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罗曼维尔是在哪个省

法国罗曼维尔是在哪个省

发布时间:2022-07-26 03:39:56

Ⅰ 英国、法国与各自的海外领地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还有哪些国家拥有海外领地

世界上仅剩七个国家还拥有海外领地,或是一些因为特殊的缘故而组成的互属或合作关系(例如自由结合区),这样的特殊地区分别如下。
英国
皇家属地(Crown Dependency):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Internally self-governing overseas territory):安圭拉、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Non-sovereign Overseas territory):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岛、圣赫勒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殖民地(crown colony):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海外领地(Overseas territory):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
法国
海外省(Départements d'outre-mer):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海外地方行政区(Collectivités territoriales d'outre-mer):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海外行政实体(Collectivité départementale d'outre-mer):马约特
海外国土(Pays d'outre-mer):法属波利尼西亚
特殊地位的地方实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Territoire d'outre-mer):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
荷兰
内部自治领地:阿鲁巴、库拉索、圣马丁
丹麦
自治地区: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格陵兰
挪威
南极领地:布韦岛
美国
自由联邦:波多黎各、北马里亚纳群岛
无建制自治领地:关岛
殖民: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
新西兰
自由结合区(准主权国家):库克群岛、纽埃岛
属地:托克劳群岛

Ⅱ 全世界的邮编各是多少

全世界的邮编如下:

999001:RB:日本。

999002:XJP:新加坡。

999003:TG:泰国。

999004:MLX:马来西亚。

999005:FLB:菲律宾。

999006:YDN:印度尼西亚。

999007:HG:南朝鲜。

999008:YD:印度。

999009:MJL:孟加拉。

999010:BJS:巴基斯坦。

999011:SLL:斯里兰卡。

2019年在由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新型邮编”研讨会上,“新型邮编”建设被提上“议程”。建设完成后,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建立统一且唯一的“个人地址ID(唯一编码)”。

(2)法国罗曼维尔是在哪个省扩展阅读:

邮政编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在诺威治邮区试行,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

西德于1961正式公布4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紧接着,美、英、法、澳、瑞士等国陆续在全国推行。

Ⅲ 罗曼罗兰资料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着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生平年表
版本一

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
1880年---定居巴黎。
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读。
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
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
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1902年---发表《七月十四日》。
1903年---在巴黎《半月刊》上发表《贝多芬传》和《时机快到了》。
1904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章发表在巴黎《半月刊》上。
1905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取名为《幸福的生活》。
1905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这部作品,与《半月刊》竞争。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在巴黎的《半月刊》上发表。
1908年---发表《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
1910年---发表《亨德尔》。
1911年---在《巴黎杂志》发表《托尔斯泰传》。
1912年---在巴黎《半月刊》和奥朗道夫书店发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一章。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1914-----1919年---旅居瑞士。
1914-----1916年---在日内瓦的国际战犯管理所工作。
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5年---在巴黎奥朗道夫书店出版文集《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
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
1919年---1922年---反居法国。
1919年---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1919年---出版《科拉—伯勒尼翁》。
1919年---发表《对往昔作音乐之旅》。
1919年---发表《前驱者》。
1919年---发表《利吕里》。
1920年---发表《克勒朗博尔》。
1922年---1937年---旅居瑞士的维尔奈夫。
1922年---发表《战败者》。
1924年---发表《甘地传》。

版本二

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

1915年,他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着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了面。

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第二年5月底他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他才又见到了光明。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人物作品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着《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着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着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 他于1935年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书中有对苏联未来的期望,罗曼·罗兰希望自己在苏联所看见的弊端能解决,因此,出于对苏联的考虑,罗曼罗看当时没有发表此书,并嘱托各出版社50年内不得发表。1984年,该书发表,可惜此时距苏联解体时日不远亦,作者的愿望没有实现。

