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英国历代王朝,会有不同国籍的人,法国德国等……
现代以前的欧洲皇室由于好战,内部倾轧以及近亲通婚造成的遗传病等缘故,普遍人丁单薄,时常出现没有直系后裔继承皇位的现象。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就要根据该家族的族谱来选择一位血缘关系最近的旁系亲戚作为继承人。而在那个年代各国皇室长期相互通婚(当然是出于政治目的),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每个皇帝在别国皇室里都有相当近的血亲。因此当驾崩的皇帝没有直系继承人时,族谱时常会显示离他最近的一个血亲是外国的某亲王或者大公。
还有一种情况:皇帝在国内有亲缘更近的继承人,但是国内外某些强大势力不想让他继承王位,便以强权扶植一个外国亲戚上台。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
❷ 英国和法国文化传统相似,为何英国有女王,法国没有
这要追溯到英法两国开始确立政治制度之后两国的实行情况了。
英国比法国要先确定君主立宪制,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制大概在17世纪末,光荣革命之后。虽然一开始的君主立宪制皇权仍然凌驾于其他权利之上,但后来通过英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将英国皇室的权利逐渐关进了笼子里,从此英国王室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到了法国就不一样了,法国也曾经建立过君主立宪制,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法国的君主立宪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由于革命的主要成员是贵族阶级,所以最后即使胜利了,国王也依旧在位,而那时的国王以为能够东山再起,却没想到最后,这场革命彻底解决了王室问题。后来,法国确定了共和制。
❸ 我听同学说法国统治过英国`是不是有这回事
有这回事
诺曼底公国本身是法国国王查理三世(昏庸者)于911年为与入侵并占据加来海峡一带的诺曼人妥协而建立的,第一任公爵是诺曼人领袖罗洛。但是在理查二世公爵第一个正式自称为公爵之前,历任统治者实际上仍然是使用着北欧传统的贵族称号雅尔(Jarl)作为自己的头衔。1066年,诺曼底公爵吉约姆二世(即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从此诺曼底公爵之位一直由英格兰王室成员担任。
所以是法国人统治英国
❹ 英国和法国的关系
威廉姆
1272生于艾尔德斯莱,
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农,叔父是教区的神父。
他的叔叔教给他很多知识,
包括拉丁文,
法语等。
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尔横征暴敛,
很失民心,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
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
将君权双手奉送。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
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制造了数起大屠杀,
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贵族,
农民都拿起武器,与英国人作战。
在这种局势下,
华莱士长大成人,并在拉纳克附近领导了一支队伍发动起义。
1297年,他与美伦•布莱德福特结婚。
同年五月,
在英军的一次报复行动中,美伦被当地执政官威廉姆•哈泽里克杀害。
不久,华莱士设计攻占拉纳克,
俘虏了哈泽里克并亲手将其处决。华莱士屡战屡胜,
威名日盛,
引来众多同志加入义军,其中有一位安德鲁•穆里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
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另外,
贵族们也纷纷对其表示支持,
包括罗勃特•布鲁斯,詹姆斯•斯特沃特,
詹姆斯•道格拉斯等。
这时,华莱士和他的起义军已逐渐引起爱德华一世的注意,遂派遣了一支大军前来剿灭。
七月,
部分贵族投降英国人,华莱士和穆里则加紧训练和整编队伍,
准备迎战。
九月,双方在斯忒林相遇,
英军在渡过一座大桥时中伏,被人数少他们数倍但英勇无比的苏格兰起义军围攻并全歼。但穆里在此战役中伤重不治而死,从此华莱士只得独自担任起领导义军的重任。
十月,华莱士乘胜攻克了英国北部重镇德汉姆,
但由于兵力和补给不足,无力防守,
因此十一月退回苏格兰。
1298年五月,华莱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勋为骑士,
并被任命为苏格兰护国大将军,领导整个苏格兰争取自由的大业。
❺ 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也是法国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不是法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
20世纪50年代法国前总理居伊·摩勒一度提议法国与英国合并,接受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合并后国家的元首。 时任英国首相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委婉拒绝了这一提议。不久之后,摩勒再度提议,希望法国加入以英女王为元首的英联邦,不过最后也没有成事。
英格兰王室对法国王位的主张是始于1340年,历任英王自称拥有法国王位继承权的历史事件,而该主张直至1801年才告落幕。除了1360至1369年和1420至1422年间,历任英格兰君主,包括《1707年联合法案》通过后的大不列颠王国君主,都宣称自己拥有“法兰西国王”或“法兰西女王”的称号。
英王对法国王位的主张,最先由英王爱德华三世在1340年提出。当时英格兰的贵族也多是法国诺曼人的后代,而爱德华自己正是法国诺曼人的后代,其母亲法兰西的伊莎贝拉正是法王查理四世的妹妹。因此爱德华三世在其法王舅父驾崩后,作为其最近的男性血亲,宣称自己拥有法国王位继承权,并借此发动英法百年战争。
爱德华三世更在1340年开始自称为“法兰西国王”,开启了英格兰王室对法国王位的主张的第一页。爱德华三世继续沿用“法兰西国王”称号直至1360年5月8日,英法两国签订《布雷蒂尼和约 (Treaty of Brétigny)》,英王放弃法王称号以换取更多法国的土地。但1369年两国敌意在此萌生,爱德华三世再次启用“法兰西国王”的头衔,以至其后代一直沿用到1420年5月21日签订《特鲁瓦条约》,英国承认法王夏尔六世的合法地位,但夏尔六世承认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为其继承人,剥夺夏尔六世儿子王太子夏尔的继承权。亨利五世便以“法兰西太子兼摄政王自居。
亨利五世和夏尔六世在1422年的两个月内相继驾崩,亨利五世年幼的儿子亨利六世登基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成为历任英王当中唯一一位有名有实法国国王,仅非自称。
随着英王亨利六世1453年起的精神失常和随后而至的玫瑰战争,英国王室无暇主张其法国王位继承权,并几乎失去所有在欧陆的领地,唯成功固守法国北部的加莱,直至1558年共有8位英王以“法兰西国王”或“法兰西女王”之名,统治加莱.
