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法国大选
首先来了解一下他.
尼古拉·萨尔科齐,法国人民联盟运动主席,现任法国内政部长。现年52岁,是中右翼人民运动联盟党候选人。在北京时间5月7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他以百分之五十三的优势战胜左派候选人罗亚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的第六位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萨尔科齐其人】
1.传统右翼代表2.作风直言敢干3.支持自由市场经济4.降低企业福利5.强调“国民性”
萨尔科齐今年才50多岁,在法国政坛属于少壮派人物。萨尔科齐是传统右翼代表,以“直言敢干”的强势作风着称。他支持自由市场经济,主张降低企业社会福利和税收负担,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以降低失业率;他力主改革现行的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鼓励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以增加收入;他还强调法国的“国民性”以及加强对移民控制,以此吸引“深右”选民。萨尔科齐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团结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政策:
【萨尔科齐政策主张】
■一、经济与就业
豁免对超时工作以及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税;
减征4%的税收以及社会负担费用,该举措将使得法国国民增加680亿欧元的收入;
设计一种新的单一劳动合同,雇员的权利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种灵活性将会鼓励企业主雇请更多的工人;
禁止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黄金降落伞”(即: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或离任的政府官员在失去他们原来的工作后,在经济上给予其丰厚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安排政策,阻止将股买卖的特权仅限于公司的老板;
继续将退休年龄维持在60岁,坚持每周35小时工作制,工人们有权拒绝超时工作;
减少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降低政府的公共债务;
萨科奇所在的人民联盟运动党曾公开承诺,萨科奇当选总统后,在五年时间之内将政府公共债务减少60%,将公共支出的增长水平增加到1.5%。
■二、法律与移民
减少对多次犯罪者的量刑标准,增加对青年少犯罪的量刑标准;
确保法官们对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
减少非法移民数量,实行选择性的移民政策,以有利于那些具备一定资格的工人进入法国;
设立专门的移民和国民身份认证机构,使得国民身份认证不再被视为社会的禁忌。
■三、福利与社会政策
对交通以及能源部门的退休人员实行更加优厚的养老金政策,同时提高其它部门工作人员的退休待遇;
允许同性恋者成立民间协会,对那些已经生活在一起的同性恋者实行同样的税收、移民以及社会政策,但不允许这些同性恋者结婚或者收养小孩;
通过法案使得全体国民享有房屋居住权,对于任何没有住房的法国国民,将在两年内为他们提供居所。
■四、外交政策
欧洲:向欧洲中央银行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降低欧元汇率,在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增加经济和就业率;支持欧盟与土耳其之间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行协商对话,但不主张土耳其可以获得完整的欧盟成员国资格;暂停一些新国家申请加入欧盟;希望在2009年之前化解欧洲宪法僵局,要求简化欧洲宪法的条款,这些条款包括延长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任期、设立欧盟外交部长、增加就司法以及移民问题进行投票国家数量、提升欧洲议会的权限、给予普通公民向委员会提交政策的权利。
伊朗:伊朗获得核武器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如果德黑兰执意拒绝遵守联合国的决议,将寻求对伊朗实行更多的惩罚性制裁。
美国:将与美国建立“深厚、真诚、坚定”的伙伴关系,但同时认为美国在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应该受到谴责,也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五、机构改革
总统只能连续担任两届;
总统有权直接在议会发表讲话;
增强国会在修改政府议案方面的能力;
