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十八世纪法国着名思想家有哪些

十八世纪法国着名思想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4 11:39:37

A. 18世纪法国三个着名的启蒙思想家的名字

18世纪法国最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毫无疑问是伏尔泰,最有名3人则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伏 尔 泰: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

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 。

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B. 18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

狄德罗简介: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网络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手工业者家庭,深受英国经验主义者的思想影响,相信科学技术力量,为此编辑了集自然科学、机械工艺与人文科学三方面知识的《网络全书》。他的唯物主义带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包含转化的观念。他站在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立场上,持国家起源于契约的观点,以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利益独断专行,就丧失了掌握政权的理由。他认为个人在政治上应当是自由的,在产品分配上应当是平等的,符合人性要求的就是自然权利。他的着作有《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网络全书》条目等。

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原名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中产阶级家庭。1704~1717年在耶稣会创办的路易大王中学读书,毕业后从事文学写作,曾用讽刺诗抨击封建专横统治,因触犯王室贵族两次入巴士底狱。1718年发表第1部悲剧《奥狄浦斯王》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笔名。1726~1729年旅居英国,结交上层文人和政治家,考察政治制度,深受I.牛顿、J.洛克的科学、哲学思想影响。回国后宣传英国社会制度与自由思想,1734年他的《哲学书简》曾被取缔焚毁,于是远离巴黎,在锡雷村居住15年,潜心着述。40年代起受到朝廷重视。1745年被委任法兰西史官,1746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同他通信论学。1750年应腓特烈二世邀请在柏林居住3年,后因意见不合而决裂。最后20年定居法国、瑞士边境费内庄园,从事写作和创办学校,还开垦荒地,建立手表工场,替受宗教迫害的C.卡拉,P.P.西尔旺等诉讼平冤,揭露天主教会黑暗残酷,号召粉碎这种无耻罪恶。他编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J.梅利埃的《遗书》,主张改造法庭、建立陪审制度,禁止任意逮捕,废除酷刑。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着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C. 18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四位哲学家的简介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网络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手工业者家庭,深受英国经验主义者的思想影响,相信科学技术力量,为此编辑了集自然科学、机械工艺与人文科学三方面知识的《网络全书》。他的唯物主义带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包含转化的观念。他站在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立场上,持国家起源于契约的观点,以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利益独断专行,就丧失了掌握政权的理由。他认为个人在政治上应当是自由的,在产品分配上应当是平等的,符合人性要求的就是自然权利。他的着作有《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网络全书》条目等。
孟德斯鸠(1689—1775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拉勃烈德城堡一个达官显贵之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18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着《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着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着述。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748年,他最重要的着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1755年,他旅途中染病,去世。

伏尔泰(1694-1778年) 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着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他又写过不少历史着作,如《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着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念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他的叛逆由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卢梭( 1712 ~ 1778 ), 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着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
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 16 世纪中期来到瑞士。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 10 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 13 岁至 15 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里,德·瓦朗夫人既是他流浪生活的第一个港湾,也是他过于丰富而略嫌病态的爱情生活中钟情的第一个女性;在这儿,卢梭渡过了近 10 年的浪漫而稳定的生活。 1749 年,卢梭的应征文章《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这虽使他一举成名,却也逐渐显示出他同其他启蒙主义者在思想立场上的分歧和差异。其后,他渐渐地与网络派决裂了。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渡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生涯中硕果累累的阶段,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同时激怒了当局和网络派,卢梭避难逃至瑞士等地,最后回到法国仍不得安宁。他晚年时在巴黎离群索居,《忏悔录》一书于此时完稿。 1778 年,卢梭死在一个侯爵的庄园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 1794 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D. 在18世纪的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有哪些人

在18世纪的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吹起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斗争的号角,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网络全书派的唯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

E. 法国启蒙运动五位代表作家

1、卢梭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着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2、伏尔泰

伏尔泰(法文:Voltaire,生于公历纪元1694年11月21日—逝于公历纪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岁),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

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着名学者、作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3、孟德斯鸠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

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4、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生于郎格里。,法国启蒙 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诞生在朗格尔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父亲是个技艺高超的制刀匠。他先后在朗格尔和巴黎的耶稣会学校读书。父亲原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好律师,而他却热衷于数学、语育、文艺和哲学。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

一气之下,便断绝了对他的接济。这位来自外省的年轻人只得在巴黎以教书和翻译的微薄收入谋生。艰苦的生活锻拣了他的意志,他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研究自然科学。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1755年起在母校任教,这一时期是他思想上的“前批判期”。

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讲授多门学科,同时发表了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着作。1770年被聘为教授,他的思想转入“后批判期”。

从1781年开始。他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3部着作。这标志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诞生,并带来了一场哲学上的革命。

1793年他因一些观点,被告蔑视基督教教义,遇到一些麻烦。但他仍不断探索和写作,直到1804年2月12日病逝。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F. 在法国大革命中,着名的思想家都有谁

卢梭(1712——1778)
是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使孟德斯鸠成为举世闻名的资产阶级卓越思想家的,是他在1748年发表的重要着作《论法的精神》。在这部着作中,他不仅尖锐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天主教和神学,更加重要的是,他在这部着作中完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尤其是在这部书中他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他的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方面写了大量着作,近百卷之多。法国启蒙运动的着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