名人名言

1. 青年力量所表现的本能是反对另外的青年力量或者有选择地和他们结合。因为各种思想都具有吸引力。它们先是犹疑探索尝试在两三个目标间徘徊,然后作出决断,并互相选择朋友。 类别:青年
2.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尽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 类别:信仰
3.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 类别:友情
4.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类别:读书
5. 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 类别:自由
6.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类别:人生
7.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类别:人生
8. 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 类别:自由
9.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 类别:人生
10. 人生是艰苦的。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于在苦难中蹉跎。 类别:人生
11.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类别:青春
12. 我有一切应该幸福的条件,而且不管我的精神如何苦恼,我想我应该一直是幸福的,只要我始终能把内心洋溢的欣悦传达给别人。 类别:青春
13. 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 类别:科学
14. 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 类别:友谊
15. 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 类别:思想
16.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报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类别:人生
17. 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类别:理想
18. 这少女的年龄,正是一个人用愉快而得意的梦境来麻醉自己的年龄,她时时刻刻想着爱情,那种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要不是因为她愚味无知,简直不能说是无邪的了。 类别:爱情
19. 青年力量所表现的本能是反对另外的青年力量或者有选择地和他们结合。因为各种思想都具有吸引力。它们先是犹疑探索尝试在两三个目标间徘徊,然后作出决断,并互相选择朋友。 类别:思想
20.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类别:真理
21. 智慧、友爱,这是照明我们的黑夜的光亮。 类别:智慧
22.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类别:时间
23.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 类别:青年
24. 我服从理性,有必要时,我可以为它牺牲我的友谊,我的憎恶,以及我的生命。 类别:友谊
25. 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 类别:国家
26. 人生是艰苦的。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于在苦难中蹉跎。 类别:理想
27.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类别:真理
28. 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 类别:真理
29. 我生来是为斗争的。 类别:人生
30. 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 类别:理想
31. 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 类别:思想
32. 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 类别:人生
33.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类别:国家
34. 人生是一场赌博。不管人生的财博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 类别:人生
35. 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 类别:人生
36. 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思想
37.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 类别:信仰
38. 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类别:儿童
39.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类别:青年
40. 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 类别:真理
41. 可怜一个人对于幸福太容易上瘾了!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 类别:人生
42.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类别:理想
43.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类别:工作
44.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 类别:天才
45. 一个结婚以后的朋友,无论如何不是从前的朋友了。男人的灵魂现在羼入了一些女人的灵魂。 类别:友谊
46. 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类别:真理
47. 人生是共同使用的葡萄园,一起栽培,一起收获。 类别:理想
48. 很清楚,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类别:勤奋
49. 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 类别:人生
50.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类别:青年
51.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 类别:真理
52.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 类别:智慧
53. 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类别:奉献
54.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类别:人才
55. 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 类别:信仰
56.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类别:道德
57. 生命象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 类别:人生
58.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类别:人生
59.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 类别:青春
60.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象,觉得自己参预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他还没有家室之累,一无所有,无所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能慷慨地舍弃一切。 类别:自由
61. 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 类别:真理
62.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 类别:友谊
63. 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类别:友谊
64. 即使一动不动,时间也在替我们移动。而日子的消逝,就是带走我们希望保留的幻想。 类别:时间
65.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类别:工作
66.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类别:真理
67.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类别:人生
68.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类别:友情
69.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类别:道德
70. 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 类别:理想
71. 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 类别:思想
72.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类别:理想
73. 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修养
74. 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类别:工作
75. 什么是生命?它并不是象冷酷的理智和我们的肉眼所见到的那个模样,而是我们幻想中的那个模样。生命的节奏是爱。 类别:人生
76. 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类别:人生
77. 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为英雄。 类别:思想
78. 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 类别:儿童
79. 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类别:自由
80.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象,觉得自己参预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他还没有家室之累,一无所有,无所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能慷慨地舍弃一切。 类别:友谊
81. 人们不能给情欲规定一个时间 类别:时间
82. 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道德
83. 整个的生命是日子的问题。只有那该死的梦想家才会把自己放在虚无缥渺间,而不去抓住眼前飞逝的光阴。 类别:时间
84.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类别:修养
85.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类别:时间
86.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 类别:信仰
87. 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 类别:道德
88. 我服从理性,有必要时,我可以为它牺牲我的友谊,我的憎恶,以及我的生命。 类别:真理
89. 人生是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情地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类别:人生
90. 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 类别:奉献
91. 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尽,莫测高深的岁月。 类别:儿童
92. 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 类别:道德
93.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类别:友谊
94.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 类别:爱情
95. 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社会
96. 我服从理性,有必要时,我可以为它牺牲我的友谊,我的憎恶,以及我的生命。 类别:科学
97.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类别:志向
98. 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 类别:人生
99.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类别:修养
100. 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 类别:科学
101.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类别:理想
102.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现在要轮到你们了!踏实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 类别:青年
103. 谁有进取的意志,谁就干得成。 类别:志向
104.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类别:人生
105. 真正的幸福就是:成为完全客观,从而体现自己的抱负。 类别:青春
106.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类别:科学
107. 人生是共同使用的葡萄园,一起栽培,一起收获。 类别:人生
108.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 类别:友谊
109.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 类别:友谊
110、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Ⅳ 巴黎几年前有过战争

