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的海虎搜索雷达性能如何

法国的海虎搜索雷达性能如何

发布时间:2022-07-21 17:15:43

1. 051B型驱逐舰的设计特点

深圳号的武装配置大部分都与052旅沪级相同,舰首配备一座79A式双联装100mm 56倍径自动速射炮,单炮射速各30发/分,并在2000年代初升级为79B(换装隐身炮塔壳 ,并改善系统整合度与可靠度。同时期旅沪级、江卫级亦进行相同 的升级)。同样,舰上两组三联装鱼-7反潜鱼雷发射器也沿用自旅沪级,此发射器是模仿美制MK-32,而非西方认为的意大利B-515,鱼雷则使用仿自美国MK-46 Mod2的鱼7型,此鱼雷目前仍持续改良中。
防空导弹方面, 如同前述,深圳号沿用与旅沪级相同的海红旗-7型点防御防空导弹八联装发射器;除了发射器内八枚备便的海红旗-7之外,发射器后方设有一个能携带16枚海红旗-7的备用弹库以及附带的自动装弹机,两者均埋入甲板以下,平时以一个装在滑轨上的板盖加以封闭;进行再装填作业时,板盖向右滑动,使装弹机得以扬起进行作业。相较于旅沪级直接将备用弹库/装弹机露天设置于八联装海红7发射器后方,051B的埋入式设计显然较为理想,能避免风吹、日晒、雨淋、浪打所造成的侵蚀; 当然这也是因为深圳号的B炮位平台较为宽敞,自然有充裕的空间来设置埋入式弹舱。
深圳号上仅装有一具负责制导海红7的345型照明雷达,且无分时照射技术,一次只能制导一枚海红7接战,不具备应付饱和 导弹攻击的能力。近迫防卫部分,深圳号与旅沪级一样拥有四座双联装76A 37mm 63倍径近迫武器系统,由两具347C火控雷达、88式指挥火控系统指挥:配置方面,旅沪级将四门37mm炮分别布置于舰桥前方与机库上方,深圳号则通通将其移至宽广的机库上方 ,四门炮分别置于尾楼的四个角落。这种安排虽然会在舰首方向造成射击死角,但由这些速射炮安装的方式以及深圳号前部上层结构的宽度看来,76A机炮仍有一定范围的向前射击范围;
原本052旅沪级紧贴着舰桥前方布置两座37mm速射炮,不仅射击时造成舰桥震动过大,也妨碍舰桥视野,因此深圳号将之移开也有若干效益。深圳号在武装上较大的改进是反舰 导弹从旅沪级的八枚增至16枚, 由发射器外观可判定型号为鹰击-83。 深圳号拥有两个机库,平时使用两架直9C反潜直升机,战时则预计换装俄制Ka-28;舰尾直升机甲板设有 从法国引进的鱼叉式辅助降落系统,然而仅在起降区中心设置固定用的圆形金属网孔,省略了直升机轨道滑车系统。 电子装备方面,深圳号沿袭旅沪级的诸多装备,而在对空搜索方面则进一步强化,以满足作为编队旗舰的功能。深圳号拥有三具性质不同的对空搜索雷达,分别涵盖长、中、短的不同范围,包括:前主桅顶端的363S海鹰S型多功能雷达、后主桅上的381乙 3D G频对空搜索雷达,以及安装在381乙雷达后方的一具517长程2D对空搜索雷达。363S是法国汤姆逊-CSF的TSR 3004海虎 (Sea Tiger)雷达的中国仿制品,具有对空/对海搜索、目标指示以及制导攻击等功能,相较于旅沪级的363雷达则取消了敌我识别天线。381乙是种3D平板阵列扫瞄雷达,方位的改变依靠机械旋转基座,俯仰方向则以频率扫瞄方式控制波束方向。
相较于安装于几艘旅大级实验性的381甲,改良后的381乙在电子反对抗、多目标追踪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而原本381甲令人诟病的可靠度也应该获得了大幅度的改善。至于517 A波段(UFH)极低频雷达 先前已经安装于改良型旅大级珠海号(166)上,改良自早期型旅大级的515型雷达,不过 后端设备已经全面提升。此型雷达的波段只有通讯讯号在使用(这类雷达在以前被淘汰的原因之一就是与民间通讯、影像频道冲突),虽然有效距离远,但方位辨识度 较差,主要用于粗略的远程预警。517雷达虽然没有稳定基座,在大风大浪下的精确度会 大幅降低,但就一具搜索距离达350km以上的长程雷达而言影响实在不大。 火控雷达方面,负责管制100mm舰炮以及反舰导弹的是主桅杆前方的一具344型(MR-34)火控雷达,拥有一面应用相控阵科技的I/J频天线以及一具辅助用的光电侦测器,可同时追踪2个目标。位于344雷达前方则是一具345型(MR-35)J频雷达/光电火控系统,仿自法制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的Castor-II型火控系统,用于制导海红7型防空导弹。 此外,舰桥顶还有一具776光电火控仪。机库两侧上方各有一具347C I/K频火控雷达,西方称之为EFR-1 Rice Ramp,类似意大利RTN-20X,用于指挥76A 37mm速射炮进行防空射击。两具347C雷达分别位于左右舷前后两门76A速射炮之间,因此搜索角度与这些防空火炮相当。
电战系统方面,深圳号的984型电战系统、826型电子支援系统以及两具946型15联装干扰火箭发射器都与旅沪级相同,不过新增两具947型10联装干扰火箭发射器(安装于946型附近)以及负责干扰较低频雷达的985型电子对抗系统。984型电战系统类似荷兰Sphinx与Rapidsesm电战系统,分为984-1电子对抗系统(负责干扰2~125px波段)、984-4电子对抗系统(负责干扰250px波段)以及984-2电子支援系统。声纳方面,由于并非反潜舰艇,深圳号仅配备DUBV-23中频舰首主/被动声纳 ,而未安装旅沪级拥有的变深声纳。 由于深圳号的烟囱造型简洁前卫、排气孔不大且出烟量稀少,从深圳号的外表,容易认为深圳号使用燃气涡轮主机或柴油机(但是在深圳号上找不到燃气涡轮需要的进气窗口),至今西方国家的资料也大多如此认定。然而实际上,深圳号的动力系统是传统的蒸汽涡轮。虽然这经常被外界批评为“开倒车”,然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后,中国无法继续从美国获得LM-2500燃气涡轮,本身没有能力自行研制成熟可靠的系统,也还没找到替代性来源(尔后才从乌克兰引进GT-25000),因此中国接下来研制的驱逐舰只好退求其次采用蒸气涡轮,也是不得以的现实。051B的整体船型布局实际上与052旅沪级类似,但是长度增加5米,而改用蒸气推进系统显然是主要原因 。
深圳号的蒸汽涡轮系统为453B型,系先前旅大级的453型蒸汽推进系统的深度改良型。453B使用新研发高热负荷圆形炉膛锅炉,锅炉设有内置式过热器,炉体采用符合GB713-1997国家标准的优质合金结构钢制造,应用GH984新合金管材;相较于原本的453型推进系统,新的453B不仅减轻了重量,而且过热蒸汽温度提高,进而显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油耗,总功率也由原本453型的72000轴马力大幅增加为94000轴马力,而功率提升也是051B排水量放大、引进低长宽比舰型的先决条件。453B的燃料为60号重油,滑动轴承采用L-TSA68舰用防锈汽轮机油,运作的转速在3000转/分以上。

