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王室有多少个王后

法国王室有多少个王后

发布时间:2022-07-01 18:52:16

⑴ 我发现法国王后怎么辣么多都叫玛丽的,起码有十个

可能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吧,欧美人起名字都会追随偶像起名,而且英文名字本来也就不多。所以同名的概率很高。

⑵ 欧洲古代皇室的国王一般有多少个老婆

只有一个王后,要想再娶的话要和现任王后离婚才能,不过有些国王会有几个情人,情人不是正式的妻子,是上不了台面的,不算。

⑶ 欧洲历史上女皇共几位

在今日的欧洲君主制国家的在位国王之中,有三个是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女王贝亚特里克丝、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她们都不是本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王。 在欧洲历史上,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的骑士时代,皇帝、国王这些名词从来都只是男人的专利,只有东罗马帝国出了几个影响不大的女皇帝。但从14世纪开始,在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一个又一个的女王(皇)断断续续地出现了,一直到当代,累计有三十来位。(统计一下,英国6位,俄国4位,荷兰3位,卢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麦2位,奥地利1位,波兰1位,匈牙利1位,还有苏格兰、纳瓦拉、那不勒斯等现在已为人兼并的国家也出过女王,不过有些女帝王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继承”王位,而只能说是“夺取”王位,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等。)

以下是比较着名的: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情妇;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政治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成人,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俄国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着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俄国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着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俄国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革命;亦以风流着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英国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促进英国的崛起)维多利亚女王(日不落帝国在这里最终出现)

注:英国的伊丽莎白只有女王称号,但维多利亚兼任印度皇帝,可以称皇帝

⑷ 法国国王列表

http://ke..com/view/1247919.htm

这里有。

⑸ 法兰西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的详细介绍

玛丽·安托内特·约瑟芬·让内·哈布斯堡—洛林
1755——1793
法国王后(1774——1792)、奥地利公主
名字也译作:玛丽·安托瓦内特或玛丽·安东尼

出生和定亲

玛丽·安托内特出生在奥地利霍夫堡宫。关于她童年时代的记述可以在法国大使和奥地利廷臣们的报告中找到。这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奥地利和法国就已经在酝酿一种充满情欲和不稳定的联盟形式——联姻。路易十五无意取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娅年长的女儿们,因为她们太年轻,而且老国王正和杜巴丽夫人共浴爱河,约瑟夫皇储也无意娶路易十五的三个女儿为妻,她们太老,没什么魅力。这样,联姻的重任就放在了年幼的路易·奥古斯都王储和玛丽·安托内特身上。

玛丽·安托内特十几岁时,就成为国家的焦点。她的父亲弗朗茨皇帝1765年去世,此后几年她的身份一直仅次于玛丽娅·特蕾西娅和她的长兄约瑟夫二世皇帝。在凡尔赛和维也纳之间频繁来往的信件为我们勾勒出玛丽·安托内特童年的形象:乖巧、伶俐、聪慧、有悟性、优雅而轻盈,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轻浮、而且没有求知欲,凡事无法善始善终。

韦尔蒙特神甫作为凡尔赛宫廷的代表来教授公主法语,但他很快发现了他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一些弱点:精力不集中、不好学,她总是逃学,尽管表现得十分艺术(她从不让老师们为此生气)。这些问题同是困扰着安托内特的母亲特蕾西娅皇后。她是个严谨的、本分的人,为了让女儿也变成他这样的一位受人尊敬的王后,在凡尔赛代表向霍夫堡宫提交了婚书之后,皇后让他的女儿在自各儿的卧室里睡了两个月,企图时时刻刻感化女儿,使之成为称职的王后。

1770年,玛丽·安托内特在奥地利宣誓放弃一切在奥特权,她从此由一个奥地利特权公主成为法国太子妃。梅尔西大使的车队带着玛丽·安托内特和她那些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走出奥地利、走出童年,他将要迎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一个完全不适合他的环境,一个葬送他一生幸福、最终埋葬他生命的环境。

