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如何获得苏联的发动机

法国如何获得苏联的发动机

发布时间:2022-07-21 06:23:24

A. 二战时法国和苏联合作的原因

原因就是那个时候有着共同的敌人,也就是法西斯德国。

B. 法国当年的核武得到了中国的援助

法国比中国提前四年引爆原子弹啊,大哥!而且一开始中国是有苏联帮助的,怎么可能把苏联的技术给法国,苏联撤走技术人员后,我国用了四年研制成原子弹,法国当时在国力,研制器械的先进程度和技术人员的力量上都比我国优越,而且当时法国并未与中国建交,两国分属两大阵营,怎么会交换这么重要的技术。如果设想中法交换技术,那么中国当时研发的常规武器有那个是偏向西方技术的?没有啊,全是以苏制武器为基础进行研发和仿制。

C. 前苏联着名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商具体有哪些

前苏联着名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商主要有以下:
前苏联航空发动机设计局:克里莫夫设计局(RD-33涡扇发动机)、伊索托夫设计局(TV3-117涡轴发动机)、索洛维也夫设计局(D-30涡扇发动机)、科列索夫设计局(RD-36涡喷发动机)、库兹涅佐夫设计局(NK-321涡扇发动机)、留里卡设计局(AL-31F涡扇发动机)、图曼斯基设计局(P-29涡喷发动机)、伊夫琴科设计局(AL-25涡扇发动机)。
由于核心机技术的通用性特点,很多设计局都设计过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比如米-17和米-24所采用的TB3-117MT发动机为伊索托夫设计局设计(后与克里莫夫设计局合并)、米-6所采用的Д-25B发动机为索洛维也夫设计局设计。

D. 世界上哪些国家能造战斗机的发动机

能造的相对多一点,能自己研制的就太少了,基本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再加一个法国(阵风战斗机使用的M88推力比美俄最先进的发动机稍微差一点点)。

接下去我们中国因为终于研制出太行了,所以我们也算是真正的进入了战斗机发动机俱乐部了。

其他国家都没有独立研制战斗机的能力,包括英国,也只能是搞搞合作研制,或者研制相对低性能的。

如果只是说制造,包括低性能的涡喷发动机的话,因为不少国家都引进过一些战斗机的生产线,所以说能制造战斗机发动机的国家相对要多得多。

E. 揭秘:是什么毁灭了足以匹敌俄罗斯的中国航空发动机

根本不是毁了中国发动机,而是以前中国发动机从来没赶上世界潮流,原因:

1、欧美航空工业都发展了100年了,中国仅仅发展了50年。

2、在这50年中,还有若干年的政治因素干扰。先是不确实际的提高标准,导致浪费若干年的时间,然后又十年动**乱。

3、欧美国家底蕴很足,很多航空院校、很多飞行爱好者等等。中国现在都不放开空域。

4、欧美国家航空产业干不好倒闭、合并的比比皆是,例如为二战美国历下汗马功劳的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干得不好,被麦克唐纳吞并,称为麦道,而后麦道又被波音吞并。中国航空企业,干不好领导走人,换地方继续当领导。

5、中国基础工业历来非常差,尤其是精密制造、特殊材料,这些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动机不过关。因为中国企业领导都是上级任命的,你材料技术搞得再好,不如组装一个相当于世界一流水平的机械、设备、汽车能在领导心里留下印象。

6、西方教育往往学生小学毕业后,往往就分为文科、理科,理科就向制造业发展,而中国是最好的学生留学外国,然后回来当海归。二流学生当公务员、白领,三流学生学习技术,当技术工人,而中国的精密制造、超精密加工技术、制造自动化就是由这些人制造的。

7、航空学校出身的学生受不了苦,干别的的比比皆是,我认识一个设计飞机出身的,去教书不去设计飞机,因为吃不了苦!

8、中国有一个习气——抄袭,或者叫山寨、克隆。把外国最先进的东西拿来(例如苏27战斗机),你能克隆成功,但并不一定你就能弄懂原理,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先进的战斗机。例如:中国的歼11是克隆苏27;歼16是克隆苏30;歼15是克隆苏33;而俄罗斯人在苏27的基础上研发了苏35,中国正准备购买,然后继续克隆。飞机可以克隆,但是发动机克隆不完善,所以中国一面大批量购买俄罗斯发动机(AL-31FN“涡扇”发动机),一面自行研制涡扇10。