在议会上院实行比例代表制;
政府部长的数量控制在15个以内。
■六、教育
法国国内的教育机构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进入国家博物馆将全部免费;
法国国内的大学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竞选胜利后,萨尔科齐向聚集在巴黎市中心的支持者发表演说。他表示,将作全法国人民的总统。“对于那些在此次选举中没有投我一票的民众,我想说,法国只有一个,我希望所有人摒弃政治成见和观点分歧,团结在一起。我郑重承诺,我将做全法国人民的总统。”
萨科齐将接替希拉克成为法国总统,他将成为二战后出生的首位法国总统。法国总统竞选活动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移民政策。
萨尔科齐还表示,他坚信大欧洲建设事业将继续深入,而美国完全可以相信两国之间的友谊。“我想对法国的欧洲盟友们说,欧洲是我一生的归宿,今夜法国是欧洲最坚定的后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外交上,萨科齐将一改希拉克对美国敬而远之甚至大唱反调的做法,在继续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全力促进法美关系的改善,推动美欧关系的协调改进。美国总统布什在第一时间向萨科齐致电祝贺,白宫发言人也高调做出反应,这一罕见的政治举动,也为萨科齐将来的外交走向作了一个醒目的注脚。
在对华政策方面,萨科齐将与前任有所不同,但相信不会彻底改弦更张。希拉克执政时期,中法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走向深化,双边关系处于近年来最好时期。萨科齐强调改善美法关系和加强美欧联合,势必在政治上对中法关系有所影响,在人权和民主问题,特别是对华军售禁令解除,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上,可能会出现若干杂音。
‘贰’ 法国大选电视辩论是怎么回事
3月20日晚,法国大选五大热门候选人参加了法国电视一台组织的电视辩论。这是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确定参加总统大选的候选人首次在第一轮投票前进行电视辩论,被看作是大选倒计时约一个月之时的重头戏。
共有11名候选人获得角逐总统宝座的资格。他们将参加定于4月23日和5月7日举行的法国总统大选两轮投票。
马克龙虽然目前民意大好,加上具有法国重要中间派领导人、民主运动党主席弗朗索瓦?贝鲁与之联盟的优势,但是意向选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人仍处于摇摆状态,从政经验缺乏也是他的短板。
‘叁’ 法国总统大选国民阵线如何选择的
据外媒报道,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束,马克隆和勒庞,分别以23.5%和22.3%的支持率,成功进入大选第二轮;两周后,也就是5月7日,法国选民将在这两位之中选出法国下一任总统。
记者到埃南时,正巧遇上每周一次的市集。几条街道上,布满了廉价商品和食物。很难不注意到,密集的人流,几乎全是着装十分简朴且年迈的白人。
上世纪70年代,埃南市附近的所有煤矿都关闭。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里并未发展出任何新兴产业,靠国家福利勉强维生的,已经是第三代人。30岁的绿党成员马琳 · 童德利耶,带领着埃南市议会屈指可数的反对席。
“我是生物学家,我给你打两个以动物为题的比喻。”在街角咖啡馆见到马琳的时候,她刚从市政厅五个小时的辩论中出来,满脸疲惫但神色强势的她,语速极快,“第一,国民阵线像是猎鹰,悬在空中寻觅,有猎物才冲下来,埃南市就是他们的猎物之一;第二,国民阵线是变色龙,在每个地方,都会按当地人的需求改变应对方法,为了讨好选民。”
一旁专注买彩票和喝啤酒的几位老人向我们的对话投来好奇的眼神。“政治家全都是腐败的。”其中一位厉声回答。原本默默无名的埃南市,在国民阵线成功上台之前,唯一的头条是2009年左翼社会党市长的腐败案。
国民阵线提供的政治选项,便是现年49岁的玛丽娜 · 勒庞。她的竞选标志放弃了自己的姓氏。2011年,勒庞接替父亲老勒庞成为国民阵线主席;2015年,她将言论出格的父亲,彻底驱除在国民阵线之外。
‘肆’ 从法国国家机构看,法国大选的性质是什么
这有什么性质呢?其实性质和一些其它的国家的性质完全是一样的,不必过分解读
‘伍’ 法国总统大选规则是什么
法国总统大选在西方国家中独树一帜,以两轮多数直接普选为特征。即第一轮可以有多名候选人,如果投票中有候选人在第一轮就获得50%以上的选票的话将直接当选,否则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在两周后举行第二轮投票,票多者胜出。两轮选举至少有一个政治上的好处,即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都能找到一位可以代表他们的总统候选人,而不是像美、英等其他国家只有左右两大阵营。事实上社会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远非左右两翼就可以概括的。