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为什么要入选非遗

法国为什么要入选非遗

发布时间:2022-07-10 04:59:01

❶ 法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美食+美酒=法国大餐

法国大餐是西餐当中最有地位的菜品,是西方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法国人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餐之首。

2010年11月16日,经由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法国大餐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❷ 世界上有哪几座城市是非遗城市

苏州。苏州能够入选世界遗产城市,原因是苏州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一共有九座,分别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还拥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分别是昆曲、古琴艺术(虞山派)、宋锦、缂丝、苏州端午习俗、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都江堰。入选世界遗产城市的原因是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青城山不仅仅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国家5A级景区、道教全真龙门派圣地、道教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 之一。它位于成都市下属的都江堰市的西南部,距离成都市区不到70公里,总个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承德。承德入选世界遗产城市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着名的旅游景区,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的北部,它是清代最高统治者夏天避暑的地方。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夏天时候这个地方非常非常凉爽。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避暑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高统治者夏天办公的地方。

丽江。它能够入选世界遗产城市,是国为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虽然丽江时不时传出一些不好的消息,但谁也否定不了丽江的美。哪怕这里的美,现在完全充满了商业气息。丽江古城是国家5A级景区,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它地处云贵高原,堪称高原来明珠,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每天都接待无数来自全国的游客。

澳门。对于澳门能够入选世界遗产城市,很多人不理解。在很多人看来,澳门就是一个靠着博彩业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的城市,其实澳门从1553年葡萄人入驻以来,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完全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澳门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它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联起来一共20个历史建筑。2005年7月的时候,这个地方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平遥是一座城市吗?当然是。它能入选世界遗产城市,是因为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这座古城拥有2700多历史,比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历史都要悠久。这座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朝洪武年间扩建。这座古城保存了明清时古建筑的特点,是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1997年的时候,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❸ 法棍将申遗,法国人每年消耗100亿根法棍,它是如何做成的

法棍先是用面粉、水、酵母以及盐这四种材料进行和面,和面得到的面团经醒发之后送入烤箱,烘烤半个小时左右便可制出法棍。法棍,也就是“法式长棍面包”,是法国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食物。法棍这种面包起源于十九世纪,由于当时有一法令规定面包师的工作时期不得早于早晨四点,这便导致诸多面包师来不及制作圆形的早餐面包。在这种情况下,面包师们便只能想办法制作更为简易的面包,于是法棍面包应运而生。相比起圆形面包,法棍面包不管是准备工作还是烘焙步骤都要相对省时、省事。

法棍发展至今其知名度日渐提升,与此同时它也形成了一套标准。一般来说,法棍面包的长度标准为76厘米左右,重量标准则为250克上下。除此之外,法棍面包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它的身上还需要斜切出五道裂口。法棍作为法国美食的代表之一,它深入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据悉法国人每年消费的法棍数量多达百亿根。基于法棍对于法国人的特殊意义,法国目前也已经对法棍进行了非遗申请。至于非遗申请的最终结果,得到2022年年底才能揭晓。

❹ 同样作为美食大国,为何法餐能入选非遗而中餐不行

中国和法国都是有名的饮食大国,两个国家的人民对吃都有特别的讲究。法国大餐全世界驰名,以至于在早期日本、美国等很多国家的国宴都是法国餐。同样中国也是饮食大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餐馆遍及全世界,但遗憾的是中餐却没有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法国却在非遗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❺ 法国立法保护乡村感官遗产,为何要制定这么奇怪的规定

大家已经对于一个法律的制定表示身份的疑问,就是法国制定的一个关于乡村感官这样一个文化的保护。许多人都对于这样一个文化的制定表示什么样的奇怪,因为对于公鸡打鸣,还有教堂钟声的这样一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要把它列入法律的这样一种范围的统筹中。其实是因为有一个夫妇,他们对于一个经常打鸣的公鸡告上了法庭。有许多人对于这件事情表示十分的疑惑和不可置信,因为对于一只公鸡来说,打鸣是它们的权利,并且是他们身为公鸡的一种特性。

它们不应该被剥夺这样的权利,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我们五官上的一些感受的,这样的东西有着保护的权利。像是有一些人他们忍受不了牛粪的这样的味道,但是对于牛粪来说,他是牛的一种排泄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它需要通过这个排泄物来保证他们自身的安全,如果我们禁止牛去进行这样一些排泄物,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残忍的表现,所以为了体现更加人性化的这样一个特点,才会制定出这么奇怪的约定。

❻ 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为什么会力推法棍进入世界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名录

