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的沙漠是哪个国家的

法国的沙漠是哪个国家的

发布时间:2022-07-23 17:22:38

1. 法国哪里有沙漠,叫什么地方,什么名字

法国波尔多市西南约60公里拉特斯特-德布赫地区(La Teste-de-Buch)的大西洋海岸,叫比拉沙漠

2. 列举世界着名的高原、草原、沙漠、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平原,说出它们隶属的国家、面积等

高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中国),德干高原(印度),中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 ,蒙古高原(蒙古),伊朗高原 (伊朗),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东非高原 (地跨多国,位于非洲东部),南非高原 (非洲南部),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巴西高原 (巴西),科罗拉多高原 哥伦比亚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美国),中央高原(法国),南极高原(南极)

草原
东非大草原(非洲东部)

沙漠
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印度沙漠(印度),维多利亚大沙漠(澳大利亚),卡拉库姆沙漠(土库曼斯坦)

热带雨林(所在国家/地区)
刚果盆地(刚果) ,亚马孙平原巴西 ,印度尼西亚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喀斯特地貌
云贵高原(中国),阿尔卑斯山区 ,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 ,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

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俄罗斯),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中国),东欧平原(东欧),恒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拉克),波德平原(德国,波兰),中部平原(澳大利亚),中央平原,密西西比平原(美国),亚马孙平原(巴西),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

归纳起来大概就这些,至于具体面积应该很难找到数据的说~~

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沙漠介绍一下它的情况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沙漠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صحراء,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编辑] 概况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爾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爾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现在还有大约25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有属于阿拉伯语系的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尔人;以及一些黑人种族,如图布人,努比亚人,萨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塔曼腊塞特,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爾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和乍得的法雅。

撒哈拉沙漠卫星照片
[编辑] 历史
根据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岩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

水牛时期,大约从3万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经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见到标枪,他们经常戴有圆型的盔帽。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

黄牛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有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也有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的。后期也发现一些可以聚集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马时期,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有迹象表明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和锻造铁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开始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顺着沙漠东部的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则沿着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大西洋风波险恶,也没有充分的市场,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没有超过现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东部边缘,他们的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所以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经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的袭击。

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取几内亚的资源,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紧跟其后,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业价值。

虽然殖民者们忽视了撒哈拉沙漠的价值,但现代却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着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爾尔成为着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驼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