2. 法国的拉斐特级护卫舰厉害还是我国的054新护厉害

``江凯质料如下!`

全新的外形设计:从“江凯”级护卫舰的外形设计上看,该舰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外销的F-16U轻型护卫舰。是2000年后服役的中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外形最漂亮隐身性能最好的一型。该舰的外形设计简洁而前卫,完全摆脱了“江湖”系列护卫舰为方便主甲板布置的船首部两肋强制性外飘的做法。为了适应远洋作战的需要,该舰采用了短粗肥胖的线型,满载排水量达到了3900吨。

动力系统:在动力方面,“江凯”级护卫舰的动力系统比较有争议。保守估计“江凯”级护卫舰的最大航速27节,18节航速下续航力为3800海里。

武器系统:与革命性舰体的研制速度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度要慢得多,因此在“江凯”级只能沿用“江卫”级的一些武器系统。总的来说“江凯”级上配备的武器基本上和“旅海”级相当,除了在近防武器系统上使用了4座外形经过隐身设计的AK-630以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新奇之处。“江凯”级护卫舰上唯一的新式舰载武器系统,只有舰首安装的一座100毫米单管舰炮,该炮是仿制的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这款舰炮曾经被装在了江湖IV上,与之前装备的型号相比,“江凯”级上配备的100毫米紧凑型舰炮在外形上采用了一定的隐身设计,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变化。

电子设备:“江凯”级护卫舰大量沿用与“旅海”级驱逐舰相同的雷达系统。总的来说“江凯”级在抗饱和打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江凯”级护卫舰建成服役后优先部署在了东海舰队。首舰“马鞍山”号于2005年2月18日成军正式加入了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二号舰“温州”号则在2005年9月27日服役。“江凯”级服役证明目前国内的造舰技术可能已经与西方一流水平相差无几了。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初叶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之一,“江凯”级在整体性能上已经达到了法国“拉斐特”的水平,在反舰能力上还超过了对手。而与印度的“塔尔瓦尔”IV级护卫舰和日本“高波”级比起来,“江凯”级在隐身能力和适航能力上又要强很多,但在防空性能方面“江凯”级不如以上两舰。不过以上这些问题已经在最新建造的大型多用途护卫舰上得到了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代的大型多用途隐身护卫舰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成为21世纪前期中国海军的主打力量。据《航空世界》报道

随着千禧年钟声的敲响,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新世纪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千禧年的烟火过后给人留下的却是一段黑色的记忆。“9·11”事件的发生.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给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安全角势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能够保障能源安全最主要的武装力量就是海军。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逐渐重视海上力量的发展,一大批的新型舰艇建成服役,这些新型舰艇中除了江南造船厂先后建造的“广州”级和“兰州”级导弹驱逐舰之外,还有上海沪东和广州黄埔船厂建造的舷号为525和526的054“江凯”级护卫舰。与前面的两型驱逐舰相比,“江凯”级护卫舰具有更好的隐身性能和更加前卫的设计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法国的拉斐特
主尺度:舰长125.0米,水线长113.8米,舰宽15.4米,吃水4.8米
排水量:3230吨(设计)/3600吨(满载)
航速:25节
续航力:7000海里/15节;9000海里/12节
舰员编制:139名(15名军官)
动力装置:4台SEMT-Pielstick 12 PA6 V 280 STC型柴油机,功率21107马力;双轴.
舰炮:1座Mod68型100毫米舰炮;2座"吉亚特"20FS型舰炮;2门12.7毫米机关炮.
舰空导弹:1座八联装"海响尾蛇"CN2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24枚,后3艘改用两套八单元"西尔维亚"(Sylver)A43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装16枚"紫菀-15"舰空导弹.
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飞鱼"MM40型反舰导弹.
鱼雷:2座三联装324毫米Mk32 Mod14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 Mod5型鱼雷/Mk50型鱼雷.
导航雷达:2部"雷卡-台卡"1229 DRBN 34A型导航雷达,I波段.
搜索雷达:1部DRBV 15C"海虎"Mk2型对空/对海搜索和目标指示雷达.
火控雷达:1部"海狸"2J/C舰载J波段全自动、单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1部"响尾蛇"系统舰空导弹制导雷达,J波段.
电子战:被动电子干扰:2座"达盖"Mk2型10管箔条与红外曳光弹干扰火箭发射系统;主动电子干扰:ARBB33型舰载噪声与欺骗雷达干扰机.
电子支援:1部ARBR21型(DR3000-S型)ESM接收机;1套"旺皮尔"(DIBV1A)对海/对空红外全景监视与搜索系统.
作战指挥系统:"塔维塔克"2000战术数据系统;"西拉库斯"2型卫星通信系统和"奥普斯梅"作战支援系统.
舰载直升机:1架AS565MA直升机或1架"超黄蜂"直升机.

``自己比比就知道了!~

3. 介绍下052B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052C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052B导弹驱逐舰中国最新一代的通用型导弹驱逐舰。首舰1999年底或2000年初开工建造,2002年5月初下水,目前可能已交付海军。标准排量约7000吨,柴燃动力,航速<30节。4座4联C803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9M38M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1座100毫米单管隐身主炮,2座国产7管30毫米近防炮,4座3×6多用途发射器,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1架卡-28反潜直升机。

