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二战后打了什么战争

法国二战后打了什么战争

发布时间:2022-07-20 03:03:16

Ⅰ 法国有什么胜利的战争吗

先说战略上获胜
第一,法兰克国王阻击西班牙MSL
第二,百年战争最终反败为胜
第三,三十年战争打败西班牙
第四,一战获胜
第五,二战搭了顺风车,也捞了个战胜国待遇

再说重大战争
第一,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法国陆军还是很牛的,入侵荷兰、和奥地利打仗、和普鲁士干
第二,拿破仑时期,大名鼎鼎的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乌尔姆战役都是他的荣光
第三,拿破仑三世时期,克里木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摩洛哥战争

二战以后
第二次中东战争,和英国一起教训了埃及一顿
海湾战争、这次的利比亚战争

Ⅱ 法国历史上一共经历过几次战争

1800年后法国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或者战役,它们或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或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内战,或为侵略战争,或为镇压殖民地战争,或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大小全凭个人判断,战争(包括内战和革命)如下:
1804年:拿破仑称帝,为了镇压海地的独立运动,拿破仑发动了对海地的镇压,但是拿破仑此时重心在欧洲,无暇顾及海地,最终战败,承认海地独立,拉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1810年,拿破仑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最终征服了西班牙。
1812年,为了征服欧洲大陆,拿破仑发动了对俄国的战争,俄国主动放弃,火烧莫斯科,法军挨饿受冻,军中疾病又流行,大败而归,实力大减。
1813年,反法联盟在莱比锡战争法军,1814年反法联盟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1815年,偷回国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
拿破仑期间的战争战役太多,历史上我们统称为拿破仑战争。
1830年7月,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军队拒绝为国王向革命群众开枪,国王仓皇逃至英国,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实行君主立宪,成为七月王朝。
1842年2月,法国爆发二月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并宣布成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6月爆发了六月起义,这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56年,法国和英国为了与俄国争夺土耳其,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暴露了俄国的弊端,并迫使其把侵略势力放在了远东;与此同时英法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把侵略势力延伸到了内陆。
1870年,德意志为了统一大业,不可避免的与法国进行了一场战争,就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丧失了欧洲霸权;并由此导致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反扑,巴黎公社失败了。
1883年,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发动了中法战争,最终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中法新约,承认了法国队印度支那的合法统治,并增开了商端口,还从中国抢到了云南的一段铁路修健权。
1900年,法国与其他7国,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1914年,法国英国与俄国作为三国协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主战场,损失惨重。
1923年,法国为了迫使德国履行战争赔款,打压德国的复苏,伙同比利时占领德国鲁尔区,德国实施消极抵抗。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6年,二战后,法国发动侵越战争,企图恢复其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1956年,英法联军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对越南进行轰炸,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由于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美国也不愿意,最终只得撤军。
之后法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争,只是偶尔作为北约盟国或联合国军的名义,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过一些战争,但并不是初衷,也并不是主角。

