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创建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② 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
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公社成立后,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革命首创精神,创造了巨大的业绩. 5月21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中,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巴黎公社的历史功勋永载史册,光耀万丈. 巴黎公社是用革命的动力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后建立起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结果虽然失败了,它的精神和气概永远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斗争,正如马克思所预言: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③ 巴黎公社的介绍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19世纪中叶,法兰西第二帝国经济不断恶化,对外关系接连受挫,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法皇路易·波拿巴的专制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为摆脱困境,转移国内人民视线,法国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进程却与波拿巴的愿望完全相背,法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9月2日波拿巴在色当被困投降。消息传到巴黎,市民群情激愤,9月4日爆发了人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这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战争性质发生了变化,法国成了防御侵略战争的一方。但“国防政府”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爱国激情视如洪水猛兽,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与敌屈辱求和,妄图把巴黎交给敌人,利用敌人之手镇压人民革命,使普军得以长驱直入,包围巴黎,占领了法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10月31日,17万法军向普鲁士投降,引起了巴黎人民的极大愤慨,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起义虽再次被镇压下去,但两次起义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受到了实战锻炼,明确了只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才能维护民族独立。为此,巴黎无产阶级在同政府卖国政策的斗争中,利用政府建立国民自卫队的法令,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装力量。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工人冲破政府限制,仅三个星期就组成了194个工人营队,并推举一批革命者当了工人营的营长,成立了士兵代表机构“内务委员会”,获得了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1871年2月,巴黎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选举了总司令和20名委员,草拟了章程,为武装起义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备。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2月17日,奥尔良党人首领梯也尔上台。由于与普鲁士达成妥协消除了后顾之忧,法国资产阶级便集中全力来对付国内无产阶级特别是巴黎的工人武装,以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准备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当时,巴黎的国民自卫军有417门大炮,分别集中在蒙马特尔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枪声惊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抢的消息迅速传开。该区的国民自卫军战士立即集合起来,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内的人民群众也随同一起拥上蒙马特尔高地。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与人民群众联合行动,逮捕了反动军官、警察和宪兵。偷袭棱蒙高地的政府军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赶到的国民自卫军击溃。
政府军的偷袭失败了。这时,已在巴黎各地特别是工人区爆发的武装起义迅速展开。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布置岗哨,派出巡逻队,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员会采取紧急措施领导武装起义,占领了部分地区。中午以后,国民自卫军开始越出本区,向巴黎市中心挺进,起义由防御转入进攻。15时,国民自卫军根据中央委员会的进攻命令,展开巷战,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21时,控制了万多姆广场,政府军和宪兵闻风丧胆,落荒而逃。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至此,中央委员会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装起义推翻了梯也尔政权,取得了伟大成功。3月2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大批工人、社会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参加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了。
梯也尔跑到凡尔赛后,手下仅剩1万多残兵败将。为向巴黎无产阶级反扑,他一方面纠集反动军队的散兵游勇,另一方面请求俾斯麦释放战俘,重新拼凑和整顿了军队。此时,巴黎仍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东面和北面普军15万大军压境,西面和南面凡尔赛军队伺机反扑,形势对公社极为不利。
而公社却麻痹大意,疏于防范。4月2日清晨,凡尔赛军炮轰巴黎,向巴黎城西的讷伊桥发起进攻。公社2000名战士与1万多名敌军激战数小时后,放弃了讷伊桥等阵地。凡尔赛的炮声震醒了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当即决定进攻凡尔赛。4月3日晨,公社匆忙调集4万人,分3路向凡尔赛进军。中路1万余人从东面进攻,击退敌宪兵队后遭强大敌军阻击后撤;左翼6000多人从东南方向进军,初战获胜,进抵距凡尔赛5公里处因弹药和援兵不济而被迫后撤,不幸陷入敌重兵包围,指挥员杜瓦尔被俘就义;右翼1万余人经讷伊桥沿大道出击,占领吕埃伊后与北部部队会合,因故大量增兵后被迫后撤。这次出击,由于公社领导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对大规模军事行动缺乏准备,致使出击部队没有统一领导、各行其事,导致了失败。凡尔赛遭公社沉重打击也被迫改变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