168、169

排水量:7000吨

主机:柴燃动力

航速:<30节。

武器:反舰导弹:4座4联C803反舰导弹发射架

舰空导弹:2座9M38M单臂防空导弹发射架

1座100毫米单管隐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发射器

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直升机:1架卡-28反潜直升机
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170号和171号
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目前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 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在外形上,舰体很明显是由先前的167号驱逐舰发展而来,只不过设计的更加紧凑、平面化罢了。和中国以往的舰艇设计总喜欢参照苏俄的相比,170号驱逐舰在设计上可谓是独具一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德国MEKO风味;舰体修长而丰满,首部为大角度飞剪舰首,不带任何外飘,水线以上无折角线,上层建筑物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尾部设有小契形尾;和80年代设计的舰艇相比,170号虽然在试航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170号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产生的兴波阻力;其机动灵活,快速性好,可以说还是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
动力系统:170号驱逐舰的烟囱周围可见燃气轮机军舰特有的大型空气过滤窗口,主机是 1995年开始在乌克兰生产的DA/DN80,这是除美国WR-21外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同类主机,但寿命和维修时间有待观察。DA/DN80主机全长4.6米,重16吨,转速3000-3600转/分,最大功率可达26680.5千瓦,热效率36.5%,性能相当先进。但辅机仍以中国MTU20V956TB90为主。
隐身性: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海军在舰艇设计方面都开始追求隐身方面的要求。由于有了先前167号的设计经验,故在170号上,中国海军采取的是进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号半封闭的设计方式,首次采取了全封闭式的外形设计,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侧壁的倾斜角度更大,折角处都采用了圆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镜面强反射。而各种暴露在外的武器设备也都力所能及的实行了隐身化的改装;比如主炮采用了隐身化设计,反舰导弹附加了双面挡板,防空导弹使用了垂直发射装置,将整个机构都深埋于舰体内部等。对于水面舰艇来说,红外辐射具有明显的可探测特征。其红外辐射源主要是烟囱、主机舱及其排出的废气和热水、灯光、舰体表面的热辐射等。在170上,针对红外特征较强的烟囱,分别采取了冷水降温,隔热挡板、涂绝热层、防热垫以及把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通过内部管道排放至水里的多种方法来抑制红外辐射;在声隐身上,170号的舰体表面采用了消声瓦、消音涂层以及高效率的5叶大桨来防止来自水下的声纳探测。以上种种防护措施的结合,使得170号的隐身能力十分突出,据称满载排水量7000 多吨的170号在雷达显示屏上的信号仅相当于几百吨舰艇的大小。
武器装备:12管反鱼雷深弹在舰首,原先被认为早已淘汰的FQF-2500/12管反潜/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再次出现在了170 上。该深弹射程在2500米左右,主要用途是近距离反潜,中国海军目前仍有大量舰艇装备这种老套但又实用的装备。但以射程2500米的深弹来对付那些高性能潜艇实在是有点天方夜潭的感觉;所以在用途上,笔者认为用来反来袭鱼雷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决非无稽之谈,因为在俄罗斯海军舰艇上也普遍装备有一种类似的反鱼雷设施,两者除了在备弹数量上有一定差别外,其它的比如整体结构、发射架、系统弹药上都相差无几。虽说这种系统的结构简陋,又无制导、电子干扰设备,和目前普遍使用的其它反鱼雷设备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其威力强大、发射速度快、火力密集,齐射时能形成一道严密的水下屏障,只要和可靠的探测设备结合起来,还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
舰炮:在12管反鱼雷深弹发射器后部,安装有一门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公司研制的单管100 毫米紧凑型舰炮,主要用于攻击海上目标以及防空,也可反导弹和执行对岸轰击任务。炮壳采用了隐身设计,初速870米/秒,身管长5500毫米,射速10~90发/分,对海上目标,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对空目标的最大射程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射速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20000米距离上对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可达0.7~0.8。该炮很可能是中国引进法国专利后的国产化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向法国购买了2套该装置,其中的1套便装在了反潜加强型的“江湖”级护卫舰544号上使用。而根据使用的效果看,中国海军对该炮的性能还是十分满意的,随后便同法国签定了引进生产线的合同,并由法国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对该炮作进一步的改进,以装备新设计的大型水面舰艇上。由于170号未来将主要用于中国南海巡逻,面对实力弱小的东南亚各国海军,以该炮在射击、反映速度快、命中精确度高、威力大的优势还是能很好的完成其作战使命的,毕竟某些时候炮弹的作用还是要大于导弹。
防空导弹:作为一级以防空为主的驱逐舰,170上装备了中国第一种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型号为“HHQ-9”,由陆基HQ-9A发展而来。导弹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1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导弹全长6.8米,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垂直冷发射,6联装,共有48枚HHQ-9A导弹。发射筒类似于俄罗斯海军使用的左轮式,但SA-N-6的发射系统8枚导弹共用一个发射口,而中国的海红-9则是每个导弹单独使用一个发射口。相比较,海红-9的发射方式更为可靠,且发射速度更快,安全率也高。但由于该导弹的最低射高只有500米,显然无法满足舰队防空的要求,故在执行编队防空时还需要其它舰艇的密切配合才行。
反舰导弹:由于170的设计思想是以防空为主,反潜为辅,故该舰的反舰作战能力不如近年来中国海军新服役、改进的驱逐舰(通常搭配16枚反舰导弹),但也安装有8枚C-803/鹰击-12 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发射筒也革命化的设计成了圆筒式的,这样更有利于发射时的稳定、精度和保障问题。C-803导弹延续了C-802的弹体气动布局,长度似乎较C-802的6.4米更甚,最大射程为250公里左右,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涡喷发动机结构,弹头整流罩较前者略为尖细,采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末端速度达到了2.3马赫,并可做高难度的蛇行窥弊机动;此外,折叠式弹翼的前面还有一接收资料链的天线,可接受舰艇、直升机、甚至卫星的导引,以此进行超视距攻击。C-803可以说是现代反舰导弹的代表之作,其突出的性能必将在未来的海事战争/冲突中发挥出令人生畏的作用。
近程防御系统:170上的近程防御系统为中国最新研制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采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但数量有所增加,为7管,速度达到了5800发/分,其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各国海军普遍使用的“密集阵”、 “守门员”等近程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伺服系统采用运算发达器,功率放大采用数字脉宽调制系统,并首次应用闭回电路的射控技术,可休整弹着偏差,推动系统为交流电式。与“守门员”不同的是,该炮没有搜索雷达,缺乏跟踪扫描多目标追踪能力,其1/K波段多普勒追踪雷达可以自动切换来消除镜象反应,而ODF-730光点追踪仪反时间应低于3秒,测量精度0.3米位。而采用一前一后布置的方式也使得两炮能在危急时刻进行协同作战,以提高毁伤概率。
反潜系统:170号的反潜能力十分齐全,主要装备有1座3联装改进型“白头”型反潜鱼雷系统以及1架卡-28反潜直升机。“白头”鱼雷是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仿意大利A-244S白?鱼雷设计的一种轻型反潜鱼雷。该雷长2.75米,口径324毫米,射程15公里,航速35节、最大下潜深度500米,采用铅酸电池做动力。该鱼雷即可由水面舰艇携带,也可以由反潜直升机挂载。在反潜声纳方面,设有球鼻首声纳以及拖曳声纳。声纳的布置方式较为特别,一改以往正尾拖放的方式,转而采用侧尾布置。声纳工作时绞车从左/右侧尾升出,缺点是声纳布置/回收困难,精度较差,且工作时受海况影响较大。170号采取此种声纳的布放方式似乎有点耐人乏味。
自动化指挥系统:舰载C3I系统网络包括舰船上指挥中心内部的局域网和指挥中心之间的互连网,普遍使用共享介质、总线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使用的速率也从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标准10Mbps带宽发展。中国海军新型大中型水面舰艇普遍采用的是仿意式IPN-10的作战系统。该系统用MHIDAS多路高级综合分布结构系统。该总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可达50米,两个终端设备之间最远可达400米。总线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秒,用户数量最多可达256个,可满足中大型舰艇对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终端数目的要求。
052C还配属了新一代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院第七0九所研制的ZKJ-5作战情报指挥系统,为中国第三代作战情报系统,和第二代相比,整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该系统提速到100M 快速以太网(交换式),在实时性能、网络容量、网络分析建模、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相当的提高。 152C据信将采用我国海军首型海上编队战役、战术型自动化指挥系统(H/ZBJ-1)。该新型指挥系统采用功能更强、速度更快的数据总线,更先进的旗舰数据显示中枢,采用以光纤数据总线为基础的以太网局部网络和开放系统互连结构。该系统结合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链,对舰队直辖舰和岸基、空基侦测平台进行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协调。目前704所还在设计研究航母舰队指挥系统和南京军区对台军事斗争的某型战区封锁系统。
电子设备:170号上的电子设备主要是一套中国自行研制的“板砖”相控阵雷达系统,布置方式类似于美日的阿利.伯克级和金刚级驱逐舰,是继美、俄、荷、日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该系统由4面雷达发射面成四边形安装在舰桥的四个方向上,雷达搜索距离在450-500公里之内,工作模式为有源式,外形为箱体,通过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安装起来,以格栅固定。波段为主动的s波段,阵面于舰体侧切平面结合成的角度为80度左右,总重在1.25~1.3吨左右,

