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是什么

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8 20:30:02

‘壹’ 巨石阵是什么东西

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着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

建筑结构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在当地出现的第一块石头是位于圆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块重约5吨的沙岩(又被称为“种石”)。在此石出现200年之后,若干石柱才从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运来,矗立在中央,并形成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周。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
再后者,“种石”被挪走,“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阶段——人们运来了180块大沙岩,与原来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圆形和马蹄形结构。事实上从现有的遗迹上,人们也可窥见“巨石阵”第三阶段的基本风貌。据估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造“巨石阵”需要至少3000万小时的人工,相当于1万人工作整整1年。
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树着的石柱上的。

英国索尔兹伯里是一座历史古城,距英国首都伦敦120多公里,在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个小村庄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阵就坐落在这里。

三个重要时期

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900年这段时间中,巨石阵的建造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公元前3000年之前——这段时期的巨石阵分布在Irish海以及Irish-Scolttish海路信道的周边地区,数量不多但却令人印象深刻,直径超过30米以上,在圆阵之外都有一个独立石,似乎是一种宣告“此地已被占有”似的标示。

公元前2600年左右——金属被引入不列颠全岛,坚硬的凿刻工具被制作出来,这个时期的巨石阵更精致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 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径超过90米。然而一些其它主要的石阵则小多了,一般只有18到30米。它们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除了圆形石阵之外,还会现椭圆形的石阵,长轴方向指向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数目在宗教上也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发现不论巨石阵的圆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数量都有独特的数目,如Lake District地区的数量都是12,Hebrides地区的则是13,苏格兰中部则是4、6或8个,Land's End地区是19或20个,而爱尔兰南部是5。

公元前2000年——在这个最后时期,以传统方法建立的巨石阵数量便开始减少。整体形状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现椭圆形就是扭曲的环状。在规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径甚至还不到3米。

巨石阵的作用

1997年,英国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巨石阵具有令人惊异的声学特性。科学家们在一些巨石中放入先进的录音器材进行实验,发现组成巨石阵的巨大扁平石块能非常精确地放射巨石阵内部的回声,并将其集中于巨石阵的中心,形成共鸣效应。

科学家们推测,巨石阵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场所。早在17世纪,英国古董学家奥波雷就认为,巨石阵是罗马统治时期德鲁伊教的祭祀场所。相传德鲁伊教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建造了巨石阵,目的是用来献祭太阳神,从此在巨石阵的故事里出现了德鲁伊教。德鲁伊教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散居在不列颠、爱尔兰等地的凯尔特人信仰的一种宗教。据说德鲁伊教的形式和教义非常神秘,凯撒远征高鲁时说,德鲁伊教士精通物理、化学,他们在树林中居住,甚至用活人献祭。在英国除了索尔兹伯里巨石阵外,还有900多座圆形巨石阵,这些巨石阵分布在英国不同的地区。

关于神秘的巨石阵,人们仍旧继续做着各种各样的推测和解释。2003年,考古学家在巨石阵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有100多件,包括金、银、铜等装饰品,陪葬品的数量要比同年代墓葬多达10倍,经专家考证,墓中的主人地位非常显赫,他就是阿彻。阿彻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巨石阵形成的时期,考古人员发现,阿彻墓中的陪葬品大部分来自阿尔卑斯山,从阿彻遗留下的牙齿形状和损坏的程度检测来看,他的童年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度过的,他很有可能是来自瑞士或者是奥地利一带。如果是阿彻建造了巨石阵,那么被视为英国古老象征的史前巨石阵将会是一名外来人的作品。考古学家们推测,几千年前的维赛克斯人和阿彻都有可能参加了巨石阵的建造,但从他们分别生活的时代可以看出,巨石阵的建造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巨石阵建造方法

具有千年历史的巨石阵在古代英语的意思是高悬在天上的石头,几千年前的人们究竟用什么方法建造了巨石阵呢?

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史前巨石阵的建造期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不过当时并没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圆形土堤,在土堤内挖出了56个圆形坑,据考证,坑内当时很可能埋入了木桩,而木桩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季节变化的。

公元前2000年,铜器时代初期,人们对巨石阵的进口进行了改造,当时铺设了壕沟和两道500米长的人行道,被称作“斯泰申石碑”的四座石柱,竖立在了巨石阵内侧,在这个阶段,似乎曾决定在中央竖起两圈蓝砂岩石柱,大约竖起四分之三圈石柱之后,可能由于计划改变,这项工程突然停止,于是石柱被搬走坑被填平。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个阶段,人们运来了100多块巨大的砂粒岩,并且建成了有30多个石柱的外圈,在外圈里侧布置了马蹄形。在第三阶段中期,在这5座石碑坊的里侧布置了许多蓝砂岩石柱,其中蓝砂岩的石柱残存到了今天。