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4. 沙漠在哪

1、沙漠定义
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
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沙漠少有居民,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全球的沙漠占陆地的百分比: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其中约1/3(4800万平方千米)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着。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
[编辑本段]2、沙漠分类
大多沙漠分类按照每年降雨量天数,降雨量总额,温度,湿度来分类。1953年,Peveril Meigs把地球上的干燥地区分为三沙漠驼队类:特干地区是完全没有植物的地带(年降水量100 mm以下,全年无降雨、降雨无周期性),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4.2%;干燥地区是指季节性地长草但不生长树木的地带(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50 mm以下),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14.6%;半干地区有250-500毫米雨水,是可生长草和低矮树木的地带。特干和干燥区称为沙漠,半干区命名为干草原。
但是只够干燥性标准的地区并非都是沙漠,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布鲁克斯岭(Brooks Range)的北山坡一年有250毫米以下雨水,通常不算为沙漠。
2.1贸易风沙漠
贸易风(即信风trade wind)是从副热带高压散发出来向赤道低压区辐合的风,来自陆地的贸易风越吹越热。很干的贸易风吹散云层,使得更多太阳光晒热大地。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主要形成原因就是干热的贸易风(当地称为哈马丹风)的作用,白天气温可以达到57°C。
2.2中纬度沙漠
中纬度沙漠(或称温带沙漠,参看温带沙漠气候),位于纬度30°到50°之间。北美洲西南部的Sonoran Desert和中国的腾格里沙漠都是中纬度沙漠。
2.3雨影沙漠
雨影沙漠是在高山边上的沙漠。因为山太高,造成雨影效应,在山的背风坡一侧中形成沙漠,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Judean Desert。
2.4沿海沙漠
沿海沙漠一般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因寒流流经,降温降湿,冬天起很大的雾,遮住太阳。沿海沙漠形成的原因有:陆地影响、海洋影响和天气系统影响。南美的沿海沙漠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是世上最干的沙漠,经常5-20年才会下一次超过1毫米的雨。非洲的纳米比沙漠(Namib Desert)有很多新月形沙丘,经常刮大风。
2.5仙人掌公园
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因沙漠气候的关系,有相当多的仙人掌,特别是巨大的树形仙人掌(En:Saguaro),因此在1994年成立了(En:Saguaro National Park)树形仙人掌国家公园,园中有多达100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仙人掌。此外在日本琉球,也有仙人掌植物公园。
2.6古代沙漠
地质考古学家发现地球的气候变化很多,在地质史上有些时段比现在干燥。12,500年前,大约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10%的的陆地沙漠广布。18,000年前,这个区域的50%是沙漠,包括现在的热带雨林。
很多地方已经发现沙漠沉积的化石,最老的达到5亿年。在美国的Nebraska Sand Hills是西半球最大的古代沙海。它现在已经有500毫米的年均降水量,沙粒已经被植物稳住,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高达120米的沙丘。
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也是一个古代沙漠。
2. 7盐碱沙漠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如阿联酋国等。
2.8外星沙漠
火星是太阳系唯一发现有风力塑造地貌的非地球行星。火星上有沙丘。如果只看干燥度,几乎所有现在发现的外星天体都是沙漠覆盖。
[编辑本段]3、沙漠特点
3.1 泥土
干燥地区的泥土有很多矿物质,很少有机肥料。重覆的水储积把有的土壤变成盐性层。盐溶液里沉淀的碳酸钙可以把沙粒和石子沾成50米厚的“水泥”。
硝石层是沙漠土壤常见的红棕色到白色层。硝石层一般成块,或者裹在矿物颗粒外面,是由水和二氧化碳之间复杂的互作用中形成的。二氧化碳来自植物根部,或者有机品腐烂的副产品。气候炎热,早晚温差大。
3.2 植物
沙漠红柳多数沙漠植物是抗旱或抗盐的植物。有些在根,茎,叶里存水;有些具有庞大的根茎系统,可以达到地下水层,拦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些有较大的茎叶,可以减低风速,保存沙土。
