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世纪西班牙流感,造成5亿人感染,数千万人死亡,是如何消失的
一百年前,出现了一起流行全世界的流感,使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受到感染。流感带走了多少死亡人数至今无确切数字,根据研究估计2500万到1亿人死亡。因为流感盛行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封锁不利消息,西班牙中立没有参战如实报道流感实情,于是不少参战国对内宣称是“西班牙流感”。
流感期间美国堪萨斯州军事医院
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同时出现多地,很快传播到全球,导致了全球不小死亡人数。在美国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部落出现大范围流感,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死亡率高达25%。
如何消失的猜测
1918年出现的流感席卷全球,却在1920年春季突然的消失了。究竟如何消失的目前还没权威的说法,根据现有技术和经验推论的各种原因:一是1918年的流感的特点是潜伏期短、对青壮年致死率快,大量患者很快得到识别出来,尤其一战后各国全面检疫,很快阻止新的传染源出现。
二是夏季的到来,温度升高,流感病毒存活逐渐失去了环境,最终经历第三个夏季而消失。
三是历经三波流感的世界人民,人体不断适应病毒,出现了抗体,让病毒不再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威胁,最终流感被迫消失。
2. 世界吉尼斯纪录最长寿的人,一直活到122岁,她是谁呢
在法国有一位女士,她活到了122岁,她打破了世界吉尼斯最长寿人的记录,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明确,是官方认可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一共活了122年零164天。
据科学家调查研究总结到,在活到110岁以上的百岁老人中,他们得出了两个特征:女性居多,还有他们的身材都比较匀称,没有特别胖的。但是这些长寿的人们也并没有主动的去养生,或是注意些什么,反而他们吃的也不算是很健康。看来如何长寿,这也是个看命的活儿啊!
3. 法国2003一万老人非正常死亡
是因为高温引发的基础病
4. 二战期间,我们别说日本和太平洋这两战场,我就问美国在欧洲战场多少人死伤
二战期间各交战国军队死伤人数
美国有38万军人死于二战,其中在西欧和北非有25万余人死亡,在太平洋约有12万人以上死亡 。
英军有40万人死于二战,其中士兵约有近38万;在太平洋死亡约3万;其余在欧洲和北非。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60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 ;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子弹、炸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日本方面统计)
意大利死亡约20万,大部分为士兵,主要死于北非战场
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万 。
法国死亡人数为30万左右。
5. 法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法国经济与统计研究所16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1月1日,法国全国人口为6339.21万,其中首都巴黎人口215万,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巴黎大区人口有1149万。
统计显示,2006年法国新生人口83万,是最近20多年来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同年死亡53万多人,比上年有所减少,加上新增移民,全年实际新增人口39万多。分析表明,法国人均寿命有所延长,男子平均寿命超过77岁,女子平均寿命达到84岁。法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继续,截至2006年底,全国65岁以上的人口近103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6%,比往年有所增加,20岁以下人口近1580万人,约占人口总数25%,比往年有所减少。
大体有以下社会因素:
①人的老龄化。因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人的寿命日益延长,使到达老年期的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人口学通常认为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0%或7%以上,就称为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状况在古代和中世纪是不存在的,当时人的寿命普遍较短。19世纪70年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②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赡养老年人的义务部分地从家庭转向社会;工业化社会发达的生产力使得老年人和社会都有能力蓄积和提供老年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金、退休年金等。③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为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提供了科学保证。④都市化和现代化社会的发达,使老年人的社会可见度日益显着,成为社会上引人关注的群体。
6.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活了多少岁了
理论上可以活150岁 现存的最老的寿星: 130岁 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论坛) 大洋网讯 据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布朗村的居民讲,生活在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维已经至少130岁高龄了。如果她的年龄能够被证实,那么她将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一位中国妇女还大14岁。 我们到底能活多久? 美国科学家认为,即使科学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很难达到100岁,至少在未来的一个世纪内不会成为现实。本世纪出生的人平均寿命85岁。 芝加哥伊利诺大学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奥勒尚斯基说,在现今的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神奇的药物、荷尔蒙、抗氧化剂、基因工程或生物技术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使人类的寿命增至120岁或150岁。