国王和丈夫

玛丽·安托内特在斯特拉斯堡被交给法国宫廷,连天来的疲劳、一个小姑娘对大场面的恐惧最垮了这个坚强高傲的女孩儿。她啜泣着投进新侍女长诺艾莱伯爵夫人的怀中。她是以这样一种不合适的方式让法国认识了他,最终也是以一种不合适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法国之旅。

玛丽·安托内特的婚礼在凡尔赛宫的路易十四小教堂举行。上等贵族们从法国各地赶来观礼,这是凡尔赛的风俗,玛丽·安托内特很可能就是从这时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令人反感和窒息的礼仪。他今后20年还要和这种礼仪斗争。她的丈夫,王太子路易对这种礼仪很漠然,他对什么都很漠然,包括自己的妻子。

1774年,路易十五死在凡尔赛。路易十六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这四年时间里,玛丽·安托内特从未和丈夫有过“接触”,他们的婚姻甚至还要再等三年才能成为事实。正是因为一个太子妃四年都没有给贵族们带来一个王位继承人,玛丽·安托内特成为王后的时候,尽管她同样是什么改革也没有进行、什么赋税也没有减轻,平民百姓主观的、惯例式的向新王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贵族们则一脸冷嘲热讽,这是这段无后的婚姻令她被感羞辱。对于其他人来说,冷漠善良、缺乏男子气的路易十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王”,因为他几乎没有独立的政治主张,而对玛丽·安托内特来说,他既不是国王,也不是丈夫。

母亲

1776年,作为法国王后兄长的约瑟夫二世来到了法国。他此行的目的在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德国,人们知道约瑟夫是个作风朴实的皇帝,但在整个欧洲,人们只知道维也纳的主人是玛丽·特蕾西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全面废除农奴制),约瑟夫二世决定在欧洲文化的中心法国树立自己开明君主的形象。

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奥地利驻法国大使,玛丽·安托内特的监护人梅尔西伯爵坚持请求他这么做。1770年玛丽·安托内特成了法国太子妃(Dauphine),但这对夫妻的生活从来没有纳入正轨。约瑟夫二世,处于母亲和大使的要求,亲自来到凡尔赛,在这里他了解到路易十六的身体状况,并且全面地了解了玛丽·安托内特的精神生活。临走之前,约瑟夫给玛丽·安托内特留下了一份“指示文件”,这份文件用问答的方式指导玛丽·安托内特的行为举止,此外,皇帝还税服路易国王作了手术解决了他的生理困难。

1777年,在长达七年的等待之后,玛丽·安托内特怀孕了。她生了一个女儿:玛丽·特蕾西娅,昂古莱姆公爵夫人,她是玛丽·安托内特的孩子中唯一活到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一个。1781年,诺曼底公爵路易出生了,他在大革命爆发初期死于软骨病。1785年出生的路易后来被称为路易十七,是法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真正加冕、真正统治过整个国家却被认为是国王的人。1786年出生的苏菲·贝亚特丽克丝只活了11个月,她的死结束了从1770年以来长达16年的婚姻生活,此后,玛丽·安托内特在没有生育。

危机

1785年的钻石项链事件之后,玛丽·安托内特明白在法国内部,又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阻挠她。四年之后,这种力量首先回了巴士底狱,然后摧毁了法国一千年的封建政治。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1791年,王室成员:国王、王后和他们的孩子被革命者送往巴黎。巴黎市长“请求”国王夫妇恩赐巴黎作为王室成员的永久居住地。性格懦弱善良的国王根本没打算和大革命对抗,一切矛头都指向王后。因此,当1792年王室成员逃离巴黎的时候,整个法国愤怒了,他们从瓦伦把王后一家抓回巴黎,迫使他们受审,他们甚至教唆无知年幼的路易王子(路易十七)在法庭上“指正”他母亲的罪行。事实上,一个公正的人必须承认,法庭指正王后的罪状(包括谋害儿子诺曼底公爵、叛国通敌等)她实际上一条也没犯,真正要出死王后的理由是“她是大革命最大的敌人”。