沙漠上的植物分布比较稀薄,但是有很多品种。美国西南部的沙漠里的柱仙人掌可以活200年,长到15米,10吨,成为沙漠里的树木。柱仙人掌成长很慢,9年之后才有15厘米,75年才分第一个枝。因为身躯庞大,看起来好像沙漠里有很多仙人掌。其实豌豆类和向日葵类植物也可以在干燥酷热地域生存。梭梭也是沙漠中独特的灌木植物,平均高达2-3m,有的高达5m,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寿命也可达百年以上。春季冰冷的沙漠里一般长草或灌木丛。
3.3 水源沙漠绿洲
沙漠里偶尔也会下雨,下起来常常是暴风雨。撒哈拉沙漠曾经有过在3个小时内降水44毫米的记录。这种时候,平常干的河道会很快充满水,容易发洪水。
虽然沙漠内部少下雨,沙漠常从附近高山流出的河流进水。这些河流一般带着很多土,在沙漠里流了一两天的距离就干了。世界上只有几条大河流通沙漠,如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黄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如果水足够,沙漠里会形成季节湖,一般较浅较咸。因为湖底很平,风会把湖吹到好几十平方公里。小湖干了之后会留下一个盐滩。在美国有上百个这样的盐滩,大多是12000年前冰河时期的大湖的遗物,其中最着名的是犹他州的大盐湖。平平的盐滩是赛车,飞机跑道和宇航器降落的好地方。
3.4矿物储藏
有些矿物在干燥区域形成。地面的水溶解矿物质,然后把它集中在地下水面附近,成为容易开发的储藏。
盐滩上有很多水蒸发之后留在表面的矿物质,如石膏,盐(包括钠硝酸盐和氯化钠,和硼酸盐。从硼砂和其它硼酸盐炼出来的硼,是玻璃、陶瓷、搪瓷、农业化学制品,软水剂和西药的一种基本成分。
在塞尔斯湖(Searles Lake)出产的矿物价值10亿多美元。
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出产很多钠硝酸盐,19世纪就开采,用于炸药和肥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产了3百多万吨。
美国,智利,秘鲁和伊朗出产铜。澳大利亚出产铁,铅,锌矿石。土耳其出产铬铁矿。澳大利亚和美国有金,银,和铀储蓄。
非金属物质铍,云母,锂,黏土,轻石,和金属渣也出现在干燥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大多在沙漠地带,但是这些储藏并非因为干燥气候而成。在这些地区成为沙漠之前,它们是浅海,石油为海底植物形成。
[编辑本段]4、世界十大沙漠
1、被雪覆盖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大型沙漠俱乐部成员之一,从面积上来看,它在众多非极地沙漠中位居第15位。它位于塔里木盆地,沙漠覆盖面积为270000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和南缘都有丝绸之路的支线穿过。
2008年,这片“中国沙漠之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降雪和最低的气温,雪连降了11天。整片沙漠都被冰雪覆盖,在沙漠中这样大规模的降雪还是非常罕见的。
2、拥有蓝湖的沙漠:巴西的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全球30%的淡水资源都储备在这。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居然也能找到沙漠,实在难以置信。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位于巴西北部的马伦容州,占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公园内遍布雪白的沙丘和深蓝的湖水,堪称世界一绝。
但为什么沙漠中又会出现蓝湖呢?这片沙漠与众不同之处就在它的降雨量,虽然貌似沙漠,但其年降雨量可达1600毫米,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雨水注满了沙丘间的坑坑洼洼,形成清澈的蓝湖。在干旱季节,湖水完全蒸发掉了。而雨季过后,湖中却不乏各种各样的鱼类、龟和蚌类,好像它们一直就没有离开过似的。对此有两种假设:一种说法是,它们的蛋或卵就埋在沙子下面,雨季来了,就孵化而出;另一种说法,是“不辞辛苦”的鸟类将它们的蛋或是卵一趟趟地带过来的。
3、世界上最大的盐沙漠: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原
盐原可以算是玻利维亚的标志性景观了。位处高原之中,沙漠广阔且近乎平坦,与天空浑然一体。沙漠中,有几个湖,由于各种矿物质的作用,湖水呈现出奇怪的颜色。
四万年以前,这片地区曾是史前巨湖明清湖的一部分。之后,湖水干涸,剩下两个大咸水湖:普波湖与乌鲁乌鲁湖,以及两大盐沙漠,即乌尤尼盐原与科伊帕萨盐原,其中前者较大。从面积上看,乌尤尼盐原是美国博纳维尔盐滩的25倍。据估计,这里的盐量大100亿吨,目前,每年的开采量不到25000吨。
4、埃及的“白色沙漠”
到埃及法拉法拉绿洲旅游,绝对不能错过的一大景观就是“白色沙漠”。沙漠位于法拉法拉以北45公里处。这里的沙子呈奶油一样的雪白色,和周围的黄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5、鲜花盛开的沙漠:智利的阿他加马沙漠
阿他加马沙漠位于南纬29度线以北,占据了智利领土很大的一部分。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以西,并沿着南美大陆的太平洋海滨呈长条状。可是,到了南回归线靠近安托法加斯塔一带,海雾带来了大量的水分,为沙漠中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多亏了海雾和“储水”的本领,许多植物存活了下来。在干旱的年份,为了生存、繁殖,生长会被推迟。