旧金山加州大学研究寿命问题的专家赫福利克完全同意奥勒尚斯基的观点,认为人类“超长寿”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是奥勒尚斯基并不否认,有一些事实还是令人鼓舞的。他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年会上说,自从1900年以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增加了30年。例如,一个在1900年出生的美国女孩的预期寿命仅为48.9岁,而于1995年出生的女孩的预期寿命已达到79岁。奥勒尚斯基在本周即将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一份报告称,在法国和日本出生的婴儿至少要在200年后,才能活到100岁;而在美国出生的婴儿则要到 600年后才能加入这个百岁俱乐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这3个国家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从1985年到1995年,法国的死亡率下降了 1.5%,日本下降了1.2%,而美国只下降了0.4%。根据这个数据推测,法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到2033年就能达到85岁,日本为2035年,而美国则要到2182年。 根据资料记载,迄今为止寿命最长的人是一个名叫卡尔梅特的法国妇女,她于1997年去世时是122.45岁。英国王太后也是少数长寿的例子之一。赫福利克教授称,人的寿命与预期寿命是两个概念。寿命是指某一个人能活多久;而预期寿命是指在某一年出生的人群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年。人类的最长寿命大约是 125岁。即使人类最常见的死因如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消除了,预期寿命也最多增加15年,然后人会因衰老而死亡。他认为,只有在生物学研究人员发现如何延缓衰老过程,并使这一发现服务于全人类,人类寿命的下一次大飞跃才会出现。 奥勒尚斯基说,目前最现实的做法是研究如何延长人类的健康期。今天,65岁人的健康状况已与1960年时60岁人的健康状况相同。对人类来说,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最宝贵. 楼住,在湖北有一个长寿村,那里有许多的百岁老人.五市同堂.你如果想寻求长寿的秘诀,不妨到那里去看以下,说不定你可以发现那里有很多有经验的长寿老人,或许可以发现人类长生不老的神秘,但我知道,你不是想长寿才来的,我可以告诉你,要知道这个问题,恐怕只能周游世界,寻找自己的问题答案;
7. 法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从7%达到14%用了多少年
法国用了115年。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7)法国老人死亡多少人扩展阅读
老龄化问题长期困扰法国社会。早在1865年,法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就超过了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980年左右,法国老龄人口比例达到14%,进入了“超老龄社会”。
近年来,法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1、一方面,老年人口持续增加。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长80%,75岁以上人口将增长两倍,85岁以上的增长4倍。相关机构预测,2050年,法国老年人口将达2230万,平均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年龄超过60岁。
2、另一方面,法国新增人口持续下降。欧盟官方数据显示,随着育龄女性人数的下降,法国人口增长率近10年来连续走低,2017年人口净增长仅16.4万人,创历史新低。
8. 1.一战各国死亡人数(一一列举)
具体如下: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战
9. 二战中各国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伤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以下是主要国家死伤
人数:
苏联二战共有2680万人死亡,其中正规军队死亡人数有890万人(一说1400万人),民兵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据,其余是平民。二战苏联士兵死亡人数一直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卫国战争时期,许多平民男子和妇女被临时编入了红军,所以很难说清他们是正规士兵还是平民或民兵,所以有了士兵死亡890万和1400万两种说法,不过西方认同前种说法的多。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士兵有880万左右;死于苏日战场的有1万人不到;死于苏芬战场的有近9万人。
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约1800万。其中士兵死亡人数约148万,其中国军135万,共军(包括游击队)约10万-12万多,其余为平民
美国有38万军人死于二战,其中在西欧和北非有25万余人死亡,在太平洋约有12万人以上死亡
英军有40万人死于二战,其中士兵约有近38万;在太平洋死亡约3万;其余在欧洲和北非。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士兵约55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我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135万是胡扯);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子弹、炸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日本方面统计)
意大利死亡约20万,大部分为士兵,主要死于北非场
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万
法国死亡人数为30万左右
各大战场死伤数:
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54:1
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 1.7:1
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
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
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 10:1
总表:
国名 死亡 受伤 合计死伤
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
