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南部度假胜地爆发野火,后续救援工作进行的如何
法国南部度假胜地爆发野火,已覆盖超过4000公顷森林与灌木丛,后续救援工作还在有序的进行当中。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野火的话,要怎么办呢?
1、首先你要知道野火它所在的区域蔓延的方位是怎么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离开。
2、那如果你住在火灾比较多的地方,最好提前做好准备,制定好疏散的计划。
3、发现火灾的话,你也要及时拨打911,然后戴上口罩或者是更好的呼吸器,减少烟雾和威力力的吸入。
4、如果你在家里已经有野火出现,你也不能离开的话,就要去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烟度最低的建筑或者房间蹲下,获得空气比较佳,如果你没有口罩就可以用湿布捂住自己的呼吸。
❷ 法国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5千公顷,已造成3人受伤,山火是如何烧起来的
法国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5千公顷,已造成3人受伤,山火是如何烧起来的?近日在法国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国际事件,疑是自燃而造成的森林大火在法国迅速蔓延,据当地统计的数据来看火灾面积已经超过了5000公顷,并且这个范围还在飞速的扩张,目前已经造成了2人死亡,多数人员受伤的现象,因为大火的蔓延上万人不得不被疏散远离,当地正在开展紧张的救援工作,同时国际上也在给予当地一定的支持,希望短时间内山火能够被控制。
过度的使用开采带给我们的就是大自然的报复,地震海啸泥石流山火等自然灾害在近些年里频发,我们的气候,全球变暖的加剧也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这都是在给予我们警示,要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一定的弥补行动。
❸ 如何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1、人人树立“森林防火”意识。无论是进入林区从事垦荒、采集、采矿等生产性活动,还是进入林区祭祀、旅游度假、狩猎野炊等生活性活动,都要时刻不忘森林防火。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批后方可进行。
2、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引发森林火灾。比如进入林区自觉向森林防火检查站交出随身携带的火种,比如自觉移风易俗,把上坟烧纸祭祖改为向先人敬献鲜花水果或种树,培养文明的风俗习惯等。如果因自己原因引发森林火灾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普通群众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应该掌握有基本的扑火技能和安全避火知识,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扑救森林火灾时特别要注意,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和儿童参加。
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简单的说,森林 福建省高砂镇端溪村突发森林火灾
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森林扑火要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基本原则。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森林防火条例》已经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因吸烟点火乱扔未熄灭的烟头,造成火灾的案例屡见报端,最典型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此次大火共造成69.13亿元的惨重损失。事后查明,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最初的五个起火点中,有四处是人为引起,其中两处起火点是三名“烟民”烟头引燃的。
❹ 森林火灾应该怎么灭火什么方法效果好
森林火灾不是靠扑灭的。是靠通过砍伐,燃烧来隔离的。
森林大火烧起来通过常规的做法是扑灭不了的。
一般都是离起火点几公里之内的植物全部砍伐。或者是提前烧了。这样就可以主人火灾的继续蔓延。
❺ 森林火灾的特点与应对措施
一、何谓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划分灾害等级?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燃烧中,失去人为控制,对森林产生破坏性作用的一种自由燃烧现象。 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索"是指:森林可燃物、气象条 件和火源。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则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发生森林火灾。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火灾分为4个等级。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 1000公顷。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二、何渭森林可燃物?它们是怎样分类的?
森林中所包含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燃烧,通称为森林可燃物。一般可分为:
地下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下半分解或分解的腐植质、泥炭和树根等。由地下可燃物燃烧 而形成的火叫做"地下火"。"地下火"特点是燃烧速度慢,燃烧时间长,温度高, 不易扑救,对林木损失较大。
地表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上到1.5米以内的所有可燃物。包括枯枝落叶、杂草、矮灌、幼树、倒木、伐根等。由地表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地表火"。"地表火"比地下火燃烧速度快,比较容易扑灭。
林中可燃物--指距地1.5米以上的可燃物。包括乔木的枝干、枯木等。由林中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树冠火"。"树冠火"不易扑救,在有大风的作用下,易形成狂燃大火或产生"飞火"、"火旋风"、"火暴"等。
三、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哪些?