6.纳米比亚的纳米比沙漠:有大象的沙漠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的南部,它没有北边的撒哈拉沙漠面积大,但是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已变成化石的远古树木屹立在纳米比沙漠的死亡谷中,它们背后是红色的沙丘。纳米比亚这个国家正是因纳米比沙漠而得名。纳米比沙漠位于南非的西海岸线上,即众所周知的骷髅海岸(Skeleton Coast),这条荒凉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失事船只。纳米比沙漠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还拥有全球最高的沙丘,其中一些竟然高达300米,这些沙丘环绕在索苏维来(Sossusvlei)周围。
另外,如果够幸运的话,你能看到纳米比沙漠中的大象,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能够看到大象的沙漠。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纳米比沙漠地区有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化石。多少年来,纳米比沙漠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地质学家们,然而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依然知之甚少。
7.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红色的沙漠
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因其鲜艳的红色闻名于世。这里由于铁质物质的长期风化,使沙石裹上了一层氧化铁的外衣,于是,一望无垠的沙漠便成了一团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壮丽异常。
8.埃及黑色沙漠:沙漠中的黑色石头
埃及的黑色沙漠就位于法拉夫拉白色沙漠东北100公里远的地方,它所在的地区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山地,那里到处都是黑色的小石头。不过这些石头的颜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黑,呈棕橙色。
9.南极洲:世界上最干燥却也是最潮湿的“沙漠”
南极洲有着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长久以来,这片大陆一直无人居住,因为那里实在太冷了。1983年,科学家记录下了那里的极端低温:华氏零下129度(约合摄氏零下89度)。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湿润”的,说它湿润并不是因为其降雨量大,而是因为它98%的面积都被冰雪覆盖。南极洲每年的降雨量不足5厘米,因此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沙漠”。
1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面积为8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占据了北非大部分地区。大约有4百万人居住在这里。撒哈拉覆盖了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苏丹、乍得、马里以及毛里塔尼亚的大部分地区。
[编辑本段]5、沙漠化问题
5.1 沙漠化造成了土地无法耕种利用,将土地不为沙漠化甚而逆转可使用是门深入的多探讨议题。造成沙漠化主因是由于自然的干燥因素和本可储水的土地经过气候变迁或人为过度的畜牧与耕种不存水不耐风寒作物造成沙漠化。
沙漠化5.2沙漠化逆转
保持土地的湿润,加强土地的保湿,保湿度大于干燥度因是沙漠化逆转的最关键因素。大量的水分来源与保持应为沙漠化逆转的关键。土地的保湿最有效法为水分的提供和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耕种。
5.3水分的提供
①自然因素:河水、湖泊维护与地下水的维护,延伸,扩建,保持水量;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的栽种保护自然水源区域的土地与湿度。
②人为因素:地下水网管的建设,地底下的水网管不易为干燥的空气使的水分散失;地下水源处创建人工河,湖并栽种耐风寒储水植物树木保护土壤与土壤湿度。亦可效仿绿洲逆转法。
5.4耐风寒植物的栽种
耐风寒植物树木主为耐风沙,并含水量可储久植物或树木,将水分保留住于周遭土壤和植树木里。如上所提,应从水源处扩展或人为水源处扩展。
5.5沙漠化逆转优点
①土地的可用性增大,土壤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
②大面积林地能提供林木的来源,保持林木成长率大于开发率。
③林木提供更多的氧气功生物使用并协助降低暖化现象。
④林木的防风保护使得部分沙漠化逆转的地区可再兴建建筑物,增加土地的容积与使用率。
[编辑本段]6、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①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只是一场幻景。
②碎石圈: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③鸣沙:在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100米,沙坡而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据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解释,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编辑本段]7、沙漠的其它释义