9、研发体制。中国走的二战时期毛子的老路,发动机跟随飞机设计开展,先定飞机的参数,然后确定发动机的要求,这样的话,发动机发展难度比较大,而且飞机一旦下马,发动机没有了装机对象,只能下马,结果就是失去了技术的延续性典型代表就是涡扇6,昔日强6、歼9下马以后,这个已经基本完成的项目只能下马,结果就是技术缺乏延续性,每一次都是另起炉灶,造成了很大浪费。

10、要说发动机是工业技术的皇冠绝不夸张。发动机加工需要万吨级的液压机,吨位越大越好。中国以前最大的也就是西南铝的3万吨水压机,而当时美国有2台4.5万吨的水压机,苏联有7.5万吨的水压机,法国购买了苏联6.5万吨的水压机。而现在,中国投产了世界上最大8万吨的锻压机,所以涡扇10、涡扇15才能.....

11、中国作为后发的工业国家,和一流水准差了很多年,中国以前是硬件条件跟不上。搞发动机离不开高空试验台,可中国那一年才有的高空试车台?是1995年。

中航工业涡轮院101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经过30多年的奋斗,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设计、制造、安装、总体调试,1995年12月通过了国家验收,使我国成为继美、英、俄、法之后,第五个拥有这类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设备系统和技术手段的国家。

F.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

l.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30年代苏联主要以外国商号和工程师、专家为媒介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pp.1-2)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七十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 78%〔2〕(p.207)。1930年执行的 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1〕(p.16)。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1944年6月,斯大林就曾经告诉美国人,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捷克、丹麦、芬兰和日本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而其余20个原有的钢铁厂也在外国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改造。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着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而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尔这两个老厂则是得到了扩充,用新的外国工作母机全部重新装备。这三个厂加上1940年开工的一个较小的莫斯科装配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汽车工业。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约有80家美国厂商为该厂制造了所有设备,并由美国人及德国人在苏联加以组装。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也是由外国援建的,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

苏联除了在重工业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外,同时在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苏联的棉织品的生产是在德国的援助下重振旗鼓的,并由美国大通银行提供资金输入美国原棉。后来,苏联产棉集中地区土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的土地灌溉工程,曾得到担任过巴拿马运河建设顾问和美国农垦局局长的着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的帮助。戴维斯早在1913年就已经勘测过灌溉中亚细亚的“饥饿草原”卡拉甘荒地的可能性,并建议俄国当局进行更深入的勘测和设计工作。1929年6月,他被邀请到莫斯科并被告知,他的计划已在进行。他留下来,担任苏联棉花总管理局的总顾问,负责中亚细亚灌溉计划的整个工程。

2.引进西方的技术人员和专家。

苏联在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亦大量引进西方技术人员和专家。“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导,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约有400-500名美藉芬兰人在苏联工作。在1932年,有200名德国人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1933年前英国大都会——维克公司有350名建设人员在苏联工作。

3.引进资金,解决资金困难。

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支持的贷款。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1937年又增加至3.5亿里拉。德国、瑞典、丹麦、挪威大都提供了这类信贷。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1939年8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又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贷款给苏联以进口德国的设备。莫洛托夫说:“这种协议对我们有利,因为它的信贷条件(7年期限)使我们能够订购到我们迫切需要的、额外的大量设备。”〔1〕(p.3)这些信贷的获得解决了苏联进口设备的资金问题,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G. 俄罗斯为什么买中国舰用发动机

我国现如今也是海军强国了,这个海军强国并不仅仅是说海军现役的舰艇兵力强大,也在于我国海军的相关配套技术非常先进,有很多先进技术,甚至一改过去人们对我国海军的刻板印象。这其中就包括了我国的舰用动力技术。

舰用动力技术,如今大致可以分为柴油机动力、蒸汽轮机动力、燃气轮机动力、电力推进等四大类,我国已经全都涉足,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由于我国的舰用动力技术较为先进,甚至还获得了俄罗斯的订单。要知道,俄罗斯一向是以军事强国自居,也是如此包装和宣传自己的国家,一般是很少从其他国家购买军事装备的。能让俄罗斯付钱从我国购买舰用动力,已经足以看出我国海军舰用动力的先进性。

因此,功率达到了33MW级别的GT25000燃气轮机足以满足俄罗斯的需求,可以装备22350和11356型护卫舰,只不过俄罗斯实在是不愿意外购燃气轮机,让自己的主力大舰也受制于人。因此,最终俄罗斯在自己没有货、又买不到乌克兰产品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从我国进口舰用柴油机,其实当年,俄罗斯还从我国进口了补给舰的补给设备、红星造船厂的龙门吊、战斗机的雷达T/R组件等,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购买一种设备了,而是系统性的从我国进口了一批设备和技术。

