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身世
尼摩船长曾是印度的王子,10岁时被父亲送往欧洲接受先进的教育,期望将来能领导人民反抗压迫。民族的耻辱使得幼小的王子心态发生极大的转变,他立志报仇雪恨,打败侵略者,恢复祖国的独立,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如此憎恨英国人。
回国后的尼摩恰好碰上了印度的武装起义,很快他就成为了中心人物,领导着人民为了自由尊严而战。可惜,历史的发展规律永远是优胜劣汰,有着先进科技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英国远非贫穷落后的印度可比,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从那时,王子便彻底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变卖所有家产,建造了一艘潜水艇,在水下继续着他的反抗战争,并改名为尼摩。
(1)船长为什么是法国作家扩展阅读:
人物描述:
1、自信,因为他的头在其肩部轮廓所形成的弧线上面高傲般扬着,那双阴郁神态的眼睛冷静沉着地注视着别人。
2、镇定,因为他的皮肤苍白而不红润,说明他性情平和。
3、坚毅,这从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缩就能看出。
4、果敢,因为他的深呼吸就显示出了十分强盛的生命力。
5、这个人显得很高傲,他那坚定沉着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从他的整体形象来看,从其举止和表情的一致来看,按照相面先生的说法,他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率性格。
6、他身材高大,前额开阔,鼻直口方,两手纤细,用手相学术语来说,极富“通感”,也就是说与他高傲而富于情感的心灵相辅相成。
可以说,这个人恐怕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最为完美的一类人。尚有一个细微特征,他的两眼,隔得稍开了些,可将一方景色尽收眼底。
这种功能——我后来得到了证实——使他的眼力比尼德·兰高出一倍。当这位陌生人眼盯住一件东西的时候,他总是双眉紧蹙,宽大的眼皮微微闭拢,眼皮包裹着眼珠,因而缩小了视野。他注视着,多么犀利的目光!
参考链接:尼摩船长 网络
2. 哈尔威船长简介
哈尔威船长是着名作家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这部小说里描述的人物,这部小说,主要叙述了诺曼底号上的哈尔威船长在海轮遇难、忘我救人的过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
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对哈尔威船长的人物评价: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保护弱势群体,在遇到灾难时镇定自若,富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了做人的职责,而现在的许多人却只对自己的生命重视,这样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哈尔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这也是雨果所被感动的原因。对一个英雄的赞美与讴歌是用语言也难以表达的。
3. 《船长》
《 船长》是法国着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通过描写,高度赞扬了船长(哈尔威 )的高贵品质是(临危不乱 ),(爱船如命 )。
4. 哈尔威船长出自于哪篇文章
哈尔威船长出自于法国作家雨果小说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获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4)船长为什么是法国作家扩展阅读
哈尔威船长的社会背景:
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
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在哈尔威船长严肃宣布了一条生死攸关的纪律——“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以后,人们形成的一种感觉。
5. 《船长》是一篇(),作者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
《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6. 《船长》的作者被称为什么
作者是雨果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7. 船长是着名法国作家谁写的他的代表作品有什么什么等名言世界上最宽广的海最开
《船长》是法国着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雨果的名言有以下这些: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 中。
5.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6.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7.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9.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10.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11.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12.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1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14.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15.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6.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17.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18.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19.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20.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
8. 海底两万里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帮助采珠人
因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关爱着被压迫的人民,反对对殖民主义,所以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采珠人。
尼摩船长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8)船长为什么是法国作家扩展阅读
《海底两万里》赏析:
尼摩船长是《海底两万里》一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带着一船人,从太平洋出发,经珊瑚岛海,穿印度洋,入大西洋,至南极点,这一路走来,足足两万多里。
尼摩船长是新知的传播者与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关于海底隧道,很多人只是存在于传闻与想象中吧。二十二章《阿拉伯隧道》中,当我们也表示怀疑时,船长却亲自掌舵,带领我们快速穿过阿拉伯隧道,不可思议地短时间内从红海抵达苏伊士海峡。
《海底两万里》中,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
9.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的身世是什么
《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的身世是:印度的达卡(Dakkar)王子。
尼摩船长(Capitaine Nemo,又译内摩船长、内莫船长)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在书中并未说明其国籍。他的真实身份在《神秘岛》中才得以揭晓:其为印度的达卡(Dakkar)王子。
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称得上是个天才的科学家,他博学、睿智,极富创造力和探险精神。他灵活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设计并制造了潜艇鹦鹉螺号。
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灵魂,他是作家心目中的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英雄。他虽然与世隔绝,营造了自己的理想王国——海底世界,以逃避人类社会的邪恶,却因仇恨而最终导致了自我毁灭。作家借尼摩船长这一形象,沉重地谴责了殖民主义战争及其罪恶。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
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着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10. 《船长》这本书是谁写的
维克多-雨果。
《船长》是苏教版六上第7课,主人公是哈尔威船长。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课文——《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