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国历史上被灭国几次
一次也没有,但几度濒临灭国:英法百年战争时期
拿破仑战败
普法战争战败
二战时法国全境沦陷
以上几次战争法国一次比一次国土损失大,但一次比一次亡国可能小,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没有民族意识,所以战争类似于诸侯争霸,在王位继承上争夺,这次如果英国战胜了法国,那法国就真的灭亡了,因为英王是法王遗嘱中英法两国的共同领主,但好在贞德的精神感召下法国人民总算站了起来,贞德的牺牲也鼓舞了包括法国贵州在内的全法国人的斗志;
拿破仑虽然战败,但法国非但没有被占领,反而走上了温和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被拿破仑保存下来,法国在19世纪虽然国势衰微,但人民的觉悟和信念都空前绝后于任何时期,故而法国虽几经战乱却仍然是精神文化的圣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无一不诞生在这时的法国,所以即使法国全国被异族控制法国精神也不致消失;这就是后来普法战争和二战时法国全境沦陷于纳粹德国但仍然不屈服且很快复原的根本原因
‘贰’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何如此迅速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第如此迅速战败的原因如下:
1.法国人盲目建设马其诺防线,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国人永远无法逾越。
2.联军的作战意识很是消极,是既不想打又不敢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一战的阴影、波德战争的震撼,自身军队模糊的战争定位影响。以至于开战前夕很多法军因为喝高了而住院、支援物资里明确要求加入娱乐用具、拿自家产的葡萄酒去分界线和德军换啤酒喝。
3.德军及其周密的作战部署,由曼施坦因元帅制定的黄色方案将兵力分为ABC三个集团军,A集团军部署于北部平原,负责进攻和掩护B集团军;B集团军部署中部森林,为主力部队;C集团军部署在马其诺防线,负责牵制联军主力。
4.法国情报机构的无能。希特勒自编自导“黄色方案曝光”,使联军认为其主力部队是A集团军,为B集团军赢得了绝对的胜利。
5.两国治军思想的严重差异。法军虽然兵力远高于德军,但思维严重拖轨,在以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配合步兵和空中力量的战略时代,法军还是侧重以步兵为主,装甲部队为辅(肉盾)的陈旧思维,而且还是单纯注重防御(马其诺防线),在运动战大展神威之时还是沿袭一战的老思维。
(2)二战法国败了多少扩展阅读: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又称法兰西战役,法语:Bataille de France,德国将其称为西方战役(Westfeldzug)),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
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
背景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实力来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
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但开战,德国必亡。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战役
‘叁’ 为什么二战时法国会败得这么快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双方面的,法国的败是一方面,德国的胜是另外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德国一战前有个总参谋长叫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他制定过施里芬计划,以炮兵强大的火力引导步兵作战,六个星期搞定西线,然后挥师东进。施里芬计划实际上就是早期的闪击战思维,快速出击,以强大火力迅速打垮敌人,只不过那个时候最猛的武器就是炮兵。后来的一战和二战让我们看到了,德国确实是这么打的,军队建设也围绕着这个计划建设的,所以德国早就有准备。
德国早有准备,加上德军的强大让很多国家迅速被全境占领,东面的苏联如果不是纵深够大也可能被德军打了个贯穿,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损失的面积已经不少于法国了。所以说法国的败,德军的充足准备占一方面。
法国军队的作战思想落后于德军,加上过度依赖马奇诺防线,让法军在德军面前显得异常脆弱,飞机坦克成为战争主力使战争更需要机动性,可是一条庞大的防线把几十万大军死死地钉在这动弹不得。德军的顺利和法军的无力更让双方军队的士气一个更高涨一个更低落。
‘肆’ 二战法国沦陷用了多长时间时间
二战中,法国只用了38天就沦陷了。
法国在二战初期的迅速战败,最主要的是不适应德军的闪电战战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战局,都取决于时间因素。法军反攻所以屡屡失灵,一则是因为他们把时间估计得太慢。赶不上情况的变化,再则是因为德军先头装甲部队前进行动之快也超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预计。
因而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与英国人实行了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移,让德国去打苏联。德国攻打波兰的时候,英法联军实行奇怪的“静坐战”。其次是军事思想的落后。二战初期,法国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一战的堑壕战。
于是法国花巨资修建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戴高乐写的装甲兵运用在法国无人问津,结果被德国人花几元钱买去了。德国人用闪电战绕过坚固设防的“马奇诺防线”到法军背后,导致法军猝不及防,法军很快就投降了。
(4)二战法国败了多少扩展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首先,在亚洲的东部,中国、越南、朝鲜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扩展到中东、北非 。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外,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拉丁美洲战后民族运动也在深入发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胜利,影响尤为重要。
60年代以来, 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其中新独立国家达69个。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民族独立国家的普遍出现为发展中国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
‘伍’ 二战时法国仅仅30多天就沦陷,这是为什么
1940年5月德国开始进攻法国以后、仅用了44天法国就举白旗投降了。德军以15.6万伤亡的代价、歼灭法军29万人。同时有190万人当了德军的俘虏。 简直令人咋舌!