巨石阵的主要材料是蓝砂岩,小的有5吨,大的重达50吨。但在索尔兹伯里地区的山脉中并没有蓝砂岩。最后,考古学家在南威尔士普利赛力山脉中发现了蓝砂岩。考证结论说明,数千年前的人们,不仅能将坚硬的蓝砂岩从山体中开凿下来,还能轻松地将原本粗糙锐利的表面打磨光滑。考古人员在普利赛力山脉的采石场发现了一些废弃的石斧和金属工具,这些工具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考古人员推测,当时的建造者已经掌握了凿刻巨石的技术,巨石就是被这些工具从山体中开凿下来的。在找到需要的石块后,还要将这些较大的石块分割成预定尺寸的小石块,专家们从石块的开凿痕迹中判定,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一种木楔断口的方法,接下来用非常硬的沙砾连续打磨石块,来完成巨石最后的修整工作。

这些巨石是怎样从南威尔士采石场运到索尔兹伯里巨石阵的呢?专家们经过初步考证认为,这些蓝砂岩确实是通过人力从南威尔士被搬运到现在的位置的。运输蓝砂岩最合理的路线是:巨石首先从普利塞里山经陆路到达靠近海岸的米尔福得港,然后将石料装上船,最后到达巨石阵。这条线路,水路长达300多公里,专家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出载运巨石的船只。

从普利塞里山脉到达巨石阵,陆地行程将近40多公里,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在陆地上运输这些巨石的呢?研究人员认为,运输巨石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运输的工具很可能是利用撬杠、滚木和绳子。古时候巨石阵周围的山谷里有茂密的树林,人们利用坚硬的树木充当滚木和撬杠,而一种叫做断树的树皮可以制造出绳子,考古学者首先将树皮放在湿泥里浸泡6个星期,树皮就变成了富有韧性的纤维,把它们绞在一起,就成了简单结实的绳索。

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准确地将横梁放到石柱顶部的呢?专家们认为,架置石块横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专家介绍说,土屯法就是利用斜面原理,用很多的土把两个柱子埋起来,形成一座山形,高度就是这个石头要到的高度,做成一个斜坡,然后从斜坡上把石头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很可能要铺原木,就位之后把土挖掉。

在漫长的年代里,巨石阵犹如强劲的磁铁,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许多人更愿意相信,这是远古祖先有意留给后人的一个巨大谜题。

巨石阵之谜难倒科学家
据法制日报报道 宇航员现在可以乘航天飞机自由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无人宇宙飞船可以前往火星探测那里是否有水;科研人员刚刚完成了“生命之书”,破译了人体基因编码的序列,这一切都说明现科学是何等的发达。但人类对自己的祖先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期留下来的一些遗迹,也仍然有解不开的谜团。坐落在英国的圆形石林就是其中之一。

圆形石林也叫做巨石阵,位于英国离伦敦大约一百三十公里一个叫做索尔兹伯里的地方。那里的几十块巨石围成一个大圆圈,其中一些石块足有六米之高。据估计,圆形石林已经在这个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几千年。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确切知道当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些科学家认为圆形石林是早期英国部落或宗教组织举行仪式的中心。还有一些专家认为那里是观察天文的地方,人们很可能在季节变化之际在那里举办活动。

圆形石林是人类早期留下来的神秘遗迹之一。科学家经过多次详细的考察之后,已经大概估计出它的建造年代和过程。科学家认为,圆形石林可能最早于四、五千年前开始动工,整个工程前后进行了数百年,才成为同现在状况类似的格局。

据研究人员估计,建造圆形石林总共花了三千万个小时的人工,相当于一万人工作一年。

科学家知道建造圆形石林的石头来自威尔士。但是没有人知道古代的威尔士人如何把这些几十吨重的巨石运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

很多专家认为,圆形石林建造的时间在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六百年之间,但是到了大约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也就是离现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英格兰的早期居民就不在这个地方举行任何活动了。然而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圆形石林可能到更晚一些的时期仍然在发挥某种功能。根据科学验证,在圆形石林内发现的一名男子的骨架是两千多年前留在那里的。

英国公众6月份在圆形石林举行了1984年以来的第一次纪念夏至的活动,圆形石林内的巨石正好同夏至那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排成一线。在圆形石林纪念夏至的人大都相信英国古代克尔特人的巫师宗教,他们认为他们举行的活动同当年在圆形石林举行的宗教仪式相似。甚至有人认为,信奉多神灵的古代克尔特人是圆形石林的建筑师。最早的克尔特巫师是法官、立法人员和神职人员。他们在那里举行宗教仪式,解决法律纠纷,并向老百姓发布指令和提供帮助。但是据认为,这种宗教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了。

英国政府从大约八十年前开始修复圆形石林。从那时起,圆形石林已经成为英国最热的旅游点之一,每年都有一百万人到那里游览。最近到那里参观的人当中有一名美国教师。参观过后,这名教师颇有感慨地说,建造圆形石林的古代人当中一定有很伟大的发明家和工程师。

‘贰’ 法国境内的巨石建筑代表什么

邓福星在《艺术前的艺术》中列举了衰变期(大约在5000年~4000年之间)法国境内的巨石建筑,它们大多为墓室(另有一种图腾柱),具有很强的原始宗教意义。这类建筑,还用巨大的石块来建筑“多尔门”(坟墓)、“阿里几门特”(排列很整齐的石道行列)、“门里尔”(竖立的巨石行列和石冢,以及英国阿米斯堡的石垣)。