巴黎战役是1814年3月30日,在六次反法联盟(俄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对法战争期间,联盟军与法军于在巴黎城下进行的战役。

战争背景:

阿尔西附近交战后,拿破仑于1814年3月22日实施突然机动——派出部队(约5万人)经维特里和圣迪济耶深入联盟
军主力集团军(施瓦岑贝格元帅为总司令)的后方,使巴黎失去掩护。拿破仑认为,联盟军指挥部极端害怕法军在交通线上活动,因而不敢派自己的军队(约17万
人)进军法国首都,而一定会派他们追踪法军。这样拿破仑就可诱使联盟军离开法军已无力保卫的巴黎。但这一冒险机动的意图被识破。3月24日,主力集团军同
西里西亚集团军(布吕歇尔元帅为总司令)在维特里以西会合,切断了拿破仑与巴黎的联系。联盟军派温岑格罗德将军指挥的混成骑兵军(1万人)进军圣迪济耶。
其余兵力则开始向巴黎急行军,以期在拿破仑军队赶来增援守军之前夺取巴黎。同盟军在特里波尔和莫城附近强渡马恩河后,于3月17日黄昏到达巴黎近郊的庞坦
和罗曼维尔。巴黎守军加上现赶到的马尔蒙元帅和莫捷元帅的两个军共计4.5万人(其中包括1.2万国民近卫军)、150门火炮,因拿破仑不在,由其兄约瑟
夫·波拿巴担任总指挥。

参加巴黎战役的联盟军约10万人,其中俄军63500人。萨肯将军和弗雷德元帅的两个军留在莫城和库洛米耶地区,以抗击可能来自敌人后方的突击。

战役经过:

联盟军于3月18日凌晨5时开始进攻。但是,作战部署所确定的在三个方向上(中央和两翼)实施的协调突击没有成功,因为两翼各军很晚才到达冲击出发地区。
因此,在整个上午,战斗的重担就落到了拉耶夫斯基将军指挥的俄军身上,该部在罗门维尔地区对法军优势兵力实施冲击。联盟军胜利地占领了巴黎东部和北部的许
多居民点,有几个方向攻到市郊。法军指挥部为避免在城内战斗,建议举行停战谈判。双方决定17时停止战斗行动。但是,位于右翼末端的俄军(朗热隆将军指
挥)由于未接到这一命令,仍继续执行任务,奋战攻下了蒙马特勒。联盟军指挥部要求巴黎当局与城内所有部队一起投降。波拿巴授权参加谈判的马尔蒙和莫捷则坚
决要求允许法军从城内自由撤出。这些条件被接受。3月19(3》日晨,联盟军隆重开进法国首都。拿破仑在3月14日于圣迪济耶附近击溃掩护联盟军的一个掩
护军(他误认为该军是联盟军主力的前卫)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失算了。拿破仑军队被迫掉过头来以强行军重返首都,但为时已晚。