然而德国人的精明与法国人的天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国自认为北部的山脉地形是天然屏障、机械化部队无法经过。并且有比利时在中间作为屏障。所以在马奇诺防线并没有修建到北部。
结果德国未经宣战、突击比利时、只用了16天比利时投降、德国的装甲部队出人意料地从北部山脉长驱直入、开进法国平原。 庞大的马奇诺防线成为摆设、没有阻挡住德国一步。
‘陆’ 二战时,拥有240万军队的法国,为什么仅仅支撑了40天便被灭国
西线战事开始后,德军总共投入了137个师,盟军总共投入了135个师(法国94,英国10,比利时22,荷兰9)。武器方面,德军有3824架飞机和5820辆坦克,盟军择优3800架飞机和3100辆坦克。
从实力上看,2支军队应该属于势均力敌的,但是战争结果却大大超出让人们的想象。从1940年的5月10日到6月20日,短短的40天时间,法国却崩溃了,陆军共阵亡82000人,被德军俘虏的则有154万7000人。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法国如此迅速的战败,原因有很多,比如战略判断失误,没有积极备战,有150万军队都是临时征集的农民,另外就是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竟然没有派上用场等等。
一、法国战略判断失误,致使仓促迎战
法国和英国虽然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但是法国的胜利完全是惨胜。一战的西线战场主要在法国境内,对法国的经济破坏很大。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同样波及法国,法国经济遭受重创。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法国对德国一再忍让。德国收回莱茵河地区、吞并奥地利等行动,法国均保持沉默。在德国入侵其盟友捷克斯洛伐克时,英法两国再次让步,以至于德国一口气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德国进攻波兰之后,作为波兰名义上的盟友,虽然英法两国也向德国宣战。但是两国一直按兵不动,两国希望德国继续向东去进攻苏联。不过此时苏联与德国已经达成了默契,德军主力开始掉头进攻西欧各国。英法两国均毫无准备,属于仓促迎战。
法国为了防御德国,耗费巨资修建了一条马奇诺防线。这道防线本身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由于法国战略上的失误,使这道防线成了二战中的笑柄。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德军想从正面攻破这道防线不是不可能,但要付出极大的伤亡。不过这道防线有一处致命的瑕疵,由于比利时的反对,法国没有把防线延伸到海边。德军先使用战略欺骗战术,引诱英法两军精锐力量进入比利时。随后30多万德军穿越阿登森林,长驱直入杀进法国。这一行动成功的绕到了马奇诺防线的背后,法军没有任何的防备,一时之间大败亏输。随后,德军开始向法国纵深挺进,法国始终未能组织起第二轮防御。
二、法国军队准备不足,主和派上台形势艰难
由于战争突如其来,法国军队毫无准备。为了抵抗德军,法国政府临时征集了150万军队。但是问题来了,法国拥有堆积如山的军服和粮食,但是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着新征集的150万军队。法军坦克的性能更胜德军一筹,但是法国空军的战斗力十分低下。法军坦克在进攻的途中被德军战机袭击,此后法国失去了抵抗德军的最后家底。法国军队的总兵力有240万,但那150万是连枪都拿不稳的新兵。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有战斗力的法军部队消耗殆尽。德军兵临巴黎城下时,法军数量还有170多万,但这些军队根本不是德军的对手。为了减轻国家的损失,法国政府宣布向德国投降。巴黎成为不设防的城市,德军在巴黎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法国投降的主因是因为主和派上台。法国总理雷诺是一个标准的抵抗派,但是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和副总理贝当等一大批人都主张向德国投降。总理雷诺在政府中孤掌难鸣,最终宣布辞职。在此之后,贝当成为法国总理,这位一战时的法军英雄却主动向德国求和。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将一战时德国签订投降书的车厢从博物馆拖了出来。德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法国,他们发现了法军仓库中堆积如山的战争物资,但武器数量确实不多。为了彻底削弱法国,法国领土被一分为二。法国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全部被德国占领,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则有维希傀儡政权控制。法军将领戴高尔逃往英国,在英国伦敦组成了流亡政府。
