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国联军侵华把哪块地方割给法国了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没有要求割让土地。
法国侵占的中国领土是“广州湾”也就是现在的湛江。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1月16日)清廷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租借湛江,租期99年。
但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战后法国不再要求继续租约,湛江港被收回。
㈡ 湛江原是法殖民地,那些法国人现哪了
抗战时期,湛江被日本占领,小日本自然不会让法国佬在了,当小日本投降之后,法国佬也想回湛江继续殖民统治,但当时的法国已经没有当年的国力了,蒋介石也不会同意,毕竟当时中国的国力相对来说,已不弱了,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别以为法国是无条件废除与清朝的不平等条约的。
法国佬其实更想越南那块更肥的土地。但当时越南的日本军是向蒋介石的军队投降的,所以当时蒋介石拿越南换湛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以致有后来的越南一分为二,再有美国加入的越南战争。
法国人当然一部分去了越南,一部分是回去法国了。当时在湛江的法国人也不多,它只是把湛江当作一个转运的港口,越南才是它的真正的殖民地。你看一下湛江有多少法式建筑!
㈢ 湛江不会法语 熟悉湛江历史的请进
湛江确实是法国的殖民地,时间是1899-1945年,当时的湛江称作“广州湾”,而法国人则称当时的湛江为“白雅特堡”(Fort Bayard)。
由于法国当时重点开发的殖民地是印度支那一带(现在的越南和马来半岛部分地区),湛江的殖民开发一直没有详细的规划,到了1914年在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自顾不暇,更遑论殖民地的统筹规划开发了。而1917年一战结束,法国已经江河日下,因此法国政府并未在湛江强制推行法语基础教育。另外,法国占领湛江的时间也只有不到五十年,因此,法语未在湛江得到普及。
其实,殖民地要普及宗主国的语言,殖民时间起码需要超过200年的时间,印度普及英语、巴西普及葡萄牙语、美国和澳大利亚普及英语、拉丁美洲普及西班牙语都是由于这些地区分别被其宗主国殖民至少两百年了才做得到。远的不说说近的,我们看香港被英国殖民150年也只不过是部分精英人士才通晓英语而已,民间始终使用的是广东话。
楼主清楚了吗?
㈣ 湛江市曾叫广州湾,被法国占据时为何叫白瓦特城
1.湛江
湛江的旧称是广州湾,“广州湾”此名称来源于满清时期,据考证是因为广州村得命广州湾。闻一多先生着名的《七子之歌》中,对于广东境内写有四个:他们分别是香港(岛)、澳门、九龙和广州湾。前三个,大家都很容易知道是哪里,但是最后一个很多人觉得是广州的市中心,其实并不是,它指的就是湛江。
㈤ 广西北海,广东湛江何时为法国占领
1885年后,甲午中日战争后,戊戌变法前,是中法战争后占领的。
㈥ 哪位大神知道二战时湛江的沦陷时间
湛江(Zhànjìāng),简称湛,旧称广州湾(Kwangchouwan)、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937年9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收回法国租借地广州湾,并定名为湛江。湛江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1984年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还是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㈦ 广东省的湛江
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法国重组的法奸政权--维希法国---成为纳粹德国的附庸国。
1943年2月 在纳粹德国轴心共同作战的方针下,法国维希政府与日本签定《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湛江广州湾租界转交给日军占领。(不仅是湛江广州湾租界,整个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都交给日本)
日本战败,湛江租界由日本交回国府老蒋,而中南半岛有些地方就趁机“犭虫” 立。脱离法国殖民。
香港陷于日军之手,英日之间并未签订任何协议。日本投降后,老蒋原本想派兵直接占领香港收回,终因英美反对而作罢。香港仍由英国占领。之后的故事你应该清楚。
㈧ 问问湛江的历史
市名之由来
1899年,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
据现存的地方志记载,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的。今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夏、商之间),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
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1911年10月起,五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会公署、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 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县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宁景炎三年(1278年),宁帝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 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 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
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现湛江市共辖二县:遂溪县、徐闻县,四区: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坡头区,代管三个县级市: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广州湾的相关历史〕
前言: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湛江地区旧称“广州湾”(Kwangchowan)。此名称形成于明清时期,有学者考证说是因南三岛有“广州湾”村坊而得名,亦有学者认为是因高雷府属广州管辖,地图上在“广州”的中部而得名。
七子之歌-------广州湾
东海(岛)和硇州(岛)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897年,法国军舰白瓦特号(Bayard)为避台风闯入"广州湾",为这一深水良港而动心,献书法政府租借"广州湾",揭开了广州湾殖民地历史的序幕。
1898年4月,法国侵略者强占海头汛(今霞山区),向内地拓地,遭到本地人民长达1年多的抗击。1899年11月16日中法签定《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租界内地域统称"广州湾”租借与法国99年。法国人为纪念Bayard舰把广州湾的中心城市称为“白瓦特城”(Fort Bayard)。2001年赤坎南桥某酒吧曾以此为名开业,结果遭到国内舆论谴责,后改之为“红土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至1943年,广州湾偏安一偶,获得短暂繁荣。