战役结果:

随着巴黎的陷落,1813—1814年战争遂告结束。这次战争的结局是波拿巴专制制度垮台,拿破仑帝国崩溃。

Ⅳ rose de romainville请问这是什么牌子的红酒啊

法国罗曼维尔的桃红葡萄酒 也可以译为玫瑰葡萄酒

Ⅵ 欧洲各个国家的英文缩写

亚洲:

中国(CHN)

阿富汗(AFG、 Afghanistan)

巴林(BRN、 Bahrain)

孟加拉国(BAN、 Bangladesh)

不丹 (BHU、 Bhutan)

文莱(BRU、 Brunei Darussalam)

柬埔寨(CAM、 Cambodia)

朝鲜(PRK、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欧洲:

法国(FRA、 France)

格鲁吉亚(GEO、Georgia)

德国(GER、Germany)

英国(GBR、Great Britain )

希腊(GRE、Greece)

匈牙利(HUN、 Hungary)

冰岛(ISL、Iceland )

爱尔兰(IRL、 Ireland )

以色列(ISR、 Israel)

意大利(ITA、 Italy )

大洋洲:

新西兰(NZL、New Zealand )

帕劳( PLW、 Palau)

巴布亚新几内亚(PNG 、Papua New Guinea)

萨摩亚(SAM、 Samoa (until 1996 Western Samoa)

美洲:

巴西( BRA、 Brazil)

英属维尔京群岛(IVB、 British Virgin Islands)

加拿大(CAN、 Canada)

墨西哥(MEX、 Mexico)

荷属安的列斯(AHO、 Netherlands Antilles)

尼加拉瓜(NCA、 Nicaragua)

巴拿马(PAN、 Panama)

Ⅶ 欧洲各国在美洲的殖民地

要统计,只可能去统计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数量。我统计了一下(在整个殖民时期从来没有沦为殖民地的,且当时就是独立的国家):

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一个国家没有沦为殖民地;

大洋州、美洲全部都沦为殖民地;

亚洲:查阅了所有亚洲国家历史,只有中国、日本、朝鲜、泰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总共7个从来不曾沦为欧洲国家殖民地(朝鲜曾沦为日本殖民地,但不曾沦为欧洲国家殖民地)。其余亚洲国家,要么沦为欧洲国家殖民地或名存实亡的“保护国”,要么当时是属于中国(蒙古)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非独立国家。从1885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在亚洲,俄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加速了对外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殖民和征服,先后占领了大茹兹、中茹兹、小茹兹、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到1876年,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安南、老挝、柬埔寨,英国占领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中国、朝鲜、暹罗、波斯、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