4. APG63(V)3,APG79,APG81雷达谁的性能更好

APG63(V3)性能最好 搜索距离和跟踪距离是(V1)型的两倍:分别为240公里和160公里左右。APG79受雷达天线尺寸和T/R模块数量的限制 其雷达在探测性能上会稍逊一筹。装备F--35上的APG81雷达在探测性能上为F--22A装备的APG77雷达的性能的2/3 约为150公里左右,逊于APG63(V3),和APG79接近, 但考虑到F---35为一种先进的第四代多功能战机 所以它装备的APG81雷达在综合性能上还是要强于APG79的,因此,这三型雷达的性能排名为:APG63(V3)> APG81 > APG79

5. 法国地平线级驱逐舰有哪些性能

作战性能

护卫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4000吨之间,“地平线”的排水量早已大大超出,所以正式分类时将其定为驱逐舰。

基本性能

法国“地平线”级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970吨,意大利版满载排水量为6700吨。法意版舰长均为151.6米,法国版舰宽20.3米、吃水4.8米;意大利版舰宽17.5米、吃水5.1米。主机为2台LM2500燃气轮机和2台柴油机,总功率可达69300马力,柴-燃联合推进,大大增强了其续航能力及远程作战能力。

该级舰的最高航速可达29节,续航力达到7000海里/17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近7000吨的舰艇仅需200名官兵的编制。

防空作战系统

装备“主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由相控阵雷达、48单元的“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和“紫菀”导弹组成。

经过多方衡量,“地平线”级驱逐舰选定了相控阵雷达。该雷达由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主导研发,可引导“紫菀”15和“紫菀”30防空导弹拦截目标。天线长、宽各1.5米,有2160个收/发模块,转速60转/分,输出功率120千瓦。

天线与垂向成30°倾斜,可覆盖90°横向方位角与120°俯仰角,对战机大小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约150~180千米,对导弹大小目标的搜索距离为50~60千米,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搜索距离则为23千米,可同时侦测300个目标,追踪其中750个目标,并同时导引24枚防空导弹接战12个最具威胁性的目标。

与采用四阵面固定式SPY-1、APAR等相控阵雷达系统相比,相控阵单阵面旋转式相控阵雷达的成本、重量与体积皆比它们低,但相控阵雷达的目标更新速率也比它们差,面对以高速接近的目标时可能会有能力不足的情况。

配备于“地平线”上的量产型相控阵雷达于2002年起开始生产,意大利海军的“卡佛”号航母已经配备了该型雷达。目前,该雷达系统在法、意两国新一代舰艇上已经累积了近40套的订单。

此外,PAAMS系统还装备了一部马克尼公司的S1850M三坐标电子扫描对空、对海监视雷达作为辅助。该雷达被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海军选为新一代舰载标准远程搜索雷达,装备在法、意两国的“地平线”防空驱逐舰和英国的45型驱逐舰上,并且也成为英国未来航空母舰的候选三坐标搜索雷达。

该雷达是已安装在荷兰和德国新一代防空舰——LCF舰和F124舰上的SMART-L雷达的派生型。S1850M雷达对空探测距离为400千米。S1850M与SMART-L雷达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了新的基于商业现成硬件的信号处理结构,具有更高的天线转速和改善的电子对抗能力。这些改进将提高雷达在濒海环境中工作的性能,以及探测和跟踪高杂波环境中隐身目标的能力。

法国研发的“席尔瓦”垂直发射装置,共有两种型号:A43和A50。A43深度浅,仅能装填“紫菀”15;A50深度大,既可发射“紫菀”15又可发射“紫菀”30导弹。两者占用的面积都相同,而且每个发射模块都拥有8个发射单元。

“地平线”采用的是A50,配置6组发射模块,共有48单元,内装16枚“紫菀”15和32枚“紫菀”30型导弹。目前“席尔瓦”A50仅能装填“紫菀”15和“紫菀”30两种导弹,不像美国的MK41能装填“标准”、“海麻雀”、“紫菀”15和“紫菀”30、“战斧”导弹、反潜火箭等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各式舰载导弹。

不过法国已打算对“席尔瓦”进行改良,未来“席尔瓦”将能装填更多种类的导弹,包括法制VT-1防空导弹以及“风暴阴影”SCALP海军型垂直发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

“席尔瓦”发射单元的底面积也比MK41大,优点是导弹点火时发射槽单位面积承受的热焰气体压力较低且较易将其排除,发射装置寿命较长,射速也比较快,缺点是不够紧凑——“席尔瓦”能装48个发射单元,MK41则能安装64单元。

“席尔瓦”发射装置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不含导弹的重量比MK41轻30%~45%。此外,“席尔瓦”发射装置每8单元发射模块的安装定位十分精确,加上寿命较长,在发射8次后才需更换发射管并矫正模块发射管排列。

“紫菀”系列防空导弹由法国主导研发,目前共发展出两种导弹——“紫菀”15近程防空导弹与“紫菀”30区域防空导弹,就同时接战多目标而言,“紫菀”导弹的导引模式比美国“鹰”式、“标准”、“海麻雀”等陆、海基防空导弹需以射控雷达持续照射目标的半主动雷达导引方式更为优越。

“紫菀”导弹采用横向向量推力喷嘴,导弹发射后可立刻转向目标,是一种先进的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等。

反舰作战系统

最初“地平线”级驱逐舰打算在2010年前后换装法国研发中的ANF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导弹为先前设计的ANS的廉价版。

ANS是80年代后期法国、西德合作设计的,打算用来替换法制“飞鱼”反舰导弹。ANS设计有舰射型、战机空射型以及轻型化的直升机搭载型3种型号,以固体助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性能要求极高,弹重850千克,最大速度2.5马赫,射程250千米,末段掠海飞行时还能做出15g的机动,大多数舰艇根本无法招架其攻击。

不过由于ANS性能指标太高,加上冲压发动机技术复杂,导致开发经费太高,于是在德国率先撤出后于90年代初期宣告取消。之后推出ANS的廉价版——ANNG,尔后改称ANF,结合了ANS电子、冲压发动机技术以及现有“飞鱼”反舰导弹部分弹体、弹头,以降低部分性能标准来换取较合理的价格。

ANF设计成能选择全程掠海飞行或低-高-低飞行模式,射程150~200千米,飞行速度为2.2~2.6马赫,弹道末段可做出10g的机动。虽然设计性能不如ANS,但ANF仍具备当代反舰导弹的较高水准。

当时美国海军评估了国内外所有供舰队进行防空演练的超音速掠海靶弹,希望能仿真全球任何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结果发现没有一种靶弹能够仿真ANF的整体性能与其所造成的威胁。

