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妈说真正的法国大餐要吃8个小时!!!求大神解释怎么吃!!
先是餐前的开胃菜,然后正菜,然后甜点。。。而且每道菜都是慢慢吃,吃完一道再上一道,所以要很久。。。但也不至于八个小时呃,一般两三个小时吧
② 在巴黎吃法国大餐需要多少钱
吃过的最便宜的是大概二十欧元左右的,但是主要面向游客的,但确实很不错,在圣心教堂下面的。印象中叫la ree。菜单上也有三十欧元左右的,从八点多吃到十一点多。老板人不错,很多外国人都在吃,还有中文菜单。但要吃到真正的法国大餐在巴黎可能就要更贵一些了。
③ 我要法国大餐的简介,精细一点,最好讲讲法国人怎样用餐、用餐礼仪等。然后就是每一道菜,要有重点!
呵呵..楼上那位介绍的非常详细,不过这些比较适合在非常正规的场合,真正普通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和中国一样,没那么严肃.
我就在法国生活,我老公是法国人,我观察到他们其实吃饭和咱们一样,当然,他们的餐具摆放会更详细一点,左叉右刀,上方放小勺子用来吃小杯子装的前餐或甜点,盘子放中间,当然,如果是在餐馆吃饭或到朋友家参加比较正式的聚餐,就会连抹嘴用的餐巾布一起摆放,平时就放卷大的厨房专用卫生纸,他们吃饭时也没有计较什么餐具尽量不要发出声音等(除过非常正式的场合),大家吃饭也是一边聊天一边吃,甚至边吃边看电视的都有.
他们早餐就太简单了,果酱,面包片和咖啡或热巧克力(喝牛奶的人很少)
午餐是比较正式的,当然工作的人就除外了,因为时间关系,他们80%的人都不回家做饭,就在外面买个三明治,在小型城市或乡村,尤其是周末吃午饭就比较正式,通常头餐是生菜沙拉或一碗浓汤,当然,如果去朋友家作客什么的就回比较好,他们最喜欢用很小的玻璃杯盛食物,里面填充蛋黄酱,三文鱼丁,番茄酱什么的弄的颜色很漂亮,不过味道真不怎么样,我感觉就是没什么实料,都是吃一些番茄酱和沙拉酱什么的,光是些酱质调料.吃完后撤去杯子什么的就上肉类,鸡肉鸭肉牛肉什么的,他们很少吃羊肉,我个人觉得他们做的不如咱们中国人做的,他们不会用什么调料,就是个胡椒粉和盐而已,然后就放到烤箱去或锅里煎一下,他们做的鸡肉鸭肉什么的皮上的油也不煎出来,看起来湿漉漉脓糊糊的,切开后还能看到鲜血淋淋,尤其是鸭肉,里面还是生的,吃起来一股血腥味,我感到很恶心,他们吃饭的时候不是喝葡萄酒就是喝自来水(法国都是接自来水喝的),没什么饮料,在餐馆也一样,如果不买饮料,服务员就会给你一瓶自来水.吃完肉类就是芝士和长棍面包了,有些人还加黄油一起吃,如果盘子有剩汤料,他们就用面包擦盘子的汤料吃,直到把盘子擦干净为止.吃完面包就是甜点了,他们的甜点还是比较丰富的,冰淇淋,蛋糕什么的,不过他们的甜品一般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人出去买现成的.
晚饭与午饭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晚饭的头菜基本都是浓汤,然后就和午饭一样了.甜品通常是酸奶或水果.