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
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
波兰 650万 100万 750万
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
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
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
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
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
法国 30万 20万 50万
10. 法国人口
< 法国人口与社会> 编着者: 王家宝着
http://book.beifabook.cn/proct/BookDetail.aspx?Plucode=750065405
法国人口介绍
http://www.51order.com/gongjiao/guoji/guojia_51_4_33_1338.html
http://www.51order.com 来源: 无忧预订网
2001年1月1日的统计,法国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万:其中五千九百万人,生活在国本土,一百七十万人,生活在四个海外省。1950年,法国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万,而在大约半个世纪之中,人口增长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内,由二十五亿增长到六十亿,增加了140%,与此相比,法国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快:但是,与1950年以来邻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相比,法国的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 因为,今天组成欧盟的所有国家,在这一期间,人口仅增长了27%。椐2001年1月1日的统计,法国人口已增加到六千零七十万:其中五千九百万人,生活在法国本土,一百七十万人,生活在四个海外省。1950年,法国本土人口不足四千二百万,而在大约半个世纪之中,人口增长了40%以上(表1)。全世界的人口在同期内,由二十五亿增长到六十亿,增加了140%,与此相比,法国的增长速度并不算快:但是,与1950年以来邻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相比,法国的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因,今天组成欧盟的所有国家,在这一期间,人口仅增长了27%。
法国人口在全世界和欧洲的比例
地区
人口(百万)
年变化率(%)
1900
1950
1975
2000
1900-1950
1950-1975
1975-1998
法国本土
40.6
41.6
52.6
59.2
0.05
0.94
0.48
在欧盟的比(%)
无
14.1
15.1
15.7
无
0.28
0.17
在世界中的比(%)
2.5
1.7
1.3
1.0
-0.79
-0.96
-1.12
欧盟(15国)
无
295.8
348.6
376.5
无
0.66
0.31
世界
1650.0
2521.0
4050.0
6050.0
0.85
1.91
1.62
资料来源:联合国和 欧洲统计局
法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前半个世纪,因为本土的人口(根据当前的划分)1900年只有4060万。
四分之三的人口属于自然增长
在1950-1975年间,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这是婴儿潮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此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最近十年中,每年增加二十五万人左右:其中,约二十万人是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的自然增加值,另外,来自国外的移民每年约五万人(表2)。2000年,人口自然增加近二十四万人,相当于欧盟中人口自然增长的三分之二,欧盟的人口主要是由于移民增加的结果;2000年,在增加的一百一十六万人口中,移民约占八十万。
表2. 1950年以来法国本土人口的变化
时期
初期人口数
年均变化数
年平均数
年移民量
移民量所占比率(%)
新生人口数
死亡人
口数
自然
增长数
1950-1959
41570000
382200
816000
527700
288300
93900
24.6
1960-1969
45354800
515300
845200
535000
310300
205000
39.8
1970-1979
50528200
319800
796000
548800
247200
72600
22.7
1980-1989
53731400
283400
776300
542800
233500
49900
17.6
1990-1999
56577000
264900
536300
530400
205900
59000
22.3
2000
59225700
资料来源: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
生育率超过欧洲的平均水平
近三十年中,根据生育率综合指数统计,生育率下降很大:1964年,平均每位妇女有3个子女左右,1994年,这一指数下降为1, 65。这种变化并非绝无仅有。全部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60年代初期都是生育的高峰期。1970年前后,除地中海国家以外的大多数国家中,妇女的生育率普遍下降,并且,降低的幅度超过了法国。到了80年代,先是意大利,接着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在这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平均每位妇女的子女少于1,2名。
从90年代中期开始,生育率综合指数回升,2000年达到1,89。这一年,共有78万名婴儿在法国本土出生。这种回升现象,在好几个欧盟国家中都出现了,但法国的情况最为明显。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家庭规模也缩小到只有两个孩子左右。另一方面,妇女的生育年龄也增大了:2000年,平均生育年龄是29,4岁。
平均寿命的持续增加
在2000年,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5,2岁,女性为82,7岁。而在本世纪初,平均寿命仅在50岁左右。最近25年中,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6岁,女性增加了5,5岁,并以每年三个月左右的速度继续增加。法国的女性平均寿命为82,7岁,在欧洲国家中高踞榜首,而法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在欧洲国家中仅居中游水平。虽然,近十年以来,法国男女之间平均寿命的差距有所减小,但是,这个差距仍然高于多数欧洲国家。婴儿的死亡率,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在1000名新生儿中,只有不到5名在一岁前死亡。平均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成年人死亡率的下降。当然,死亡率下降也与健康状况的改善密切相关。八十年代,有生活自理能力时的人的平均寿命(1)也在增加,这是综合了死亡率和有生活自理能力为标准的一个健康状况指标。对于男性来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时间也缩短了。