①“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其中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之所以称之为“沙漠”,一是指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二是指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灾;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即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②热荒漠与冷荒漠:热荒漠就是地处热带地区的荒漠,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长期受到干燥的季风控制而形成的荒漠。与此不同的是冷荒漠,冷荒漠因为在较为寒冷的地带而得名,冷荒漠的想成主要以为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地区降水量极少,长期受到干冷的季风控制。而冷荒漠地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这是由于荒漠的气温变化剧烈,而且经过强烈的风化作用,岩石由大变小,变成碎块。
[编辑本段]8.法国 纪德 《沙漠》
作家简介安德烈·纪德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伪币制造者》《田园交响曲》,随笔《人间的食粮》等
正文:
多少次黎明即起,面向霞光万道、比光轮还灿烂的东方—多少次走向绿洲的边缘,那里的最后几颗棕榈枯萎了。生命再也战胜不了沙漠——多少次啊。我把自己的欲望伸向你,沐浴在阳光中的酷热的大漠,正如俯向这无比强烈的耀眼的光源~~~~何等激动地瞻仰、何等强烈的爱恋,才能战胜沙漠的灼热呢?
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热烈驰骋在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啊!苦难的沙漠、辉煌的沙漠,我曾狂热爱过的你。
在那个时候出现海市蜃楼的北非盐湖上,我看见犹如水面一样的白茫茫的盐层。——我知道,湖面上映照着碧空——盐湖蓝的好似大海。但是为什么——会有一簇簇灯心草,稍远处还会矗立着正在崩坍的页岩峭壁——为什么会有漂浮的船只和远处宫殿的幻象?——所有在这些变了形的景物悬浮在这片臆想的深水之上。
我曾见在朝阳的斜照中,阿马尔卡杜山变成玫瑰色,好像是燃烧的一种物质。
我曾见天边的狂风怒吼,飞沙走石,令绿洲气喘吁吁,像一只遭受暴风雨袭击而惊慌失措的航船;绿洲被狂风掀翻。而在小村庄的街道上,瘦骨嶙峋的男人赤身裸体,卷缩着身子,忍受着炙热焦渴的折磨。
我曾见荒凉的旅途上,骆驼的白骨蔽野,好些骆驼因过度疲劳,再难赶路,被商人遗弃了,随后尸体腐烂,叮满苍蝇,散发出恶臭。
——我还想谈谈沙漠,
生长细颈针茅的荒漠,野蛇遍地,绿色的原野随风起伏。
乱乱石的荒漠,不毛之地。页岩熠熠闪光;小虫飞来舞去;灯心草干枯了。在烈日的曝晒下,一切景物都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
粘土的荒漠,这里只要有涓滴之水,万物就会充满生机。只要有一场雨,万物就会葱绿。虽然土地过于干涸,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但雨后簇生的青草似乎比别处更嫩更香。由于害怕未待结实就被烈日晒枯,青草都急急忙忙的开花,授粉播香,他们的爱情是急促短暂的。可是太阳又出来了,大地龟裂、风化,水从各个裂缝里逃遁。大地坼裂的面目全非;尽管大雨滂沱,激流涌进沟里,冲刷着大地;但大地无力挽留住水,依然干涸而绝望。
黄沙漫漫的荒漠——宛如海浪的流沙,在远处像金字塔一样指引着商队、登上一座沙丘,便可见天边的另一沙丘的顶峰。
刮起狂风时,商队停下,赶骆驼的人便在骆驼的身边躲避。这里生命灭绝,唯有风与热的搏动。阴雨下雨。沙漠犹如天鹅绒一般柔软,夕阳中,像燃烧的火焰;而到早晨,又似化为灰烬。沙丘间是白色的谷壑,我们骑马而过,每个足迹都立即被尘沙所覆盖,由于疲惫不堪,每到一座沙丘,我们总感到难以跨越了。
黄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应该狂热的爱你,但愿你最小的尘粒在它微小的空间。也能映现宇宙的整体!微尘啊!你忆起何种生活,你是从何种爱情中分离出来的?微尘也想得到人类的赞颂。
我的灵魂,你曾在黄沙上看到什么?
白骨——空的贝壳。。。。。
一天早晨,我们来到一座座高高的沙丘脚下避日。我们坐下;那里还算阴凉,悄然长着灯心草。
至于黑夜,茫茫黑夜,我能谈些什么呢?
沙丘输却海浪三分蓝。
胜似天空一片光
——我熟悉这样的夜晚,似乎觉得一颗颗明星格外璀璨。
赏析:
《沙漠》可称得上是一幅精雕细琢的精美图画,在开篇中感叹“苦难的沙漠,辉煌的沙漠”之时,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大漠的雄浑、悲壮、凄凉,这幅图组结构顺序是:大漠中的海市蜃楼、大漠风暴中的飞沙走石,荒凉路上的累累白骨,寂寥无声的凄凄荒漠,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大漠及在大漠中的所思所想。
作者以狂热的歌者的形象出现,以冷峻的思考者的形象结束文章。“我熟悉这样的夜晚,似乎觉得一颗颗明星格外璀璨”,“思考者”的形象在夜晚、在星光下格外清晰,正是这个形象在最后的结语让跟随“歌者”狂热的读者冷静下来,思考生命、思考人生的本源。