④ 速求:法国的餐饮文化,法国餐厅的特点
法国的餐饮文化:
法国菜注重新鲜、原味。法国菜选料广泛,主要偏好牛肉、禽类、海鲜、蔬菜等,特别是烤蜗牛、松露菌、蘑菇、龙虾、鹅肝、鱼子酱。
在配料上,酒、橄榄油、鲜奶油以及各式香料是法国人的最爱。一顿标准式法国式大餐的上菜顺序主要为冷盘菜、汤类、主菜和甜品。
(4)法国巴黎大餐为什么这么慢扩展阅读:
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
⑤ 吃法国大餐的步骤
法国大餐的食用顺序:
第一道:开胃菜
讲究一口吃,以很美味的小食品开始,刺激食欲。
第二道:冷菜和汤
选择有冷菜(如沙拉)或汤。如果汤太热不能喝,不要用嘴去吹,要等汤自然凉下来再喝,还有要谨记不要发出声音,这一点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比较相通。
第三道:热菜
首先以海鲜为主,之后是肉类。两道菜之间会上一些冰霜,以去掉口中异味,让食客更好地体会后面的美味。
第四道:甜点
法国大餐重视五官的享受,这也体现了法国人的浪漫情调,因此包含奶酪、蛋糕、冰淇淋、水果的甜点会非常的精致、美味。
⑥ 为何西餐众菜系当中,法式大餐可以脱颖而出呢
说起法国巴黎,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总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在这样的一个浪漫的国度,美食也难免会带有同样的气息。这种浪漫的定义并不是说气氛或者享受美食的感觉,而是认为法式大餐已经上升到一种艺术水平的浪漫。
烹饪的过程确实严谨、苛求、一丝不苟。虽然制作的过程是十分的严格的,但是制作完工的成品确实充满了浪漫的色彩的。法式大餐在世界上的排名是西餐之首,那么法式大餐究竟是凭借什么样的特点,占据着世界西餐的第一位列的?
吃法国菜是有一套标准化的使用顺序的。西餐一般都是分道数上菜的,受到西餐影响的法式大餐也是如此。在食用法国菜的时候,通常是吃完一道菜,才会上第二道菜。这点是和中国菜的食用顺序完全不同的,在中国上菜的顺序一般是煮完就可以上了。而且在吃法国菜的时候,会根据菜品的不同,使用的餐具也会不同。在吃法国菜的时候,上菜的顺序通常是服务员控制时间的,如果比较着急的话,也可以和服务员商量一下,尽早上菜。
七、结语综上所述,法国菜的历史悠久,而正因为如此长的时间中,法国菜得以不断的更新改进,适合当时的流行趋势。而法国菜,也正因为其严谨的制作模式和对于食材的高度重视,所以才会制作出如此精美的法式大餐。
法国菜为了适应现在的潮流,所以开始创新自己的菜品。在健康模式的要求下,使得法国菜的制作更加的贴合原生态的味道,这也是法国菜特色之一。所以说,法国菜之所以能成为第一的世界西菜,正是因为这种不断创新自己的意识,以及对制作本身的高要求,和对食材的高要求。
⑦ 欧洲哪个国家生活节奏最慢
驾车行驶在法国的国道上,你会发现,土地成为挥洒热情与才智的画板,麦田中点缀着绿树丛,色彩各异的菜蔬间种,玫瑰与葡萄为邻……一丝不苟梳理过的土地、整齐划一的葡萄藤,甚至田间错落有致的圆草垛,都令人赏心悦目,让司机的车速不自觉地减慢,将自己也融进如画的风景中,欣赏大自然,欣赏在这片土地上悠然生活着的法国人。
生活节奏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环境和个人,如果把世界比做一个大都市,那么法国可以说是这个都市的一个草木繁茂、曲径通幽的花园;而讲究生活质量和情趣又是法国人渗透骨髓的传统,难怪在追求快节奏的当今世界,法国的生活节奏总是显得比其他发达国家慢半拍。
乡村生活劳逸两相宜
一般而言,乡村的生活节奏总比城市要慢些,旅游城市比工业城市的节奏慢些。法国农民早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无论是粮食、蔬菜、瓜果和葡萄的种植,都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变得省力,加上每年都有一定的休耕比例,并享受欧盟的农业补贴,所以农活对于驾轻就熟的农户而言,不是负担而是工作。