人口日益老龄化
2001年1月1日,二十岁以下的人口数目,略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占16%(表4)。十年以前,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只有14%。这个增长显示了人口的老令化,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表5)。这种变化早已有之,只是因为在1915-1919出生率异常低的年份出生的人,渐渐加入老年人行列,这种变化被掩盖了起来。八十五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1975年仅为0, 9%(不足五十万人),到2001年初,已经超过2%(接近一百二十万人)。今天,老年人死亡率的降低,是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一代人中,六十岁的人口比例继续增加,而且他们还会活很长时间。
3.年龄结构的变化(%)
年龄
年份
1960
1980
1990
2000
0-19岁
32.2
30.6
27.8
25.6
20-39岁
28.2
29.0
30.3
28.2
40-59岁
23.0
23.4
22.9
25.7
60岁以上
16.7
17.0
19.0
20.5
其中75岁以上
4.3
5.7
6.8
7.1
其中85岁以上
0.6
1.1
1.5
21
总计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和人口普查
2001年1月1日,三十岁的男性和女性人数大致相等; 而八十四岁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
法国继续接纳大量外来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辉煌三十年”的经济强劲发展,依靠了大量外来劳工。1974年经济危机之后,劳动力的入境虽然暂时中断,但是,许多法国家庭是与先前到来的劳工共同组成的,他们依然不断来到法国与家庭团聚。在最近这些年,虽然采取了限制性的政策,外国移民并没有完全停止进入法国。从总数上看,在过去的十年里,根据海关的报告,入境移民使法国人口增长了近50万。199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法国境内共有326万外国人和430万侨民(2),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获得了法国国籍。在1990年至1999年间,外来移民的人数增加了3%,也就是说,移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不变。根据入籍的实际情况,18岁以上(3)的外国人口数量,几乎稳定不变。除数量外,这些人口的构成情况也发生了改变。50年代,60年代或70年代的入境移民,大部分是由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来自黑非洲国家的侨民组成。1999年,以下三部分移民总计约有50万人:葡萄牙人,阿尔及利亚人和摩洛哥人;其次是土耳其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突尼斯人;以及来自整个黑非洲国家的人。从侨民的意义上说,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最为典型,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获得了法国国籍。90年代,来自欧盟的侨民人数有所下降,实行了边界开放以后,许多欧盟的侨民只是来法国生活几年。以政治避难和家庭团聚为由入境的,多数来自黑非洲,土耳其和亚洲国家。
西海岸和地中海地区的增长
法国本土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稍多余一百人,这样的低人口密度,不同于周边国家。除西班牙外,从西北部的英国到南部的意大利,所有国家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法国:200至400人 /平方公里。只有在巴黎大区,1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之中,聚集了19%的全国人口,密度超过了900人/平方公里。与此相反,在六个行政大区中,人口密度竟低于60人/平方公里。这些低密度地区是沿着中比利牛斯山区,沿着西班牙边界直到香槟-阿登高原地区,其中也包括整个中央高原。当然,人口密度在巴黎大区是最高的,但在西布列塔尼和卢瓦尔地区沿着北部和东部的大陆边境和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也较高。在1990至1999年间,前十年的增长趋势大致保持了下来。虽然速度有所放缓,但南方的增长速度依然最快。在卢瓦尔河流域,人口增长也相当显着。从总体上看,大西洋及地中海沿岸,以及西南部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相反,在东北部地区、利穆赞和奥弗涅地区,人口增长停滞不前,甚至还出现了下降趋势。
城区扩展,市中心重新崛起
1999年,超过50万人的郊区居民点,总共有十个(图6)。巴黎的居民点聚集了近1000万居民,另外还有三个城市,人口也超过百万:它们是马赛-埃克斯,里昂和里尔。
4. 1999年主要城市(1)
城市
居民数
巴黎
9 645 000
马赛埃克斯
1 350 000
里昂
1 349 000
里尔
1 001 000
尼斯
889 000
图卢兹
761 000
波尔多
754 000
南特
545 000
土伦
520 000
杜艾朗斯
519 000
资料来源:1999年人口普查
(1)市区居民点的人口没有双重计算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人口向大城市汇集,如在巴黎主要是向市郊附近的社区汇集:这是(统一建筑式样的)建立居民点阶段。70年代和80年代初,居民点继续发展,这一时期是通过郊区的扩展,向城市周围的社区的发展。许多市中心的居民数量渐渐减少。90年代,主要城区继续发展: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相当明显,每天去邻近城市上班的人口陆续增加。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人口持续减少。从总体上说,近郊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在过去十年中,这种趋势也时有显露,这就是:城市中心重新找到了发展的道路: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地位,由于新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不少人又有了在市中心生活的可能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