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地革命爆发时,法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海地革命 概述Haitian Revolution1790~1804年海地黑人奴隶和黑白混血种人反对法国、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的革命。1697年法国在海地岛西部建立殖民统治后,从非洲输入大量黑奴,发展种植园经济。殖民者残酷压榨黑奴,歧视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18世纪末,在美国独立战争、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影响下,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的斗争、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汇合在一起,促成了海地革命的爆发。 1790年10月,海地混血种人领袖J.V.奥热领导700名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为争取公民权在海地角附近举行武装起义,因未发动黑人奴隶参加,很快被镇压。1791年8月22日,海地奴隶举行武装起义。10月,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 L'Ouverture)率领1000余名奴隶加入起义军,革命烈火迅即燃遍海地北部。1793年春,海地岛东部的西班牙殖民当局勾结英国殖民军,乘机入侵海地岛西部 。杜桑-卢维图尔等领导起义军先后加入西班牙军,联合攻打法军,占领海地北部的大片土地。起义军要求西班牙废除占领区的奴隶制度,遭到拒绝。法国雅各宾派执政后,宣布废除海地奴隶制,1794年5月6日杜桑-卢维图尔转而同法军联合,将西班牙军逐出海地北部,宣布废除占领区奴隶制度。1796年杜桑-卢维图尔被任命为法军的副总督。1798年起义军向盘踞在海地西部的英军发动进攻,直逼太子港,赶走英国干涉军。同时,杜桑-卢维图尔率领起义军进逼法国殖民首府海地角,迫使法国总督和特派员离开海地,使海地基本上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801年1月,起义军攻入西属圣多明各(海地岛东部),占领圣多明各城,驱逐西班牙殖民总督,统一整个海地岛。
1801年7月1日海地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永远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贸易自由。杜桑-卢维图尔任终身总统并有权选择继承人。12月,拿破仑·波拿巴任命C.-V.-E.勒克莱尔为法国远征军司令,率领54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和3万名士兵远征海地。次年2月2日,抵达海地角。起义军烧毁海地角。不久,为了摆脱法军的包围,起义军撤退到内地和沿海山区。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 L'Ouverture)被迫与法军议和。1802年6月,勒克莱尔施计将杜桑-卢维图尔逮捕并押送到法国。海地人发动强大攻势,痛歼法国远征军。1803年11月18日攻陷法军最后一个堡垒佛悌埃斯,法军被迫投降,在这次远征中法军共损失3.5万人。11月29日,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次年1月1日,德萨林(Jean-Jacques Dessalines)在戈纳伊夫正式宣布海地独立,并将圣多明各(Saint Domingue)改为印第安人的传统名称海地。德萨林任终身总统。
海地革命的胜利,在拉丁美洲第一个砸碎奴隶制枷锁,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㈡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基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处于大革命“动乱”刚刚平息不久,就时间来说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早已有序进行 ,工业化水平加速 中产阶层和文化相继出现 而拿破仑当政时期法国的工业革命处于起步阶段 到19世纪20-60年代法国才完成相应的转型 拿破仑上台后的资本主义商业政策为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科技方面:由于法革激进派雅各宾专政 大量的科学家被处死 如拉瓦锡等到拿破仑时期才得到改善:蒙日 卡诺等一批科学家为法国的科学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反观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持续 更是对科技到了全民重视的程度 从当时来看英国的科技力量很多都用在生产上,而法国更多是理论性的 就总体而言英国强于法国
民生:英国的工业化导致出现收入差距,使得原本属于利益关联体的工业资产阶层和工人阶层出现对立 市场物资充足,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工资较少
法国:拿破仑初期的战争红利日衰 常年的远征使得人力 原料和财政上都出现了短缺
军事:英国由于地处岛屿 十分重视海权 凭借海军的机动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夺得了大批的海外属地 十八世纪初击败法国海军 到18世纪末,在北美大陆败给了美国后第一帝国时期结束随后向东发展延续这帝国的“辉煌”英国陆军受地域发展限制和属地较广等因素 欧洲的军事力量相对法国而言不占优势
㈢ 1853的法国时代背景是什么法国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时期社会环境怎么样
1852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尊自己为“拿破仑三世”。12月,登基称帝,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1853年,与西班牙贵族小姐欧仁妮结婚。1854年,联合英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㈣ 法国各个王朝的顺序表是什么
法国国名来源于公元4~5世纪自莱茵河东岸入侵的一个日耳曼蛮族——法兰克人;法兰西意即法兰克人的王国。严格地说,法国立国应从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后算起。
史前与高卢时期(公元5世纪以前)
罗马人曾在高卢推行奴隶制建立奴隶制庄园。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讷河流域建立王国。公元5世纪后期,在国王克洛维率领下大举西侵,占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中世纪时期(5~18世纪末)中世纪时期是封建制度在法国形成、发展和衰落时期,它又可分为初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中世纪初期(5~10世纪)该时期包括两个王朝: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9世纪初诺曼人开始入侵,911年在北部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从9世纪末起,加洛林家族与罗贝尔家族为争夺王位纷争达100年,987年,罗贝尔家族的于格.卡佩登上王位,建立了卡佩王朝。
中世纪中期(10~15世纪)1328年因卡佩家族嫡系无男嗣,由其旁支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