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2大类:
1.自然火源:指由某些自然现象中所引燃的森林火灾。如雷击火(落地闪电)、火山爆发、滚石火花、泥炭自燃等。
2.人为火源: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炭、烧砖、烧防火线、机车喷火、暴瓦、高压线脱落、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弄火、坏人放火等。 不论是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都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应针对管辖区内的火源发生和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火源管理,控制林火发生。
四、 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哪些?
对林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有:
降水量--降水量大小直接影响林区可燃物的含水量, 可燃物含水量越高,着火率越低;可燃物含水量越低,着火率越高。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或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一般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
气温--日最高气温往往是该地着火与否的主要指标。 林火发生最多的时间,多半是白天气温出现最高的时段。因为气温升高加速可燃物自身温度升高、含水量变小,易接近燃点。所以高温天气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要特别引起警惕。一般气温在-10-25℃幅度内常有林火发生。如气温 : >25℃以上可燃物生长变绿,体内含水量增加,则发生林火机会也随之减少。
风速--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起两个作用。一是使未燃烧的可燃物蒸发变干,易燃;二是可燃物燃烧后,通过风带来新鲜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所以大风天气多,火灾次数也多。风又是林火蔓延的重要因子,风速越大,火烧面积也越大。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风"是火险的一个明显标志。
相对湿度一相对湿度越大,可燃物含水率也随之增大。通常相对湿度在75%以上则不易发生森林火灾; 75-- 55%可能发生火灾; 55%以下容易发生火灾; 30%以下可 能发生特大火灾。 此外还有连旱日数长短、云量多少等都能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
五、森林火灾出现的振幅和变化规律怎样?
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次左右,被烧林地面积几百万公顷,约是世界现有林面积的0.1%。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达万次,被烧林地百万公顷左右。我国森林火灾面积占造林面积的1/3。 森林火灾是有变化规律的,从年变化上来看,多出现在降水量少,连旱日数比较长的年份;从季变化上来看,我国东北、华北一带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天气晴朗、降水量少,植被干旱,多大风天气。也就是每年的4、5、6月和 9、 10、11月份。冬季由于气温低,积雪覆盖,不易发生火灾。夏季降水量大。可燃物生长旺盛,含水量大也不易发生火灾。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火灾季节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此时正是干季,晴日多、降水少、温度适时,而其他月份正是湿季,不易发生火灾。我国西部新疆地区森林防火期界于南北之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特别是雷击火集中在7--8月份较多;从日变化上来看,森林火灾多发生 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正是一日内气温偏高,湿度偏小、风速较大的时段,此时发生火灾,火势发展强、蔓延速度快、不易扑救。
六、何为林火蔓延?影响因子有哪些?
森林植被燃烧后,火就会不断向四周扩展。通过热对流、热幅射,热传导的方式不断向前伸延、扩大燃烧面积, 把这种燃烧现象称为林火蔓延。影响林火蔓延的主要因子是:1.可燃物种类和含水率:可燃物的形状、结构、大小;含水量不同,则蔓延快慢也不同,如矮小干枯的杂草、 灌木燃点低、蔓延快。湿润、粗大的枯枝、倒木不易燃,蔓延慢。2.风:是决定林火蔓延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子。有风促进空气流通,加速燃烧反应,风速大蔓延速度快,顺风火比逆风火蔓延快,侧风火界于两者之间。3.地形:地形凸凹起伏,引起小气候改变,造成水热差异,影响林火蔓延。如阳坡和山脊,蔓延快;阴坡和山谷蔓延慢;上山火比下山火蔓延快;陡坡比平缓地蔓延快。4.昼夜变化:白天有日光照射,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可燃物干燥、林火蔓延快;夜间与白日相反,林火蔓延慢。所以扑火人员都是在夜间趁着火势弱、蔓延慢,抓紧时间一举打灭。
七、扑灭森林火灾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
在扑灭森林火灾时,只要控制住发生火灾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灭。 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以下。 2.阻隔可燃物,破坏连续燃烧的条件。 3.使可燃物与空(氧)气隔绝。 采取的基本方法有: 冷却洛一在燃烧的可燃物上洒水。化学药剂或湿土用来降低热量,让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火熄灭。 隔离法一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与可燃物分隔、使已燃的物质与未燃的物质分隔。一般采取在可燃物上面喷洒化 学药剂,或用人工扑打、机翻生土带、采用高速风力提前火烧、适度爆破等办法开设防火线(带)等,使火与可燃物、 已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的可燃物分隔。同时通过向已燃烧的可燃物洒水或药剂;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难燃性。 窒息法一通过隔绝空气使空气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采用机具扑打,用土覆盖, 喷洒化学药剂,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八、航空护林包括哪些内容?