现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起源
在北非,法国利用土耳其的衰败,借助消灭北非海盗的机会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土耳其附属国渗透,海盗最活跃的阿尔及利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1815年美国海军打败了阿尔及利亚海军,1819年英荷联合舰队炮轰了阿尔及尔,法国也与阿尔及利亚发生多次冲突,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
从1825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除英国和法国外,欧洲国家征服新殖民地的活动已基本停止,代之以向海外殖民地移民的运动。而就英国的情况来说,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的一句话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英国对殖民地态度的最好总结:“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以英国在冈比亚和黄金海岸的两小块殖民地为例,其商业税收远远赶不上行政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殖民地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只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在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禁止奴隶贸易,英国才最终保留这两处地区。
但是,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在殖民地萎缩时期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又开辟了塞拉利昂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在同一时期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则开辟了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奴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占领殖民地的高潮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腓特烈·拉策尔开始研究当时正在扩展中的德国工业产品的市场问题,并开始应用地理学为俾斯麦的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他认为,由于世界在向前发展,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变得无足轻重。世界历史对空间之要求越来越大,这个事实可以从各重要商业国家的演变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个城市;荷兰是一个三角洲国家;英国是一个岛;美国是一个大陆。各强国必须遵从这个绝对的、必然的趋向,努力用殖民、合并及征服的手段来拓展他们的空间。英国帝国主义理论家哈尔夫·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类似的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生存,必须实现自给自足。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成为攸关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在19世纪的头75年里,西方国家平均每年占领21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在后25年里,平均每年占领6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了,而这些产品可以用廉价的工业品在非洲换得,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殖民主义国家对非洲内地的殖民始于19世纪晚期法国在塞内加尔开创的逐步推进方式,即以种植花生或油棕榈的农场为前进基地,利用药物治疗热带疾病,利用当地土着组成雇佣军队,沿主要河流向腹地推进,这种方式远比英国的沿海渗透方式有效,因此为其他殖民国家所效仿。1870年代,南非发现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等矿产又刺激其他殖民国家国家在非洲其他地区探寻同类矿藏,争夺的土地不再限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荒地、沼泽、沙漠和无人区都成为争夺的对象。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确定了“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原则,已占据非洲沿海地区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葡萄牙,迅速与当地酋长签订协议和条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内陆。新兴的工业强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也加入到对非洲的争夺中来。
从1885至1900年,欧洲国家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非洲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在亚洲,俄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加速了对外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殖民和征服,先后占领了大茹兹、中茹兹、小茹兹、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并向中国的新疆、外蒙古和满洲地区渗透。到1876年,俄国已经占领了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征服了安南、老挝、柬埔寨,英国占领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中国、朝鲜、暹罗、波斯、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重新瓜分殖民地与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纪初,殖民国家及殖民地已占全世界85%的陆地面积。各国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实力仍然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着大片的殖民地,而新兴的美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只占有一些面积不大、资源贫乏的“剩余地区”。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各主要殖民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相继卷入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冲突,如英、法、德之间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英法之间的法绍达危机,两次布尔战争,美西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从1900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日本对俄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俄国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发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日本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为了巩固既有的殖民地,相继组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意同盟国两大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倒戈)战败的结果告终。作为惩罚,德国被剥夺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瓦解,领土被邻国瓜分或组成新的国家,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全部阿拉伯领土。
随着经济的现代化、市场的调整、城市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民族解放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涨,到1920年代时老式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大为削弱,殖民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得新的殖民地。战败国被剥夺的殖民地成为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区交给战胜国管理,虽然实质上仍是殖民地,但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条款已经规定受托国必须促进委任统治地居民的福利,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独立的国家。
