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大使馆为什么有傅雷

法国大使馆为什么有傅雷

发布时间:2022-06-26 20:44:46

❶ 傅雷的成就有哪些

对于傅雷,今天的青年人可能很陌生,但对于上一代人来说,许多人是看着《傅雷家书》长大的,而且,傅雷让中国人认识了巴尔扎克、罗曼·罗兰,认识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也认识了欧也妮·葛朗台。傅雷是我国翻译界的一代巨匠、杰出的文艺家,1908年4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西傅家宅(现上海市南汇县),取名“怒安”,是长辈受《孟子》“一怒而天下安”的启示而得,后改名为雷,是由远方表亲张愚石老人,从“大发雷霆之谓怒”而来。

傅雷4岁时,父亲蒙遭冤狱,一气而病,不久便撒手人寰。母亲为营救父亲四处奔走,以至于无暇照料孩子,傅雷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下来。在寡母严教下,他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他1919年就读于周浦镇小学二年级,主管傅雷所在班级的老师是极有名望的书法家,对傅雷影响很大。1921年,傅雷考入上海徐汇公学念初中(现徐汇中学)。傅雷在此三年多主要学了法语,因为此校系教会学校,傅雷很反感,用激烈的言辞反对宗教,初中未能毕业就被学校开除。1924年,傅雷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就读高中,后来发生的五四运动使傅雷刚正、激进的心灵受到了激烈的冲击。他带头掀起了“大同风潮”,后被其母亲拉回了乡下。1926年秋天,傅雷改入上海持志大学,只读了一年就赴法国巴黎留学,当时年仅20岁。在巴黎期间傅雷曾与刘海粟、梁宗岱等创办了《华胥》杂志,出了两期,寄回国内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31年秋傅雷与刘海粟夫妇结伴,返回离别四年的上海。期间正逢“九一八”事变,傅雷遂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在上海结婚。1933年傅雷离校,致力于法国文学翻译工作。抗战胜利后,傅雷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时局风云、民生疾苦的政论文章和杂文。

傅雷是一部书,是一部蕴涵着热情、直爽、好学、才华的书。傅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是文学翻译家,他的译作达34部之多,其中多是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着。煌煌15卷《傅雷译文集》,洋洋五百余万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伟构。他的译笔“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文字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清丽可诵,堪称我国翻译的典范。

傅雷是美术批评家。1927年他自费赴法国留学,主攻西方艺术史,24岁就译出了《罗丹艺术论》这样不朽的名着。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专”讲课时,写出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这样的大作。他不单是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其知识之渊博,议论之宏富,即使在今天,也足令美术史家效法。

傅雷是音乐鉴赏家,早在20岁的时候,他就受罗曼·罗兰的影响,热爱音乐。在《傅雷家书》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傅雷对音乐史上众多大师的精彩评论;在《贝多芬传》里,人们看到傅雷如何用自己的笔与贝多芬心灵相通,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彼此呼应。

傅雷秉性耿直,容易得罪人,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结交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傅雷生平知交有陈又新、洪永川、施蛰存、宋淇、黄苗子、林风眠等,这些友人,或是傅雷早年的同学,或是留法时期的良伴,或是其学成归国后相结识的知交,或是谈书论道、互相切磋的益友。傅雷与友相交一片赤诚,而他跟黄宾虹的忘年交,更成为文坛及艺坛上的一段佳话。傅雷当年独具慧眼,最早发现黄宾虹在艺术上的空前成就,于是为他开画展、写宣传稿、四处奔走,因此,黄宾虹将其视为生平一大知己,对之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傅雷教子甚严,正如他在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傅雷对待幼小的孩子也是十分严格的。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并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孩子在父亲的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孩子学习语文,父亲却只准他使用铅笔、蘸水钢笔和毛笔,不许用当时在小学生中已经流行的自来水金笔。

20世纪40年代初,傅聪刚及学龄。在四周被日本侵略军包围的上海,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不让儿子去上外间的小学,甚至也反对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而且发现有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于是,他亲自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并在最基础的文化教育中,环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