航空护林包括巡护、报警、投递火报、跳伞扑火、机降 灭火、空中灭火(利用飞机从空中洒扬化学灭火剂)等项工 作由于飞机具有速度快,观察区域大,机动性强等优点, 因此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和原始林区多采用飞机巡护。发现森林火情后,速向管辖区内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投递火报。指出起火地点、火灾种类、火场面积、林火蔓延方向、蔓延速度、地面上人扑打路线等。如果飞机发现火情早、火场燃烧面积小,则可机载灭火队员直接实施空投或用 直升机降的办法,将扑火队员送人火场,实行"打早、打 小、打了",消灭林火在初始阶段。如果火区较大,林火蔓、 延速度快,则利用飞机喷洒化学灭火剂、阻火剂限制火区扩大,减少火势,与地面扑火人员配合将林火扑灭。此外,使用飞机给火区运送扑打工具、生活给养、抢运伤员等。
九、扑救森林火灾如何避免烧死烧伤?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紧急性任务。扑火队员面对高温烤的、浓烟意呛以及精疲力竭。火场中可燃物有时能产生200℃以上的地面温度和1000℃空气温度,而人体在高于120℃的环境中就丧失功能。所以高温、浓烟、身体过分消耗是发生扑火队员伤亡的危险三角。故参加扑火人员一定要注意: 1.上火场要配戴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服装、手套、靴子、安全罩、眼镜、滤毒面罩,以避免高温、烟熏造成晕迷、窒能被火烧死。 2.服从有扑林火经验的人员指挥,注意观察周围火环境和林火发展特点。 (1)扑火时不要在火区线内活动,要沿着火场的外围边线前进。 (2)打草原火时,不能乱打硬拼;预防风向风速突然变化、火舌燎伤;打上山火时不要顺着火头爬山扑打,防止被火包围;打地下火时,注意不要掉进腐质层中,被火烧伤; 打林内火时,注意不要被倒树砸伤;打大火时,要选择火势 弱的地方为突破口,不要在火势强的地方强攻;对于一时攻 不上去的火,要回避火头,待机歼灭。风大、火强撤退时,要沿已灭火线返回,避开顺风 火,防止被火吞没。休息时,宿营地周围要打好安全防火线,以防被火包围。
十、被林火包围时,应如何进行自救?
由于风向突变或地形特点,参加扑火人员有时被火包围,脱险的办法是:
1.在附近,先点火烧除一块空地,作为安全区然后进入进火。
2.若来不及点火,要立即选择近处土坑、河滩或河 沟。把衣服用水浸湿,蒙在头上,卧倒进火。
3.用衣服把头包好,选择杂草矮小或好走的地方,一口气迎着火猛冲出去,也可以安全脱险。(吴士英)
十一、我国森林防火的任务和范围包括哪些?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防火组织,在大面积林区进行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宣传组织群众,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订立森林防火制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落实护林防火各项方针政策及其规章制度,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其工作范围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
十二、我国在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1.人工促进降雨:在森林火险期内,选择适合降雨的天气条件,用人工催化降雨的方法进行防火、灭火。目前,我国用于促进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有:干冰、碘化银等。利用飞机、降雨火箭,高射炮等作为播撤工具,将催化剂带入高空云层中促进人工降雨。
2.森林化学灭火:用化学药剂阻滞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的一种灭火方法。以磷酸氨、尿素等为主剂制成化学灭火剂,通过飞机或背负式灭火器,将化学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火头或火线上进行灭火。此外,利用化学除草剂开设防火线。
3.利用红外线探火仪和红外摄影来探测林火。应用红外线热幅射原理,可以发现初起林火和地下火,可透过烟雾,拍摄火线及火区,监视火烧迹地余火和测算火烧迹地面积等。
4.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探测林火:通过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准确测定森林火灾的位置和火场范围。并通过火灾发生发展情况的彩色照片进行火灾分析,为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可靠的森林火灾的信息和依据。
5.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量气象因子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火险预报、计算并确定最适合的防火方案。
十三、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地?应吸取哪些教训?