‘叁’ 法国的巨石林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在法国北部布列丹尼的卡纳克村外,竖立着近3000块石柱,排列成几条平行的直线,这些石柱属于史前遗迹,高度从5.4~6米不等,参差错落,蔚为奇观。

这个石林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在郊野上绵延近4.8公里,非常壮观,其中一块称为“巨石柱”,原本高18米,重340吨,如今已崩裂为四块。

这些石柱为何立在卡纳壳村已无从稽考。由于缺乏图文资料,石林的确实意义也无法得知。考古学家发现,附近有些用石头搭成的史前墓葬,所以猜想这些石柱是为了纪念死者而竖立的,在布列丹尼语中“卡纳克”的意思正好是“骨殖坟场”。

石柱沿东西方向排列,位置显然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的日出方向一致,因此许多考古学家推测,布置石柱的人是崇奉太阳的。

有人又推测,石林是占星祭司所设置的观月台,用来观察天象,预测月蚀的时间;又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征,因为当时的人念念不忘获得丰收和健康的子女。据说到了19世纪,膝下犹虚的育龄夫妻还会到卡纳克村,裸着身体跳舞,祈求能生儿育女。

如今,考古学家仍在继续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揭开这些石柱的秘密。

‘肆’ 什么是英法巨石阵

在英国古老而广漠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奇特的巨石建筑,它们默默地在风雨中经过了几千年,注视着人间的沧桑。这就是令人百思不解的古代巨石阵遗址。这些雄伟壮丽的神秘巨石阵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和众多为之困惑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家和天文学家的关注。

着名的巨石阵遗址位于英格兰南部沙利斯伯里。石阵的主体是由一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沟。沟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来的,挖出的土方正好作为土岗的材料。紧靠土岗的内侧由56个等距离的坑构成又一个圆,坑用灰土填满,里面还夹杂着人类的骨灰。这些坑是由17世纪巨石阵的考察者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现在通常称之为“奥布里坑群”。

坑群内圈竖着两排蓝沙岩石柱,现已残缺不全,有的只留下原来的痕迹。巨石阵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沙岩圈。它是由30根石柱上面架着横梁,彼此之间用榫头、榫头根相联,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这些石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岩圈的内部是5组沙岩石塔,排列成马蹄形,也称为拱门,两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达50吨,另一根约10吨重的横梁嵌合在石柱顶上。

这个巨石排列成的马蹄形位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马蹄形的开口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侧有一条通道,在通道的中轴线上竖立着一块完整的沙岩巨石,高4.9米,重约35吨,被称为踵石。每年冬至夏至从巨石阵的中心远望踵石,日出隐没在踵石的背后,增添了巨石阵的神秘色彩。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滨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一块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除了有巨石砌成的古墓,最吸引人的便是效外那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

长期以来,卡纳克石阵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8世纪20年代才引起人们关注。这片石阵,据说曾有1万根石柱,而如今存2471根。它被农田分为36片,以12根一排向东延伸。最高石柱露出地面部分达4.2米的莱芒尼石阵,地处城北1.5公里。从这里再向北,便是卡尔马里石阵,它比前者要小,与其相邻的凯尔斯堪石阵就更小些了,长约400米,远远一望,好像正在接受检阅的一队士兵。

根据科学家实地考证,巨石阵最早是建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2800年,那时已建成了巨石阵的雏形——圆沟、土岗、巨大的睡石和“奥布里坑群”。公元前约2000年开始是巨石阵建筑的第二阶段,整个巨石阵基本形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建筑是蓝沙岩石柱群和长长的通道。巨石阵的第三期建筑最为重要,约在公元前1500年,这时建成了沙石圆和拱门,巨石阵已全部完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雄伟壮丽的巨石阵遗址的全貌。需要指出的是:整个巨石阵的工程需要150万个人工,而整个建筑过程中,始终没有用轮载工具和牲畜的痕迹。巨石阵的建筑规模对早期人类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它的建成比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还要早700年,然而究竟是谁建造了这雄伟的巨石阵,现在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当地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建造的墓穴,也有人认为是古罗马人为天神西拉建造的圣殿,还有人认为是丹麦人建造用来进行典礼的地方,然而这些虚无缥缈的想象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无数学者经年累月地找寻着巨石阵的建造者。学者们感叹巨石阵与埃及金字塔一样的神秘莫测,有人提出巨石阵的建筑石料均是16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运输而来,开采、运输、安放如此巨大的石块,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巨匠谁也不能。于是他们认为巨石阵与金字塔出于同一位巨匠之手。

学者们甚至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考察巨石阵的奥密,奇怪的是,他们发现巨石阵竟能发出超声波!古人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怎么会知道超声波呢?学者们的考察研究又掉入了谜洞。无奈,他们只能把巨石阵的建筑光荣给予了地球外的生物——也即外星人。

巨石阵真是外星人建造的吗?没证据否认,也无证据肯定。

学者们除了苦恼于无法断定巨石阵的承建者是谁外,对巨石阵的用途也各说不一。

有学者认为巨石阵是远古时代的天文观测仪器。持这种观点的当然是一些天文学者。

的确,巨石阵的神秘色彩与天文学有异乎寻常的联系。早在200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巨石阵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时日出的方位,而冬至的落日又在东西拱门的连线上。