ANF最初预计在2006年形成战力,然而在2000年法国国防部的评估中,却认为从冷战结束后到可预见的未来,法国海军不会遭遇非得依靠ANF出马才能解决的对手,认为现有的“飞鱼”亚音速反舰导弹便绰绰有余了,所以ANF计划便遭到冻结,至少延至2010年以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发展。2002年10月23日,法国国防部正式批准MM40Block3增程型“飞鱼”反舰/对陆攻击导弹的研发。

MM40Block3以涡轮发动机取代“飞鱼”导弹以往惯用的火箭发动机,射程遂由MM40的75千米大幅增至180千米以上,但是弹重反而由原先的870千克降至780千克。较轻盈的弹体不仅可延长射程,也可显着提升航程末段的机动性能,突防能力大幅提高。

MM40Block3使用了“紫菀”防空导弹系列的向量推力系统,能在发射后立刻转向目标,而这也使MM40Block3具备兼容于垂直发射系统的潜力。此外,MM40Block3的弹体外形经过改良,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与红外信号特征。

导引方面,MM40Block3换装新的主动雷达寻的器与GPS全球定位系统,不仅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还可锁定海上或沿岸陆地上的特定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MM40Block3也拥有新的任务软件与导航模块,能选择多种飞行轨迹使其更难反制,在多枚导弹同步攻击的场合中也能以多个方向、不同高度对单一目标实施饱和攻击。

此外,可在飞行途中更换目标。虽然经过大幅改良,MM40Block3的发射、储备以及后勤支持仍沿用现有系统,使得原先拥有旧型“飞鱼”导弹的国家能够轻易换装MM40Block3。

MM40Block3于2004年首次试射,预计在2006年进入量产阶段,届时它将成为“地平线”驱逐舰的反舰利器。此外,若干MM40Block3的后续提升工作也在进行,包括发展空射型、兼容于“席尔瓦”A70或美制MK41垂直发射系统、新型反舰、对陆攻击双用弹头以及考虑加装红外寻的器等等。

反潜作战系统

该级舰拥有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装置,配备新式MU-90型324毫米轻型鱼雷。航速50节,攻击深度超过900米,有效射程约11千米。

自防御系统

为了防御鱼雷攻击,该级驱逐舰配备了SLAT鱼雷对抗系统,可以通过发射噪声诱饵等方式干扰来袭的鱼雷。这种新一代诱饵系统,可保障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和鱼雷的攻击。

该系统的每个发射器装有4个发射模块,每个发射器可配置12枚红外、雷达或声诱饵弹。这种发射器与可选定最适合的诱饵方式的计算机相连。新一代诱饵系统也计划集成到“戴高乐”号航母、“卡萨尔”号和“让?巴尔”号驱逐舰的对抗系统中。

数据处理系统

“地平线”级驱逐舰装备有法国自行研发的SENIT-8型号战术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接收、追踪2000个由舰上雷达或从11号数据链、16号数据链等传来的目标信息。

细微区别

由于“地平线”级舰是由法、意两国共同研制开发,其通用程度超过了90%,不过在部分武器系统上,法国、意大利版的“地平线”各有不同。

反舰导弹

法国选用MM40“飞鱼”导弹,意大利选用“奥托马特”MK3导弹。

舰炮

法国版最初打算配备1门100毫米舰炮,不过后来改为2门“奥托?梅腊拉”76毫米速射炮,并列配置于舰桥前方。此外,还有2座“吉亚特”20毫米口径舰炮。

意大利版“地平线”则采用3门“奥托”76毫米速射炮,同样配备隐身炮塔,2门并列于舰桥前方,另1门位于直升机库上方,除了反舰攻击外还肩负近程防空任务。此外,还有2座25毫米自动炮。

声呐系统

法国的“地平线”配备1部4100CL首低频主、被动声呐,1部DMS-2000主、被动拖曳阵列声呐,意大利版“地平线”则使用1部2080型首低频主、被动声呐,1部2087型主、被动拖曳阵列声呐。

直升机

意大利版“地平线”可装备1架NH-90或EH-101直升机,而法国的只能装备NH-90直升机,且服役初期配备1架AS-565,日后将换装新的NFH-90直升机。

除此之外,两国的“地平线”级驱逐舰还将使用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

6. 051B型167深圳舰大改后,舰舯装的到底是哪款导弹

鹰击12超声速反舰导弹


从改造后167舰图片分析,其舯部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减少了一半,也即只剩下了2座4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据从反舰导弹发射架形状和大小来判断,167舰上装上了8枚鹰击12超声速反舰导弹,尽管反舰导弹数量降了一半,但其对海打击能力并未下降,鹰击12是大威力的超声速反舰导弹,对驱逐舰级别的水面作战舰艇一发就非沉即伤,破坏力惊人。

7. 法国海军黎塞留号战列舰性能如何

在一战后的20年里,作为海军五强之一,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法国战列舰编队的规模被定在5艘35000吨级战列舰(总吨位不得超过17。5万吨)。但一战后的法国国力衰弱,没有财力与英美展开造舰竞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的15年内,法国海军的战列舰从未达到或冲破17。5万吨的条约限制线。然而,30年代中期,德国和意大利大力扩充海军,对法国的海上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法国终于下决心建造数艘新型战列舰,以保持法国海军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

虽然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公约给各海军强国带来了15年的“海军假日”,但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并没有停滞。随着轮机技术和造船工艺的发展,在30年代中期的欧洲,开始流行“全能战列舰”的设计思想,即在一艘战列舰上集中过去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长处:新的战列舰航速可达到30节左右;同时又装有381毫米的大威力主炮,水线装甲列板厚度在300毫米以上。为此,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曾加到35000吨以上,并采用了新的高压蒸汽轮机、更高强度的装甲和新型主炮。

法国下决心拨巨款建造战列舰,最直接的原因,是法国潜在对手的海军扩充计划。30年代中期,意大利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36000吨、航速30节,装备9门381毫米主炮的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而德国秘密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达到42000吨,设备更先进、战斗力更强大。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30年代初期的法国海军,只有4艘一战期间的旧战列舰,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性能极差。1932年,法国建造了两艘敦刻尔克级快速战列舰。该级舰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中的装甲,但所装的340毫米主炮的威力过小,不但无法与大型战列舰对抗,与德国同时期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对抗也颇为勉强。于是,法国海军从30年代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新型战列舰——黎塞留级战列舰。

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着名的红衣大主教。法国计划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随后再建造3艘黎塞留级的改进型,到40年代中期,整个造舰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较新的战列舰与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同类战舰对抗。

与英国和美国的全球性海军不同,二战前的法国海军,实质上是一支地区性海军,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保障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海上联系。因此,作为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它的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同时安装用于攻击小目标的副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要增强对空防护能力。

从敦刻尔克级开始,法国战列舰采用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布局方式:2座四联装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后甲板无主炮,只层叠布置数个副炮塔。黎塞留级战列舰也沿用了这一总体布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装有2座四联装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则不设主炮,以品字形布置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黎塞留”号设计之初,法国曾计划在其上安装406毫米主炮:9门406毫米主炮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上,与后来的依阿华级类似,呈“前二后一”布置。后来发现,这一方案使战列舰的吨位大大超标,建造费用也难以承受,继而改为6门406毫米主炮,2座炮塔前置。但这样一来,全舰主炮数量过少,火力密度不足,海战中无法有效覆盖目标。最后,经过仔细权衡,在“黎塞留”号上采用了较小口径的380毫米主炮,它的重量较轻,能够以4联装方式安装8门火炮,相应增大了火力密度。