所以,别看俄罗斯人很坚强,其实他们也有脆弱、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国海军也不是盖的呢。

H. 前苏为什么能制造飞机引擎

这个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看的 首先航空发动机和中央处理器一个被誉为工业之冠一个被誉为科技之花 这个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综合能力到达一定程度才可以做出来的 苏联的工业底子本来就很雄厚 前苏联的经济也很好 所以有能力 去投资研发工艺和技术难度都很高的航空发动机 但所以能制造出来不单要有实力 还要有点运气成分 英国曾经进口过尼恩航空发动机给苏联 并且苏联占领德国的时候 获得了很多德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并且还得到了实物 比如BMW003航空发动机(宝马公司和奔驰公司在一战的时候就可以生产航空发动机 别说二战末期的时候了 更别说现在德国因为是战败国 不允许研发航空发动机 让宝马公司把精力都拿来设计汽车发动机了 好不好不用我说了吧 相信这世界上没任何一个人敢说宝马发动机不好)除此之外苏联比美国还狠 直接抓了一大批德国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人员和科学家 拿回来进行仿制 因为有工业基础和财力以及获得了德国的技术(包括科研人员)还有英国的当时非常先进的尼恩发动机作为蓝本 所以慢慢的自己就造出了航空发动机!

I. 美国这个号称史上最强火箭发动机和俄罗斯比怎么样

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的火箭技术比中国强,甚至超过美国:
就目前说来,火箭发动机技术水平最高的可能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俄罗斯的rd170发动机每台的地面推力就达740吨,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一台发动机就几乎相当于中国长征系列采用的火箭发动机如YF-20B的十台以上,而且比冲更高rd170可以重复使用。
苏联在80年代中期左右终于攻克了花重金的富氧燃烧和废气补燃技术,特别是惰性合金的研制,成果就是有史以来正式装备火箭的最大推力发动机——RD-170/171,RD-170/171可以称之为划时代的超级发动机,其不仅达到了7500KN的真空推力(超过土星5号的F-1),而且利用了富氧燃烧和废气补燃技术,大大提高了比冲,换句话来说,RD-170/171看似不比F-1推力大多少,但是效率高的多,同样的燃料可以飞的远的多。(F-1的真空比冲为264.72s,RD-170/171达到惊人的338s)
当然了,RD-170/171并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一个发动机采用了四个独立的燃烧室,不仅提高了重量,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复杂程度。不过瑕不掩瑜,RD-170/171的确是火箭发动机的,凭借着极高的性能藐视一切所在。
由于美国一直没有攻克煤油火箭发动机的补燃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而此后专攻固推,所以煤油火箭发动机基本落下了,而苏联的解体提供了一个契机,使美国能够一窥神秘的RD-170/171背后的秘密,了解苏联是怎么攻克相关技术的。
因此NASA以及洛马和通用动力共同找到了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要求购买RD-170和衍生型号RD-180的技术专利,俄罗斯当时设计局连工资都发不出,咬到这条大鱼自然是满口答应。
因此,美国的宇宙神火箭采用了许可在美国国内生产版本的RD-180发动机。
当然了,永远不要低估美国人的野心,美国的确是对富氧燃烧和补燃技术很感兴趣,但更想完全掌握相关技术,继而在火箭技术的所有领域获得绝对的霸主地位。所以在90年代末期,美国开展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研究下一代的超级火箭发动机,备选方案主要有富氧补燃的煤油发动机RS-84和比SSME性能更优良,推力达到5000KN级别的超级液氢发动机RS-83。
其中RS-84除沿用富氧燃烧技术和补燃技术外,还采用了结构更简单的单燃烧室设计,可谓是相比于RD-170/180更加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RS-83/84另外一个变态之处是要求可回收,大家知道,一般只有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可回收的(比如航天飞机的SRB),而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是直接抛掉,成本非常高,美国雄心勃勃的SLI计划试图将液态火箭也一并回收,并且在90年代中期首次回收了一枚德尔塔1型火箭,开创了液体火箭回收的先例。然而测试是一回事,回收稳定性又是另一回事。随着美国伊战的爆发和经济形势的吃紧,美国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堪称史上最强的RS-83/84计划,但是两者其实都已经造出样机,转入技术储备,并非没有成果,所以取消还是比较可惜的。
俄罗斯在RD-170的基础上发展出了RD-190,其中掺入了部分液氢,使得液氢、煤油和液氧稳定复合燃烧,进一步提升了RD-170的性能,在RS-84取消后,RD-190/191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煤油发动机。

阅读全文

与法国如何获得苏联的发动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