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区别是什么
一、地址不同
1、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着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2、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二、装饰不同
1、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2、卢浮宫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卢浮宫已成为世界着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三、建筑布局不同
1、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2、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首都巴黎塞纳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凡尔赛宫
网络-卢浮宫
⑵ 法国凡尔赛宫和中国颐和园的不同
颐和园和凡尔赛宫分别为东方和西方的皇家园林,它们展示了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不同风格特征。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干隆十五年(1750年),干隆借庆贺母后60大寿和整治京城西北郊水系的双重名义而建造,于干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后在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以及其他银两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占地面积290公顷,园内山环水绕,万寿山苍翠如黛,昆明湖碧波荡漾,景色十分优美,建筑辉煌壮观、绚丽多彩、装饰华美,体现了皇家园林的恢宏风范。全园可分为三大区,即宫殿区、前山前湖区和后山后湖区。宫殿区位于颐和园的东部入口内,为一组宫殿建筑群,采取前朝后寝的格局。前朝主要建筑有皇帝听政的仁寿殿,左右为配殿。后寝主要有皇帝、皇后们居住的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以及其他的服务性建筑。前山前湖区是颐和园最主要的景区,由万寿山的南麓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坐北朝南,面向昆明湖,其南麓集中了颐和园的大部分建筑景观。在万寿山的中央郁郁葱葱的松柏丛中,依山随势建造了庞大的建筑群,其中南北中轴线上的一组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主体建筑佛香阁巍峨高耸,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并构成全园景观的中心。万寿山脚沿昆明湖畔,有一条长达700多米的长廊。廊内的梁枋上绘满了植物花卉、自然山水以及历事故事、神话故事和文学名着中的精彩片断情节等彩画,使长廊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漫步其间,既能观赏廊外的湖光山色,又能品赏廊内的画卷。碧波涟漪的昆明湖,被蜿蜒曲折的西堤分隔成大小三个湖面,湖中有三个小岛,象征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长堤上有仿杭州西湖苏堤上的六桥而建造的六座桥以及各种亭子,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后山后湖区位于万寿山北麓,这里地势起伏,树木参天,环境幽静深邃。山上建有一组藏传佛寺,雄伟庄严。山脚下,引昆明湖水形成一条宽窄有序,舒缓宁静的河流。河流中游模仿苏州水街建造了一条买卖街,两岸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各式店铺。沿河而行,或穿行于繁华市街,或徜徉于山林之中,情趣无限。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结晶,融我国南、北园林特色与艺术于一体,运用灵活多变的造园手法,将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宫殿建筑与自然山水相互交融,将园内景观与园外景观巧妙组合,营造出“人间天堂”般美景。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南郊。1624年国王路易十三在这里修建了狩猎行宫,后来路易十四于1661年开始,历时28年,倾尽财力、人力将这里改造扩建为王宫。凡尔赛宫是凡尔赛宫殿和园林的统称,占地110万m2,从东向西包括练兵场、宫殿区和园林三部分。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布局。练兵场为向东撒开的扇形,有三条放射状的大道向东伸展出去。宫殿区是一组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群,中央是王宫,周围有王子和亲王的宫室,官员和贵族的住地及办公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气势雄伟庄严,布局严密协调,内部装饰雍容华贵,陈设富丽堂皇。宫殿区往西是大面积的园林。自宫殿中央向西有一条长达3km的宽阔的林荫大道,构成中轴线,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东西向的林荫大道与许多笔直交叉的林荫小道将园林分隔成许多块。每块园林中又对称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不同几何形状的水池、喷泉、雕像、水景剧场,以及如茵的草坪和按各种图案纹样布置的花坛和树林。林荫大道旁排列着外形修剪整齐的树木。千姿百态的雕像或伫立于林荫道旁,或沐浴在喷水池中。园林的西部,中轴线由林荫大道变为一条宽大的人工河,且在人工河的中点还有一条横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构成十字架形,河旁是郁郁葱葱的高大乔木林。在整个园林的主轴和副轴的交叉点上,一般建有大型的喷泉水池和以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各种神的雕像。
凡尔赛宫设计精致,典雅气派,园林布局严格的尊崇对称、均衡、整齐的几何形规则原则,这种造园风格在18世纪风靡全欧洲,是西方园林的典型代表。
⑶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法国凡尔赛宫。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宫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赛尔宫位于巴黎凡尔赛镇。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时期建造的,历时28年,至今已经存在330多年。凡尔赛宫面积一共有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则是有100万平方米。
凡尔赛宫有着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富丽堂皇,其内部装饰有着诸多雕刻和巨幅油画,宫殿内除了有17、18世纪诸多工艺精湛的家具,还有着各种珍贵艺术品,也包括中国古代的瓷器。不过凡尔赛宫曾经遭受过破坏,现如今见到的凡尔赛宫是经1833年路易·菲利普下令修复之后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着名。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⑷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哪个更豪华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
又称紫禁城,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殿宇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 金扉朱楹, 白玉雕栏, 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198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是着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法国;一个是传承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凝聚的精华,一个是800年中世纪的产物,一个居于城市的中心,一个建在郊外;一个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个建成于16世纪。一个是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一个是行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砖木宫殿结构,一个是欧洲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个分成五大部分,一个分为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个里面住过法国强盗,一个里面没有住过中国统领。一个里面发布过退位诏书,一个里面签定过《凡尔赛和约》(1919);一个内藏金石书画、奇珍异宝,现为珍宝云集的博物馆,一个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着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艺术宫殿之盛誉。一个南北轴向,一个东西轴向。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府邸拥有26个房间,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 Vaux-le-Vicomte),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讷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路易十四愤怒他不尽职守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设计师勒诺特(André Le Nôtre)和着名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断发生暴动,在1648年至年还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投石党叛乱,所以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诺特在1667年设计了凡尔赛宫花园和喷泉,勒沃则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筑师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了吸引居民到凡尔赛定居,还在凡尔赛镇修建了大量住宅和办公用房。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王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在凡尔赛宫花园中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凡尔赛宫平面图凡尔赛宫的主要景观集中于主楼二层和花园中。
大理石庭院: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寝室。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着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auphin)。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的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⑸ 世界五大宫殿,故宫位居榜首,法国凡尔赛宫为何只能“屈居第二”
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其中中国的故宫位于榜首,占地面积第一大的凡尔赛宫却只能居于故宫之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点。
3.文化表现力没有北京故宫强
虽然两个世界级的宫殿都成为了景点,但是凡尔赛宫却经过多年的扩建和一些风格的融合才有了今天的样貌,而且,现在的凡尔赛宫作为一座博物馆存在的,北京故宫经历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大动荡,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我国对北京故宫的保护十分重视,基本还原了故宫原来的模样,更有历史研究价值。
⑹ 凡尔赛宫在哪国的哪市,什么样,最好有图片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是法国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后又经历代王朝的修葺和改建,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历时28年落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公顷,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包括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内部500多个大小厅室无不金碧辉煌,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以雕刻、挂毯和巨幅油画装饰,陈设稀世珍宝, 100公顷的园林也别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图案,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众多的喷水池、喷泉和雕像点缀其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833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如今,这里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