5. 法国最大的沙漠

皮拉沙丘:范围已经长达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了,现在是欧洲最高的沙丘,而且以每年4.5米的速度往内陆扩张。地处大西洋边,空气湿润,怎会有这样的地貌?据说是海水落潮时,离此地一公里处的邦克-德阿让沙洲表面开始干燥,大西洋的狂风把沙子吹上海岸而渐渐形成的。

6. 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是什么沙漠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游是突尼斯旅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而且近年来行情看涨。南部的托泽尔和杜兹是沙漠游的中心。这两个小城相距近百里,都坐落在沙漠绿洲上,近百万棵高大的椰枣树是它们绿色的屏障,也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品。以两个城市命名的撒哈拉联欢节每年一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在阿特拉斯山同苏丹平原、大西洋同红海之间,宽1300~2200千米,长4800千米,面积达770万平方公里。

撒哈拉地表起伏平缓,一般海拔在250~500之间,地面只要是戈壁、流沙或沙丘,沙漠中还分布着一些间歇性河谷。整个环境异常干热,植物贫乏,动物也很稀少。主要有三芒草、金合欢等灌丛,主要动物有鸵鸟、羚羊、单峰骆驼等。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着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爾尔成为着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1万年前,在如今成为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曾经遍地生长着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后来,夏季的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并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

研究人员说,撒哈拉沙漠另一次程度不太剧烈的气候变化发生在6700至5000年前。

据波茨坦气象研究所的这些科学家说,撒哈拉地区的沙漠化是1.1万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之一。这一气象模型表明,人类使用土地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它亘埃4及、苏丹、利比亚等几个国家面积有800多万平方公里。这里气候化多端,温度异常,有的地区有时接连年都不落一滴雨,一年之内的最高温有时达58℃,最低可为零下15℃。它往连绵数千里不见一户人家,很难看一棵小草。更令人惊异的是:目前,这大沙漠正以每月平均0.8公里的速度向南移动着,有的地区向南移动的速度,甚至每月达3.2公里。

撒哈拉沙漠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可怕吗?它原来有没有人居住?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变成现在这副可恶的样子的?这许许问题,曾经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从很早开始,就不许我科学家相继努力想彻底探明它的真像。

1850年,德国青年探险家巴尔斯,跟随一个游牧部落,去到撒哈拉沙漠的恩承哲尔大山脉探险。他在这块生活费拔为1000米的大山区考察期间,先后在岩壁上发现了一些雕刻逼真的水牛、鸵鸟和人物像,但却始终没有看到大沙漠中最常见的动物一骆驼的雕刻图你。巴尔斯发现的图像,实际上是古代撒哈拉情况的真实反映。它对于弄表撒哈拉沙漠的来龙去脉,是有着很向的科学价值的。可以设想,如果巴尔斯当时能够足够地重视自己的发现,并细心地去分析研究一下自己的发现,那他就可能明白:自己的岩壁上没有发现骆驼图像,这表明在很早以前,撒哈拉古代是很少有骆驼活动的。有大沙漠就少不了要有骆驼。撒哈拉古代缺乏骆驼活动,它可以很有力地告诉人们,撒哈拉原来可能并不是一个荒凉的大沙漠;在沙漠里的岩壁上发现了人、水牛等雕刻图案,这点说明撒哈拉原来是有水、有草原的,它也许原先就是一个大草原呢!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巴尔斯压根儿就没有理解到自己发现的价值,根本不重视自己的大沙漠中的考察成果。更有甚者,他对于上述本来就应该想到的一切,竟然连想都没有想过。

1933年,法国的布莱昂少尉也来到撒哈拉沙漠的恩阿哲尔地区进行考察。布莱昂比起巴尔斯,有着很大的进步。在恩承哲尔山脉一带探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幅几公里长的壁画。这幅巨画由一幅幅小型壁画组合而成,五颜六色,溢金流彩。记载着史前期非洲民族的家庭生活、狩猎情景和宗教仪式。有一幅小型壁画上,画着一个手执长矛、圆盾的战士,他正站在飞驰的战车上冲锋陷阵。看起来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布莱昂少尉反复研究了壁画之后,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发现了撒哈拉沙漠的老底,他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一下子引起了轰动。当然,布莱昂的发现并没有像他自己评估那么有价值,它只是使世人部分地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真像,要彻底搞清撒哈拉沙漠的真实面目,这还不待后来人作进一步努力!