尽管路易十六什么也没做(也许正因为他什么也没做才会落得如此下场),革命法庭还是认为,彻底的革命必须处死“人民公敌”,大量的贵族、政客被送上断头台。前国王路易1793年1月被押赴刑场,而他的妻子,从一开始就态度强硬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1793年10月16日被送上断头台。

家庭

父亲:弗兰茨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林公爵和托斯卡纳大公)

母亲:玛丽·特蕾西娅(皇后,奥地利女大公,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女王)

丈夫:路易·奥古斯都,路易十六(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

子女:1。玛丽·特蕾西娅,昂古莱姆公爵夫人
2。王储路易
3。路易十七
4。苏菲·贝亚特丽克丝公主

其他重要家庭成员:玛丽·安托内特有15各同胞兄弟姐妹,着名的有约瑟夫二世和利奥波德二世等

在波旁家族中,玛丽·安托内特有两个小叔:普罗旺斯伯爵后来成了路易十八,阿图瓦伯爵后来成了查理十世
玛利·安托内特的初吻
女王玛丽·特雷西娅看莫扎特弹得好又很可爱,就把他抱到大腿上,问他要什么奖励,他挣扎地从女王的怀里跳下来,扑过去强吻了女王的7岁的小女儿玛丽·安托内特公主
电影<绝代艳后>

⑹ 麻烦提供一下法国皇室历史上公主的名字!越多越好,谢谢!

欧洲历史中有名的公主和王妃:
伊丽莎白公主(后为伊丽莎白一世-童真女皇);
玛丽公主(后为玛丽女皇-血腥玛丽);
玛丽.斯图亚特(苏格兰女王);
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皇后,被砍头);
阿拉贡的凯瑟琳(亨利八世皇后,曾经是亨利八世的嫂子);
疯女胡安娜(西班牙女皇);
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大帝-二世);
叶丽萨维塔(叶丽萨维塔女皇);
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一世-曾经是个女奴);
安娜(俄罗斯摄政女王);
索菲亚(俄罗斯摄政大公主);
维多利亚公主(维多利亚女皇);
克里奥派特拉(埃及艳后-她是希腊人,属于欧洲人种,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先祖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将);
奥林匹亚科斯(蛮族公主,马其顿菲利普国王的皇后,亚历山大大帝的生母)
拿破仑妻子的表妹(还是妹妹,不太确定,姓名忘记了,但这个女人很牛B,在去坐船看望姐姐的路上,被海盗绑架后卖给了土耳其后宫,因为她在欧洲所受到的高等教育,让她有文化,有教养,迅速在美女如云的后宫鹤立鸡群,被苏丹,就是土耳其皇帝看上,没过多久就成了皇后,生了儿子,苏丹死后,苏丹的前两个儿子先后死亡,她的儿子转瞬之间就变成了土耳其苏丹。她就给她的儿子时常吹风,让她儿子帮助拿破仑的法国。当时拿破仑的妻子约瑟夫并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已经是皇太后了,每次土耳其帮助法国,拿破仑就感觉莫名其妙。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拿破仑和她的妻子离婚,娶了奥匈帝国的公主,皇太后得知此事,再也不让儿子帮法国了。)

玛丽.安图瓦内塔(法国末代皇后,奥匈帝国公主,被砍头);

玛利亚.特蕾莎(奥匈帝国女皇,玛丽.安图瓦内特的母亲)