到1930年代,出现了新的殖民主义思潮——源于地缘政治理论的法西斯主义殖民观及“生存空间”的概念。日本也在日俄战争之后开始提出亚洲国家在日本“领导”下抵御白人世界侵略的口号,并在1930年代将其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理论。其他法西斯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陆续提出了“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大西班牙主义”的口号。希特勒曾在其着作《我的奋斗》中不主张德国从事海外扩张,认为在海外扩张不如在欧洲扩张对德国有利,但他后来却核准纳粹党“25点纲领”中的殖民地要求,并在1933年后鼓励德国殖民地运动派的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宣告对世界的重新分割已经再度开始,继之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传统形式殖民主义发展的结果,但殖民主义的变种——“生存空间”理论,以及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显然是其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后残存的各主要殖民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在战争中都被削弱。在战争期间,未被占领的盟国殖民地,如印度、东非、尼日尔爾利亚、比属刚果等地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殖民帝国内部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同时,由于日本和德国借助扶植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方法来削弱盟国的力量,盟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战争中也在轴心国的卵翼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首先在曾被日本占领的荷属东印度、英属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爆发。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曾经在战争中与日本占领军合作,建立名义上“独立”的傀儡国家。日本在投降前夕将权力及武器移交给当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令其为盟国制造混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先宣布独立,越南于9月2日宣布独立。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浪潮随即蔓延到缅甸、印度、马来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至1953年柬埔寨独立之后,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已经全部成为独立国家。
举例说,英国曾是一殖民帝国,二战后,则通过“威斯敏斯特法”,给予自治领独立的权利,一些国家如加拿大等便宣布独立,但此些国家仍属于英联邦。如澳大利亚的宪法中便着明英王为国家元首。
进入1950年代后,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在已独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鼓舞之下,这一运动又发展到非洲。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宣布了“从苏伊士以东撤退”的政策,英国在1957年至1963年间先后撤出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北婆罗洲、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南也门、巴林、科威特、卡塔尔、特鲁西尔阿曼(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桑给巴尔、肯尼亚和乌干达。
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始于1956年英埃苏丹和1957年加纳的独立。从1960年起,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达到高潮,1960年一年内,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其中13个国家为原法属殖民地,3个国家为原英属殖民地(包括意属索马里),1个为原比属殖民地。至1960年代末,英国和法国所属的殖民地已经大多宣布独立,只有葡萄牙仍然在非洲保留有大片殖民地,经过多年的战争,这些殖民地也在1970年代中后期独立。
[编辑本段]殖民地的历史作用
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
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意见。左派的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者通常认为,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对于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只起到负面的、破坏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为例,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隶贸易,是功大于过;在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的资源掠夺加剧,是过大于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殖民地的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和发展,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功过相等[8][9]。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它对当地造成的损害。
[编辑本段]殖民地的统治方式
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与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德意志帝国和比利时等殖民国家不同。法、葡、西等国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尽力将殖民地在政治和经济上与宗主国结为一体,大力灌输宗主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非洲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紧密产生密切的认同感。当地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几乎得不到保存,当地语言在教育系统中很少应用。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殖民地国家的受教育阶层(通常是当地的上等富有阶层)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宗主国休戚相关,并摈弃土着生活方式。这种做法导致殖民地人民出现分化,独立后往往不能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英国在北美独立之后的殖民政策则与之相反,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陀兰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有观点认为,与法葡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从未实现的殖民地体系——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与纳粹德国的殖民地管理方式。两者有别于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理论中,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将日本、华北与满州国作为“凝结不散的核心”,以东京为其中心,在其四周围绕着一群卫星国家、附属国、保护国和殖民地,会有一些属国被日本用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协定束缚手足,其安全受日本的“保护”,其外交政策受日本的指挥,如泰国和越南。日本这种体系为现代殖民地制度与古代封建关系的混合物:日本成为各附庸国的主人,各属国将贡献物品与服务,而日本以其陆海军“保护”它们。这个“大东亚”当然不仅是一个政治的联合帝国,并且是一个“共荣圈”,即一个经济配成整体的区域,其物源的开发与使用受日本人的支配,并为日本人谋利益。纳粹的殖民地问题专家则宣称,在纳粹德国殖民地制度下,德国统治者只是当地各部族与各组织所构成的等级体系中的最高一层,德国总督只是各酋长与小酋长的行政金字塔体系之顶端而已。纳粹德国将来决不强迫土着人民信仰基督教,也绝不向其宣讲非洲人与欧洲人是平等的。德国将不许非洲人在任何理由下离开殖民地而到欧洲去。土着不得成为德国公民。德国的种族法律将施行于各殖民地。土着学校不得讲授任何“欧洲事件”,否则当地人会“视欧洲为文化发展的最高峰,而丧失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土着不得入高级学校与大学受教育,德国将专为土着设立特种剧院,电影场,及其他游戏与娱乐场所。显然这两种统治方式仍不过是传统的殖民地统治方式的变种而已。