法国和英国的火炮身管最短,为45倍口径;意大利为50倍口径,德国为52倍口径。不过,法国的火炮的发射药装填量最大,因此,尽管法制火炮身管最短而弹丸较重,但在弹丸初速、射程和穿甲能力上,并不低于同类火炮。380毫米舰炮的每个四联装炮塔重2274吨,与同时期一艘舰队驱逐舰的排水量相当。炮塔采用液压控制,使用电动液泵作为驱动动力。炮塔内的4门火炮分为两组,每组内的两门火炮联动,而与另一组的2门火炮相对独立。因此,从结构上看,黎塞留级的火炮布置方式实际上是2*2*2,而不是外观上的4*2。法制380毫米炮塔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在任意角度装弹。一般的战列舰由于结构限制,只能在固定角度进行装填,如大和级战列舰,其采用的460毫米火炮只能在+3度状态下装填炮弹。由于采用了名为“弹性装填”的装弹系统,从而提高了火炮的战斗射速,此炮射速要明显高于其他固定角度装填的战列舰。

战列舰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要求其装甲能够抵御自身主炮的轰击。“黎塞留”号在设计之初,也要求其主装甲能够承受380毫米火炮在27000米处的轰击(此时的380毫米穿甲弹能够穿透331毫米的装甲列板)。由于主炮前置节省了不少重量,因而“黎塞留”号有足够的重量指标用于装甲防护。其水线附近的装甲列板厚度为328毫米,且有15度内倾角,装甲列板之后还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衬垫。在舰首和舰尾处的非重要部位,装甲厚度为127—152毫米。炮塔也是防护重点。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430毫米,侧面厚270毫米,座圈装甲厚度为405毫米。指挥塔是全舰的大脑,装甲防护的标准不能低于水线处。“黎塞留”号的指挥塔装甲厚度达到340毫米,不过在其服役后的战斗中,舰长通常不呆在指挥塔内部,而是喜欢跑到露天的舰桥上观察情况。

在“黎塞留”号设计之时,来自空中的威胁已经日益增大。因此,它除安装了大量的对空火炮之外,还加强了水平装甲,舰上共有两层甲板铺设装甲,第一层厚150—170毫米,第二层厚40—100毫米,这样的多层装甲甲板可以有效降低航弹对军舰的破坏。炮塔顶部的装甲也比一般的战列舰厚,为195毫米。经过增强水平装甲,有效提高了舰体的防护能力。

在地中海海区作战,高航速有利于对敌主力舰队的围歼,同时也便于捕捉敌商船和运输舰。地中海港口要塞众多,一旦追赶不及,敌商船躲入海岸要塞的控制范围内,就难以吃掉了。因此,法国在设计黎塞留级舰的时候,就要求其具有较高航速。

“黎塞留”号采用4台总功率为15万马力的蒸汽轮机,4轴推进,设计航速为30节。而该级2号舰“让-巴尔”号由于战后才完工,采用了17。6万马力的新型主机,航速32节。在“黎塞留”号下水后的试验中,主机达到了15。5万马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达到32节,并且可以30节航速航行60个小时。与高航速相比,黎塞留级的续航力则不那么突出。“黎塞留”号可以装6800吨重油,以18节经济航速航行时,最大续航力为5000海里。相比之下,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的载油量为9000吨,但排水量5。8万吨的依阿华级续航力却达到16000海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黎塞留”号采用的法国蒸汽轮机组效率偏低,二是前置主炮方案造成军舰前半部分水线过于肥大,从而增加了航行阻力。但是,在地中海海域作战,对于军舰的续航力要求不高,因此这个缺点对于战斗力的影响并不大。

“黎塞留”号于1935年开工,但法国相对薄弱的造船工业使其建造速度无法与英美相比,到1940年6月只完成了95%的建造进度,舰上的主要设备虽然安装完毕,却都未经过调试,没有形成战斗力。这时候,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为了避免落入德国之手,“黎塞留”号于6月15日离开布雷斯特,6月18日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二战期间,它加入盟军英勇作战。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的到来比法国人预计的快得多,海上战斗尚未打响,法国却从陆地上溃败了。1940年上半年,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到1940年6月,巴黎沦陷,法国国防彻底崩溃。随着法国傀儡政权与纳粹德国签定和约,法国成为德国控制下的仆从国,法国海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主力舰纷纷离开法国本土港口,有的直接向英国投降,但更多的战舰躲进了北非法属殖民地港口中,处于观望状态。其中,旧战列舰“洛林”号和“库尔贝”号正在英国访问,法国投降后立即被扣留;快速战列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与两艘旧战列舰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只完成了船体工程的“让-巴尔”号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黎塞留”号也面临着投降或是战斗的选择。为了避免这艘战舰落入德国之手,“黎塞留”号的舰员自行决定,脱离傀儡政权的控制。6月15日,尚未最后完工的“黎塞留”号带着所能收集到的弹药和零备件,离开布雷斯特,于6月18日抵达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

法国沦陷后,处于观望状态得法国战列舰达6艘,而当时德国海军建成的战列舰只有3艘。这些法国战舰虽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权,但态度大多摇摆不定,万一最终落入德国手中,对英国舰队将是严重的威胁。为了消灭这些潜在的对手,英国制定了名为“抛石机”的行动计划,政治劝降和武力解决结合,解除这些海外法国舰队的战斗力。1940年7月3日,英国不宣而战,对停泊在北非各港口的法舰采取行动。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4艘法国战列舰首先遭到攻击,在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为首的英国舰队的炮击,4艘法国战列舰有3艘沉没或搁浅,仅“敦刻尔克”号侥幸逃脱。

7月8日,厄运降临到了“黎塞留”号头上,以“竞技神”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达喀尔。“黎塞留”号作为打击的首要目标,遭到从“竞技神”号上起飞的“剑鱼”鱼雷机的攻击。但“剑鱼”投放的450毫米鱼雷收效甚微。

第一次攻击未果之后,1940年9月23日,英国皇家海军派遣“巴勒姆”号、“皇家橡树”号和“决心”号3艘战列舰再次光临达喀尔,目的仍旧是摧毁法国这艘最强大的战列舰。锚泊状态的“黎塞留”号用主炮奋力还击,达喀尔的海岸炮台也对英国舰队进行炮击。在与这3艘3。2万吨,装备15英寸主炮的英国战列舰的交火中,“黎塞留”号再次被击伤,好在装甲厚实,没有伤筋动骨。战斗中,英国“决心”号战列舰被击伤。迫于海岸炮台的强大火力,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英国舰队不得不撤出战斗。

英国的攻击使法国海外舰队与盟军的关系僵化。在整个1941年,“黎塞留”号都在达喀尔锚泊,不宣布加入轴心国序列,但同时不与英国妥协。1942年,盟军在北非的“火炬”作战中,“黎塞留”号保持中立,即不参加登陆行动,也不对盟军登陆部队进行打击。在美国的调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国与“黎塞留”号舰员最后达成和解:名义上由美国将’“黎塞留”号买下,在美国接受整修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战后再归还法国政府。