凡科伦夫妇的农场在塞纳滨海省距费康市20公里的地方,拥有189公顷的土地,种植着小麦、豌豆、甜菜、油菜、亚麻和薯仔作物,饲养着40头牝牛。凡科伦夫妇说:“我们崇尚土地和大自然,学习着了解它们,与土地为伴,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每一餐,厨房里都散发出菜肴的香味。从开胃苹果酒,到蔬菜和甜点,盘中不少是自己收获的果实。品味餐点,就是在享受劳动的快乐和成果,因此他们很注重进餐的时间和气氛。当有客人来的时候,更是摆出精美的餐具、做地方特色的食物招待。
他们有自己的耕作表,按时按季下田和收割。一伺农闲,他们便出去转转,享受不同于乡下的生活乐趣。一年下来,生活充实,劳逸两相宜。
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两不误
法国的城市多是艺术和文化之都,历史遗迹、博物馆、名人故居和歌剧院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街道广告牌翻滚着最新的艺术展览、各种博览会、音乐会和电影广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路边香水店、咖啡馆和餐馆飘出的芳香让人满口生津,使你在忙碌的生活中随时心有旁骛,在想象与憧憬中不自觉地放松心情。
在巴黎住久了,摸到这样一个规律:既不是周末,也不是圣诞节或夏日大假期,但早上驾车出门时发现原本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车辆变得稀稀拉拉,上班的人流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去查日历吧,肯定是个什么名堂的休息日,诸如万灵节、复活节、一战停战日等,如果这些节日碰巧在周四,那么周五也顺带休息,美其名曰“搭桥”。翻看法国日历,红色的休息日遍布12个月间,就像一盏盏红灯,迫使赶路的人们停上一停。
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叫“过劳死”。即便知道,也对此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研究人员也会连续泡实验室、教师连轴转地跑几个学校上课、经营者斤斤计较于每笔生意、银行邮局职员认真接待每个客户。但这些不妨碍他们按部就班地吃下一道道佳肴,晚上看看电影,周末给工作“踩刹车”,合家团聚或者跑出去休闲一把。
法国亚义赛公司的老板贝特朗·克里斯托日常忙得不可开交。“一到办公室就像被放进烤箱里,想不被弄得焦头烂额都不行。没完没了的电话和来访者,搞得上个卫生间都要小跑。中午饭多是便餐,边吃边谈生意,晚上很晚才能回家。”就是这样一个敬业的人,却也把握一条原则:“工作重要,休闲必要”。
周末克里斯托不去公司,而是去朋友家聚会、跑跑郊外园林、在家里听音乐,品尝夫人为家人烤制的甜点。反正工作了一周,总要放松一下,为自己的健康加加润滑剂。每年一到假期,克里斯托不是到国外去散心,就到父母留下的乡间住所去享受清静。
每逢周末,通往海滨或旅游胜地的高速公路上便不断闪过一辆辆载着一家人出去郊游的房车、拉着帆船舢板的拖车、载着跑车或自行车的轿车。不用问,这些法国人都是去找地方放松自己的。周五旅游大军出城,周日则浩浩荡荡地回城。当然,法国人平时还有放松自己的传统项目:泡酒吧和咖啡屋。爱热闹的,呼朋唤友喝上一杯聊聊天;喜欢独处的,找个僻静的咖啡馆,对着夜色欣赏行人……
法国人的生活节奏虽然慢些,但并不是懒惰和拖拉。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上班的步伐总比下班迈得大,办公室讲话要比家里语速快。夜晚,地铁载着乘客回家,年轻人喜欢抱着本书读,老年人则对杂志上的填字游戏感兴趣,没有喧嚣,好像任由车头拉到哪里;街头咖啡馆传出悠扬乐曲,灯红酒绿映着进餐者的身影;漫步街头,你能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放慢着节奏,珍惜和享受着生活。
老挝是地处东南亚的一个农业化国家,国家的经济主要是靠农业来带动,工业和服务业都处于较差的阶段,不过好在最近这几年,他的旅游业发展的还算可以,也拥有着许多的旅游资源,所以有许多中国人会选择去老挝旅游,给当地疲软的经济注入一些活力。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一个非常贫穷的阶段。
之所以说老挝旅游资源丰富,是因为老挝大多数地点都还保持着原生态环境,没有被过度开发,保持了大自然应有的自然纯净。在老挝的大街上走着,非常的悠闲,在路边,有着许多我们国内没见过的植物品种,走在花花草草之中,真的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