[编辑本段]前宗主国对原殖民地的援助
20世纪50年代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广泛独立后,一些宗主国对原殖民地进行了广泛的援助。援助的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经济援助是宗主国援助的最主要形式,包括直接的经济援助、以及贷款、投资等形式的财政援助。以法国对非洲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援助为例,1997年和1998年,法国向刚果提供了2.42亿和2060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刚果外援总额的90%和31.9%。1998年法国对多哥的援助达149亿非洲法郎。比利时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财政援助在1999年为2280万欧元,至2002年为4440万欧元。此外,前宗主国通常还与原殖民地国家签署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为这些国家提供留学生奖学金,派遣技术专家,提供军事顾问和武器。
[编辑本段]殖民地定义的争议
与本国原有领地相连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区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俄国对中亚、西伯利亚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国的西进运动,条顿骑士团对东欧的殖民,以及古代中国某些朝代对中原周边地区(如岭南、百越、中亚、蒙古和西藏)的征服,都具有征服殖民地的性质。一些历史学家也将这些对新领地的征服算作殖民运动。但也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地区被征服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成为与宗主国其他行政区划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并采纳了宗主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因此不应该算作殖民地。
一种折中的看法是,将征服行动本身看做是殖民行为,但被征服地区作为与宗主国其他政治实体(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实体加入宗主国、其居民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后,该地区作为殖民地的时期即告结束。以美国历史为例,即从西部新领土归美国统治时开始,到该领土作为州加入合众国的那段时期为止,这段时期可以算是该地区的殖民地时期(例如1867-1959年的阿拉斯加)。历史上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藩属关系也不同于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政治上实行内部自主,经济和军事也完全独立。事实上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于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德意志诸邦与帝国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欧洲各国对罗马教廷的臣服关系。
第二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是海外领地与殖民地的区别。一些面积很小、原为荒凉无人地区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岛),其居民为宗主国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权利,与宗主国具有相同的文化,对宗主国有认同感,或者由于太过荒凉而无常住人口,这样的地区不能够算做殖民地。具体来说,比如英国的福克兰群岛、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以及挪威的布韦岛。法国的一些海外省虽然人种与法国本土不同,但对法兰西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且不愿独立。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殖民地被列为“海外领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肤色、种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与宗主国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则该地区仍被作为殖民地看待。这方面最着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桑比克等非洲殖民地为“海外省”后,由于当地的黑人无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不承认这些地区为非殖民地地区。同样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伊恩·史密斯宣布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独立后,由于国内的黑人政治地位仍与独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数国家之外,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不承认罗得西亚为独立国家,英国还提出了被称为“NIBMAR”的原则,即“(实现)非洲人的多数统治之前没有真正的独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
作为参照标准,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列出的“非自治领土”名单中,只列入了存在着土着争取独立运动的新喀里多尼亚,而将瓜德罗普、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等法国海外省排除在外。波多黎各和格陵兰由于获得了高度内部自治,也未被加入该名单。
各国对南极洲均不能提出领土要求或宣布其为殖民地。
[编辑本段]现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英国
内部自治的海外领地:安圭拉、百慕大、开曼群岛
无自治权的海外领地: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殖民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海外领地:塞浦路斯英属基地区
已归还的殖民地:香港
法国
海外省: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留尼汪
海外地方行政区: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海外行政实体:马约特
海外国土:法属波利尼西亚
特殊地位的地方实体:新喀里多尼亚
海外领地: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
荷兰
内部自治领地:阿鲁巴、荷属安的列斯
已归还的殖民地:台湾
丹麦
自治地区:法罗群岛
内部自治地区:格陵兰
挪威
南极领地:布韦岛
西班牙
海外省:加那利群岛
海外领土:休达、梅利利亚
葡萄牙
海外省: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
已归还的殖民地:澳门
美国
自由联邦:波多黎各、北马里亚纳群岛
无建制自治领地:关岛
殖民: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
澳大利亚
海外领地:圣诞岛、诺福克岛、麦夸里岛、赫德岛、科科斯群岛
新西兰
完全的内部自治领地:库克群岛
内部自治领地:纽埃岛、托克劳群岛
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公布的“非自治领土”名单
非洲
西撒哈拉
欧洲
直布罗陀(英)
大西洋地区
安圭拉(英)
百慕大
英属维尔京群岛
福克兰群岛(包括南乔治亚岛)(英)
开曼群岛(英)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
蒙特塞拉特(英)
圣赫勒拿(包括戈夫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阿森松岛)(英)
太平洋地区
美属萨摩亚
关岛(美)
新喀里多尼亚(法)
皮特凯恩群岛(英)
托克劳群岛(新西兰)

阅读全文

与法国罗曼维尔是在哪个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