1965年,波士顿大学的天文学家霍金斯通过计算机测定,巨石阵的排列可能与太阳与月亮在天空中运行的位置有关,而56个奥布里坑群则能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在他的《巨石阵解谜》一书中说道:“实际上,奥布里坑群组成的圆形可能曾被用来推测许多天体的运行情况。”他还推断祭司们是通过转动坑群标记来跟踪日月运行进行推算。

这种天文学观点曾轰动一时,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是巨石阵究竟是否真的是天文观测仪还有争议。巨石文化专家柯特金指出:当时蒙昧落后,没有任何先进计算工具的史前人类是不可能建造如此精密的天文仪。英国的天文学家霍伊耳也提出异议:作为天文观测仪的材料为何一定要用难以开采的大沙岩而不是轻便的木材和泥土?这样不是要耗用大量的劳力吗?而且奥布里坑群中的人类遗骨也很难与天文学联系起来。再者说,如果是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的结晶,为什么又消失了呢?这样人们又回到宗教这个传统观点上去。

也有学者认为巨石阵是原始人狩猎的特殊装置。

由于巨石阵的全部建筑时间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一些专家认为,巨石阵是猎取大型野兽的机关。他们认为由于当时的工具和武器都很原始,为了猎取较大的野兽,如猛犸、熊、河马、犀牛等,又不使自己受到伤害,人们就想出了这种办法。专家们认为,今天人们只看到巨石阵的残迹,当初它一定还有一些由木头、骨头和兽皮等制作的构件,由于年代久远早已不复存在。另外,残迹旁还有许多多余的石头,看来也有一定用处。由此他们的结论是,巨石阵很可能是一种狩猎、生活多种作用的设施。复原后的结构可能是这样的:

巨石柱围着的是一个院子,在两根石柱之间留有洞口,其大小可以通过较大的野兽,在每个洞口的上方,有一块用木棍支撑的数十千克重的大石头——“警戒石”。当猛兽从外面碰倒支撑木棍时,石头立即砸下来,打在野兽身上,同时发出警戒信号。

院子内侧,紧对洞口的地方还安放了第二道防线,即一块巨大的“打击石”。当野兽闯过第一道防线时,站立棚顶的人,便牵动操纵绳,使打击石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院内的中央还建了一座二层小楼,是由圆木和一些巨石柱围建而成的,楼板铺在巨石柱的上面。为了便于监视大院及其周围,从楼板到第一圈石柱有木桥相联。

当然,这种狩猎设施并非守株待兔地等待野兽来临,一般是在其中放置一些引诱物,如利用野兽幼仔的叫声作诱饵。为此,可以把捉来的幼兽拴在小院内两块巨石之间,让它头向着石阵,并不断地叫唤。兽群在听到幼仔的叫唤声后,会立即包围院子,并不顾一切拼命冲入院内。如果野兽未被砸死,楼上的猎人则投掷石块,把被困的野兽,置于死地。

击中野兽后,院内的人把猎物拖进小楼的二层进行加工——剥皮、取出内脏、把肉分成小块。兽皮和肉等有用的东西放在楼上晾干、贮藏起来,而其他无用之物则扔到楼下作为诱饵,以引诱野兽进入圈套。每次狩猎后,他们又一次迅速地把警戒石、打击石等恢复原状,以迎接下一次狩猎。

更多的学者却说巨石阵纯粹就是古人祭礼的宗教场所。

最早记载有巨石阵的《中世纪编年史》一书中,描绘是亚瑟王的谋臣梅林用魔法把巨石阵从爱尔兰移到英格兰做墓地。学者们把巨石阵的石桌视为石棺,把高大直立的石条视为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纪念碑。同时在空中俯看巨石阵时,能清晰地看出巨石阵是极为秩序地排列成了蜥蜴、鹰等动物的图案,谁又敢否认这些动物不是当时古人们心中的图腾?更有学者干脆把巨石阵视为一种文化,一种古人对巨石的崇仰与尊重。古人崇尚巨石般的坚毅威猛,向往巨石般的牢固与结实,是古人以心中理想的完美垒砌。

众说纷纭,无法有一权威的推断。几百年来,人们陷入了对巨石阵不断探索的苦苦追求之中。

‘伍’ 欧洲的“巨石阵”是谁建造的

巨石阵只是一个更大的神圣景观的一部分,包含许多其他石头和木结构建设以及墓葬。 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一些广泛的狩猎证据,及通往巨石阵的道路。

在4,300年前,巨石阵已经扩大到包括两个青石环。在4,400年前,巨石阵又一次改变,一系列的马蹄形石架出现,这些巨大的石头被石楣成对地连接起来。马鞍型的一圈石头围绕着马蹄形石架,石架顶部相互连接,形成巨大的相互连接的石头圈外观。

