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二战后期法国怎么样

二战后期法国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4:48

① 简析二战结束后的法国重建之路,法国如何重夺世界强国地位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战局莫过于曾经不可一世的欧陆强国——法国,在德军的攻击之下只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投降停战,直至1944年诺曼底登陆,在国内外反抗力量的互相配合下,在1945年5月9日迫使德国代表签订投降书,法国终于得以光复。在敌国控制下的法国在二战中遭受了全面而深刻的打击——从经济上的严重摧残到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一落千丈,此时的法国连欧美世界的二流国家都称不上,显然这种落差是掌握欧陆霸权上百年的法国无法接受的,因此从战争一结束法国便开始绞尽脑汁,为恢复自己在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地位而努力。

② 二战后的法国在干什么

0年5月10日,此时距二战开始已经半年了,当时的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势如破竹。很多人都以为德国下一步会进攻苏联。但德国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向西进攻。并迅速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而一直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陆军的法国表现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法国殖民地分布

不仅如此,诺曼底登陆后,德国败局已定。还有很多维希法国官员跑到德国,继续效忠德国。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德国都是必败了,还和德国在一起。可以说,也正是这样,才让很多人厌恶维希法国。

这就是投降后的法国。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如果不是戴高乐,二战后的法国绝不会有今天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

③ 法国在二战之后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二战前后加剧,各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二战后法国历届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法国的地区发展差距主要表现

(一)东西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

法国东部包括10个大区(科西嘉除外),约占国土面积的45%,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包括巴黎、马赛、里昂、里尔等大城市,沿海还分布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500家最大的企业和集团中,476家分布在东部。东部工农业都较为发达,还拥有许多着名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西部地区则资源比较贫乏,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也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西部家庭平均收入比东部低20-30%。

(二)城乡人口分布严重不均

二战后,法国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形成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据统计,1949年,法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4%,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减至8.5%,30年间减少了三分之二。仅1960-1978年间,就有约一半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就业、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人口日趋老化,劳动力严重不足。

(三)传统老工业区产业萎缩,日趋衰落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新兴工业和制造业的兴起,作为东北老工业区三大经济支柱的冶金、煤炭和纺织业开始走下坡路,企业亏损严重,大量工人失业。1973-1974年的经济危机使老工业区的“结构性危机”空前加剧,经济日趋衰落。

二、法国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做法

(一)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纳入国家计划,并建立一整套相应机构

20世纪60年代,法国先后成立了“国土整治和区域行动评议会”及“国土整治全国委员会”等常设机构,负责协调地区整治行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又进一步改革了计划的实施方式,由各地区成立“地区计划委员会”,制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中央政府则通过签署“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合同”,以多种方式扶持地区经济发展。

(二)实施国土整治政策

所谓国土整治,主要是指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政府的推动下对国土进行平衡整治。这是二战后法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土整治行动始于1950年,时任法国建设部长的珀蒂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国土整治计划”,首次提出“国土整治就是要依据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来寻求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佳分配”。1955年,根据国土整治的需要,法国政府将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以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推动区域发展。这一时期,法国政府重点加强了北方、中央高原等区域的经济发展,着重解决这些地区的就业问题。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更加突出。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国政府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远景规划,重点整治西部、西南部、中央高原和东北老工业区等区域。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国土整治计划将过去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扩展到了教育、就业、培训、环保等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二战后40多年来,法国国土整治政策的实施,对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某些发展中的农村地区和外省大城市的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三)二战后,法国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发展、农村改革、山区开发和保护及老工业区结构改造政策,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方针是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地方中小城市的发展,建立中心城市,以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改变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主要内容有: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巴黎等特大城市的发展;调整全国城市结构,改革旧有城市体系,加速发展里昂、马赛、里尔等地区中心城市,促进人口和经济活动向这些城市流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第二,农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村实行结构改革,重点开发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发达农业区,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法国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地区交通相对落后,缺少通讯手段。为迅速改变这些地区的面貌,法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交通和通讯的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20世纪70年代初,专门制定了有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别条例,由中央同地方合作,兴建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经过努力,历史上形成的东西部之间交通网络分布不均的状况正在逐步消失。

