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m1886刺刀大概多少钱

法国m1886刺刀大概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7-23 15:14:19

1. 德国刺刀1937值多少钱

这个应该是一战时期德国的刺刀 像S1898(简称S98 索林根出品)刺刀 但我个人认为应该是M1871式刺刀 价格不好说 不过看这个品相 不会值很多 保存的也太次了
上图为S1898
以上为M1871式 主要是你这个的刀柄细节给我感觉更像1871

2. 坦克世界7.4法国火炮

这玩意纯看个人操作习惯了 个人不太推荐法系火炮 既然玩肯定就冲着8级玩 而8级是带弹夹的
也就是说想充分利用弹夹系统的话 也就是说4连发的时候要冒着相当大被反的危险
当然 你可以开一炮 先走开 再开第二炮 但是这样的话 就等于浪费弹夹系统的优势 还不如玩s d m系火炮呢

3. 勒贝尔m1886到底能装多少颗子弹八颗还是九颗我还看见有十颗。

勒贝尔步枪发射8×50毫米的全全属外壳步枪子弹,载弹量为8发,并以内置弹仓供弹。除此之外,它还可配备一种长针型的重剑式刺刀以应付白刃战。在1887年,勒贝尔步枪被法国军队列装为制式步枪,并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当中更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4. 一战法国军队的单兵武器

1、勒贝尔M1886(法语:FusilModèle1886)或勒贝尔步枪(法语:FusilLebel)

该步枪是法国于1886年推出的手动枪机式步枪,由尼古拉斯.勒贝尔上校研制。该枪运用了由保罗.维埃那开发的火药B,亦是史上第一种最成功的无烟火药枪械。勒贝尔步枪的出现意味着那些使用黑火药的枪械已过时,各国亦开始改为专注于研制和采购发射无烟火药的枪械。
勒贝尔步枪发射8×50毫米的全全属外壳步枪子弹,载弹量为8发,并以内置弹仓供弹。除此之外,它还可配备一种长针型的重剑式刺刀以应付白刃战。在1887年,勒贝尔步枪被法国军队列装为制式步枪,并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当中更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一战期间,法军曾打算以Mle1917半自动步枪大量取代勒贝尔步枪。然而,士兵们却普遍认为此枪过于笨重和太长,因此并不容易在战壕内操作和保养。基于这些问题,法军一直都未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以取代勒贝尔步枪。而在1936年推出的MAS36步枪亦因生产进度太慢并不能满足军队,所以直至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之前,勒贝尔步枪仍旧为法军的主力步枪。当中有少量的步枪更被纳粹德军缴获使用,并以Gewehr301(f)的名义在军中服役。
直至1920年停产前,勒贝尔步枪一共被法国的国营兵工厂生产了约2,880,000支。
而在二战过后的一些冲突中仍能找到勒贝尔步枪的身影。

2、法国M1916步枪

此枪的前身是伯赫提耶M1890卡宾枪,采用3发的弹仓,1892年法国对M1890卡宾枪进行改进,制成M1892卡宾枪并定位制式,由于“一战”爆发,投入战场的M1892卡宾枪只有3发装填的弹仓,而其他参战国投入的步枪最少的都为5发弹仓,于是1916年在M1892的基础上,制造使用5发弹仓的M1916步枪,M1916增设了过去卡宾枪没有的上护木,枪托中间有2个贯穿枪身的横销,防止枪机后座时造成枪托损坏;1927年,对M1916卡宾枪进行改进,更换了枪托前端的前箍,前箍内有独立的刺刀座。

5. 汉阳造的前身,德制M1888委员会式步枪到底是个啥玩意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M1888不是毛瑟制造的,而是因为德国毛瑟M1871受到清政府的高度推崇,德国奸商谎称这把枪是毛瑟,所以国内现代进口军事经典将被误认为就像毛瑟88一样事情要从1880年代说起,那就是德国在铁血总理比斯曼的领导下,连续击败丹麦和奥地利,并且重击了法国并完成了德国统一的伟大事业,这与当时的德国先进枪支有很大关系。法国也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德国一样,装备方面一直很强硬。

当时子弹本身的一致性不太好,自由浮动枪管精度的提高也有限,所以老枪管后来就卸下了这个包袱。Gewehr88的使用时间很短暂。一方面,毛瑟在1889年完成了新步枪,甚至被比利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Gew88是一种仓促情况下的产品,质量不好,与子弹的配合不好,还有很多质量问题。