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于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这是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森林火灾,给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过火林地总面积114万公顷,其中受害森林面积87万公顷。应吸取的教训是
1.主管森林防火的领导存在官僚主义,表现在"着火忙一阵,过后无人问"。
2.对"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没有真正贯彻落实。表现在"宁可得病多花钱治,不愿无病少花钱防"。
3.管理混乱,纪律松弛。表现在制度不严,责任不 明。防火人员随意调,防火期间不上岗。
4.缺乏应有的技术设施,控制火灾能力薄弱。
5.防火队伍素质低,不重视防火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
6.不尊重人才,不尊重实际。没有把林火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 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总指挥田纪云同志于1987年8 月在特大森林火灾后的大兴安岭的西林吉写下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护林防火能力,保护我国绿色宝库"的指示。为我国今后林火管理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每一个公民,应加强森林火灾意识,做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❻ 法国南部再起大规模山火,数千人被迫疏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
法国南部的山林再次燃起大火,数以千计的当地居民被迫疏散,要知道这么大规模的山火对于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有大量的树木因此被烧毁,这样一来就会使森林的生长受到影响,森林的储蓄直接下降。其次就是危害了,住在森林里面的野生动物导致水土流失,空气也会因此而受到污染。
四、空气污染
森林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危害到附近居民以及野生动物的生存。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过一起森林大火,因为燃烧时间过长,奔赴空气严重污染,而且还影响到了邻国,以至于很多新加坡市民都要戴着防毒面具来工作。
❼ 世界上每年有许多森林毁于森林大火,森林大火应怎么样扑灭
每年世界大约有十三亿亩的森林被毁,而火灾毁林占到百分之六十四。
森林火灾发生的因素与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全球变暖有关。
一般发生大火灾用直升机灭火,小型火灾,军队携带特制的灭火器和灭火设备去灭火,平常的火灾可用树枝扑打、挖隔离带两种方法解决。
❽ 森林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森林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引起森林燃烧的火源主要分为两种,即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
森林火灾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即树木)、火险天气及火源。三个条件缺少一个,就不会发生火灾。
1、自然火源
自然火源主要有:雷击火、越冬火、火山爆发等。在我国某些地区引起森林火灾的自然火源主要是雷击火,但极少发生。
2、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两种。生产性火源包括开荒烧杂、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烧田埂草、烧窑、烧隔离带、采石放炮、火车甩瓦等。非生产性火源包括野外吸烟、取暖做饭、上坟烧香烧纸、烧山驱兽、小孩或弱智人员玩火、故意纵火等。在我国某些地区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是人为火源,占引起森林火灾总数的99%以上。其中生产性火源占72.2%,非生产性火源占27.8%。生产性火源以烧田埂草、开荒烧杂、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等为主;非生产性火源以野外吸烟、取暖做饭、上坟烧香烧纸等为主。在引起森林火灾的24种火源种类中,烧田埂草最为突出,占年度森林火灾发生总次数的20.4%;其次是开荒烧杂和野外吸烟,分别占10.7%和9.4%,烧灰积肥和炼山造林,分别占7.5%和6.7%。
❾ 法国南特15世纪教堂发生火灾,导致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法国当地时间18日晚,其南特地区的圣保罗大教堂起火,虽然有人怀疑有人故意纵火,但官方表示具体原因尚未查明,目前还在调查之中。
火舌无情,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人类总显得特别渺小、无力。既然时光无法倒流,一切无法重来,那么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尽量少使用易燃材料,比如木材,尽量多使用防火材料;二是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包括如何在火灾中自救、如何及时扑灭火苗;三是有关部门初制备基本灭火工具外,还可以在存在火灾隐患的建筑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