1954年,傅聪去波兰接受那里的专家指导,准备参加1955年二三月间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傅聪走后的第二天,傅雷便开始给儿子写信,直到1966年傅雷夫妻离开人间,他们父子之间鸿雁不绝,这些信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傅雷家书》。1966年8月,傅雷开始受到“文革”的冲击,因不堪受辱,于1966年9月3日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傅雷虽然已经逝去30多年了,但他的气节仍然使我们缅怀。

傅雷不光有着极深的学问,他的为文之道和教子之道,更对今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应该说,傅雷的长子傅聪之所以能成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便得益于傅雷的谆谆家教。作为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在立艺和立德的关系上,有着极深的见地。他一贯认为“先是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因此,在傅雷看来,自己的心田绝不能蒙上丝毫的尘俗和污染。傅雷最为看重的是三种素质,即:不为物役,不为人使;甘于寂寞,不求身外之名;要有自我批评和善于批评的博大胸怀。纵观傅雷的一生,无论是旅欧的求学生涯,还是在整风运动和“文革”中遭遇不白之冤,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傅雷在人格和文格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其译作和书信成为中国文学史的辉煌一页,其为人处世亦受到后人的景仰与赞叹。

有这样一位智者,他将人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直接发自内心,又诉诸读者的真情实感,其文字的魅力能让读过的人沉迷不已,继而引发深深的思考。他的名字叫周国平,他的每一部着作都能在学术之外形成极大的反响。《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部随感录,这部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宣讲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该书自出版以来,长销不衰,在读者中产生了较为持久和深入的影响。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薄薄的一册,却影响深远。傅雷先生在书中没有大量列举各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全书评述委曲精微、娓娓动听,实为艺术史着作中一部难得的佳作。

❷ 傅雷在法国学什么

1927年傅雷漂洋过海,赴法取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大学文科,主修文艺理论,还频繁接触文艺界人士,经常到巴黎的艺术馆、博物馆参观美术大师们的不朽名作,扩大了知识面,也增加了感性知识。他喜欢上了罗曼•罗兰的作品,从此和音乐结上了不解之缘,这为他以后在美术和音乐上表现出深厚的造诣和艺术鉴赏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❸ 傅雷是被谁告发的

友人。

傅雷先生是性情直爽重情重义的人,被朋友出卖那个年代真的是绝望,可以说是被友人迫害死的。可能被隐瞒保护起来了,肯定不是普通人。在网络都搜不到!因为是被朋友害死,所以没人敢承认是傅雷朋友。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着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他的全部译作,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3)法国大使馆为什么有傅雷扩展阅读

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家庭。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

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二人育有二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❹ 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

傅雷一生嫉恶如仇,他一贯的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修道院似的童年,真是不堪回首。到成年后,孤军奋斗,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哲学家在他身上研究哲理和思想,文学家在他身上感受纯真和情怀,历史学家在他身上读一分知识分子的心灵。傅雷是个有个性、有思想的铁汉子、硬汉子,他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傅雷非常爱这个国家,所以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也很严格。他爱他自己的文章,爱他所翻译的作家的作品,所以对它们非常认真。
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1912年时其父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抚养成人。192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次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1924年因批评宗教而被开除,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参加反学阀运动。秋后考入上海持志大学读一年级。1928年,傅雷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傅雷学养精深,对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傅雷的译作多为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着。15卷《傅雷译文集》,共五百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巨着。此外,傅雷还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批评家。24岁的他就译出了《罗丹艺术论》这样不朽的名着。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课时,写出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文章不仅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名作,更触及了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等,足见其知识之渊博,多艺兼通。在《贝多芬传》里,傅雷以一位音乐鉴赏家的角度用“自己的笔与贝多芬心灵相通,在与命运的搏斗中彼此呼应”。其翻译的作品强调“神似”,即“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并要求文字“译文必须为纯粹的中文,无生硬拗口的毛病”。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服尔德(现通译伏尔泰)4种:《老实人》《天真汉》《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2种:《嘉尔曼》《高龙巴》。莫罗阿3种:《服尔德传》《人生五大问题》《恋爱与牺牲》。此外还译有苏卜的《夏洛外传》,杜哈曼的《文明》,丹纳的《艺术哲学》,英国罗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辑录为《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译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着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质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❺ 哪个国家邀请傅聪去他们国家演出但傅雷认为邀请的方式不符合国际惯例。