2、加速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政府把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作为改变地区落后面貌,促进农业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制定相关法令,推行农业现代化开发计划。政府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欠发达地区农场进行设备更新和现代化投资。开发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对稳定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3、鼓励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法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十分重视扶持适合各地区特点的工业、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尤其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重点改革区,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这些地区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4、稳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不足和农业劳动力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法国政府把稳定农村人口作为执行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采取多项奖励措施,鼓励人口向农村流动。

5、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不断增加农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贷款和补贴。到80年代中期,这方面的支出约占国家农业拨款的3%。政府还通过补贴等措施,普及落后地区的视听和影像教育。政府还同地方签署文化教育合同,促进农村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实施山区开发与保护政策。山区约占法国国土总面积的2%。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提出应根据山区的不同特点,在保护山区自然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繁荣山区经济。80年代初,又出台了保护和开发山区的四条方针,包括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扶持山区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保护资源;重点改善人烟稀少、偏僻山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发展服务业,改善山区生活条件等。

第四,推动老工业区结构改造。1979年以来,法国政府对老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60-70年代是改造的第一阶段,先后提出了“钢铁工业改组计划”和“拯救钢铁工业计划”,主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推动企业现代化,但未取得预期效果。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对老工业区的改造进入第二阶段,初期实行扩大煤、钢生产的“振兴”计划,结果加剧了原有的“结构性危机”;后由于经济严重不景气,又转而实施“紧缩”政策,加速结构调整,使生产由“低效数量型”步向“高效质量型”转变。

(四)实施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和税收制度

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奖励制度,先后设立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地区开发奖金、手工业企业装备奖金、农村开发与国土整治部际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为巴黎和其他大城市外迁企业和机构提供补贴,并重奖在边远、落后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主。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将这些名目繁多的奖金和补贴一律改称“国土整治奖金”,并对资助手段作出重大改革。此外,对参与区域发展的企业,政府还根据地区和就业人数予以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五)实施地方分权政策,调动地方积极性

二战后,法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中央权力主集中,限制了地方积极性,造成地区之间条块分割,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开始实施向地方分权的政策,中央政府行使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大区和省。80年代起,进一步下放权力,实行自治管理体制,扩大地方自主权,各地区可按本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右翼政府2002年重新上台执政后,于今年3月在议会通过有关地方分权的修宪法案。右翼政府强调,地方分权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将使各地区释放出可达国内生产总值1%的新的经济活力。

④ 为何二战后法国能成为五大战胜国之一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法国在德军面前战败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希特勒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军队已经如此迅速拿下来了宿敌――法国。战败后的法国国内紧接着成立了维希政府,而外逃出去的戴高乐也在海外成立了一个自由法国,并借此在二战结束后成了五大战胜国之一,难倒是因为法国被灭之后还在为抵抗德军做努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战败后的法国北部工业区被德军占领,而法国南部农业区上是建立了维希法国。然后,这个维希法国政府在当时除了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承认,它控制着法国所有的殖民地,还有一支有战斗力的舰队。

戴高乐在海外建立的自由法国是得到英国支持的,但毕竟势单力薄,戴高乐便想说服殖民地总督来帮他,只有北非摩洛哥等少数殖民地愿意。他的军队构成也非常杂乱,主要是撤退到英国的法国军队,还有一部分欧洲各国的军人,以及愿意帮忙的殖民地军队,数量一开始并不多,并无法对德军造成什么巨大的伤害。

但自由法国的军队在二战过程中一直在扩充,直到二战结束时,这支军队已有20万人左右,但这点人数在欧洲战场上真的掀不起什么风浪。而且这支军队的装备都是英国提供的,英国也在打仗,也没提供什么精良先进的武器给他们,都是一些一战留下来的旧武器。