法国公主伊莎贝尔是法王斐利四世之女,外号“法国母狼”,从这个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货色了吧?
爱德华二世是个同性恋,(电影中一样),但是,作为国王,他必须结婚。1308年,爱德华二世和法国公主伊莎贝尔结婚.虽然娶了个高贵的法国公主,但是,爱德华二世对女人实在没兴趣,他的兴趣是男人,其结果,自然是冷落了法国公主。爱德华二世实在小瞧了这位新王后,这位法国公主可不是好惹的。
爱德华二世与老爱德华,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对外被罗伯特一世(真实的勇敢的心)打得一败涂地,对内宠爱同志,花天酒地。
1325年,伊莎贝尔趁着出使法国之机,逃回了法国,与流亡在法国的英国贵族莫地默搞在一起,成了莫地默的情妇。两人勾结在一起,反对爱德华二世。1326年九月,这俩人率领法国士兵,回到伦敦。此时,国王爱德华二世与贵族们的关系早就崩溃了。伊莎贝尔回来,受到伦敦人的热烈欢迎。爱德华二世众叛亲离,连他的家臣也离他而去。
伊莎贝尔处死了得斯彭瑟父子。1327年,爱德华二世在议会的胁迫下,被迫逊位,他和伊莎贝尔的儿子小爱德华即位为英国国王,是为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
伊莎贝尔将爱德华二世囚禁在伯克利城堡中,让他在阴暗的城堡里挨冻受饿。这一年的九月,在法国母狼的命令下,杀手降临爱德华二世的面前,将烧红的铁条插入爱德华二世的肛门,爱德华二世的惨叫声传出数里之外,一代昏君就此完结。

⑺ 路易十六王后的资料

路易十六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玛丽王后则是他的妻子。王后全名是玛丽·安托瓦尼特,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公主家世显赫,父亲是欧洲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母亲是奥地利女王玛丽·泰莎莉。玛丽王后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是“奢侈”和“放纵”的代名词。国王路易十六生性懦弱无能,只喜欢打猎而不理政务,王后玛丽过着奢靡的皇家生活,挥霍无度还染上赌博的嗜好。据说她一个夜晚就把自己一年的津贴全部输光,没钱了自然由她的国王丈夫动用国库的钱,给她补上这个窟窿。玛丽王后对珠宝首饰和鞋帽服饰有着近乎变态的渴望,为了得到这些奢侈品,她花费了不少金钱,而这些费用大都也是由路易十六买单。王后如此开销,加上这期间法国经济不好,同时因为要支援美国独立战争而支出不菲。国库当然无法负担,于是国家债台高筑赤字巨大,愤怒的法国民众给玛丽王后起了“赤字夫人”的外号,并且用鄙视的口吻称其为“那个奥地利女人”。

⑻ 求英法两国王室世系表

1 英国王室世系表
诺曼底王朝
1威廉一世(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诺曼底公爵1035-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忏悔者爱德华表弟,黑斯廷斯战役击败哈罗德成为英格兰国王)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兰国王1087-1100 )(威廉一世之次子。长兄罗伯特继承诺曼公国)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外甥,法国的布鲁瓦伯爵之子,母亲阿黛拉是威廉一世四女。)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 )(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之子。同阿基坦女公爵埃丽诺结婚,取得法国南部大片领地。在位期间确立对爱尔兰统治权)
2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英格兰国王1189-1199)(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镇压阿基坦叛乱时身亡。身为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只有六个月)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无地王",在贵族胁迫下签署《大宪章》,布汶战役被法国击败,失去大部分大陆领地)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征服苏格兰失败,承认其独立。被王后伊莎贝拉和小舅子法王查理四世谋害)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发动英法百年战争,在克莱西和普瓦提埃大破法国骑士团,获得法国西南的大片土地)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黑太子爱德华之子。远征爱尔兰时被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拘捕,并废黜,由亨利即位)

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重开英法战争。在阿金库尔取得胜利,和法国签订特鲁瓦和约,成为法王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者)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出生后九个月即位。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去世而身兼英法两国国王。法国在圣女贞德带领下扭转战局,英国丧失全部领地。1455年,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长期混战开始。1461年亨利被约克公爵抓获而处死于伦敦塔)