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文艺主要是以青年创作者和青年受众为主的“圈层”文艺,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圈层化”属性。早期网络文学的分众阅读、类型化创作,近年短视频的内容定制、分类推送,以及“哔哩哔哩”网站深耕二次元文化的尝试,都以互联网用户“圈层”特征分析为基础,深耕垂直题材,作为创意和制作策略。“圈层化”网络文艺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网络文艺需要不断在创新中提升质量,然而,近年市场的资本投入减少,创新试错成本提高,那么在原有高热度的题材和类型中,从特定“圈层”用户需求出发,就成为有效降低风险的商业策略。但网络文艺的“圈层化”也可能造成网络文艺自身价值与审美的窄化。作为网络文艺发端的网络文学,“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但互联网用户的“圈层化”,形成了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形态。在网站和移动阅读终端,网文读者首先以性别进行区隔和分流,进入男频、女频后各自细化为一级、二级等百余品类,由此保证快捷、精确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为了延续类型阅读快感,读者可能长久沉浸于固定类型,网络写手也会依据类型数据库和固定的叙事模式进行规范写作,保障作品在网站上架、被读者选择。因此可能导致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化,而写手的自我复制、习惯性写作,也不利于网络文络文艺“圈层化”,还可能影响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圈层化”是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一种紧密的连接方式,互联网在情感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更多人际连接,形成更多“圈子”,“圈子”能强化人的连接,也能分裂和隔绝“圈子”以外的世界。如果过度以“圈层”为文艺创作和传播的思路,就有可能进一步固化“圈层”,不利于“圈子”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传播。如果不懂“俚语暗号”,普通受众甚至很难进入某些“圈子”交流,青年个体如果不能处理好“圈子”内外的关系,的确存在疏离社会现实和群体的风险,放大“信息茧房”效应。

(摘编自赵丽瑾《突破“圈层化”,迈向广阔现实》)

材料二: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学转向。根据阿耐同名网络小说《欢乐颂》改编的电视剧引起很大反响;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

但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我们要警惕当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同时还应看到,一些被归入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作品看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却也是自带网络写作惯有的金手指、操作系统、随身空间等升级技能,不免重复着凡人修仙、穿越重生的游戏套路。这样的想象无法触及现实生活的坚硬和痛感,也就无从谈及把握时代生活脉搏,不能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深入描摹社会生活现实、传递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力量上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不少成功的IP不仅引爆市场,为数字娱乐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和真善美的人文审美价值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然,成功的大IP极易成为产业范本,成为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一时间,水涨船高,虚假繁荣,一些网络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追求让位于娱乐经济效益追求,存在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网络文艺要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地去感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派、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当代文艺引领时代文化风向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中国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但与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成功的文化输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尤为需要谨慎评判的是,目前各类翻译平台遴选和推送的诸如玄幻、穿越、宫斗等类型小说,能否足够支撑起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好奇与想象?而这些类型小说与我们期待输出的文化软实力是否还存在差距?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络空间共同体的目标,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精神,使中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❻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态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6)法国大使馆为什么有傅雷扩展阅读:

傅雷先生从事翻译工作,他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法国着名文艺理论家种历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等等。除了这个职业,他还是着名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而且,更高贵的不是他的职业,而是他所具有的性格和品质: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文化大革命”初受到迫害,遭到各种形式的凌辱,傅雷先生都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挺过去了。而且,正是傅雷先生的这些高尚品质,使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出人头地,不仅多才多艺,还具有像傅雷先生一样爱国爱民、治学严谨、诚信笃行的高尚品格。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这是傅雷先生对我们人格上的鼓励,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人格的高贵。

就比如他对于“八股文”的观点:使人思想懒惰,感觉麻痹,遇事不认真负责。傅雷先生不仅对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还在于艺术和人生,傅雷先生曾经说过:“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对人格的写照再次毫无遮掩的流露出来。

在生活中,傅雷先生也是一个“狼爸”,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还不听傅雷先生的警告,于是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样的父爱是以严厉衬托出来的,这是父爱的不同于常于的表现形式,可见父爱深沉而又伟大。

一本《傅雷家书》,表现的并不只是傅雷先生对他两个儿子的教诲,还在于反映广大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式:成绩不是第一位,人格应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人品,才能让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

才能使一个人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才会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样去感恩,像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会发现原来世界上到处都留下了爱的足迹。

总相信傅雷先生的“家富富不过三代”,常学习傅雷先生爱国爱民、诚信笃行的高尚品质,永希望傅雷先生的一席话能带给我们别样的人生!向傅雷先生致敬!