‘陆’ 巨石阵真的是“未解之谜”吗

考古学家认为,这主要是一种纪念功能,同时挡风遮雨。自1000多年前以来,一位英国牧师偶然发现了一个由巨石组成的奇怪历史遗址,“巨石阵”已经成为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之一。经过调查分析,巨石阵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英国。从那时起,它将每一千年左右进行翻新和扩建,直到公元前1400年,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通过比较2400多座巨石建筑的年代,考古学家发现法国西北部和南部的巨石建筑是最古老的,至今已有68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法国西北部,最早的可居住性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然而,它并不是真正的巨石阵,而是“巨石文化”的雏形。然而,从建筑风格来看,它与欧洲各地的巨石建筑完全一致。可以说巨石阵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这只是辛勤工作的史前人类劳动的结晶,包括世界上所有其他“未解之谜”。也许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只是它年代久远,很难找到证据。

‘柒’ 卡纳克石阵位与法国的什么岛

2.布列塔尼半岛
卡纳克石阵位于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一个神秘地方。在它郊外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在长达8千米的范围内到处是林立的巨石,这就是着名的卡纳克石阵,被英国考古学家海丁翰教授称为“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
纳克石阵穿行于庄稼、树林和农舍之中,石头的竖立井然有序,似乎是精心营造的。要想竖立这样的石阵,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办到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更不是完全依靠人力所能达到的。竖立者必定人数众多,且有高超的技术,并经过积年的劳动。但这些神秘的竖立者到底是谁呢?揭秘开始!
据说, 卡纳克石阵曾有石柱10000根,如今仅存2471根。石阵被农田分为三片:位于卡纳克城北1·5千米处的勒芒奈克石阵,以11排向东延伸,共1099块石头,排列在长1千米、宽100米的矩形内,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达4·2米。石柱行列稍有弯曲,柱与柱间距离不一。起点石柱高约4米,最高7米,愈往东愈低愈小。再向北走,过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线,便进入克马里欧石阵,共10行,长约1·2千米。与其相邻的克勤斯坎石阵,长约400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块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个圆形石阵,由39块巨石组成。各组石阵都沿东西方向分行排列,越远南北,边缘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离也并不均匀,每行越近东端,石块越高且排得越紧。石块排列以直线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线的。
石阵大约是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分期竖立的。这个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发明轮子,但石块申最大的重约350吨,高达20米
当地人解释说,石阵诞生于公元前56年恺撒征服高卢时期。被罗马人打败的卡纳克守护神科内利逃到城北的山坡上,用魔法将追赶他的罗马士兵变成了一队队排列整齐的石阵。这一传说固然不足为凭,但在18世纪,不少学者相信石阵是恺撒时代的产物。19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卡纳克周围发现许多蛇崇拜的遗迹,这使人们产生新的联想:那一条条逶迤延伸的石队或许是蛇的模拟图形?其它一些五花八门的推测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例如有人称石阵是晒鱼场、市场、旅馆、妓院的遗址等等。

‘捌’ 马克吐温称赞为“世界上最悲伤、最感人”的石头有何来头

卢塞恩之狮, 这是世界上着名的纪念碑雕塑之一。建造这座雕塑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保卫法国的杜伊勒利王宫的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瑞士雇佣兵。在瑞士还没有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之前,瑞士人的职业之一,是外出当雇佣兵。骁勇善战的瑞士雇佣兵直到现在,仍然还担任着梵蒂冈的守卫工作。

待审核

‘玖’ 欧洲巨石遗迹可具体分为几种

19世纪以后,对欧洲巨石建筑遗迹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对它们的用途及性质仍有不同的争论,不论这些争论的结论如何不同,巨石建筑遗迹作为早期的一种非庙宇结构的宗教崇拜建筑物,已经可以肯定。

欧洲巨石遗迹,又可具体分为立石、列石、石棚、石垣等不同类型。立石,又称长石,是单独竖立的整块巨石,通常无雕琢加工痕迹。卡尔纳克巨石遗迹法国北部距今4000千年前。