6. 军用格斗刀什么时候就有了,什么时候变得普遍(列装军队),早期各国军用格斗刀是哪些

刺刀是一类特殊的武器,它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冷兵器,但却是在步枪这一典型的热兵器诞生以后出现的,而且通常都是与枪配合使用。从出现至今的400余年中,刺刀一直都是军用步枪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白刃战的情况在现代战争中已很少出现,刺刀作为格斗武器的位置明显下降,但它作为一种最后的战斗手段和随身工具,仍然是战士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装备。同时,它也是军人勇敢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都使得刺刀不可避免地成为军事爱好者们关注的对象。
刺刀的发展轨迹:矛·剑·刀
公认的最早的刺刀于1647年出现在法国西南部的小城巴荣涅(Bayonne),英语中的刺刀一词(Bayonet)便是来自这个城市的名字。这种原始刺刀脱胎于冷兵器时代步兵使用的短矛,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支带短柄的矛头,把短柄塞进枪口并插紧,前装枪就摇身变为一支短矛。这也是与当时的步兵战术相适应的,因为前装枪只能单发射击,必须依靠齐射才能发挥威力,而齐射过后,敌人会乘已方重新装填弹药的空隙蜂拥而上,此时迅速插上这种刺刀,排成多层人墙,就足以抵挡敌军的冲锋。不过这种原始的插入式刺刀和矛一样,是一种单纯的防御性武器,和步枪并不兼容,一旦装到枪上后者就不能重新装填和发射。因此不久后的1688年,法国人又研制出了套筒型刺刀,其刺刀末端一侧带有空心握把,使用时握把套在枪口上,并旋转一定角度,让枪管外的卡笋卡入握把上的凹槽内,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中,刺刀刀身偏于枪管轴线的一侧,两者间隔一定距离,使射击与刺杀互不干涉。自此刺刀作为辅助作战工具的地位已经基本确定。
起初的套筒式刺刀外形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是一条带尖的金属棍,基本上还是矛的变形。由于当时的前膛枪一般很长,所以早期刺刀普遍身形较短,刀身一般不超过45公分。19世纪之后,枪械制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刺刀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考虑到了刺刀的多功能性,装到步枪上即是白刃格斗用的刺刀,取下后还能当做短剑、匕首或马刀使用。这一时期的刺刀外形多半更趋近于剑形,刀形相对较少,而且普遍较长,刀身一般在50公分以上,甚至有长至1米的可兼作佩剑的型号。19世纪后期,带卡笋的刺刀座和枪口环相配合的固定方式已被普遍采用,并成为刺刀的主流,刀形刺刀开始大量出现,同时刺刀长度大为缩减,刃长普遍在50公分以下,并出现了全长40公分以下的刺刀。不过套筒式刺刀和外形近似矛尖的各种锥形刺刀仍在某些枪械上继续使用。
随着机枪等自动武器和迫击炮的出现,白刃冲锋和人海战术的作用日渐势微,刺刀的地位随之逐步下降。细节设计上也是如此,如一战以后新设计的刺刀,多半不再有护手钩这一部分,因为这个部件除了在手持使用时防止自伤外,主要是在格斗时用来别、卡对方的刺刀,而近身肉搏的减少使得这一部件不再象以前那样重要了。特别是到二战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出现,使得刺刀不再是步兵必备的武器。虽然参战各国仍然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刺刀,但战斗以刺刀决出胜负的例子却愈来愈少。二战期间研制的部分枪械采用了折叠刺刀,其原型早在1830年就已经在荷兰制造的前膛枪上出现,但直到20世纪以后才重新引起重视。折叠式刺刀不使用时折回,固定在枪管下方或一侧,使用时向前展开并固定,如前苏联生产的莫辛·纳甘M1944式骑枪和CKC半自动步枪,这种方式避免了刺刀意外丢失的问题,不过却有用途单一的弊端,因此最终并未成为军用刺刀的主流。战后设计的现代军用刺刀仍是人手一把,但多作为工具使用,对刺杀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其长度逐渐缩短,刀身多选用强度高,而且适用于切削、劈砍等多种用途的单刃猎刀的形状,锥形刺刀已基本不再使用。后半段看参考资料

7. 谁知道法国1875刺刀的铭文

法国林白 法国1875T型刺刀 法国老刺1868
1. French Model 1886 Lebel Bayonet 早期法国M1886林白刺刀(合金手柄, 有护手勾, 长刃);
2. French Model 1886 Lebel Bayonet 早期法国M1886林白刺刀(黄铜手柄, 无护手勾, 长刃);
3. French Model 1866 "Chassepot"
Yataghan Sword Bayonet(法国1866后膛式步枪曲刃长剑刺刀)
4. French Model 1874 "Gras" Epee Bayonet (法国1874式“Gras”重剑刺刀)

