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德国希特勒和法国什么战胜签条约的
签订 《凡尔赛条约》。
1940年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在的《凡尔赛条约》签字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和约》、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依和约》、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同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和约》。
这些和约统称为凡尔赛体系。
(1)二战德国什么时候对法国总攻的扩展阅读:
谈判过程
谈判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开始。1870年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并统一德国后德皇曾在此举行加冕仪式。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与了谈判。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俄国因于1917年和德国单独媾和且布尔什维克取得国家政权也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从1919年三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
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
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不准德国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
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宣告成立。
㈡ 二战时,德国是什么时候占领法国的
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仅仅39天就征服了法国! 以下是详细过程 法国是德军在西线战役中的首要目标。5月10日凌晨在德军突袭荷兰和比利时的同时,战斗就在不利于法军的情况下打响了。德国空军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有效掩护下,开始了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有系统的突击。停机坪,跑道,仓库等作为首要目标遭到了轮番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德国空军同时还攻击了法国的铁路枢纽和公路系统,以迟滞法军。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和疯狂突击,法国政府和军事当局仓促应战,应变迟疑,决心犹豫,指挥慌乱。空军指挥部没有及时组织力量射炸德军入侵部队,减缓德军前进速度,为己方军事展开赢得时间。甚至因为害怕德军报复,竟然禁止法军轰炸机轰炸德国城镇。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于是顽固地抱着一战经验不放。鉴于德法边境经营多年的要塞防线,法国统帅部认定德军地面主力仍须占领荷兰和比利时后赢得进攻法国的通道才会大举进攻法国,并与之进行一战形式的大规模会战以决定胜负!实际上,德军计划地面主力部队仰仗空军突袭和有效掩护,集中装甲力量,沿卢森堡边境,经阿登森林,度过马斯河,向法国腹地迅猛穿插。而法军在落后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还将能够动员的有限的空军派去轰炸阿尔贝特运河上的桥梁!法军希望在比利时顶不住时通过这一手段延缓德军推进速度(法英均认为重点在东北面荷,比方向,英军在欧洲大陆的部队也主要在这一战略方向)。即使如此,攻击桥梁的法国空军也遭到惨败,前往轰炸的盟军飞机竟然全遭击落,损失惨重。在这一地段,德国空军也掌握着制空权。 5月10日佛晓时分,德军轻松渡过奥尔河及苏雷河。11日夜至12日,德军继续越过塞穆瓦河。在全部的军事行动中,德国空军始终为其装甲部队提供全面的空中侦察,空中掩护和对地支援。甚至由于害怕敌人窃听,连部队的军事命令都是由德国空军空投给地面的装甲兵指挥官们的。
5月12日,由于德军的进攻如此的顺利,装甲指挥官们决心不等步兵到来,即强渡马斯河。5月13日,德国空军集结大量部队,包括12个“斯徒卡”俯冲轰炸机中队在内的大量德国飞机前来支援强渡。上午11时,在渡河之前,德国空军开始分批轰炸河对岸的法军指挥所,炮兵阵地和步兵掩体。德国“斯徒卡”飞机对地攻击时垂直俯冲到几乎接近地面才拉起,除了扫射和轰炸以外,飞机巨大的噪音对当时接触飞机不多的法国陆军普通士兵来说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德国空军的掩护战术也非常的有效,鉴于当时的空军对地攻击仍然有很大限制,德军采用少架多批,低强度高烈度的方式。虽然每次轰炸时间短,威力不大,但是每隔一会就来一次,以此掩护乘橡皮舟分批渡河的德军。尽管法国空军猛烈轰炸河上仅有的一座桥梁和河中的德军,但遭遇了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驱逐。下午4时德军大部均已到达河对岸,法军沿河工事与炮兵阵地均遭摧毁。午夜时分,德军已经进至河以南8公里之远!德军及时控制了马斯河渡口,并陆续将大量部队运过河,至此,法军已呈败像!
面对德军的进攻,法军尤其是法国空军,在开战之初的慌乱之后,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5月14日,鉴于德军涌过马斯河并轻松占领军事要地色当,为了给法第2集团军赢得时间进行军事展开以反击入侵的德军装甲部队。法国空军集中力量对色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法空军布雷盖-693型飞机在不洛希152和英国空军的“飓风”战斗机的掩护下,对德军进行轮番轰炸,此外还有13架老式的143M夜间轰炸机也随同进行了昼间轰炸。然而,由于为了避开德军战斗机,法机飞得很低,遭德军地面炮火猛烈射击,有一定的损失。同日,为了阻止德军越来越多的涌过马斯河。以英空军为主,法空军为辅,轰炸马斯河上的德军桥梁(德国工兵早在14日即架起第一座浮桥,以后更是越架越多)。第一次攻击英国空军就损失了85架轰炸机,德军只是3桥微损,很快就修复了。接下来的3天,英空军继续攻击,前后损失250多架各种飞机。由于当时英军早期型的“飓风”不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对手,盟军飞机必须低飞以躲过德空军的战斗机。这一情况造成盟军飞机多损失于德军地面猛烈的高射炮火。(英国空军在法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除大陆派遣部队以外,又先后调集261架“飓风”战斗机以及后来补充的飞机。从5月10日战斗打响至19日,被击落75架,伤120架,到后来撤回英国的只有66架!)
5月19日,德军占领阿拉斯,20日,占领阿布韦尔,至此,法军北线全坏,战局已近不救!