Ⅲ 两次世界大战在法国发生的战役是什么

1940年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同时成立以贝当元帅为首的亲纳粹“维希法国”。由于英国担心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索俘虏,英国派舰队击沉了法国舰队,由此造成了维希法国和盟国的敌对关系!! 二战中,有不抵抗的法国和抵抗的法国。 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法国即将战败时,一战英雄贝当任副总理,要挟总理雷诺让位,向德国投降,其本土被分裂为占领区和自治区。1940 年6月22日法国同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后,“政府”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7月10日胁迫国民议会通过废黜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兰西国家”,贝当出任国家元首,标榜“劳动、家庭、祖国”,进行“民族革命”。 海军拒绝往第三国拘禁或加入英国皇家海军,被英国袭击,残存舰队基本返回本土土伦港,保持中立,同时与英国断交(但与美国有外交关系)。其非洲殖民地也大部保留。 维希政府先后由赖伐尔、弗朗丹、.达尔朗执政。在约占法国1/3领土的统治区内设立特别部和特别法庭,镇压一切爱国运动,取消选举、言论和出版自由。取缔工会,模仿建立墨索里尼的总体国家,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完全投靠纳粹德国,和西班牙佛朗哥保持密切关系,支持希特勒在欧洲建立的“新秩序”,派“志愿军”对苏联作战。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 1942年7月,英美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国远征军总司令。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此时盟国争取了维希政府的总督达尔朗的不抵抗,希特勒实施占领全法国的行动,维希政府将其全部统治区交由德军占领,海军为维持名誉全部自沉于土伦港。 1944年8月盟军(含自由法国第7集团军)从法国南部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希格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与成员在战后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赖伐尔战后被处刑,贝当原本判处刑,后因为一战战功之故被戴高乐特赦,改判无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岛屿的一个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乐则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装甲师准将,他提出了针对德国闪电战战术建设机械化部队的建议,但没有受到重视。在法国沦陷时,戴高乐坚决要求抵抗德国侵略者,但在当时的法国政府中,他孤立无援。同年6月6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后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军占领巴黎后出走英国。贝当政府对戴高乐将军“叛国”进行缺席审判,徒刑从4年直至刑。 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第一次在伦敦向法国发表广播演说,呼吁同胞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6月25日,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7月14日法国的国庆节,戴高乐将军检阅了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1943年自由法国总部从伦敦移到阿尔及尔,就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3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到44年3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联合为统一的内地军,戴高乐的海外军团主要由从敦克尔刻撤退英国的军队和爱国人士、北非反正军队组成,随盟军和德军进行战斗,军队编制组成达到集团军级。很多战士远赴苏联,支持抗德,如大名鼎鼎的“诺曼底”飞行团等。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后3天回到巴黎,任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5年5月,德国投降,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并拥有对德占领区。
补充:
法国本土傀儡政权: 维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统治大约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二战法国即将战败时,一战英雄贝当任副总理,他要挟总理让位给他,向德国投降。随后在维希举行国会投票,利用他的崇高威望,使国会选举他为元首,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成为咨询机构。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在1944年盟军登陆法国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希格马林根,次年垮台。 从敦刻尔克撤退的法军,从德国占领区逃离出来的法国人组成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争德国法西斯. ----------------------------------------------------------- 自由法国运动: 月29日,有200多名步、炮兵向戴高乐将军报到,从敦刻尔克撤退的200多人投入“自由法国”的运动……到月底时,海军中将米塞利埃,也来到伦敦,支持戴高乐将军。到7月底时,有7000多人志愿拿起武器为“自由法国”而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从法国绕道西班牙逃到英国,有的从北非经直布罗陀海峡投奔而来……“自由法国”总部设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大厦里。戴高乐将军筹建了法国民族委员会和
补充:
武装力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他接待从各地来的关心“自由法国”的人们。 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清晨,戴高乐将军检阅了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戴高乐将军组织了这次行 动并发表了有关这次轰炸取得胜利的消息。 1940年8月,戴高乐将军率领一支英、法联合舰队向法国进攻,不幸失败,但戴高乐将军并不屈服,他以顽强的精神继续战斗。之后,戴高乐将军又在非洲建立了一个可靠的作战基地和精干的行政机构,并出版了“自由法国”的报纸…… 1943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联合为统一的内地军,戴高乐将军的将士们和德军进行着英勇的战斗。 1944年6月,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向法国挺进。 8月20日,戴高乐将军率领“自由法国”的部队随同盟军向巴黎挺进。他的军队受到了法国人民热烈的欢迎。戴高乐将军和千百万法国人民一起奋起战斗,武装起义解放了巴黎。 1945年5月,德国投降,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 法国的非洲殖民地. 1944年,盟军需要兵源来解放欧洲大陆。逃出本土而加入法兰西第一军团的法国人仅3万。讲法语的北非法属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这时便成为惟一的兵源。招兵者对从未踏上法国土地的“土着”们说:祖国法国需要你们。天真的土着人感动了,于是便高唱着马赛曲,踏上了战争之路———一场其实与他们并不直接相干的战争。共有13万土着加入了法国第一军团,成为这支20万人的部队的主力。他们即所谓的“黑脚”。这支法国第一军团参加了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并从普罗旺斯攻入法国,一直打到法国北部与德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地区。