16世纪英法关系依然紧张,吉斯公爵弗朗索瓦麾下的法军在1558年1月7日攻陷加莱,玛丽一世和其妹伊丽莎白一世,继续沿用法兰西女王的称号,纵使伊丽莎白一世在1559年的《卡托-康布雷齐和约》放弃对加莱的主权。
法国大革命在1792年9月21日推翻了君主制度,第一共和国取而代之。在1797年的里尔和会上,法国代表要求英王放弃对法国王位的主张,作为讲和条件之一。
而1800年联合法案将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王国之时,英王乔治三世决定放弃对法国王位的主张,并去除了王徽上的百合花饰,并在1802年的《亚眠和约》正式承认法兰西共和国。
❻ 法国和英国明争暗斗了上千年,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法国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历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条裤子。无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狼狈为奸的两个强盗,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铁打不动的军事联盟,英国和法国总是喜欢成双成对。
可以说,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法国所不具备的,被动挨打,几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要么法国称霸欧洲,无人敢惹,要么再出一个诺曼底公爵。
❼ 历史上,英法两国国王、王子征战不休,原因为何
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引发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到一点就是利益问题;当双方的利益无法通常正常手段调和时,战争就是最后的解决手段。英法百年战争的表面原因是两国王室的继承人选择问题,深层原因在于两国的主权与领土纠纷,导火索则是羊毛贸易。
1337年 - 1453年英法两国战战停停,时间长达116年,最终以法国获胜结束,通常认认英国是放侵者,而法国是反抗入侵者。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国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英法百年战争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英国入侵法国,法军战败,最终双方达成布勒丁尼和约:法国割让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法王支付300万金币的补偿款;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声索。
第二个阶段法王查理五世反攻英军收复失地,英军战败后退守沿海区域,最终双方达成新协议:英国在法国的领土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
第三个阶段英王享利五世趁法国内乱,再次入侵法国,逼迫法王查理六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
第四个阶段圣女贞德引导法国军队收复了奥尔良城,并开始反攻英国;14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值得一提的是圣女贞德在后来的反英战斗中被法国封建主出买,以四万法郎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1431年5月29日上午,圣女贞德在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当作女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
❽ 英国由什么民族建立
是由入侵后的日耳曼部落与原住民同化后一起建立的。
最初是罗马入侵之后才是日耳曼,只是日耳曼入侵后英国才正式形成了封建体系,所以将日耳曼入侵视为英国建立的开端;罗马人撤退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之后与原住民同化后统称为英吉利人。
这些日耳曼人主要包括三个民族: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这三个民族就是如今英国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的直系祖先。公元800年,由撒克逊人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在九、十世纪,来自丹麦的维京人不停入侵英格兰,使英国人混有大量丹麦人血统。
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威廉征服了英格兰,使英国上层社会血统大换血,变成了诺曼人(也是北欧维京人的后代)。随后的金雀花(安茹)王朝的建立者也是来自法国的,英国王室是法兰西人血统。再之后的都铎王朝的皇室是来自威尔士的。
在之后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则是来自苏格兰。而英国最后两个王朝汉诺威王朝和温莎王朝的王室全部来自德国。
因此,英国的民族构成还是比较复杂,是外族不断入侵融合的产物,但大部分是日耳曼人血统,一部分是凯尔特人后代。
(8)为什么英国王室是法国人扩展阅读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❾ 现在英国王室是法国血统吗
法国血统基本没有了,从亨利八世之后,英国国王就不准娶天主教徒了,你算算多少年了。
现在来讲英国王室的血统其实挺杂的,从1689光荣革命后,国王就是荷兰人威廉三世和詹姆斯二世的的女儿玛丽二世,他们的女儿安妮女王死后无嗣。就只好邀请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菲亚的儿子汉诺威选侯继承王位为乔治一世,而他却是一个不会讲英语的德国人。其后又经历了两个朝代,无不是外姓人入赘给女王,子女又成为国王的事实。所以,英国王室和其他欧洲小国的王室一样,血统太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