马克龙表示,“法棍被全世界喜爱,我们需要保护它的优点和制作技巧,这就是它该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法国法式面包店全国联合会主席安纳科特更是形容说,法棍是法国的象征之一,“重要程度不亚于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产物,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法棍”约在19世纪中叶开始风行于法国,而且还是舶来品——据说最初是从奥地利维也纳传来的,却在“大巴黎”发扬光大。


马克龙称“法棍”可以说是法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报道称,科教文组织曾将一些饮食文化或制作方式列入非遗名单,如日本“和食”,比利时啤酒文化,韩国泡菜制作法等。众所周知,法棍是很多法国人的心头好——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安赖卡特称,七成法国人表示,法棍是他们最喜欢的面包,“法棍和埃菲尔铁塔一样,都是法国的象征。”因此,很多法国民众对总统的表态感到欣喜。他们认为,法棍在世界上已经享有很高声誉,如果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法国制造”而言是件好事。一位民众说:“头上戴顶贝雷帽,胳膊夹根法棍,这就是法国人的形象。法棍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会更加自豪。”

马克龙力推法棍进入世界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❼ 简述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1、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并将其写入法律条文的国家,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课题组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登录的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除了耳熟能详的能乐、人偶净琉璃文乐、歌舞伎之外,2013年登录的和食(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及其相应的保护政策特点鲜明,值得借鉴。

2、意大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注重与物质遗产和文化的关联、意大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第三产业完美结合,推广非遗的旅游亮点,是意大利非遗政策带给中国非遗保护的重要启示。

意大利拥有数量众多的世界级遗产,包括风景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这些文化遗产的结合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一个亮点。如宣传制作小提琴技艺的克莱蒙纳小提琴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克莱蒙纳历史,甚至通过它去了解整个文艺复兴历史和意大利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3、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加强地方立法;把非遗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加强产权保护,注重实用性;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保护,加强传播力度;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国内外民间资金监管力度;培养全民参与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发展等。

(7)法国为什么要入选非遗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四卷)》

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

❽ 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La tapisserie d’Aubusson (2009)欧比松挂毯
La tradition tracé dans la charpente française (2009) 屋架轮廓技术
Le Maloya (2009) 马洛亚 法属留尼旺岛的传统歌舞
Géants et dragons processionnels de Belgique et de France (2008)
与比利时共同申请的 巨人和巨龙游行

❾ 最早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是哪国

B.日本
法国是最早立法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

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日本人在1950年确立的《文化财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它的范畴。韩国人也较早有了这种观念。他们早在1962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于1967年把江陵端午祭列为韩国的“重要无形文化财”。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这种前卫的遗产观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知和认可。终于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法》。进而在6年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人类将另一半文化遗产拥入了自己的怀抱。