老挝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居民热情善良,因此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在当地,物价非常便宜,通常吃上一桌子大餐,最后的消费也不过就是一百来块钱,在这边,基本很少会有汽车,大家出行一般还是依赖自行车比较多,主要原因还是汽车太贵,相对于中国几乎家家户户小轿车来说,中国人到了那边都能做富豪。
不过,这边虽然比较贫困,但是居民的幸福感其实还是很高的,最起码没有我们这么劳累,整个国家都充满着一种慢生活的感觉,很慢很慢,你会发现这边的人都很悠闲。而他们的工作态度更是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奉行的态度基本都是干活全看心情,心情好就干点活,心情不好就回家睡觉。在我们国家,30岁正是努力拼搏的时候,而这边30岁的男性基本都是处于养老的状态了,类似于咱这边60岁以后的退休人员,虽然没有体验到太多的现代化生活,但是却非常的悠闲自在。
⑧ 法国大餐的上菜次序是什么
法国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正式的法国大餐,原则的上菜次序,是由开胃菜开始,汤、鱼、果冻、间菜,然后是烧烤、沙律、甜品和咖啡。点菜时,面包一栏不用填写;而点酒时,每道菜式的配酒都要清楚指明。
开胃菜 hors d‘oeuvre
这是第一道菜,用以提高食欲。一般是份量较小的冷盘,菜式主要有熏鲢鱼、生蚝或面包。开胃菜的味道、颜色和食物形状,会避免在下一道菜中重复出现。汤soupe
分有味道清淡的清炖汤,或是由多种食物材料煮成的浓汤。鱼poisson
鱼、虾、蟹或贝壳类海产,用蒸、煎、烤、炸等方法烹煮的菜式。一般的处理方法,都将壳和骨头去掉,煮后淋上调味汁,才供食用。冻sorbet
一种冰冻的果品,用以突出葡萄酒的味道,亦能于口腔中留下甜味。
间菜entrée
将肉以多种方法进行烹调,加上调味汁与主材料相配,若再加入一些芳香的蔬菜,则更有风味。菜式种类主要有牛扒、煨菜、肉排和烧烤等。烧烤roti
肉块去骨,放入烤炉里烧,再加些佐料,味道会更好。沙律salad
把新鲜的生蔬菜凉拌,再加入沙律酱搅拌即成,除了蔬菜外,还会加入鸡蛋、鸡肉、肉类加工品等材料。
甜品dessert
法式餐后甜品有各式糕点、甜饼干、雪糕或布甸等,大多数都装饰得很漂亮。
饮品的种类选择虽然多,但在正餐结束时,一般都会奉以咖啡或红茶。开胃菜也分冷和热,热的要在汤之后才上。
⑨ 法国大餐为什么这么着名
因为法国的西边是英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fish and chips~北边东边是德国或者德语区,黑面包又黑又硬~西南边是西班牙,就是把大米鱼虾蟹咖喱放到一起煮一下~东南边是意大利,东西还算好吃,有个披萨和意大利面~
法国占了欧洲自然条件最好的一块儿地方,吃喝拉撒的东西一样不少,日子久了大家互相吹捧就吹出来了
⑩ 关于法国大餐的详细介绍
法式大餐
法国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
法式菜肴的特点是:
选料广泛(如蜗牛、鹅肝都是法式菜肴中的美味);
加工精细;
烹调考究,滋味有浓有淡,花色品种多;
法式菜还比较讲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鲜嫩为特点,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烧野鸭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
法式菜肴重视调味,调味品种类多样。用酒来调味,什么样的菜选用什么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汤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兰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兰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