狄德罗(1713年10月5日 - 1784年7月30日),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网络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网络全书》主编。
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网络全书》。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其它着作包括《对自然的解释》 和《生理学基础》

约瑟夫·德·梅斯特,1753年出生,出生在尚贝里一个法官家庭。虽然他从小接受了传统的耶稣会教育,但是,生活在尚贝里这种属于法语文化圈的地方,很难不受启蒙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梅斯特一度为启蒙思想所吸引,他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研究“哲学家们”的着作。然而,法国大革命最终促使梅斯特成为启蒙思想的坚决反对者。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中,他逐步认为,这场具有“魔鬼般特性”[2]的革命是启蒙哲学的实践;因此,伏尔泰、卢梭等都是社会罪人。[3]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大革命前还是大革命爆发后,梅斯特从未怀疑过启蒙哲学的重要性,而且,他经常会借用启蒙思想家的一些观点。梅斯特与启蒙哲学的这种特殊关系,在他对卢梭思想的批判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卢梭是一名民主主义者,他抨击旧制度下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并希望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一个完美的政治社会。约瑟夫·德·梅斯特却是一位保守主义者,他极力反对民主思想,强调既存权威,为旧制度辩护。因此,通常他们被视为是截然相对的——卢梭居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阵营,梅斯特则坚守保守主义者和教皇至上论者的阵营。

孔多塞(1743.9.17-1794.3.29)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誉。理论有两方面的成就:一是主张社会政治研究必须引用数理方法。以此和维柯并列,成为18世纪建立有效的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最有贡献的两个人。其二,就是《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出的“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观念,而成为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人之一。

西哀耶斯,马拉,乔治·雅克·丹东,罗伯斯庇尔 应该算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抑或革命家,算不上思想家

G. 18世纪启蒙思想家11代表人物

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②法律应当体现理性(代表着作如《论法的精神》、《波斯人的信札》等)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着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论述了自然历史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对于国家品格的塑造。正因为如此,他的这一段论述才具有真实的客观意义。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作用是长期的根本的,是不会因为某人的立场或是利益分割而变化的,显然这样一种巨大作用将继续延续下去。在现代经济或是历史研究中,他的这个论证视角仍然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孟德斯鸠是国家学说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伏尔泰
主要主张:
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伏尔泰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⑤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政的同时,他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主要着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启蒙运动的杰出领袖。
狄德罗
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网络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网络全书》主编,是启蒙运动中网络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卢梭
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②社会契约说(着作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
③革命合法性
④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⑤理性是不可靠的
卢梭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卢梭继承了洛克的“人民主权说”,进而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认为它非常重要,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卢梭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的理论旗帜,对欧美各国的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根本上反对君主的存在。
康德
主要思想:
① 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ufklärung ist der Ausgang des Menschen aus seiner selbst verschuldeten Unmündigkeit. Unmündigkeit ist das Unvermögen, sich seines Verstandes ohne Leitung eines anderen zu bedienen.“ — Immanuel Kant: Was ist Aufklärung? )
② 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即“人非工具”。
③ 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力,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的范围之内。
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德意志着名哲学家。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着作家,声望日隆。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着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霍布斯
(1588-1679)早期着名的启蒙思想家,生于英国维尔特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
霍布斯
幼聪颖好学,15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曾在欧洲大陆旅游过多年,结识许多科学家,并做过培根的秘书,思想深受培根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此后他的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英国革命是没有受到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的)。霍布斯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因此,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认为专制政权有权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他认为世界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
洛克
(1632-1704)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革命期间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不应干涉公民的私有财产。他有一句名言内容是“我的茅屋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洛克甚至进一步认为私有财产是人权的基础,没有私有财产无人权可谈。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利应分属议会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权思想后来为孟德斯鸠所继承和发展,变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现代三权分立模式。

H.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极其主要学说

2.卢梭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卢梭对法国封建社会进行的批判最为严厉,最为激烈。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还强调“公共意志”,认为它非常重要,公民应接受它的统治。“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卢梭的思想主张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的理论旗帜,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昌盛了深刻影响。
3.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着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任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4.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网络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网络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美学思想
5.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着作家,声望日隆。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着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6.霍布斯
早期着名的启蒙思想家,英国的霍布斯。霍布斯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军权也不是神受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因此,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他认为世界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

I. 18世纪法国的四大启蒙学者

伏尔泰:美是能引起惊叹与快乐的东西,美是相对的,美的观念取决于国家种族和地理条件 。

卢梭:崇尚自然、反对文明、反对科学与艺术,认为在文明社会所追求的是种邪恶而虚伪的共同性,人只听从习俗和礼节的摆布,不再听从自己的天性。专业分工把人变成片面,造成人与制度的矛盾。应重新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狄德罗:最重要启蒙主义领袖,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反对唯心主义把美看成天赋观念,提出“美在关系”说。强调要在事物与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美,自然是文艺的泉源和基础。狄德罗在恢复古希腊以来的唯物主义美学传统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也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J. 法国作家谁是18世纪着名的什么他的巨着是什么

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
法国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
孟德斯鸠(1689年-1755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讽刺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颂扬英国的宪法。着作《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

伏尔泰(1694年-1778年)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原名: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着名学者、作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德尼·狄德罗(1713年-178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网络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除为网络全书写的大量词条外,还着有《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等。

阅读全文

与十八世纪法国着名思想家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