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约克公爵理查之子。父亲理查在1460年战死后作为约克派首领。1461年即位)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爱德华四世长子。即位的同年同弟弟约克公爵理查一起被摄政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送入伦敦塔。之后便再无下落)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在和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的交战中被杀。约克王朝结束)

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1486年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
2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英格兰国王1509-1547)(亨利七世次子。即位后同亡兄的未婚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离婚问题而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下不再注明)
3爱德华六世(1537-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诺森伯兰公爵之子达德利。诺森伯兰公爵伪造遗嘱让简·格雷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简·格雷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5玛丽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国王1553-1558)(亨利八世同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之女。和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二世结婚。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

2 英国王室世系表
6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国王1558-1603)(终生未婚,去世后都铎王朝结束)

斯图亚特王朝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1603-1625)(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之子,伊丽莎白女王的表侄孙,在苏格兰称詹姆斯六世)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资产阶级革命中被砍头)

1649- 共和政体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查理一世次子,信奉天主教)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光荣革命中被推翻,流亡并死于法国)
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9-1694)(詹姆斯二世长女。光荣革命后与丈夫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亲王共同回国执政)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94-1702)(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奥兰治亲王。荷兰的奥兰治-拿骚家族中的奥兰治支随着他的死亡而绝嗣,由德国拿骚家族继承荷兰执政的头衔)
4安妮(1664-1714)(苏格兰国王1702-1707,英格兰国王1702-1714)(在位期间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死后无嗣,斯图亚特王朝结束)

汉诺威王朝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德国汉诺威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与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女儿,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根据《权利法案》英国王位继承权)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在位期间发生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采取强硬态度。参加神圣同盟反对法国,1801年吞并爱尔兰)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乔治三世次子。克拉伦斯公爵。因为夏洛特女王储去世而继承其哥哥乔治四世的王位)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三世第四子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汉诺威家族不承认女性的继承权,因此宣布放弃对德国汉诺威领地的继承权,英国王室也不再使用汉诺威作为朝代名。和舅舅萨克森-科堡公爵的次子阿尔伯特结婚。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

温莎王朝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爱德华七世次子。约克公爵。长兄阿尔伯特去世后被宣布为王位继承人。在位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爱尔兰独立。在一战中因为德国是其敌国,所以将王室的姓氏改为温莎)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同曾经两次离婚的辛普森夫人的关系被披露后,于1936年12月退位,法国定居)
3乔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乔治五世次子。约克公爵。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在位1952年2月6日-)(1947年和希腊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松德堡-格吕克斯堡亲王结婚。菲利普王子在归化英国国籍的时候选取母系姓氏蒙巴顿(德国巴登堡家族)为姓。现有三子一女: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长女安妮大公主,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三子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

法国王室世系表

墨洛温王朝(481-751年)

1克洛维一世(466-511)(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4克洛塔尔二世(584-629)(法兰克王国国王613-629)
5达格贝尔特一世(605-639)(法兰克王国国王623-639)
6克洛维二世(634-657)(法兰克王国国王639-657)
7懒王时代宫相掌权丕平家族
(1)丕平一世(?-640)
(2)丕平二世(635-714)
(3)查理_马特(铁锤查理)(688-741)

加洛林王朝(751-987年)

1丕平三世(矮子丕平)(714-768)(法兰克王国国王751-768)
2查理一世(查理曼)(742-814)(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768-814)
3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778-840)(法兰克王国国王,皇帝814-840)
4查理二世(秃头查理)(823-877)(西法兰克王国843-877)
5路易二世(口吃者路易)(846-879)(西法兰克国王877-879)
6路易三世(863-882)(西法兰克国王879-882)
7卡洛曼(?-884.)(西法兰克国王882-884)
8查理三世(胖子查理)(839-888)(西法兰克国王884—888)
9厄德(?-898)(西法兰克国王888-898)
10查理三世(天真者查理)(879-929)(西法兰克国王898-922)
11罗贝尔一世(865-923)(西法兰克国王922-923)
12鲁道夫(?-936)(西法兰克国王923-936)
13路易四世(921-954)(西法兰克国王936-954)
14洛泰尔(941-986)(西法兰克国王954-986)
15路易五世(懒王路易)(967-987)(西法兰克国王986-987)

