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云为什么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
一楼
错误!!!!
云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无法用眼睛看见)
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附着在天上尘埃上
所以在天上
也不来了个说不能在地上
在地上(准确的说是离地面很近)的云就是雾了
② 云离地面有多高
离地面不同高度的云的分类:
一、高云族的云,中纬度地区云底高度通常大于6000m,形成于对流层较冷的部分。分三属,都是卷云类的。在这高度的水都会凝固结晶,所以这族的云都是由冰晶体所组成的。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会透明。
二、中云于2000m至6000m的高空形成。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
三、低云是在2000m以下的大气中形成。当中包括浓密灰暗的层云、层积云(不连续的层云)和浓密灰暗兼带雨的雨层云。层云接地就被称为雾。
比较笼统地说,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
科学上云的分类最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让-巴普蒂斯特·拉马克(Jean Lamarck)于1801年提出的。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英国科学家路克·何华特(Luke Howard)于1803年制定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
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
③ 平常的云离地面多远
4-5千米,一般1千米左右就开始有。
低云: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雨层云五属,低云的云底距地面高度较低,一般低于2500米,它是随季节、天气条件和不同经纬度而有变化。
中云:高层云、高积云两属。 中云是由微小水滴、过冷水滴或者冰晶、雪晶混合而组成。中云的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5000米之间。
高云: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三属,高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而高原地区较低。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充足;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着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④ 为什么云层很厚密,离开地面较近,补满天空,阳光一点也进不来
云层具有反射作用,厚的云层反射能力更强
阳光到达地面较少
⑤ 为什么天上的云离地面越来越近
因为现在气温升高了
⑥ 为什么带电的云离地面比较近,就会和地面之间发生放电现象
首先大地是一个导体。其次大地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在电压足够大的时候也能变成导体。
当带点的云和大地距离比较近的时候,由于大地也是导体,所以产生了感应起电。假设云层带负电,那么此时云层下方的大地就带正电。这时大地与云层之间就有了电势差,产生了电压。
普通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在空气两端加上足够大的电压时,空气也变成了导体,于是,云层与大地的正负电荷运动产生电流,即发生了“放电现象”
回答楼主的补充问题:
1.云层重新聚集电荷,重新感应陆地起电,重新放电呗。至于云层为什么会带电,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别人知道。偷个懒,看爱问答案:http://iask.sina.com.cn/b/6122447.html
2.任何物质都可以作导体,前提是电压足够大。。因为:导体之所以是导体,正是因为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比较小,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当电压足够大的时候,电场强度也很大,电子受到电场的吸引力。当这个力大到能使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的时候,非导体就变成了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