‘柒’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损失了多少
法国遭受损失最严重的是一战
一战法国青年大量死亡,法国被打成了寡妇国
而西线的战场几乎都在法国,德国除了军队,平民到没有太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都在乡村,城市战不多,整个一战军队伤亡占总伤亡60%以上,不到40%的伤亡是平民)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人口也没有恢复
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和法国领土相当,可是德国人口是法国的一倍。
法国投降奇快,纳囘粹德国除了清洗法国的犹太人和波兰人,并没有屠囘杀法国人
(二战平民伤亡奇大,占总伤亡的70%左右)
法国一战总死亡人数169万(包括战争直接死亡,战争原因死亡)占法国总人口4.29%
法国二战总死亡人数57万(包括战争直接死亡,战争原因死亡)占法国总人口1.35%
‘捌’ 二战中,法国怎么败的这么快
法国主要败在:
1.大战略:根本不准备打仗怎么会赢 ?
2.战略:法国过于倚重防线,没有对侧翼进行有效的保护
3.战役:反应迟钝。比如法军以为德军渡过马斯河需要很久的时间做准,没有想到德军一次突击就过来了。
4.战术,法军战术落后,没有协同,其实法国坦克并不逊色于德国同期。
5.士气: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两次大战中过得很郁闷,英国错误的判断了形势,战后迅速开始压制法国,法国几乎所有的战略构想都被破坏,加上大萧条,法国的士气向当低落。
6.军事思想,大家都知道,法国军事思想很落后,仍然墨守一战的战役战术体系。
‘玖’ 二战法国盟军与德军兵力差不多,为什么被包围后输了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正式打响。德国共出动了132个师,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飞机投入战斗。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盟军部队,共出动134个师,约5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14000门火炮,约2600架作战飞机投入战斗。
有人可能还会疑问,为什么盟军不向后突围,却要选择“敦刻尔克大撤退”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容易想得通。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此可见在战场上,进攻方和防守方完全是处在不同频道上的。德军进入法国本土的兵力虽然远没有包围圈中的盟军人数多,但却可以以逸待劳守卫住那些关键节点。而且德军实施包围的A集团军配备了大量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盟军若是想靠兵力优势突出重围,结果只能是有去无回。
事实上,盟军也做过向后突围的尝试,但很快就发现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盟军的突围也并非全然是无用功。当时德军不少高级将领都担心A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前进太快,在受到盟军反击后,德军统帅部立即下令先头部队放慢脚步,等待后续部队跟上。这为盟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盟军唯一的生机就是走海路撤往英国。如果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德军逼近的更紧迫些的话,恐怕盟军真的就只能被赶下大海了。
‘拾’ 二战法国失败原因大部分是一战损失过多吗,如果是,那德国一战比法国损失更多,他怎么发动二战的
二战法国失败原因并不是一战损失过多,而是战略错误,花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并没有发挥作用,而前线军队面对德国的闪电战进退失据,一败涂地。至于德国发动二战,更多原因在于英法的绥靖政策,让德国有机会快速恢复实力发展军力,如果能够阻止德国侵占波兰,或许就不会有二战,当然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