如这次法国出现十名总统候选人,细分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政治倾向:首先是右翼和极右翼的三个政党,其中除了萨科齐总统为候选人的执政党“法兰西公民运动联盟”代表着法国传统右翼选民(即中产阶级中、上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外,极右翼的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则代表着部分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左翼除了代表着中产阶级中、下层和部分中小企业主利益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外,以11.10%的得票率整合了极左翼的“左翼阵线”总统候选人让——吕克·梅朗松,则代表了几乎大部分工人阶级和部分中产阶级下层的利益。在所有候选人中间,梅朗松的政治立场可以说是最鲜明的,是最具“阶级斗争色彩”的。他的两位“同僚”——“工人斗争”的阿尔多和“反资本主义革命党”的普图,则仅仅是从工人阶级中拉到了一批最极端的选民而已。中间派“民主运动”主席弗朗索瓦·巴耶胡则收拢了不满意萨科齐和奥朗德的所有右、左翼选民中的反叛者,组成了“不左不右”的中间派。他代表的也是中产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利益。
选民在两轮选举中的第一轮是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将选票投给符合自己利益的候选人;而在第二轮投票除了一小部分选民继续将选票投给自己的支持者以外,近半数的选民则是将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淘汰出局。法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实际上是在第一轮表达出来的。而2012年大选首轮投票结果之所以在法国乃至欧洲引起强烈震动,是因为极右翼的得票率达到了空前的17.90%,这标志着法国未来几年的政治趋势动向。
‘陆’ 辩论赛规则以及流程
初次参加辩论赛的参赛队员在赛前的准备主要有四项:认识准备、核对准备、立论准备和试辩准备。
(一)认识准备
所谓认识准备,是指参赛队员在赛前对“辩论赛”的性质和特点要有所认识。我们知道属于口头辩论的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专门场合下进行的有特定议题的辩论,如谈判辩论、法庭辩论;一类是由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矛盾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争辩,如邻里争辩、同事间争辩、上下级争辩;再一类就是各种形式的辩论赛。前两种辩论,辩论双方各自有明确的立场和主张,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争取第三者支持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自己也有被对方说服或做出妥协的心理准备。辩论赛则不同,辩论赛是一次作为比赛项目来进行的模拟辩论(即辩论演习)。这种辩论往往不问辩论者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而侧重于人们的辩论技巧的比赛。比赛双方都不准备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而以驳倒对方、争取评委的裁决和听众的反响来击败对方。
(二)核对准备
某队初次参加辩论赛,到正式临辩时,他们突然发现黑板上写的辩题为《当今青年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他们事行准备的辩题却是《当今青年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某队经过初赛、复赛进入了决赛,在决赛开赛前,突然听到比赛主持人宣布各方允许发言时间比初赛、复赛时增加一倍,而他们事先却按初赛、复赛规定的时间准备辩词。更有甚者,进入赛场后,双方才发现谁为正方谁为反方都未搞清楚。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初赛者缺乏经验,在事先准备过程中缺少仔细核对有关比赛事项这一环所造成的。
(三)立论准备
辩题被明确无误地确认后,参赛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该总论点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是一次辩论赛准备的成败关键。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cDRkFVhVUsevMD_SxH6Esg
‘柒’ 法国大选为何两次大选
其实是一次大选的两个阶段。法国宪法规定,举行总统大选时,若第一轮投票,有侯选者得票率超过50%则无需进行第二轮投票,该候选人直接当选,若第一轮投票无候选人的得票率超过50%则需让得票率居前两名的候选人参加第二轮选举,在第二轮投票中,得票率高者,最终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