法兰西王国

卡佩王朝(987-1328年)

1于格_卡佩(938-996)(法兰西国王987-996)
2罗贝尔二世(虔诚者罗贝尔)(970-1031)(法兰西国王996-1031)
3亨利一世(1008-1060)(法兰西国王1031-1059)
4腓力一世(1052-1108)(法兰西国王1059-1108)
5路易六世(胖子路易)(1081-1131)(法兰西国王1108-1131)
6路易七世(小路易)(1120-1180)(法兰西国王1131-1180)
7腓力二世(奥古斯都)(1165-1223)(法兰西国王1179-1223)(
8路易八世(狮子路易)(1187-1226)(法兰西国王1223-1226)
9路易九世(圣路易)(1214-1250)(法兰西国王1226-1270)
10腓力三世(大胆腓力)(1245-1285)(法兰西国王1270-1285)
11腓力四世(美男子腓力)(1268-1314)(纳瓦拉国王1284-1305,法兰西国王1285-1314)
12路易十世(固执者路易)(1289-1316)(纳瓦拉国王1305-1316,法兰西国王1314-1316)
13约翰一世(1316-1316)(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
14腓力五世(高个子腓力)(1293-1322)(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16-1322)
15查理四世(美男子查理)(1294-1328)(纳瓦拉国王,法兰西国王1322-1328)

瓦卢瓦王朝(1328-1589年)

1腓力六世(1293-1350)(法兰西国王1328-1350)
2约翰二世(好人约翰)(1319-1364)(法兰西国王1350-1364)
3查理五世(贤明者查理)(1338-1380)(法兰西国王1364-1380)
4查理六世(疯子查理)(1368-1422)(法兰西国王1380-1422)
5查理七世(胜利王)(1403-1461)(法兰西国王1422-1461)
6路易十一世(谨慎的路易)(1423-1483)(法兰西国王1461-1483)
7查理八世(1470-1498)(法兰西国王1481-1498,那不勒斯国王1485-1498)
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支)
8路易十二世(人民之父)(1462-1515)(法兰西国王1498-1515)
瓦卢瓦王朝(昂古莱姆支)
9弗兰西斯一世(1494-1547)(法兰西国王1515-1547)
10亨利二世(1519-1559)(法兰西国王1547-1559)
11弗兰西斯二世(1544-1560)(法兰西国王1559-1560)
12查理九世(1550-1574)(法兰西国王1560-1574)
13亨利三世(1551-1589)(法兰西国王1574-1589)

波旁王朝(1589-1792年)

1亨利四世(1553-1610)(纳瓦拉国王1562-1610,法兰西国王1589-1610)
2路易十三世(1601-1643)(法兰西国王1610-1643)
3路易十四世(1638-1715)(法兰西国王1643-1715)
4路易十五世(1710-1774)(法兰西国王1715-1774)
5路易十六世(1754-1793)(法兰西国王1774-1792)
6路易十七世(1785-1795?)(未在位国王)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

1拿破仑一世(1769-1821)(皇帝1804-1814)
2拿破仑二世(1811-1832)(未在位皇帝)

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

1路易十八世(1755-1824)(法兰西国王1814-1824)
2查理十世(1757-183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路易_腓力(1773-1850)(法兰西国王1830-1848)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拿破仑三世(1808-1873)(皇帝1852-1870)

⑼ 求法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王室女性及她们的故事!越全越好!

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又译:玛丽亚·特蕾莎)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阅读全文

与法国王室有多少个王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