1956年,科学家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再一次长途跋涉来到撒哈拉考察。他们一行人在撒哈拉沙漠腹地东寻西找,先后挖出了约1万件壁画。一年后,罗特和他的探险队在巴黎展出了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又次轰动了世界。

继罗特和法国探险队考察撒哈拉之后,许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分析大量出土文物的基础上,也纷纷前往撒哈拉进行实地勘测,他们在恩阿哲尔地区又发现了大量克前制造的石质工具和数以千计的碎陶片,发现了100多个新石器时代的石建村落;在其它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古人类放牧水牛的彩色图案。虽然,在连二连三地考古发掘中,科学家们也现了过一些骆驼的雕刻图像,但经考证骆驼图像都在撒哈拉沙漠成形以后的作品。

终于到了拿出最后结论的时候了!

7. 法国为何殖民撒哈拉沙漠这块 不毛之地

为什么撒哈拉不是不毛之地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它不仅面积最大,而且是世界干、热、风沙最为严重的地方,地面温度最高会达70℃,年降水量也会少于50毫米,有的区域还会几年不下雨。刮大北风时,东北风会铺天盖地刮来,沙尘满天,把一切都埋得看不见。在这干旱、酷热且风沙占据的土地上,好象什么也没有,因此把它叫做“撒哈拉”,在阿拉伯语的含义是“一无所有”。

其实这里并不是不毛之地。任何生命的存在都取决于水。而在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储有许多的地下水,在地下深处不会涌出地面,因此成为泉水,有的地方还能打井取水,从而引水灌溉,形成茂密的绿洲,甚至某些地方还相当富饶。撒哈拉植物的种类大约有1000多种,其中有枣椰树、三芝草等代表性植物,而柽柳、合欢等植物依然在那里不断顽强地生长。动物是代表有耐干旱而且奔跑得快的狒狒、鸵鸟以及羚羊。“沙漠之舟”的单峰骆驼,仅在那里就有500万头,目前它占世界骆驼总数的1/2。那里还有十分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它的储量有100亿吨,让世界瞩目,另外还有天然气、铀、磷等。

8.  世界最大的沙漠在哪个国家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游是突尼斯旅游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而且近年来行情看涨。南部的托泽尔和杜兹是沙漠游的中心。这两个小城相距近百里,都坐落在沙漠绿洲上,近百万棵高大的椰枣树是它们绿色的屏障,也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品。以两个城市命名的撒哈拉联欢节每年一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在阿特拉斯山同苏丹平原、大西洋同红海之间,宽1300~2200千米,长4800千米,面积达770万平方公里。

撒哈拉地表起伏平缓,一般海拔在250~500之间,地面只要是戈壁、流沙或沙丘,沙漠中还分布着一些间歇性河谷。整个环境异常干热,植物贫乏,动物也很稀少。主要有三芒草、金合欢等灌丛,主要动物有鸵鸟、羚羊、单峰骆驼等。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着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爾尔成为着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1万年前,在如今成为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曾经遍地生长着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后来,夏季的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并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

研究人员说,撒哈拉沙漠另一次程度不太剧烈的气候变化发生在6700至5000年前。

据波茨坦气象研究所的这些科学家说,撒哈拉地区的沙漠化是1.1万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之一。这一气象模型表明,人类使用土地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它亘埃4及、苏丹、利比亚等几个国家面积有800多万平方公里。这里气候化多端,温度异常,有的地区有时接连年都不落一滴雨,一年之内的最高温有时达58℃,最低可为零下15℃。它往连绵数千里不见一户人家,很难看一棵小草。更令人惊异的是:目前,这大沙漠正以每月平均0.8公里的速度向南移动着,有的地区向南移动的速度,甚至每月达3.2公里。