Ⅳ 二战后的法国在干什么

0年5月10日,此时距二战开始已经半年了,当时的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势如破竹。很多人都以为德国下一步会进攻苏联。但德国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向西进攻。并迅速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而一直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强陆军的法国表现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法国殖民地分布

不仅如此,诺曼底登陆后,德国败局已定。还有很多维希法国官员跑到德国,继续效忠德国。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德国都是必败了,还和德国在一起。可以说,也正是这样,才让很多人厌恶维希法国。

这就是投降后的法国。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如果不是戴高乐,二战后的法国绝不会有今天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战争,分别由哪些国家引发的战争

时间、战争名、参战国,最好具体些,战争的简介

全写出来还不得上百万字

1946年的中国解放战争 参战国:中国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参战国: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
1950年的朝鲜战争 参战国:朝鲜、韩国、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参战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埃及
1961年的越南战争 参战国:越南、美国
1962年的中印战争 参战国:印度、中国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参战国: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
1968年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参战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华沙成员国
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战争 参战国:中国、苏联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参战国:埃及、叙利亚、以色列
1979年的第一次阿富汗战争 参战国:苏联、阿富汗
1979年的越南自卫反击战 参战国:中国、越南
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参战国:以色列、黎巴嫩
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 参战国:英国、阿根廷
1980年的两伊战争 参战国:伊拉克、伊朗
1983年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 参战国:美国、格林纳达
1986年的美军入侵利比亚战争 参战国:美国、利比亚
1989年的美军巴拿马战争 参战国:美国、巴拿马
1991年的海湾战争 参战国:美国、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爾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2000年的科索沃战争 参战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塞尔维亚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英国、伊拉克、澳大利亚、波兰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哪些战争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危?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网友答案,仅供参考。

Ⅶ 二战西线有哪些着名战役

西线战场有:法国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大西洋海战等。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又称法兰西战役),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史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法国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后来,人们把这一场战争称作为血洒长空—不列颠空战。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西西里登陆开始于1943年7月9日晚上,而以盟军获胜于8月17日结束。登陆西西里岛的行动代号为哈士奇,被视为进攻意大利的行动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登陆行动之一。从军事策略上,进攻西西里的行动达到盟军策划者之目的,从岛上消灭轴心国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下台。此行动为后来进攻意大利揭开叙幕。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西洋海战:

大西洋海战(该词出自于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同英、美为争夺大西洋制海权而进行的海战。它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最复杂的持久海战。

Ⅷ 二战后,列强国家参与战争 次数,年份,事件,明细 例如: 美国 20XX年 发动某次战争 法国 19XX年 英国

美国:1950-1953 ,朝鲜战争;1961-1973 ,越南战争;1983,颠覆格林纳达;1989 ,逮捕巴拿马总统诺列加;1991,海湾战争打击伊拉克;1993,抓捕索马里军阀艾迪德;1999,空袭南联盟;1998,沙漠之狐行动打击伊拉克;2001,阿富汗战争;2003,伊拉克战争;2011,利比亚战争;其他各种代理人战争可以看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cdc1c0100arbc.html
英国:1956,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1982,英阿马岛之战;作为北约成员和联合国成员参与了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空袭南联盟、沙漠之狐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法国:1945-1954,越法战争;1956,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为北约成员和联合国成员参与了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空袭南联盟、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
苏联/俄罗斯:1979-1989,阿富汗战争;1994-1996,第一次车臣战争;1999-2000.第二次车臣战争;2008,俄格五日战争;(苏联曾经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中国爆发过局部冲突,但这不算战争;苏联还曾部分的参与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人员和物资支援,但不是交战国)
中国:1950-1953,朝鲜战争;1962,中印边境战争;1974-1975,中越(南越)西沙海战;1979-1989,对越自卫反击战(高烈度战争主要在1979年,其后主要是边境冲突);(中国也曾以人员和物资支持越法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越南一方)