中世纪晚期(16~18世纪)16世纪上半叶,英法百年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争夺德法边境土地,1562年又爆发了长达30余年的宗教战争,即胡格诺战争。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1589~1610在位)继位后极力恢复和平,休养生息,到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近代现代时期(18世纪末~ )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法国大革命以来近200年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 这个时期可称为“革命的世纪”,在这82年中共进行了5次革命(1789、1830、1848、1870、1871)。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1789~1794年,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3个阶段。
1794~1814年,革命沿下降路线发展。热月党人和督政府(见法国大革命)力图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经济困难未能克服,左右两派政治力量难于平衡,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将军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见法国大革命),1804年,拿破仑称帝为一世,改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取消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814年复辟王朝的路易十八(1814~1824在位)颁布《宪章》,保证不改变大革命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资产阶级自由权利。1820年,王党极右分子当权,背弃《宪章》,激起资产阶级自由派和人民群众的愤怒,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代之以七月王朝,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从1830年起,工业革命在法国兴起,掀起建筑铁路热潮,30~40年代,工人运动如里昂工人起义、共和运动、民主运动此伏彼起,最后汇为巨流。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翌年称帝,为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政治上动荡不定是第三共和国的一个显着特点。到1914年的44年内共换了近50个内阁。1877年,麦克-马洪,M.-E.-P.-M.de总统解散议会,法国共和制面临新的考验。共和党人粉碎了麦克-马洪的5月16日政变企图。80年代温和派共和党人执政。1888~1889年,G.-E.-J.-M.布朗热将军策划控制政府,但未得逞(见布朗热事件)。1894年,反动势力诬告犹太军官A.德雷福斯出卖军事机密,妄图借以接管共和政府。保卫共和国再次成为群众运动的政治口号(见德雷福斯案件)。90年代后期,激进派共和党人占优势,1905年议会通过政教分离法。
1958年 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发动政变,对法国政府施加压力。6月1日,议会以多数票授权戴高乐组织政府。戴高乐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权力的修改宪法原则,于1958年 9月以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1959年 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㈤ 法国全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我个人认为,法国的全盛时期是指18世纪的波旁王朝。
直到工业革命之前,帝国之间都主要比拼农业国力,在这种模式下,英国人力和综合实力其实还不如法国,“法西联盟”更是欧洲的“巨无霸”。但是时光荏苒,波旁王朝的辉煌早已不在,一个国家只有不断积极进取,才能屹立于世界。
㈥ 英法战争进入第四阶段时法国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农村荒芜,城市残破,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此时,战争的性质已经产生变化: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英国的侵略行为激起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之心,纷纷主动加入战争,针对英国的战争从军队的战争,转变为全民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由此进入第四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㈦ 法国一共经历过几个阶段
法国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
拿破仑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拿破仑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波旁王朝被起义推翻,路易.菲利浦建立新王朝;
1848年起义建立短命的第二共和国;
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普法战争后,第三共和国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第四共和国建立;
戴高乐当选总统后,第五共和国建立。
㈧ 法国历史教育分为几个阶段
法国按其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的法国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了一个世纪,17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发展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阶级矛盾和斗争是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7世纪时,法国资产阶级主要信奉加尔文新教(又称胡格诺教派)和新教教派——詹森派。封建专制政府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旧教)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并对新教进行残酷的迫害。在教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耶稣会派和后起的圣乐会派。大革命前,法国的教育主要掌握在旧教手中,是天主教对抗资产阶级新教“异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㈨ 18世纪法国美术分为哪几个阶段
18世纪法国美术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世纪20年代以前。此期为过渡阶段,是古典主义风格逐渐过渡到罗可可风格的创立。第二阶段为20年代到70年代或称“路易十五时代”,是宫廷罗可可艺术与代表第三等级的市民艺术并存和相互对抗的时代。第三阶段为70年代以后或称“路易十六(1774年继位)时代”。这是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时代。
总的说来,18世纪法国美术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其主要的艺术潮流是罗可可艺术和市民艺术。18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艺术已经完成了时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义艺术。
㈩ 1872年法国处于什么时期
1872年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处于第三共和国时期。和普鲁士签订卖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