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教在哪些国家盛行
佛教分布以汉传(大乘为主)、南传(小乘为主)、藏传(大乘为主)。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现在,传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朝鲜、韩国、日本、西藏、蒙古、尼泊尔等的佛教,是大乘佛教;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则是小乘佛教。如果以地理来区分佛教,则可用‘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来代替大乘与小乘的称呼。
虽然隋唐以后,我国的汉藏佛教信仰圈,都盛行大乘教法。但是云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由于受到南方佛教的影响,迄今仍然信仰小乘教法。
西洋的佛教,最先是在德国。目前,法国、英国、比利时、奥国、苏联、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等都已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但从发展上看,则以德国及美国的佛教最有前途,特别是在美国,南传的、北传的、西藏的佛教都已有了活动,但从欧美两洲佛教文化的内容而言,南传的佛教确已占着优势,那是由于自公元一五○五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间,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及英国占领了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僧侣,竟也因此找到了通往西方传教的桥梁;大乘佛教对于欧美的贡献,多是日本人的功绩。
❷ 欧洲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哪一个
1788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成立后,殖民当局鼓励对印度巴利语和梵语的研究。英国传教士克拉夫于1824年发表的《巴利语语法和语言》为其滥觞。随着法国东方学家鲍诺夫与拉森发表了《巴利语论集》
欧美佛教
(1826),英国传教士斯宾塞发表了《东方僧门》(1850)和从僧伽罗文译出《现代佛教手册》(1853),这些着作引起了西方学者最初对佛教的兴趣。1833年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格森在尼泊尔收集了大量梵文贝叶经文献,分赠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鲍诺夫根据霍格森提供的资料整理出版了《鳊佛教史导论》(1845),在鲍诺夫门下的马克斯·缪勒受英国皇家学会的委托,编译出版了《东方圣书》49册,其中包括不少佛教大、小乘的经典。英国佛学家李斯·戴维斯夫妇,在1881年建立了巴利圣典协会,马浩瀚的巴利语三藏和注疏用罗马字刊出,并把其中一部分译成英语,这为欧洲的佛学研究打开了大门。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曾3次到中国新疆和中亚“考察”,掠夺了敦煌千佛洞所藏大批梵文、龟兹文、于阗文、回鹘文和粟特文的佛教经典,这些文献在西谝有出后,震动了欧洲的学术界,引起了对佛教考古学、佛教语言学和文献学的举。由于对佛教文学和考古的研究也推动了佛教信仰的宣伟。亚诺尔特所写的《亚洲之光》(1879)和卡洛斯所着的《佛陀的福音》(1897),用优美通俗易懂的散文和诗歌描绘了佛陀的生平和思想,深受一些群众的欢迎。
佛教传播
20世纪初,英国始有佛教徒,第一个比丘是贝纳特(法名阿难陀弥勒)。他于1898年去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研究佛法,在缅成立了国际佛教会;1908年率布道团去英国传教,但遭到了失败。1906年杰克逊、埃仑等人在伦敦首先组织了英国佛教协会,公推李斯·戴维斯为会长。两年后,改名为大不列颠和
欧美佛教
爱尔兰佛教会,并在利物浦、伯明罕、曼彻斯特、牛津、剑桥和布莱登等地建立分会,出版《佛教评论》。参加这个会的主要是一些对佛学有举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白人信徒。这个会由于创建人相继逝世,不久即衰落。1924年法官洪飞斯在英国灵智学会中建立佛教中心,出版《英国佛教》;1926年又从灵智学会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伦敦佛教会,并在丹佛、爱丁堡等地建立分支,把《英国佛教》改名为《中道》。这个会提倡大、小乘并行,参加的人数较多,迄今还有重要的影响。1926年锡兰的达摩波罗去伦敦传播佛法,创立了摩诃菩提会伦敦分会。这个组织主要宣传南传上座部的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佛教一度衰落,战后即又复苏,除原有的大小乘佛教继续发展外,还引入了藏传佛教的很多派别。如空仁波且建立的桑耶林西藏中心,土登益希和索巴仁波且主持的曼殊室利研究所等。近年来,英国佛教徒人数有较大的增长,1970年联合王国有佛教徒约3万人,1975年骤增至8万多人,1980年又增至12万人以上。1970~1978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1.3%,其中藏传佛教信徒约占50%,上座位中佛教徒约占25%,大乘禅宗佛教徒约占25%。出现了12个要佛教中心和45个教团组织。