‘拾’ 哥斯达黎加的巨石球是怎么回事

额是来学习的,1ftivpvckjz 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条状块石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着一种史前文化。散布于地球北半球北纬30度及附近区域的巨石遗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讨论地球巨石遗址这个话题时,我们需要把范围稍稍扩大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位于英国南部索尔斯伯利平原的巨大石柱群,因为这些最壮观因而建造难度也最高的巨大石柱群与散布于北纬30度的各类巨石阵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正本溯源,它们应是搭乘大陆板块漂移从北纬30度附近出发的。 英国这组巨大石柱群是一座高4 公尺、重25-30吨的巨石排列成图形的巨石遗物。 正当地球北半球30度附近的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成立不久之时,这些巨大的石柱群也已开始兴建,换句话说,当古埃及在大建金字塔时,西欧也已开始建起了数万座巨石建筑物。 迄今为止,包括巨大石柱群在内的所有巨石建筑物,究竟为哪个所建,目的为何,以何种方法建造等,都是一个谜团。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巨石柱是由高水准的土木技术建造完成的。但每当人们解开一道围绕巨石阵的谜团,立即就会产生另一个谜团,因此,始终都无法完整地破译出环绕于巨大石柱群的神秘谜底。也许巨石建筑的建造者们至今还操作着我们现代人不知道的某些可以量呢! 从飞机上俯视,巨大石柱群看来就像是有柄的镜子,相当手柄的部分被称为林荫路,是面向巨大石柱群中心的道路,在入口处附近则是着名的鞋跟石。除此之外,还有周沟、山石、洞穴等配置于同心圆上的构造,现在通常是从中心向外依次分为三石塔、撒逊圆、工穴、丫穴、顾普力穴及周沟。 从多个则面和角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巨大石柱群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费时1000年以上,经过多次整修而成的,科学家将巨大石柱群从建造上分为三大部分。 “巨大石柱群1 ”建于公元前2750-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此时先挖掘了一条直径98米的环状沟渠,再将挖出的土制成高2 米的土堤。在沟渠的内侧挖有56个称为顾普力的洞穴,石柱入处有两根门柱石,另外还有一根立着的“站石”。 “巨大石柱群2 ”建于公元前2100-2000年,这个时期的工程主要是在周沟的内侧竖立了两层半圆状的蓝石。 “巨大石柱群3 ”建于公元前2000-1100年的青铜器时代初期,也是建造三石塔及撤逊圆的最重要的时代。所谓三石塔,指的是组合3 个石材而成的牌坊型构造物,三石塔共5组,排列成一个U形,开口处朝向鞋跟石。 1964年,英国考古学家对其中34个穴加以考查,并从25个穴中出土了火葬的人骨,这些人骨看上去像后来才埋入的,当时许多人都这样说,但这个理由是解释不通的。还有正确地组织撒逊圆和三石塔的技术也是谜之一,因为这些构造物必须取得在石柱和其上的盾石(称为“林特尔”)的微妙的平衡。 建筑巨大石柱群的场所并非是完全的平面,而是向西北方倾斜约45公分。由于现在的盾石大都脱落,所以并不清楚当初的情形。 撒逊圆、三石塔是用石斧将石材加工而成的,身入其中时会发现每根柱子是一点点地变粗的,也就是典型的凸肚型建筑,众所周知,这是希腊式建筑的显着特色。 盾石也并不是简单地将石块平放了事,在加工之前,必须像画圆弧一样画出弧度,这还不算,在组合柱子与盾石时,还要挖榫和榫穴,这是木造建筑物使用的技术,即一边作凸部,一边开穴,然后借其接合力提高强度,并防止参差不齐。 不间断的发掘工作在距巨大石柱群3 公里处又挖掘出了一处圆形集会场遗迹,这是一座顶呈圆锥形的建筑物,其精确和细致的技术使人相信,正是这种技术保证了巨大石柱群的建造。 难以推测的是,人们花费长达1000年的时间去建筑巨大的石柱群的直接动机到底是什么?我们虽然立足于人类历史所形成的文明之上,但我们又习惯以自己所谓的文明视角去透视古人的思想,在我们并不可以很清楚地证明他们的目的之前,似乎只可以从现代的观点证明这是属地球人的行为,或为使死者的灵魂获得自由而建造的?但以巨大石柱群为首的许多巨石建造物,看来似乎都拒绝了我们的理性分析。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早期的历史是用石头、力量和技术塑造的,而巨石则是远古文明中最辉煌的经典篇章。 置身于这圈广为人知的巨大石柱群之间,只要于夏至当天站在三石塔的中央,即可透过撒逊圆和鞋跟石,成一直线地望见日出,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夏至已过。 1969年,波士顿大学天文学家雪拉鲁特。中勃金斯发表了“巨大石柱群天文台论” 一文,正确地记录了巨大石柱群的构造物、洞穴及蓝石等的配置,并修正了4000年时间经过的不吻合之处,并指出构成巨大石柱群的重要巨石排列,具有用来指示夏至点方向的指示器作用,同时表示某固定年之月份的特别周期,至于顾普力穴,则是为追寻日食和月食图设置的“电脑”,这一假设一出,怀疑论接踵而至,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这个民族拥有如此高度的技术,那又为何全然看不到天文学以外的发明? 1921年,英国实业家阿尔弗雷特。瓦特金斯在一次旅行中,偶然发现了海利弗德复的丘陵地带突然出现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在这条路上,成一直线地排列着古老的石碑、神木、古堡、教会及圣井,而且这条直线也连接其它的石碑和教会,并呈直线相交,看来就像一种很明显的网状组织。 瓦特金斯很快发现直线上大都是语尾中有Ley、Lay、Lea、Leigh的地名,因此他就将这条直线命名为“雷线”。