请看图文介绍:
http://hi..com/fenshike/blog/item/d35b9018fe8bd4b74bedbc53.html

8. 二战中俄国都用的是些什么步枪

M1891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
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枪。
[编辑本段]研制历史
M1891步枪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争议,有两个设计能够进入官方评审的最后阶段,一个是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的样枪,另一个是比利时的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设计的样枪。
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他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他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II步枪的改进,莫辛-纳甘步枪算是他的第二个设计,虽然定型的莫辛-纳甘步枪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设计。莫辛是在1883年开始设计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他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最初的设计是10.6mm口径。但莫辛的努力成果没有受到俄罗斯军队的重视。
在1886年法国采用8mm口径M1886勒贝尔步枪后(这是第一种采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枪弹的军用武器),此举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枪弹(相对之前的弹药)的轻武器军备变革,在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类似的武器,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枪,代替现役的伯丹步枪(类似于英国马蒂尼-享利步枪的黑火药枪弹单发后装枪)。为此俄罗斯政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莫辛也接受委托设计了一种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步枪参与招标。根据古老的俄罗斯度量衡称为3线口径【注:liniya,英文为line,旧俄罗斯度量衡,1线等于0.1英寸或2.54mm,因此,3线等于7.62mm或.30英寸】。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则向俄罗斯军队提交了一种3.5线口径(8.89mm)步枪和500发枪弹进行测试。
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俄罗斯军队偏爱纳甘的设计。原本对纳甘的设计有利,但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政府对莫辛的步枪很感兴趣。由于政府和军队的意见分歧,互不相让,最后委员会用了折衷的方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结果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因此这种步枪系统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而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获得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后来纳甘兄弟设计的M1895手枪也被俄罗斯军队采用),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继续改进和生产这种步枪,莫辛上校于1902年2月8日去世,安葬在图拉。在1960年,苏联设立了一个S.I.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莫辛-纳甘步枪被采用时俄国的轻武器企业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纳甘步枪是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来生产这种步枪,当时俄国非常缺乏步枪,所以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枪由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M1891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
[编辑本段]改进型号
苏联时期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进,1924年,以龙骑兵步枪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枪。1930年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M1891/30式步枪,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生产,M1891/30步枪与M1891龙骑兵步枪的长度相同,因此比M1891步枪短。在M1891/30步枪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枪仍然采用M1891步枪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这是因为原有的M1891步枪的备件(枪管、机匣、枪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枪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他方面M1891/30步枪与M1891步枪基本相同。六角形机匣的一般称为第1型,圆形机匣一般称为第2型。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Mosin-Nagant Model 1891/30)于1930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38年为骑兵部队改进了38式步骑枪。M1938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一种缩短型。1941和1943年又进一步改进为41/43式步骑枪。到了1943年,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使用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编辑本段]退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步枪开始显得过时,苏联最终决定用使用中间威力型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代替莫辛-纳甘步枪。大概在1948年左右,莫辛-纳甘步枪在前苏联停产,后来机器设备被卖到波兰。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苏联政府曾先后向中国援助过莫辛-纳甘步枪。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军正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将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
虽然在其他国家,这种过时的步枪也逐步被AK步枪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纳甘步枪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因为这种枪相对便宜,而所配用的枪弹也很便宜很容易搞到,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武器所配用的弹药早已经不是制式弹药(如.30-06或7.92mm毛瑟弹等),因此产量低价格也昂贵。
[编辑本段]结构特点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莫辛-纳甘系列步枪与毛瑟步枪系列、李-恩菲尔德步枪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枪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枪机闭锁时,回转式枪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步枪是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枪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手动保险装置是在枪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时不太方便而且费力。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在携行方面时较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才有。从步枪上分解出枪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枪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枪机。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其他几个主要部件。早期的棱形刺刀的截面为矩形,后改为一字螺丝起子形,并在分解步枪时充当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后期为不可卸的折叠式,而且刺刀座兼作准星座。枪托通常用桦木。
[编辑本段]弹药
与M1891步枪一起还有一种新的小口径枪弹被采用(确实是那个年代里的小口径枪弹),直到今天,7.62×54mm R枪弹在俄国军队服役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该枪弹采用突底缘锥形弹壳,突底缘弹壳的设计在19世纪未也已经开始显得开始过时了,但却适合基础较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这样在机器加工时允许有较大的生产公差,既节省了工时又节约了钱。M1891式枪弹的弹头是重210格令、铜镍合金被甲、铅芯的钝圆头形弹头,在德国采用了尖头弹后,俄罗斯也开始研制尖头弹,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08年采用了一种重148格令、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弹(战争时期采用覆铜钢被甲)。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制式步枪先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枪弹和5.45mm小口径步枪弹,但直到现在M1908式枪弹系列仍然被用作机枪和狙击步枪的弹药。
[编辑本段]莫辛-纳甘步枪主要型号
M1891步兵步枪:生产年份1891-1928,全枪长1306mm,带刺刀全长1738mm,空枪重4.22kg,枪管长80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哥萨克步枪:生产年份1893-1917,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龙骑兵步枪:生产年份1910-1932,全枪长1234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907卡宾枪:生产年份1910-1917,全枪长1015mm,空枪重3.3kg,枪管长508mm,枪口初速560m/s
M1891/30步枪I型:生产年份1927-1932,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891/30步枪II型:生产年份1933-1944,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938卡宾枪:生产年份1938-1944,全枪长1020mm,空枪重3.45kg,枪管长510mm,枪口初速820m/s
M1944卡宾枪:生产年份1943-1948,全枪长1020mm,带刺刀全长1327mm,空枪重3.9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M91/59卡宾枪:生产年份1959,全枪长1010mm,空枪重3.8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为基型枪,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型瞄准镜时,全枪重4.27千克。电影《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

阅读全文

与法国m1886刺刀大概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