让我们回到当时法国国内,德军将法国的工业、农业、劳动力全部征用起来,毕竟战前的法国还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国,价值还是非常巨大的。汽车厂、船舶厂、航空工业都要为德军服务,他们不仅要帮德军修理装备,还要同时帮忙德军时候生产大量军用汽车、潜艇等。而且,法国被迫提供给德军的煤炭几乎占到了他们总产量的一半,更不用说还有钢铁等重要战略物资被打造成了枪支坦克,继续支持着德军在欧洲的战争。

不仅如此,法国金融机构也不得不为德军提供大量资金,维希政府为了讨好德军还派遣很多劳工到军工厂工作,帮助德军抓捕犹太人,更有部分疯狂的法国人自愿加入德军作战。虽说都是维希法国在帮助德国,但自由法国也并未反法西斯力量提供多少帮助,那为何这样的法国也能在二战后一跃成为五大战胜国呢?其实只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美国为了制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而决定拉上法国的,毕竟英美为二战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战后他们说什么,其他国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6?

⑤ 二战后的法国似乎实力一般,那它凭什么成为常任理事国

一、法国在二战中也是有贡献的。

在贝当政府宣布投降后,1940年6月18日,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法军将领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号召继续抵抗——“自由法国”开始出现。虽然法国本土投降,法国在其他地方的基本实力仍在,毕竟,法国在亚洲、非洲、拉美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总体来看,在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后,国内仍有大量的有生力量有组织地抵抗侵略者。

不仅如此,法国在非洲(如乍得、喀麦隆、刚果、加蓬等国)一直在对德作战,在亚洲(如法属印度和印度支那等)一直在对日作战,这些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20多个。在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抵抗力量依旧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或支援盟国的作战任务。

二、法国的加入也是当时几大巨头的妥协。

联合国是由美苏英三国主导成立的,这三大巨头的加入毫无异议。重点在于,二战期间,苏联由于英美的援助,变得非常强大,以致于可以与美国相抗衡。而美国为了保护在亚洲的利益,就必须选择当时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中国用来牵制苏联和日本。于是,在美国的推动下,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

但英国和苏联是不愿美国在东亚有个强大的盟友,于是,便引入了一个相对“中立”的法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从英国角度来看,英法相邻,总体利益一致,而且,法国可以监督德国的发展。苏联的考虑与英国一致,不过,它本身是不希望西欧有太多国家联合在一起的——这也促使了后来东西半球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5)二战后期法国怎么样扩展阅读:

法国其实很有实力,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于17~18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之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先后经历两次帝国和三次共和国,国力于19~20世纪时达到巅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20倍,成为20世纪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8年被夏尔·戴高乐建立的第五共和国所取代。

法国国土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现在的法国同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

⑥ 二战后,为何法国发展了几十年还是赶不上日本

因为法国是一个人发展,日本是有人帮它。帮助日本的当然是美国了,美国并不是出于投下原子弹而心怀愧疚,美国是为了利益。

虽然日本也是战败,但是它有帮手。日本虽然作为法西斯国家战败,所损的元气并不比法国少。但是日本的背后,是美国。美国一方面限制日本的发展,但是一方面又暗中提供帮助,好让日本给自己提供更大的利益,所以日本才会发展得如此迅猛。

⑦ 二战时,投降之后的法国是什么样的状态

法国沦陷时根据条约,德国占领了其法国北部工业区,贝当在南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建立维希法国。当时维希政府除了英国以外所有国家都予以承认,它掌握着法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和一支仍堪称强大的舰队。而戴高乐在建立自由法国时是在英国的支持下开展的,后来他试图说服殖民地总督来支持他,但是只有北非摩洛哥等少数殖民地得到了响应,这就说明自由法国军队掌握的资源非常有限,势必不能在战场上发挥较大作用。
德军占领法国工业区可不会对其巨大的财富无动于衷。法国的工业和农业、劳动力都被德军征用于战争。法国汽车工业被迫为德军提供大量军用汽车,还不得不为德军修理战损的装备。法国被迫为德军提供占其总产量一半的煤炭,以及几乎所有的钢铁和其他金属材料来生产武器。航空工业和船舶工业全部被征用,为德军生产战斗机零件和修理建造潜艇。法国战前是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可见这种征用量的巨大。
其金融业也得向德军提供高额度的占领资金,这一切都暂缓了德军的灭亡。更可怕的是维希卖国政府还向德国派遣劳工到军工厂工作。其次还有很多极端主义分子自愿到苏联战场参加战斗。