事实上,巨大石柱群正位于连结索尔斯伯利巨石遗迹的路线上。 瓦特金斯随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雷线可可以是罗马人入侵英国以前所制定的古代直线道路计划,只是雷线建筑在沼泽地的险峻的道路上是否还昭示着什么别的意义没有? 随后,着名地理学家盖。安达乌特确认了这些遗迹的地下有着山脉线、水源线、道路线之别的分歧点。他将这些地下线解释为“用发生于地球内部的,随着波动传来的可以量,在地表各处制成网状组织,这样它既会对植物的萌芽及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也会让动物及昆虫一边感应其流动一边行动”。 雷线肯定预示着某种可以量,正如另一巨石文明的埃及金字塔拥有神力一样,古代人正是用某种特殊方法感觉出雷线的存在,并在雷线所在位置以巨石设标志,而且,在近代科学思想未侵入之前,沿雷线分布的国家或地区岂不也仍于无意识之中遵守其法则,并建造教会或圣井吗? 也许像巨大石柱群这种既巨大又精巧的遗迹,真是作为可以源站来使用的也说不定? 为了全面判别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巨石遗址的文化信息,沿瓦特金斯指出的雷线,我们采访了另一处着名的巨石遗址。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的摩比尔昂,有一座名为卡尔纳克的村庄,村庄的田野上耸立着一排排巨大的石头,犹如行进在田间的一队队威武的士兵,这一巨石长阵就是欧洲巨石遗址中蔚为奇观的代表性遗址之——卡尔纳克巨石群。 卡尔纳克巨石群每块立足高约1-6米,共分数列,长度近4 公里,总数近3000块,分为麦克、克乐马利沃和克尔勒斯康3 个群落。此外,在麦克石群和克尔勒斯康石群的附近,还有两处圆形的名列,上述石群小最高的石块达7 米,如同阵中挺立的高大旗手,整个巨石阵排列整齐有序,显然事先经过周密的布局配置,巨石长阵中石头均为天然石,未加雕琢。 这是一群什么性质的巨石阵?至今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黎巴嫩巴尔别克小村,又发现了有一个原始部落的神殿遗址,神殿外围城墙是用3 块巨石砌成,估计都超过1000吨,另外,还有一块被称为“南方巨石”的巨石,长度达20.8 米,宽、高各超过4 米,重量在1200吨以上,仅这一块石头,就可造3幢5层高、宽6米、深12米的高楼,并且墙厚可达30厘米! 一块块巨石,无疑是一个个问号,它们历经沧桑,执着地矗立于这个古老星球上的各个角落,也矗立于人类渴望被知识浇造的心灵荒原,它长久地吸引人们的不仅有令人惊叹的原始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它们都不容分辩地超越了历史,向人类的所有思维可以力发出了无声而持久的挑战。 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上一直埋藏着3 个异乎寻常的谜,第一个谜面是勒在地面上的奇特的轨迹,这些被当地人称为大车印的轨迹凹槽深度达72厘米。说它是车轨吧,但它又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印。对这些奇特的轨迹的猜想大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轨迹的凹槽越过了高山与峡谷并始终保持非常紧凑的曲线。从古到今,产生过关于轨迹的20余种猜想,无一可以站住脚。 马耳他岛的轨迹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潜水员还可以发现。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马耳他岛大幅度下沉过? 另一个奇特的大胆设想是这样的:我们人类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过车辙,月球车也曾在月亮表面四处行走;马耳他岛地面为风化的石灰岩,它最初在潮湿的时候是非常松软的,也许就在这期间某种不明飞行物光顾过,并以一种我们还不熟悉的方式“滚” 过马耳他岛的地面? 法力无边、不可妄动的“圣物” 我们和人类的先民受着同样的诱惑,特别是面对浩瀚的夜空,点缀在圆拱形天空中成千上万颗闪亮的星星一直显得神秘莫测,无语的苍穹以其宏伟壮丽的闪烁群星点燃了人类的想象力,不过,对于先民来讲,天上居住着诸神的想法并不只是一种模糊的猜测,而是一种真实的思想。这些神明是宇宙中的智者,因此他们有时离开天上,降临地球,指导尚未开化的人类,甚至这想法在今天一部分人眼中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不是吗?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有一块相当于好几间房子那么大的岩石,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印第安人纷纷聚集在巨石周围,点起簧火,虔诚地礼拜这块石头……巨石不久就慢慢地发出了一阵阵迷人的乐声,那乐声时而委婉悠扬,似一首优美抒情的小夜曲,时而又哀怨低回,好比一首低沉的悲歌…… 更令人神秘莫测的是,在这些发声石头周围散步,就会发现磁场会失灵,人们不辨方向,好比飞机、轮船在百慕大三角区遇到的情形一样,也许这二者真有什么奇特的联系吧?但我们还不可以忘记对事情本身发问: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什么要对这块巨石那样顶礼膜拜?这块巨石为什么会发出那样动听的乐声呢?这块巨石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本世纪30年代,美国人在哥斯达黎加的马尔苏尔小镇上发现了大批巨形石球,巨大的石球甚至被当做装饰摆在小镇居民的家门口。这些巨型石球有什么用?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些巨型石球?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这些简单的问题。