❼ 傅雷的有哪些成就

你好!传雷成就卓越,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名着。
他是中国着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着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在音乐方面,传雷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写出了大量的音乐赏析文字,尤其是他对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的翻译,曾经在中国掀起一股贝多芬热!(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❽ 为什么说傅雷是渣男

古代是男权社会,因此女子一直处于卑微地位,到了民国时期,这一情况虽然有了好转,但旧思想依旧存在,而且民国时期妻妾成群的大有人在,比如说郭沫若、康有为等人。今天的这位虽然没有妻妾成群,但也足以备受诟病,他身为丈夫却公然在外沾花惹草,她还将情敌请进门,30年的冷漠婚姻,妻子最后却表示:理解,无怨无悔。


她是朱梅馥,原名叫朱梅福,1913年出生上海,家中本是书香门第,那时包办婚姻仍旧存在,而她也是14岁的时候与表哥傅雷被定下了婚约,虽然二人之前并没有过多的熟悉与交流,但最后仍旧在1932年正式结婚。在外人的眼中,他们郎才女貌,不论是家世还是个人都十分登对。


朱梅福长相清秀,家庭原因自幼也读书,婚后的她安心于家中,细心体贴的照料丈夫的生活,性格温柔善良,是众人眼中的贤妻良母。他们的婚姻看似美满,但实则傅雷并不是一个好丈夫,甚至可以说是“渣男”,他不仅公然到处沾花惹草,甚至还对妻子动粗。


1927年,当时已经订婚的傅雷前往法国留学,在那个浪漫的国家他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子,他对这个法国女子十分迷恋,为此他还写信回家说要与表妹解除婚约。信件让同在法国的刘海粟带回去,但信件给了同学之后,他才发现这位法国女子行为十分豪放,甚至与多名男子来往密切。知道这一切之后,他便对她没有了心意,此时也不想与表妹解除婚约了,但信件早已被带回家,他十分恼怒。


刘海粟见此便说,自己回家见到表妹不忍心,于是信件他也没有交出去,傅雷心中一下子松快了,于是高高兴兴回家迎娶表妹了。婚后朱梅福没多久便怀孕了,但在在他怀胎3月的时候,傅雷却又与一个演员有了暧昧关系,情到深处时他还给那位演员写情书,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在妻子面前也毫无遮拦。不过最后这二人也不了了之了,因为傅雷觉得二人相隔甚远,路途太辛苦了。


婚后7年,傅雷又看上了歌唱家陈家鎏,这次他更为放肆,直接公开追求,朱梅馥得知表现也十分大度,甚至在丈夫生病期间,她还将陈家鎏请到家中,这都震惊了陈家鎏,最后她主动离开了傅雷。傅雷在外沾花惹草,却从未提过离婚,因为他觉得只有朱梅馥是最爱他的,最能包容他的。


傅雷的儿子曾说,父亲有对家人动粗的行为,还说这是因为傅雷小的时候,父亲含冤被带走,使得他内心受到打击,因此他的脾气变得不好,控制不住就会打骂家人。但尽管如此,朱梅馥却一直陪在他的身边,走过了30年冷漠如冰的婚姻,因为在她的认知中,她是正室,理应如此,还让儿子也理解。


1966年,两个人从容赴死,虽然他们的婚姻没让人感到美满,最后却实现了“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美好夙愿,只是这一说法放在他们的身上,让人唏嘘不已。

❾ 傅雷简介

傅雷(1908.4.7—1966.9.3),字怒安,号怒庵,汉族,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http://ke..com/view/39180.htm#sub39180

阅读全文

与法国大使馆为什么有傅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