1943年2月21日,日、法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被日本占领。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18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国帧与法国驻华使馆代办戴立堂代表中法政府在重庆签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法国临时政府交接广州湾租借地条约》,广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8月22日,广东省政府奉国民政府令,以广州湾租借地辟为省辖市,定名“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
[编辑本段]广州湾时期---湛江历史沿革
今湛江辖地远在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夏、商之间),已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代,设徐闻县辖整个雷州半岛,并为合浦郡治。唐代,“徙闽民于合州”(即雷州半岛),南宋未年,元兵南进,闽、潮沿海大批居民从海路南迁,老市区赤坎开始成端口,元以后,沿海制盐业颇兴。明清两代,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尤以葛布着名。1898年起今市区范围为法国租借,时名“广州湾”。
广州湾时期Tchekam赤坎鸟瞰(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作为法国租借地的广州湾(今湛江市区)偏安一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繁盛一时。1943年,日军占领后广州湾日渐衰落。抗战胜利后广州湾回归,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 .
湛江市区在形成以前,其范围分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今市郊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
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元兵南进,南宋王朝君臣从福建沿海岸南逃,宋帝赵罡因惊吓病亡,赵昺即位于今东海岛,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是时,今市区中最古老的城区赤坎也开始逐步形成商端口。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堪川巡检司。
1898年3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瓜分中国的割地狂潮中,法国以“趸煤”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吴川县属的海湾小村坊”广州湾”(今南三岛内),然后肆意向东西两边的内地扩张,引起遂溪、吴川爱国官绅和人民群众的坚决抵抗,这就是有名的广州湾人民抗法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组成部分。
“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郭沫若的诗句,是这一伟大斗争概括而形象的反映。
由于清政府惧外妥协,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从此,广州湾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其范围:南部由原遂溪县属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为界至志满,转向东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为界向东出海面,横过调顺岛北边水面至吴川县属的兜离窝登岸,再向东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陆地3海里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岛、东海岛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里海面止;陆地总面积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设于麻斜市;1911年废麻斜市,行政首府迁西营市(今霞山区),并设赤坎市(现赤坎区)。
民国32年(1943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湾,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我国同时从日法手中收回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定名为“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行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府仍设于西营;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设于湛江。
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为南路、高雷、粤西、湛江地区公署所在地。地区行政机关设于赤坎;市行政机关设于霞山,市区大体范围一直没大的变化。
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为市管县体制的湛江市,为省直辖市,原湛江市设赤坎、霞山、坡头4个区。中共湛江市委员会、市人民政府设于赤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设于霞山。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㈨ 如果当年法国占领了湛江,现在的湛江是不是就很繁华例如香港
很困难。。。当然也有可能。。。当年英国占领的香港经济之所以这么发达,主要原因是当时香港是通商口岸(自由贸易港口)as
you
know,在1700年以前世界就进入了海洋时代,所以自由贸易盛行时期,香港可以是利用它的地理优势和免税优势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也为今天香港的繁华奠定基础。当然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时香港吸收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相对先进的思想,比如香港当时贪污成风,于是英国人给香港建议起“廉政公署”虽然每个国家都有相似的反贪部门,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反贪部门有廉政公署的权力大,效率这么高,因为当时几乎是每一个香港人都参与进来了。他们的观念是:"零容忍"一元钱也是贪污,这已经深入香港人心!
如果当年法国占领了湛江,这样的大前提是法国看得起湛江,因为湛江不是通商口岸,而且地理位置不太理想(虽然是沿海城市,但是没有珠江三角洲那么广阔的港湾)。如果当年法国占领了湛江,占领时间很长,并且湛江人民没有发动反侵略战争的话,那么湛江也会是另外一个香港!当年越南抗法战争之所以没有繁华起来,原因是当年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从而错过了吸纳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相对先进的思想观念【越南抗法战争,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十年时间,越南人民都在反抗,而香港可没有(因为香港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了,没有必要反抗了)。。。在反抗过程中,越南人民虽然保全了自己领土的完整,却也错过了一个吸收外来先进思想的时机,,,
就说这么多了,如有疑问请追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