于是,仍旧只有猜测:这些石球也许代表着天上不同的星球之间的相对位置?这些石球也可可以是外星人放在这里的? 不过,在北纬30度附近,比如埃及的卡尔加、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州,都大量存在着这种巨型石球,这也就见怪不惊了。 相对于这些可以随意搬动的石头,在墨西哥夸特林昌村的一条河里发现的一座石雕像,却仿佛是一个法力无边、不可妄动的“圣物”。 这尊巨型石雕高7.5米,直径达4 米,总重达167000公斤,上面镌刻了“不可以随意搬动,否则暴雨无情”的字样。 1946年,墨西哥政府不顾当地村民的百般劝阻,强行将石雕搬运至首都,令人万分惊讶的是,雕像刚刚安置完毕,暴雨倾盆直下,全国城乡到处闹水灾,只有一个村的村民在刚把石雕运走时就组织筑堤修路,作了防洪抗涝的一切准备,因而才得以安然无恙。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流传已久的“巴别”通天塔吧。“巴别”通天塔最早在巴比伦人中被称为“埃特曼南基”,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它建成后矗立于巴比伦城,昔日曾与“空中花园”齐名,一直被当做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城都鼎盛时代的标志。但是,为什么要建造通天塔呢?通天塔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是奴隶制国君主的陵墓?还是古代的天文观测台?抑或真是供诸神“下凡的”踏脚处? 关于建造通天塔的传说和记载纷繁复杂,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无疑是人类初期文明的标志之一。它也像其他许多众说纷坛的巨石文明一样,给我们这个自以为是的现代文明带来了同样巨大的疑问和对自身的怀疑。 石头死了,因为这些历经地球历史长河的无情冰冷的见证物,没法儿告诉我们曾发生过什么,哪个搬动了它们,从什么地方搬来的,使用什么工具打磨? 巨石文明是地球历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正是横亘于我们现代人心目中的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峰,它的建造者也许没意识到这个令后世头痛的大问题。他可可以只是随手拿过几块石头,不经意垒起了一些建筑物,但也许是专心经营,把一切谜底都转换成了石头。 我们可以给无数的巨石遗址建造者列出一道公式:规划十算术十几何十预制建筑构件十硬钢工具十金属钳十载重运输二一项了不起的技术。但这项了不起的技术显然是不随便传人的,要不我们也可以轻易仿造出金字塔、通天塔、巨大石柱群。但我们显然不可以妄想去与古代先民比赛,我们已经输了,因为我们还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类分别建造了那么多远古巨石建筑,他们生活的时代到底是什么模样? 流传在北纬30度的洪水传说世界各地民族流传着许多关于洪水的传说,特别是在沿北纬30度一线的民族,几乎都在各自先民的记忆里保存着有关洪水的详尽的历史。 苏美尔人的洪水传说在古代中亚地面,是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就是苏美尔文明的发祥地,在苏美尔这个谜一般的文明国度中,有一位叫吉尔格梅施的君王,他一生致力于追求永生,考古学家在发掘出的几块泥板上,读到了用楔形文字记载的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和传说,并因此穿越时空与古代这位君王相识。这些泥板,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现代伊拉克的河汉地区曾大量出上,总数有好几千。 这是一个保藏在泥板上的已经消失了的文化,泥板提醒我们,即使在那么遥远的古代,人类还是设法保存了古老的记忆。 “我将向世人宣告,吉尔格梅施君王通晓世间一切事务,他的足迹遍及地球上每一角落,睿智的君王探问人间种种幽秘,看透人世种种风情,现在,让我们静听他讲述一则发生在远古大洪水来临前夕的故事。” 在我们所查找的有关苏美尔历史的典籍中,也记载着早在吉尔格梅施之前,乌纳皮施汀君王完整地讲述了在他执政期间一场大洪水的故事,他是因为贤明受到上苍恩赐永生。洪水来临前,乌纳皮施汀君王设法保存了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种子。 乌纳皮施汀向吉尔格梅施交待:很久以前,有四位神抵共同统治着我们这个地球,他们是苍天之神阿效、大护法恩里尔、战争及性爱女神伊施越儿、水神艾亚。 “在那个时代,地球上人烟十分稠密,人类不断繁衍,整个世界充满噪音,野牛吼叫不已,吼得天神不可以成眠。大护法恩里尔听到人间的喧嚣,便对座上诸神言道:人类的吵闹实在刺耳,吼得我们从此彻夜难眠,于是众神一致决定消灭人类。” 水神艾亚怜悯马纳皮施汀王,忙跑来报信,叫他赶紧造一只船。 “拆掉你的房子,制造一艘船,抛弃所有的财物赶快逃命!世俗的财货有什么用? 拯救灵魂才是紧要……听着,逃命的船必须按一定的尺寸,以均衡相称的比例建造,要将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种子贮存船中……“ 乌纳皮施汀赶紧动手造船,随即登上船准备逃命,他把牛马和其他牲畜及各行各业的工匠带到船上。洪水终于来了,是在一个黎明前,天际突然涌现出一堆乌云,风暴之神阿达德纵马驰骋,大显神威,只听得铁骑过处传出阵阵惊雷;白昼随即变为黑夜,大地如同一只敲碎的杯子,地上一团黑雾昏昏暗暗,直涌上空…… 第一天,风暴席卷整个大地,四处引发山洪,天地一片漆黑,连众神也胆战心惊,纷纷避祸在天神阿奴居住的小天宫。爱神伊施越儿有些后悔了,扯起尖噪子大叫:这些都是我的子民啊!难道我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像一群鱼儿一样葬身海底吗?

阅读全文

与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