Ⅸ 二战和普法战争外,历史上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有哪些

4、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1945)。德国属于轴心国一方,法国属于同盟国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国入侵法国为开端,战争经历了仅仅六周,就以法国投降告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维希法国。而流亡海外的戴高乐将军则好找法国抵抗,成立自由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一方的轴心国的失败告终,随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瓦解,被东(苏联)西(美国)方划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Ⅹ 二战期间法国和德国都打过哪些仗

战前法国被称为欧洲路上第一霸主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耽耽,并开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该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
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1940年4月,德军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德军统帅部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于5月初开始进攻。此时,德军从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
龙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下辖第4、12和16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

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一线,作为右翼,突破荷兰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再向法国推进。

莱布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下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位于马奇诺防线正面,担负佯攻,牵制当面法军。

德军在莱茵河地区还部署4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作为预备队,其中20个师作为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听从于各集团军群的调遣,另外27个师则作为总预备队,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同盟国一方,法国认为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必将进攻苏联,进攻法国至少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认为自己海军力量比较强大,因此主要负责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地面作战则主要由盟国承担;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
由法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支持制定的,代号“D”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2个集团军和英军1个集团军应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配合下,坚守代尔河一线;如果德军进攻马奇诺防线,则以1个集团军依托工事进行防御,再以1个集团军为二梯队,随时增援。

德军的进攻从右翼开始,先对荷、比和法国北部的机场猛烈轰炸,夺取制空权。同时,空降部队在荷、比后方空降,夺取机场、桥、梁、渡口和一些战略据点。 5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15日,荷兰投降。17日,德军占领布鲁塞尔。28日,比利时投降。法军统帅部以为德军主攻方向果然不出所料,和上次一样,还在北面。于是把主力开进比利时,造成后方空虚,正中“曼斯坦因计划”的圈套,为德军中路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担任主攻的德军装甲机械部队快速穿过100多公里长的阿登山区。卢森堡国小力弱,无军事力量可言,当天不战而亡。德军前锋于12日晚抵达马斯河,比计划提前48小时。13日下午,在空军掩护下强渡过河。法军统帅部此时才觉察上当,但手中却无预备部队可调。15日,大批德军坦克部队突入北法平原,乘虚而入,直逼英吉利海峡。英、法、比联军约40万被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

希特勒和德国统帅部对中路装甲部队竟能如此迅速挺进,由意外转为不安,唯恐孤军深入,遭到侧翼拦击,因此指挥迟疑不决,几次下令暂停前进,遂使联军绝处逢生。英国政府抓住这一良机,从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中午,不顾德军轰炸和追击,在9天之内全力以赴组织渡海营救,终于将包括约22万英军在内的336000多联军撤到英国(其中5万由法国海军撤运)。尽管装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担任后卫的4万法军也当了俘虏,但是这些撤到英国的部队却成为日后反攻的基干。这就是着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6月5日,德军按照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移师南下,全面突破法军防线,兵临巴黎城下。6月10日,墨索里尼认为德军胜局已定,就趁火打劫,从阿尔卑斯地区向法国进攻,在背后捅了一刀。6月13日,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次日,德军不费一弹占领法国首都。15日,马奇诺防线被突破。17日,刚成立的贝当政府向德军请求停战。另一批总数约15万多的英军(内含2万波兰军队)又一次开始大规模撤退。18日下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瑟堡。至此,作为整体,英军全部撤出法国。在法国宣布停止抵抗后,德军并未停火,只是在马奇诺防线内外的50多万法军被合围后,才同意与法谈判。6月22日,法德停战条约签订。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受降仪式在康边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这里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签署投降书的所在处,如今景物犹存,但胜败双方却换了位置。投降协定规定:法国北部和西部约占全部领土3/5的主要工业区、巴黎以及海峡和大西洋沿岸均为德国占领区;法国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在西南部的非占领区则由贝当政府统治,政府所在地设在维希。整个法国实际上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在此之前,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出亡伦敦,在英国支持下,组织了“自由法国”运动,开展抗德斗争。1943年5月,成立了包括法共在内的“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并组建成“内地军”进行抗战。

其他基本上都是协助美,英的作战,至于战役大概只有北非战役后期,诺曼底战役及以后的解放法国本土的战斗了(不是法国的维希政府,而是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

阅读全文

与法国二战后打了什么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