❸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是什么呢
宗教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地区生活的人类,在其文化的发展的演化中,产生了不同的宗教类型,有的宗教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消失了,而有的宗教却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壮大,让更多的人信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佛教起源于现今尼泊尔进内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距今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500年,佛教自起源之后主要向东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南北两个方向。佛教往北传播称为“北传佛教”,主要传播到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佛教往南传播称为“南传佛教”,主要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家。目前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作为佛教起源地的印度,目前主要信仰的已经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了。
❹ 佛教在法国的发展
在西方世界中,法国是首先以系统化的方法来研究佛学的国家。在一八二六年以前, 巴利文鲜有人知,直到法国的布诺夫( Eugene Burnouf, 一八○一至一八五二)与德国的拉森合写了一本《论巴利语文》( Essai sur le Pali ), 西方人士才开始兴起研究巴利文的浪潮。其次,布诺夫着手研读荷吉森赠给他的一百七十六卷梵文经典, 于一八八四年出版《印度佛教史导论》( L‘ Introction al‘ Historie Buddhism Indien, 一八八四),此书对佛传及佛教义理有独到见解,且对《般若经》、《楞严经》、《华严经》、《金光明经》、《法华经》等大乘经典的内容作提要分析,是一部划时代的大书。这种主要依据梵文佛典,并参考汉文与藏文的版本,采取分析抉择的方式,为西人研究佛学开创一条新路。后来他在巴黎组织法亚协会,并将《妙法莲华经》由梵文译成法文。由于他开研究佛学风气之先,故又有“欧洲佛学研究之父”的美名。
布诺夫逝世后,研究梵文原典的翻译工作仍继续进行,在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列维( Sylvain Levi, 一八六三至一九三五), 曾游历印度、日本、俄国、巴勒斯坦、美国、中南半岛、中国、朝鲜等国家,曾任法兰西学院、俄国圣彼德堡、印度三提尼肯坦大学教授,回到法国后,出任法亚协会副总裁,日法会馆馆长等职。一八九八年,在尼泊尔搜集一批梵、藏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有安慧的《唯识三十颂释》、无着的《庄严经论》等,列维将其校勘翻译成法文后出版。他的许多着作打开了佛教哲学与历史研究的新天地,也引起人们对藏文佛典的注重。
列维的欧洲学生中, 以比利时人蒲仙(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 )的成就最为卓着,他将世亲的《俱舍论》译成法文,并依据汉、梵、巴等资料,详加注释,是一本独步当代的大作,内容不仅包括说一切有部,也包括一般的佛教哲学,几乎可以视为佛教网络全书。其根据汉译本《成唯识论》的法译本,也以梵、藏有关资料作为注释。蒲仙在译介北传佛教方面贡献至钜。
继蒲仙之后,以拉莫特( Etienne Lamotte)最为优秀。他将《大智度论》及《摄大乘论》翻译为法文,包含丰富的注脚,受到时人之好评。 戴密维( Paul Demi‘eville )曾任中国厦门大学教授、 日本法日研究所所长,并主编荷兰出版的汉学杂志《通报》。他注重汉藏佛学的研究,对当代学界影响很大。
太虚大师弘法之影响