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号抵达纽约,对舰上设备进行大整休。原先装备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和水上飞机机库被拆除,法制37毫米高炮与13。2毫米高射机枪被换装为盟军制式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径高炮和20毫米“厄立孔”小口径速射炮;但保留了100毫米大口径高炮、152毫米副炮和380毫米主炮。

由于美国海军没有装备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最后不得不为“黎塞留”号特制一批380毫米口径弹药。在整修中,还对“黎塞留”号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安装了美国新研制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接受现代化改造后的“黎塞留”号涣然一新。

1943年10月,“黎塞留”号改装完毕,划归英国远东舰队指挥,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海域作战。“黎塞留”号的主要任务,是依靠其高速和高炮,为航母提供近程空中保护,同时利用380毫米舰炮轰击日军守岛工事。由于“ 黎塞留”号具有30节高航速,它能够跟随舰队中的航母行动,用舰上的大量中小口径高炮为航母提供最后一层防空屏障,而航速23节左右的英国旧战列舰只能作为火力支援舰使用。

1944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全面进攻。同年3月,英国远东舰队从斯里兰卡出发,以“光辉”号航母为核心,攻击日军占据的苏门达腊岛。“黎塞留”号作为舰队中的对岸火力支援舰,与“伊利莎白女王”号、“刚勇”号战列舰、“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共同对苏门达腊岛西北角的沙璜

港进行炮击。在战斗中,4舰共发射381/380毫米炮弹294发,各种副炮炮弹数 千发,几乎完全摧毁了日军的海岸炮台与工事。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 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法国解放指日可待,正在太平洋战场苦战的“黎塞留”号也奉命返回法国本土。

1944年10月,“黎塞留”号从印度洋穿过红海及苏伊士运河,返回法国。

勒克莱尔将军的“自由法国”战士在巴黎进行凯旋门阅兵时,自由法国的战舰也在土伦港进行了壮观的阅舰仪式。当强大的“黎塞留”号缓缓开进土伦港时,受到了法国人的狂热欢迎,“黎塞留”号成为自由法国的海上标志。

虽然法国全境解放,德国即将投降,但在太平洋战场,战争还未结束。法国复国庆典结束后,“黎塞留”号重新返回太平洋作战。

1945年初,日本舰队中的航母和舰载航空兵基本损失殆尽,但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战列舰;在太平洋的多个岛屿,仍有日军经营多年的坚固工事。

在长达半年的海岛登陆作战中,“黎塞留”号与美国“依阿华”号、“北卡莱罗那”号等名舰并肩作战,将无数一吨左右的高爆弹倾泻到日军阵地上。

1945年8月,“黎塞留”号参加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对日本沿岸港口与城市进行炮击,并目睹了8月15日东京湾的日本投降仪式。“黎塞留”号的战斗足迹遍及三大洋,是法国参战地域最广,航行里程最长的战列舰,也是法国海军史上最着名的战列舰。

二战结束后,“黎塞留”号从英国远东舰队序列中退出,回归美国海军控制,美国继而将“黎塞留”号归还法国。1946年,“黎塞留”号再次从太平洋返回法国。在回国之前,“黎塞留”号还执行了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在印支战争中,“黎塞留”号在中南半岛沿岸巡弋,对越南进行威慑。

战后“黎塞留”号虽然已无大用场,但作为法国海军的象征,它一直服役到50年代。在参加法国北非殖民地的几次战争中,大多是作为海军的威慑力量使用。由于战列舰的维护费用过高,1959年“黎塞留”号退出现役,先是在布雷斯特作为船员训练舰使用,1964年作为废钢出售,最后在意大利拆船厂解体。

黎塞留级2号舰“让-巴尔”号在1940年3月匆匆下水,1940年6月在只安装了一个炮塔时,便匆匆撤退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由于卡萨布兰卡被法国维希政府控制,因此“让-巴尔”号仍落入轴心国之手。在盟军“火炬”登陆作战中,“让-巴尔”号用它仅有的一门主炮炮击了进攻卡萨布兰卡的盟军部队,结果招致美国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和美国轰炸机的“群殴”,被命中5发406毫米炮弹和3枚炸弹,舰体严重损坏。占领卡萨布兰卡后,法国重新得到了“让-巴尔”号的舰壳,战后继续未竣工程,并最终于1955年建成。“让-巴尔”号是世界上完工的最后一艘战列舰,它在法国海军服役了仅仅6年,1961年退出现役,在土伦港作为舰员训练舰使用,并于1970年 解体。