在接下来的敦刻而克大撤退中,英德空军激烈争夺制空权,以实现战场控制。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亲自指挥下,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空军计800多架(内轰炸机300多),全力轰炸敦刻而克,甚至在港区投掷水雷封锁港口,阻止英军接援,力争将英法军消灭在滩头上。面对极其险恶的战场态势,英空军更是倾其所有,以每日300多架次的力度与德军争夺制空权。其中,从英国本土出发的战斗机共达2739架次,并在战斗中投入大量的新型“喷火”式战斗机。由于英军的奋力拼杀和地理及气象条件对德军的限制(英空军从本土起飞,海峡只有40-70公里,德国机场较远,且战役期间德国一侧气象条件恶劣,不利空军出动),英空军逐步掌握多佛儿海峡上空的制空权,有力的支援了陆军。德国空军未能阻止盟军撤退。
敦刻而克陷落当天,德军猛攻法军临时拼凑的魏刚防线,第二天即渡过索姆河。此时,法军自知前途险恶,于是集中了全部空中力量,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协助下反复攻击了亚眠,肖恩,配隆等桥头目标,但仍然未能阻止德军大量集结。9日,德军在鲁昂,贡比涅突破魏刚防线。同日,法国政府宣布迁都。法空军此时已所剩无几,器材油料等也已经不能保证有效作战了。
5月10日,意大利对法国宣战。法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与意大利空军进行了战斗。
5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5月17日,贝当政府要求停战。18日,英国空军全部撤出法国。
5月22日,法国签字投降。
法国宣布停战后,仍有大量法军尤其是空军纷纷逃往北非,其余部队等待德军解除武装。至此,法国战役结束。
㈢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先简要介绍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在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闪电战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但没出兵进行干预,使德国更加肆无忌惮,1945年苏德战争爆发,1947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2战的转折点,1945年,英美联军实行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共同夹击德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的站的进程,使德国迅速战败,日本在被美国的原子弹的轰炸后,于1945年9月2日正式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
下面是详细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两大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13张)轴心国阵营: 德国、日本、意大利。 仆从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克罗地亚、伪满洲国、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维希法国、泰国、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同盟国阵营: 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缅甸、菲律宾、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称自由法国)、厄瓜多爾尔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捷克。
二战主要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国法国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1940年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法国投降。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下午,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华民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联合起来,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成为二战转折点。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战斗。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灭其他国家所用的时间
波兰: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兰战役爆发,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
丹麦和挪威: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Weserübung)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丹麦当天投降,挪威抵抗了两个月。
荷兰:5月13日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荷兰15日投降。
比利时:5月15日到28日。
卢森堡:当天投降
法国: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停战签字的贡比涅地区的福煦车厢内签署与停战条约。
希腊:1941年4月6日德军开始与希腊人作战,英国人虽然支援希腊,最后还是无法取胜,德国的军队在4月27日进入雅典。
英国:德国在8月5日发动了“鹰计划”, 即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从而为陆军登陆扫除障碍,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失败。
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仆从国在内的190个师,3712辆坦克,7184门火炮,60万辆运输车和4950架飞机,共计五百五十万人,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苏联在1944年末完全收复失地,到1945年5月2日占领柏林。
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覆亡。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击丹麦和挪威,5月10日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军队大部分撤入英国境内,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国对法国发动了总规模的进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 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命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 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德国遭到了发动侵略战争以来的首次失败。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队以550多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为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苏联军队猝不及防,节节失利,苏联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
1941年9月6日,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军队在斯大 林的 领 导 下 奋 力 抵 抗 ,粉碎了德国军队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歼灭德国军队50万人,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 展,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做出反应,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等国也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战争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1941年11月,德国军队已经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业区。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英美两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升到最大规模。
(5)二战德国什么时候对法国总攻的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关于告发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的伦敦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从1945年开始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国际审判。
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从1946年开始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了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其司法实践,对战争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法院于1946年在海牙设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格局的时代。
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从两大阵营的对峙到两极对抗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机械化时代特有的典型战争形态,其军事上的成功与失败和战争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内燃机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群与作战理论、战术的结合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两类新兴技术的悄然发展,决定了机械化战争的来临。
一类是飞机、坦克、大型舰船制造技术,另一类是电子通信技术。坦克和飞机广泛密集的使用,使美英和苏联采用了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术,美英开始形成空中火力支援地面、密集使用机动兵器的战役理论和战术,苏军则重新恢复了大纵深作战理论。
在战争开始向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转化的同时,三大新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障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电子技术群的发展。雷达、声纳及其它电子通讯器材的改进与应用,飞弹技术群的出现、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核技术的诞生。
㈥ 二战期间德国战领法国用了多少时间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统帅部批准进攻法、比、荷的作战计划
4月9日 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丹麦投降
5月10日 德军入侵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卢森堡投降;英国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5月14日 荷兰军队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国
5月26日—6月3日 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时国王宣布投降
6月10日 德军占领挪威全境;意大利对英法宣战
6月14日 德军占领巴黎
6月18日 戴高乐将军号召进行抵抗并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6月22日 法德签订康边停战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㈦ 概括二战爆发后至1942.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主要时间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火打劫,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0月,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
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的失败。
㈧ 二战德国入侵法国详细时间是哪天
1940年5月10日的清晨
因为这天是星期天,按照惯例,在度过了周六的晚上之后,周日早上,西欧的多数人还在睡觉。所以德国选在了这个星期天的清晨发动突袭,打了法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率先越过国境的是德国空军,他们率先摧毁了还停留在机场上的法国飞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为接下来的胜利奠定基础
6月5号,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14号进入巴黎,22号,法国的新政府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