4月6日,梯也尔将军队整编为2个军,加上普军后来释放的5万名战俘,约11万人。凡尔赛军与东面和北面的普军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公社方面军事工作进展不大,仅有1.6万作战部队和4.5万预备部队。虽然公社拥有1200门大炮,但由于组织不善,能够配置使用的只有200门,且缺少熟练炮手。但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公社战士在忠诚坚定、智勇兼备的军事将领指挥下,与敌浴血奋战。4月7日,凡尔赛军队依仗优势炮火攻占了讷伊桥和附近据点。巴黎城防司令东布罗夫斯基率领西线5000名装备很差的部队,同9倍于己的敌人激战。17日,250名公社战士在贝康城堡抗击5000名敌军进攻达6个小时。21日,在讷伊方向坚守的公社战士日夜作战,与敌展开肉搏,击退了强渡塞纳河之敌。在南线,凡尔赛军为夺取伊西和旺夫炮台,不惜用数百门重炮轰击炮台,公社战士为守卫炮台顽强战斗。到4月底,公社守住了巴黎西线和南线,给凡尔赛军以大量消耗。5月初,公社调整了巴黎防御部署,东布罗夫斯基指挥第一军在西线抗击敌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队的猛攻,公社战士充分利用5辆装甲车和塞纳河上的10艘炮艇与敌厮杀,不仅以少量兵力顶住了敌军主力的进攻,而且支援了南线作战。在南线,敌进攻的主要目标仍是伊西和旺夫炮台。5月3日夜,防守木兰—萨克多面堡的第五十五营军官叛变,敌突然占领了南线这个主要据点,数百名公社战士阵亡或被俘。接着凡尔赛军发起全线总攻,8日伊西炮台失守。公社虽在此时加强了军事指挥,但大局已难挽回。13日旺夫炮台被攻克。在西线,8000名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的公社战士与8万名装备精良的敌人作战,有时还主动出击。但从5月17日起,凡尔赛军集中重炮开始猛轰巴黎,并集中了13万人准备进攻巴黎。
5月21日下午,凡尔赛军从对克卢门进入巴黎,一场震撼世界的流血大巷战开始了。为保卫公社政权,巴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22日拂晓,敌12个师约10万人进占了巴黎大部分市区。25日,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在塞纳河左岸,公社战士与敌进行白刃战,直到被敌包围,才撤过塞纳河。在市中心,妇女、儿童与公社战士并肩作战,抗击敌人的轮番进攻。27日,敌军开始围攻最后两个工人区,在拉雪兹神甫墓地200名公社战士与5000名凡尔赛士兵展开肉搏,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堵墙永为世界无产阶级纪念的“公社社员墙”。28日16时,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被攻克。英雄的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在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后,被凡尔赛军血腥镇压下去了。
据统计,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总演习,为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公社战士高昂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起来进行斗争。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法国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尚不具备。另外,公社也未能把革命发展到法国各地,取得外省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形成强大的工农联盟。还有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思想的指导。主观上,由于法国无产阶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在军事斗争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一是错误地始终采取防御政策,没有利用多种机会去消灭凡尔赛反革命力量。尤其是在进军凡尔赛的问题上,没有在起义胜利后乘胜进攻凡尔赛,消灭梯也尔的有生力量,而是忙于组织选举,贻误了战机,给敌以喘息之机,得以卷土重来。在4月份战斗日趋激烈的时候,巴黎前线指挥员得到的命令只是“防御”,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适时发起进攻,只是消极地等待强敌进攻,这等于等待失败:二是军事准备不足,敌情不明,造成军事部署和指挥失误。起义胜利后,巴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公社对凡尔赛的反扑缺乏警惕和军事准备,4月2日炮击巴黎的炮声响了,公社的人们还认为是节日礼炮。4月3日在未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又仓促决定出击凡尔赛,结果进军失败,使公社遭受很大损失;三是军事组织混乱,纪律松弛。起义成功后,公社拥有6万多人的部队,20万枝枪,1200门大炮,5个炮台和一个工事坚固的环形要塞地带,足够使用几年的弹药及法兰西银行数十亿法郎的资金,完全可以组织强大的出击和长期防御。但公社未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部队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统一领导,任意行动和自由来去的现象时有发生。
战斗中公社战士缺少足够武器,可在仓库里却放着28万枝步枪。公社在选拔军事领导人上也存在失误。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功绩不可磨灭。这些经验教训更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
④ 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为什么
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 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 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 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 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 政大权。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 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 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 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 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 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巴黎公社 以革命首创精神制定了一系列革命措 施,反映出其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 说明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 产阶级政权。
⑤ 巴黎公社是革命政党吗
不是。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极大的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
⑥ 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巴黎公社起义 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在巴黎存在72天(3.18—5.28)的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法国社会内部存在深刻的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组织性和觉悟大大提高、普法战争引起国内总局势恶化,是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和巴黎公社诞生的条件。拿破仑三世为首的统治集团摇摇欲坠,无力组织对普鲁土军队的抵抗,使国家处于民族危亡的边缘。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第二帝国崩溃了,法国再次成为共和国。但是,资产阶级新政府却走上了卖国、向兵临巴黎城下的普鲁士军队投降的道路。1871年2月26日,大资产阶级的走卒梯也尔政府签订了对法国极为苛刻的和约。 针对资产阶级的反人民的,投降的政策,充满爱国情绪的巴黎劳动群众提出了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法兰西民族希望的要求。根据劳动群众的要求(组织巴黎防御),在国民近卫军中央委员会指挥下,成立了国民近卫军共和联盟。被这些行动吓破了胆的反动政府企图解除国民近卫军的武装。然而,被派往国民近卫军工人营驻地蒙马特勒、伯勒维尔和莱巴蒂尼奥勒等地的政府军队却转到了起义者一边。梯也尔政府及部分军队逃往凡尔赛。3月18日晚,巴黎无产阶级同国民近卫军一起占领了政府机关。1871年3月18日的革命几乎是不流血的(这一天的伤亡人数不超过30人)。巴黎工人阶级欲完成革命,既要解决从普鲁土的占领下解放法国这个全民族任务,又要解决从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工人这个社会任务。国民近卫军中央委员会宣布自己是选出巴黎公社委员会(巴黎公社)之前革命政权的临时机构,并向所有城市和国家机关委任了自己的代表(委员)。