1793年时,会发生反高价运动之暴力”[15],西部的农民和法国主要城市的人民也拒绝接受国民公会的权威。而在这样一种国内局势下,吉伦特派是无法团结全国人民,一致对外的,“他们(吉伦特派)始终不曾见识过旧统治所有之抵抗势力,他们也始终不曾了解要征服这个势力,需要向人民申诉。人民之对于国家,只有纳税,选举,和服兵役;至于何种政府之建立或打倒,则是思想家,统治阶级,政治家的事情”[16]。而综观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法国人民总是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的,又如上文所述,雅各宾派是承认人民的力量的,于是历史便呼唤了更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执政。所以正像马克思所说:“(在法国大革命中),每当某一个党派把革命推进得很远,以致它既不能跟上,更不能领导的时候,这个党派就要被站在它身后的更勇敢的同盟者推开并且送上断头台。革命就是这样沿着上升路线行进。”[17]

结合上文讨论的背景,可以看出雅各宾派统治带有历史必然性,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不仅要继续同国内外封建势力作斗争,而且还必须打破常规,通过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来实现战胜敌人的历史重任”[18],这也就是马克思所提到的:“(无产阶级和那些不属于资产阶级的城市居民阶层),只不过是为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虽然它们采用的是非资产阶级的方式。全部法兰西的恐怖主义,无非是用来消灭资产阶级的敌人,即消灭专制制度、封建制度以及市侩主义的一种平民方式而已。”[19]于是资产阶级采取了这种特殊的“平民方式”来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而革命中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便是在一次又一次升级的革命中产生的[20],它的目的是“给战争带来胜利,解决法国国内面临的经济问题并处理叛徒与反革命者”[21]。

阅读全文

与法国如何处理叛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