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正确的解释分析
是指态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用词,或施行歧视弱势群体的政治措施。如不能冒犯不同民族、性别、性取向、身心障碍、宗教和不能因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歧视或不满与打压。常见的争议点包含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少数族群。
“政治正确”不限于“用词正确”,也包括观点、立场、政策和行为的“正确性”,不能违背被认定为“正确”的立场。“政治正确”也被应用于非针对特定人群的范畴,例如气候变化、动物权益等牵涉。
相关评价
根据科学研究,爱德华·萨丕尔和本杰明·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最早提出语言影响思维,因此通常用来描述人群的语言是有影响力的。虽然这个论断仍然很有争议,但是政治正确是基于这个理论的。
批评政治正确的人士认为,禁止使用被指具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词语,反而会促进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思想。
支持者认为,政治正确的用语有助于唤醒公众的无意识的偏见,使得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加正式的、无偏见的语言可以称谓与大众不同的人群,而避免“伤害”他们。
B. 如何理解法国的政治正确主义
法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国度,法国的政治正确的主义就是自由民主。和平。平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观众于民生。
C. 现代文明社会为何如此在意政治正确,甚至不惜矫枉过正
因为社会的发展太快了,身边一切变化都太快了,如果想要保持社会稳定,保持文明社会,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只有做的多了,才会保持现在的社会生活,矫枉过正总比放任不管要强的多的多。
D. 什么是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是指态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用词,或施行歧视弱势群体的政治措施。
“政治正确”不限于“用词正确”,也包括观点、立场、政策和行为的“正确性”,不能违背被认定为“正确”的立场。“政治正确”也被应用于非针对特定人群的范畴,例如气候变化、动物权益等牵涉。
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好莱坞是始终走在最前沿的。举例来说:“二战”期间,他们坚定地输出着反法西斯主义——为了这个目的,哪怕把战斗进行到底也在所不惜。
所以在《卡萨布兰卡》和《乱世佳人》里,主人公说完“最在乎的只有我自己”,转身就投入到惨烈的战争前线,而观众也不会在意这种割裂,因为那个时候,参战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而不是“谁会在乎我”;
“冷战”期间,这事儿就变了。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所以这个时候的大反派,大多都是试图把核弹或毒气弹在全球引爆、对红色按钮有狂热爱好的好战分子。
正确的就是正确的,加上“政治”二字,并不是凸显其正确,而是因为要把很多错误的东西,说成是正确的,才有了“政治正确”。
人们所追求的某种价值上的“共性”,在很多时刻,一样具有政治的诉求和意义。
(4)如何理解法国政治正确主义扩展阅读:
关于”政治正确“的误区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政治正确不等于限制多数群体对弱势群体发表言论的自由。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公众人物发表关于少数族群(包括以国籍、民族、宗教、肤色划分的族群,与本国主体民族相比)、性别、性取向、心理障碍人群、残疾人群体的议题上“政治不正确”的言论,是受宪法保护的权利。
但是支持政治正确的人针对以上言论批评的权利同样受宪法保护。所以,不存在政治正确限制言论自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