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4月19日通过的宣言《告法国人民书》是公社的主要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消灭军国主义、剥削制度和各种特权的问题。巴黎公社的其它文献表达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以及必须建立真正的民族联盟的思想。 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许多着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瓦尔兰、迪瓦尔、若阿纳尔、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员。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和活动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公社存在的短暂时期内所采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备军,代之以武装的人民,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取消了牧师的薪俸,使国民教育摆脱宗教影响。为了消灭失业现象,公社于4月16日颁布了关于恢复被业主遗弃的作坊的生产并将其转交给工人合作团体的法令,组织了生产子弹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并规定其薪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公社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旨在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会性,也具有国际意义。但是,在巴黎开始的革命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里昂、圣艾蒂安,图卢兹、纳博讷、马赛、波尔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尔赛政府军队摧毁了。在主要是小佃农户和无地雇农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个地区以及其它农业地区,农民的革命发动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并于1871年4月被镇压。在法国的中心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国家政权:以公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权和以凡尔赛反革命政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权。反革命利用公社的防御策略,加强和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公社也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但缺乏军事建设、制订计划和作战方面的经验。作为政权机关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组成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党派的联盟。这导致了对纲领和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公社领导的持久的辩论贻误了对反革命采取坚决行动,导致了主动权的丧失。国民近卫军是巴黎公社武装力量的基础。为了加强巴黎防御,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大扩充了近卫军部队。其数量从3月份的6万人增加到5月份的9万人(野战部队)。国民近卫军的补充起初是按自愿原则进行的。后来规定凡19到40岁的劳动者必须学习军事,实行地域(按区)补充原则,指挥员通过选举产生,同时也使用转到公社一边并在委员们监督之下工作的军事专家。在对资产阶级作战中,国民近卫军依托巴黎几个地区的防御工事(堡垒、要塞壁障)和在起义中构筑的街垒。公社社员注意发挥火炮的巨大作用。组织了军队供给勤务和卫生工作。公社的军事组织具有国际性。在公社社员行列里同法兰西人并肩战斗的还有波兰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意大利人等。参加巴黎街垒战斗的俄国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马诺夫斯卡娅)、科尔温—克鲁科夫斯卡娅(扎克拉尔)、拉夫罗夫,萨任、波塔片科等。用马克思的话说,巴黎公社奠定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后来全世界的革命者又发展了这些原理。梯也尔政府利用公社社员尚在踌躇之机,于5月中旬调动10万大军扑向巴黎。这支军队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鲁士统帅部为了加强反革命力量而释放的法国战俘(6万人)。当时,公社的国民近卫军不到5万人。国民近卫军被改编为两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由东布罗夫斯基指挥,负责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团军由弗鲁布莱夫斯基指挥,负责保卫城市南部。5月份,连续进行激战。巴黎的劳动者死守阵地。但是,组织得更好、数量上占优势并得到普鲁土积极支持的梯也尔军队取得了胜利。反革命的残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尔的土兵在巴黎街头杀死了3万名公社社员,3.6万多人被交付法庭审判。列宁评价说:无产阶级“贬低了国内战争中纯军事行动的意义,没有向凡尔赛坚决进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彻底的胜利,而是行动迟缓,使凡尔赛政府有时间纠集黑暗势力来准备五月的流血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卷,第454页)。公社对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组织性不强,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潮(尤其是蒲鲁东主义和新雅各宾主义)的消极影响,没有统一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普鲁士军队和凡尔赛军队的封锁使巴黎断绝了同其它地区的联系。尽管有种种错误,巴黎公社还是十九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伟大的成就。 列宁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历史功绩,指出公社的活动提供了建立新型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范例(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卷,第405—406页)。巴黎公社教导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同上,第13卷,第455页)。公社唤起了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希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自己的着作中深刻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对制订无产阶级军事组织的原则和解决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问题起了很大作用。列宁写道:“在当前的运动中,我们大家都依靠公社。”(同上,第8卷,第181页)俄国无产阶级注意到了巴黎公社的教训,特别注意到必须武装捍卫革命成果,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实行进攻策略,在同革命的敌人斗争中必须坚决果断。
⑦ 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是怎么一回事
巴黎公社是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也是世界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又是资本主义由自由发展时期转变到帝国主义垄断时期的历史转折点。
马克思对巴黎工人的“冲天壮举”予以高度评价,曾通过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给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并总结了公社的经验。指出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的这一革命原则是永存的,也被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