❿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前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 (Proclamation des Proclamation des chefs-d'oeuvre patrimoine oral et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注:这里所使用的“杰作”一词通常也被笼统地译为“代表作”]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前身。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的决议,提出了“杰作(代表作)”这一称号,并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正式定名于联合国的文件中。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计划。其主要奖励两种表现形式:
1. 一种定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宗教仪式或各类节庆仪式;
2. 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的评选标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国际评审委员会议事规则》,其评选标准主要有两条:
第一,遗产具有杰出的文化代表性,对有关群体和文化多样性具有特殊价值;
第二,遗产当前迫切需要保护,特别是因面临社会变革等因素缺乏保护而将消失。
在实际评审过程中,对每个申报项目需要参照如下具体的评选标准:
(1)参选作品应具备体现人类的创造天才的优秀作品和特殊价值;
(2)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
(3) 在历史学、艺术学、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
(4) 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规则的五项条件。这五项条件包括:
① 表明其深深扎根于相关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有关社区文化历史之中;
② 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对民间的文化特性和有关的文化社区起肯定作用,在智力借鉴和交流方面有重要价 值,并促使各民族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对有关的群体起到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作用;
③ 能够提高开发技能,提高技术质量;
④ 对现代的传统具有唯一见证的价值;
⑤ 由于缺乏抢救和保护手段,或因加速的演变过程、城市化趋势、或适应新环境文化的影响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的申报
根据《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申报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各成员国申报的基础上,每两年宣布一次《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每次每个成员国可有一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要求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果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超越政治边界,相关成员国可联手共同提交一个多国申报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多国联合申报,此类项目可以不占本国的申报名额。截至2005年11月,中国独立申报成功的项目有昆曲、古琴艺术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联合申报成功的项目是与蒙古国共同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代表作)”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过渡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中规定,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计划行将终止,建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在《公约》中过渡条款第31条规定:“委员会应把在本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后,各国申报的遗产项目一旦入选,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2003年、2005年宣布的三批90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杰作)”也自动纳入到了《名录》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第八章 过渡条款
第三十一条:与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的关系
一、 委员会应把在本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把这些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绝不是预设按第十六条第二款将确定的今后列入遗产的标准。
三、 在本公约生效后, 将不再宣布其它任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杰作)。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Liste représentativ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6条设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第四章 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六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 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 委员会应该根据有关缔约国的提名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委员会拟订有关编辑、更新和公布此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并提交大会批准。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标准
要求申报缔约国在申报文件中说明拟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
[1] 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将该遗产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扩大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3] 制订的保护措施对该遗产可起到保护和宣传作用。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4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规则后的第一年。此前“申遗”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项。从2009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2011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6届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又评选出1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此,全球共有232项代表作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遗产29项。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List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nécessitant une sauvegarde urgente)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第17条设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第四章 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七条: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为了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委员会编辑、更新和公布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根据有关缔约国的要求将此类遗产列入该名录。
二、 委员会拟订有关编辑、更新和公布此名录的标准并提交大会批准。
三、 委员会在极其紧急的情况(其具体标准由大会根据委员会的建议加以批准)下,可与有关缔约国协商将有关的遗产列入第一款所提之名录。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标准
根据“执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0年6月修正)的相关规定,要求申报缔约国在申报文件中说明拟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
[1] 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尽管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和缔约国做出了努力,但该遗产的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因此该遗产急需保护;或者,该遗产面临严重威胁,若不立即保护,将难以为继,因此,该遗产特别急需保护。
[3] 制订保护措施,使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能够继续演绎和传承该遗产。
[4] 该遗产已按《公约》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5] 在极为紧急的情况下,经与有关缔约国正式协商,根据《公约》第17.3条,将该遗产列入名录。
2009年10月1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宣布,将来自8个国家的1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正式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此次经过独立专家组认真筛选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2个项目分别来自白俄罗斯、中国、法国、肯尼亚、拉脱维亚、马里、蒙古和越南8个国家。教科文组织表示,为确保这些文化遗产的生存能力,有关缔约国必须承诺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并可以获得专门为此设立的基金的资助。
2011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6届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又评选出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全球共有27项代表作被纳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中国遗产7项。
《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Registre des meilleures activités de sauvegarde de patrimoine immaterial)即《成功经验汇编》,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第18条而设立。 第十八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
一、 在缔约国提名的基础上, 委员会根据其制定的、大会批准的标准,兼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定期遴选并宣传其认为最能体现本公约原则和目标的国家、分地区或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
二、 为此, 委员会接受、审议和批准缔约国提交的关于要求国际援助拟订此类提名的申请。
三、 委员会按照它确定的方式,配合这些计划、项目和活动的实施,随时推广有关经验。 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的遴选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缔约国向委员会申报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国家、分地 区或地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供 其遴选和宣传。并强调在遴选和宣传保护计划、项目和活动时,应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和公平的地域分配原则,同时加强南南合作和北南南合作。
委员会应从提案中选出最符合以下标准的计划、项目和活动:
[1] 该计划、项目和活动涉及《公约》第2.3条定义的保护措施。
[2] 该计划、项目和活动促进了地区、分地区和/或国际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协调。
[3] 该计划、项目和活动体现了《公约》的原则和目标。
[4] 该计划、项目或活动证明有助于促进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能力的保护。
[5] 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计划、项目或活动正在或已经实施。
[6] 该计划、项目或活动视情况可成为分地区、地区或国际保护活动的范例。
[7] 如果申报缔约国、执行机构和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的计划、项目或活动被选中,他们就愿意合作传播最佳做法。
[8] 该计划、项目或活动的经验与其效果评估密切相关。
[9] 该计划、项目或活动主要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需要。
第一批入选项目
200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政府间委员会审议批准将分别来自两个国家和一个分区域的3个保护计划列入“最佳实践项目名册”,它们是:
1. 保护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艾马拉人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美)
2. 传统文化中心——普索尔教育计划的学校博物馆(西班牙)
3. 印度尼西亚北加浪岸的蜡染布博物馆——小学、初高中、职业学校和工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印尼)
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6届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委员会又决定将5个项目收录到《最佳实践项目名册》。至此,全球共有8个项目被收录到《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与法国为什么要入选非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