8. 052型驱逐舰的发展沿革

70年代末期中国与西方关系逐渐改善并开始见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时,便彻底感受到中外的巨大差距。在80年代初期,中国海军试图引进英国42型驱逐舰的种种关键技术──尤其是海镖枪防空导弹,并与英国合作开发大幅改良的051S,这是中国首度尝试建造现代化的驱逐舰,可惜此案在1983年因成本等因素告吹。 1987年,中国正式与法国签约,引进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TAVITAC作战系统、TSR 3002海虎 (Sea Tiger)对空/对海搜索雷达等相关装备,随即展开仿制,并安装在旅大级驱逐舰开封号(109)上。
同时,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工的两艘改良型051旅大级湛江号(165,051GI)与珠海号(166,051GII)也在火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反舰导弹、防空火炮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进步,而旅大级的济南号在1987年还加装了一座直升机库与起降甲板。这些来自于国、内外的新技术,最后都成为第二代驱逐舰的基础。 相较于051型,052型无论是舰体设计、动力轮机、战斗指管以及武器装备,都有着跨越世代的成长。052型舰长148m,舷宽16m,吃水5.1m,长宽比为9.25, 是中国第一艘长宽比降至10以下的国产驱逐舰(051型为10.3),能提高航行的稳定性,降低纵摇力矩。相较于051型,052型的舰体较为饱满,采用外飘式船舷、飞剪式舰首,抗浪性与适航性较佳。052型的舰面布局已经摆脱了苏联式的影子,而带有一些欧洲的风味,不过整体而言颇有中国自己发展的特色;上层结构与装备的布置相当均衡 ;舰体采用全通式甲板设计,即便是直升机库两侧也刻意保留两条与主甲板同一平面的通道。
不过052型执着于追求舰上武器射界最佳化时,却也造成若干牺牲;前甲板的武装包括100mm舰炮、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器以及两门双联装37mm机炮,为了让这些武器都有较佳的前向射界,所以这三种武器采用阶梯状层次安装,100mm舰炮安装在舰首甲板,后方的海响尾蛇安装于高一层的甲板,而在更后面的37mm机炮刻意加高了炮座炮口高出海响尾蛇导弹发射器,这样的布局导致052型被迫采用一个较高较窄的舰桥结构(用来改善舰桥视线被37mm机炮炮塔遮挡的情况),不仅提高了舰体重心,空间不足的舰桥也显得较为拥挤。
此外,刻意增高的37mm炮座在射击时振动得较为厉害,影响了射击精确度。之后 中国设计的舰艇记取这个教训,再也没有为了刻意追求前方视界而导致整体构型升高的情况,甚至干脆不在舰桥前方安装37mm机炮,例如在052型之后的旅海级驱逐舰。052型的自动化程度比以往高出许多,满载排水量3700吨的051型需编制320人以上,而满载排水量4800吨的052型却只需编制230人。 052型是中国第一艘采用燃气涡轮的舰艇,主机构型为复合燃气涡轮或柴油机(CODOG),首舰哈尔滨号的主机包括两具美国GE的LM2500燃气轮机以及两具德国制造的MTU20V956TB92柴油主机,传动系统由Renk提供 ,双轴五叶片可变距螺旋桨(KAMEWA生产)推进,最大航速31节,航速15节时续航力4000海里。在1960年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无法获得国外的军事技术支援,像052型这样完全采用西方知名厂牌的主机与推进传动系统,从60年代以来可说是空前的,在当时对中国而言堪称极端昂贵。
至于052型二号舰青岛号的动力系统则曾困扰各国的军事情报界。相较于哈尔滨号,青岛号的烟囱排烟口也重新设计,烟囱塔顶有两个高出的排烟帽口,可抑制热辐射讯号;由于烟囱形状的不同,早期许多情报来源推断青岛号采用了另一型燃气涡轮主机,而此型主机就是90年代中国由乌克兰觅得的GT-25000燃气涡轮。然而实际上,青岛号于1996年5月成军,而中国向乌克兰订购的首批GT-25000也是在1996年才到货,根本不可能立刻安装到青岛号上;加上青岛号在1997年就进行了出访东南亚的远航任务,1998年又前往南太平洋访问,舰上的主机显然不会是尚未成熟验证的GT-25000。
当时GT-25000的研发整合工作尚未完成,中国引进后又陆续进行若干必要的改进(包括增加集装箱),直到2000年才真正实用化。依照前述证据,青岛号配备燃气涡轮主机仍是LM-2500,这在日后公布的资料中也获得佐证。虽然如此 ,由于LM-2500货源已经中断,青岛号在设计建造阶段似乎的确考虑过更换燃气涡轮主机,相关设计曾进行必要研改。 另外,据说青岛号的许多机电设备(如发电机组)实现了国产化。 哈尔滨号与051型驱逐舰开封号(109)是唯一两艘使用法国原装作战装备的舰艇,包括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TAVITAC战斗系统、海虎雷达等,而这些法国系统也成为中国第二代主战舰艇的主要技术根源。完成战系化的052型终于拥有了现代化的战情室,将所有侦测、火控、武器系统的显控系统设置其中,并通过战斗系统完成整合,整个早期预警、实时判断、快速反应、武器结合、多目标接战以及分层攻击等能力较以往大幅强化。侦测方面,哈尔滨号装备有一具法国原装的海虎雷达、一具518型(REL-2) 2D长程对空警戒雷达、一具362型短程低空/对海搜索雷达以及两具Racal Decca RM-1290平面搜索雷达。
518型天线宽15.5m,高8m,体型十分巨大。518雷达的工作波段为L波段(1220~1350Hz),天线转速6转/分,对小型战机这类目标的搜索距离约360km,追踪距离则为230km,使用动态目标显示(DMTI)技术,总共有四个频道,通过频率分割系统视情况而转换 。518雷达侦测距离很长,而且精确度明显优于先前515、517等八木天线雷达,不过其目标更新速率较慢,因此哈尔滨号又在主桅杆上部设置一具法国TSR 3004海虎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来监视近距离的中低空域;至于青岛号则以360型雷达来取代原装海虎雷达。518雷达的最大问题在于体积过大,装设时对舰体载台的设计造成不小的限制,装舰后也影响052型的船舰稳定性与操舰性能,因此日后中国海军并没有其他新舰艇继续使用518雷达。
火控方面,哈尔滨号的舰桥顶端与机库上方各有一座347G火控雷达,用来导控37mm机炮群;舰桥上方紧跟在347G雷达之后的是导引海响尾蛇防空 导弹的法制Castor-II雷达/光电火控系统, 而后头更高的平台上则有一具新研发完成、首度应用的344型反舰导弹/舰炮火控雷达,拥有一面应用相控阵科技的I/J频天线以及一具辅助用的光电侦测器,可同时追踪2个目标。这三种火控雷达采用层叠配置,看起来相当拥挤。此外,舰上还装有两具630型(GDG-775)光电火控仪 (包含红外线热影像仪),能做为火控雷达以外的备用火炮火控装置;主桅杆两侧的球状物是英国制造的SNTI-240卫星通讯天线。
电子战方面,哈尔滨号配备826C型(BM-8610)电子支援系统 以及984-1/3/4型电子干扰机,此外还有2座946型15联装诱饵发射器;其中826型电子支援系统于1981年开始研究,1985年定型,参考了1983年引进的意大利制RW-23-1电子支援系统,可接收脉冲频率13万/秒、2~18Hz的电子讯号,与数据库中800多种雷达的参数比对,分析后将结果传输给984型电子反制系统或干扰弹发射器;至于984干扰系统参考了荷兰Sphinx与Rapidsesm的技术,其中984-1负责干扰2~125px波长的部分,984-4负责干扰250px波段,而984-2则是一个电子支援系统,能与826型一起工作或单独运作。 武装方面,哈尔滨号的舰首装备新开发的79A双联装100mm 56倍径舰炮,这是先前的79型的改良型,应用了从法国引进的100mm紧致型舰炮的部分技术,相较于原本的79式,完成了轻量化、炮塔无人化等目标,而射击精确度与射速也进一步提升,单炮最大射速可达30发/分,最大射程22km。舰炮后方的甲板平台装有一座八联装法制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器,采用雷达或光电系统导引,速度约2.4马赫,最大射程13km。海响尾蛇导弹发射器后方有一个容量16枚的再装填弹舱,并附有扬弹机,再装填程序完全自动化;舰桥前方与直升机库上方各横列了两座76A自动化37mm 63倍径防空机炮。
舰舯安装了四组射程超过70km的双联装鹰击-8A反舰导弹发射器,分两群各两组,分置于后桅杆的前后方,前方两组朝向左斜前方,后方两组朝向右斜前方,这种设计是过去中国舰艇极端重视水面作战的积习所致,刻意让反舰导弹发射器尽量朝向前方,朝敌方正面冲刺时直接发射反舰导弹;然而,这并非中/大型水面舰艇的作战模式,而且属于第二代反舰导弹的鹰击-8A又有足够的离轴攻击能力。反潜方面,舰首装备两具87式十二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两舷各装有一座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配备中国仿制美国MK-46 Mod1的鱼-7型鱼雷。
舰尾设有两个直升机库与起降甲板,使用直-9C反潜直升机,除了负责反潜搜索、攻击之外,也担任鹰击-8A反舰导弹所需的中途导引工作,以发挥超水平线的攻击能力。中国为直-9C研发了605型吊放式声纳、声纳浮标、磁异探测器等装备:一组声纳浮标包括12个被动声纳浮标、4个主动式声纳浮标、一个温度探测浮标和一个海洋环境浮标。每个被动声纳浮标全长305mm,直径124mm,重量5kg,使用被动式全向听音技术;每个主动声纳浮标长914mm,直径124mm,重16kg。当直-9C以120m高度飞行时,可接收到10海里内各声纳浮标发回的信号,声纳有效作用距离50链。

阅读全文

与法国的海虎搜索雷达性能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