⑧ 二战法国到底有多大的贡献

二战中的法国就实际意义上来讲,贡献程度是很大的。初期的欧洲战场以德意联军为主,就在德意跨过马其顿防线之前已经在和法国的拉锯战中损失了接近50万的兵力。只是无可奈何法国身处战火的第一线,再加上二战初期各国的观望态度,只能饮恨沙场。
世人总是会无限的放大你的污点,而法国的污点无疑就是被跨过号称无敌的马其顿防线和投降了。

⑨ 二战时期的法国

法国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强国。在“二战”前夕,法国的军事实力、特别是陆军,更是傲视欧洲群雄,有“欧洲第一强国”之称。庞大的法国海外殖民地起初倾向于维希政权,战争后期加入戴高乐将军在内的盟军,共同抵抗德军。

1、从军队数量上来说,法国常规部队的规模一直维系在300万左右,超过英国、德国、美国、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战争打响后,法国紧急召集国民参军入伍,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将军队总人数扩充到699万。

2、从武器装备上说,法国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世界军事强国。以陆军为例,法国陆军装备好、机械化水平高、机动能力强,拥有大量的摩托化单位。“二战”前夕,法国军队在前线共有约58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562架飞机。

以海军为例,法国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海军之一在欧洲仅次于英国,强于德国,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四。法国海军拥有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50余艘各型驱逐舰,潜艇101艘。

3、法国还用11年时间打造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位于法国东北边境地区,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假如德国军队选择以此来正面突破的话,必将付出惨烈的代价。

1940年6月,贝当组阁后,向德国投降。德国以对英作战需要占领了法国北部和整个大西洋沿岸地区。法属北非和法属西非及法属印度支那等海外殖民地和领地也依然服从维希政府的领导。维希政府虽然屈服于纳粹德国,但是并没有按照德国的要求加入轴心国,也没有对英国宣战。

原贝当内阁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流亡法国,成立‘自由法国运动’,对德国急需作战并被英美等盟国视为法国合法政府和盟国。在法国德占区里,有两大抵抗系统:受英美支援的“自由法国运动”的地下抵抗组织,还有就是以法共为首的“法国民族联合解放阵线”的游击组织。

1942年英美在阿尔及尔登陆,法属北非殖民当局和军队倒向盟军并参加了突尼斯战役。之后不久,法属西非也投向盟国。

1944年,自由法国军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法国第二装甲师在英美军队的成全下率先进入巴黎。1944年9月,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罗斯福决定承认法国为共同作战的盟国,从原定的德国美占区中划分出一块给法国作法占区。法国奇迹般由战败国变为五大战胜国之一。

(9)二战后期法国怎么样扩展阅读:

闪击法国

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所实施的进攻战役。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荷军投降。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

14日占领色当、迪南并突破法第9、第2集团军防御,向英吉利海峡推进,英内阁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组织敦刻尔克撤退。

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投降。法军的抵抗毫无组织。德军坦克兵团迅速向法国腹地推进。领导新政府的贝当元帅请求德国武装力量统帅部停战。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签订了《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

法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停战协定,按照协定德、意军队占领法国大部,其粮饷由法国政府负担。法国全面停火。

⑩ 法国参与二战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二战结束后有哪些影响

摘要 法国会在二战中表现的那么差,和他们并不愿意再打下一次世界大战,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因为法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了太多,法国当时是整个欧洲的主要战场,绝大部分的欧陆战役都是在法国境内开始的。法国本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很多,甚至有部分评论家认为,法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可以说是流干了血液,整整一代人都留在了战场上。

阅读全文

与二战后期法国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