撒哈拉沙漠本来的面目就是这样可怕吗?它原来有没有人居住?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怎样变成现在这副可恶的样子的?这许许问题,曾经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从很早开始,就不许我科学家相继努力想彻底探明它的真像。

1850年,德国青年探险家巴尔斯,跟随一个游牧部落,去到撒哈拉沙漠的恩承哲尔大山脉探险。他在这块生活费拔为1000米的大山区考察期间,先后在岩壁上发现了一些雕刻逼真的水牛、鸵鸟和人物像,但却始终没有看到大沙漠中最常见的动物一骆驼的雕刻图你。巴尔斯发现的图像,实际上是古代撒哈拉情况的真实反映。它对于弄表撒哈拉沙漠的来龙去脉,是有着很向的科学价值的。可以设想,如果巴尔斯当时能够足够地重视自己的发现,并细心地去分析研究一下自己的发现,那他就可能明白:自己的岩壁上没有发现骆驼图像,这表明在很早以前,撒哈拉古代是很少有骆驼活动的。有大沙漠就少不了要有骆驼。撒哈拉古代缺乏骆驼活动,它可以很有力地告诉人们,撒哈拉原来可能并不是一个荒凉的大沙漠;在沙漠里的岩壁上发现了人、水牛等雕刻图案,这点说明撒哈拉原来是有水、有草原的,它也许原先就是一个大草原呢!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巴尔斯压根儿就没有理解到自己发现的价值,根本不重视自己的大沙漠中的考察成果。更有甚者,他对于上述本来就应该想到的一切,竟然连想都没有想过。

1933年,法国的布莱昂少尉也来到撒哈拉沙漠的恩阿哲尔地区进行考察。布莱昂比起巴尔斯,有着很大的进步。在恩承哲尔山脉一带探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幅几公里长的壁画。这幅巨画由一幅幅小型壁画组合而成,五颜六色,溢金流彩。记载着史前期非洲民族的家庭生活、狩猎情景和宗教仪式。有一幅小型壁画上,画着一个手执长矛、圆盾的战士,他正站在飞驰的战车上冲锋陷阵。看起来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布莱昂少尉反复研究了壁画之后,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发现了撒哈拉沙漠的老底,他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一下子引起了轰动。当然,布莱昂的发现并没有像他自己评估那么有价值,它只是使世人部分地看到了撒哈拉沙漠的真像,要彻底搞清撒哈拉沙漠的真实面目,这还不待后来人作进一步努力!

1956年,科学家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再一次长途跋涉来到撒哈拉考察。他们一行人在撒哈拉沙漠腹地东寻西找,先后挖出了约1万件壁画。一年后,罗特和他的探险队在巴黎展出了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又次轰动了世界。

继罗特和法国探险队考察撒哈拉之后,许多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分析大量出土文物的基础上,也纷纷前往撒哈拉进行实地勘测,他们在恩阿哲尔地区又发现了大量克前制造的石质工具和数以千计的碎陶片,发现了100多个新石器时代的石建村落;在其它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古人类放牧水牛的彩色图案。虽然,在连二连三地考古发掘中,科学家们也现了过一些骆驼的雕刻图像,但经考证骆驼图像都在撒哈拉沙漠成形以后的作品。

终于到了拿出最后结论的时候了!

近来来,科学家们在几代人接连研究的基础上,终于拿出结论:非洲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是后寒武记的潮湿期,那时的撒哈拉是个大草原,当地居民在草原上捕猎水牛、大象和羚羊。到了公元前4000年,当地人民开始饲养牲畜,比这更晚一些时期,人信开始制造盾、矛、战车,那个时期的撒哈拉曾经昌盛一时,后来,由于人类滥伐树木,毫无节制地放牧牲畜,乱垦草地,外加上气候变化,风沙侵袭、雨量锐减,结果使得撒哈拉水土大量流失、土地龟裂。就这样,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昔日的撒哈拉大草原,最后终于就成了一片罕见的大沙漠。

科学家们的结论,得到了大多数世人的公认。

阅读全文

与法国的沙漠是哪个国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