佛教在法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始于太虚大师的巡回说法。他于一九二八年启程赴英、法、德、荷、比、美等国弘化,于一九二八年九月到法国马赛、巴黎,主持多场佛学讲座,备受法国学者及知名人士热烈欢迎,并共同发起筹建“世界佛学院”,法国政府还决定捐地作为院址以示支持,当时也曾有法国佛教徒马格尔李维与太虚大师商议成立“巴黎佛教会”,可惜这些组织都在大师离去之后,没有继续发展。一九二九年,在太虚大师的促成下,罗丝贝莉( Constant Lounsbery )女士成立“法国佛教友谊会”,后改名为“巴黎佛教协会”,于一九三九年出版《佛教思想双月刊》,并定期举办佛教活动、佛教艺术展览等。这个组织与当时英国的佛教团体成员多出身于中产阶级不同,其领导人都来自上层显贵,如索尔波那等,可惜该会于一九六九年时停止活动。
越南佛教徒移居法国
由于法国曾将越南、高棉、寮国纳为殖民地,所以一九四五年越南战争爆发后,越南人民开始移居法国,在巴黎建立“法国佛教联盟”,遗憾的是他们主要仍在本国人民的圈子中发展,因此对法国佛教影响不大,但现在也有一些越南佛教团体开始发展,如设在巴黎近郊的国际佛教文化中心“灵山寺”,一九八八年时,该寺又在离里莫四十公里的项贡市购地二十八公顷,建立佛法市,计划培养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籍法师,以便将来在法国,甚至在西方各国弘法。
日本禅宗、日莲宗传入
一九七○年之后,日本禅师将禅的修行引入法国,促使许多禅寺纷纷建立。首要者为位于巴黎的国际禅学会。此外位于罗尔河和谢河的大溪禅寺与在亚德斯市的禅修中心,两者都是日僧 Deshimaru Taisen 法师建立,现已捐给法国人。日莲宗在法国有两个中心,一是在巴黎近郊的梭区,一是它们的欧洲中心,位于崔慈市。信徒有五百组以上,每组约十二至十五人,他们定期聚在一起打坐修行,讨论佛法。
藏传佛教重集体修行
藏传佛教约在本世纪七○年代传入,藏传修行中心的生活是一种集体修行的寺院生活,有的办佛学课程,分三年、三个月及三天多种,由喇嘛来带领大众打坐修行,其中有三间较大的团体:一、Dhagpo Kagyu Ling,成立于一九七七年, 位于威赛河的圣里昂省;二、Kagyu Ling,成立于一九七四年,位于布诺市的巴勒虚古堡,另为男、女众各设一修持中心,并设立翻译中心。三、Karma Ling,位于阿威亚省,创立于一九八○年,由法国喇嘛丹尼斯邓突负责,以融和传统佛教与西方宗教为其特色,定期举办以宗教、佛教、现代主义为主题的辩论会,吸收许多知识份子参加。 法国佛教协会之成立 法国佛教协会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八日,下设六个委员会:一、宗教对话委员会,积极参与大型的公众辩论会;二、佛教性与现代性委员会,其下所属之伦理小组委员会曾发表关于堕胎、人工授孕、安乐死与遗传学等社会问题的意见,引起社会大众,乃至天主教会的兴趣;三、资讯传播委员会,提供佛教讯息给各传播媒体;四、社会活动委员会,其下设有监狱布教小组委员会、宗教教育小组委员会、联系人道组织之小组委员会,数年前监狱布教委员会已经得到司法部同意在监狱或感化院布教;五、法律诉讼事项委员会,保障佛教的权益;六、国际关系委员会,负责与不同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考察团、欧洲议会等保持良好关系。
佛光人西来弘法度众
一九八九年,越南静心禅寺落成,翌年,住持明礼法师邀请佛光山慈容法师前往主持开光。当地侨民求法若渴,一再邀请星云在巴黎建寺弘法。一九九一年四月,慈庄法师与依晟法师在巴黎郊区梵得乐镇( Verdelot )寻得一座建于十四世纪的法国古迹卢瓦雷诺古堡( Chateau Launoy Renault )作为道场,是为佛光山在欧洲的第一座寺院,由慈庄法师担任第一任住持。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星云到巴黎古堡为巴黎佛光协会主持成立大会,随即在古堡举行孝亲报恩盂兰盆法会及观音法会,许多人因深受感动而自愿申请加入佛光会,并要求皈依成为信徒。后为便利大众礼佛,在巴黎第十三区设立临时办事处,弘法活动以家庭普照、干部训练及佛学讲座为主。随着信徒日益增加,空间不敷使用,第二任住持依照法师在佛光会前后任会长江基民、詹行琨等多位居士协助下,于一九九三年迁址于九十四区史达林大道旁的一座仓库,正式展开弘法工作,大家同心协力,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竟然举办了不下三十场法会,而佛光会也举办了多项文化、教育、慈善、联谊等活动。一九九五年八月,获市政府核准修建,目前除例行法会之外,还办有佛学研读班、儿童班、医学讲座、文 化艺术展览等活动。此外,慈庄法师、依照法师等人更远赴瑞士、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辅导成立佛光协会。
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二日,巴黎佛光协会暨巴黎佛光山在樊尚森林举办的浴佛法会,人潮不断,盛况空前,法国菲加报纸、第二国家电视台及第三电视台特作现场采访。同年八月,国际佛光会在巴黎国际会议厅举行第五届世界会员代表大会,美国克林顿总统、戈尔副总统均致电祝贺,法国国会议员高乐加雅马库士先生、美国加州参议员马丁尼兹女士、法国佛教协会会长杰克马丁居士等贵宾,皆莅临观礼。凡此都说明了佛光人在法国短短数年内弘法度众的成绩已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
❺ 法国有没有佛教寺院
现在佛法传四海,美国都有万佛城了,法国应该有的。
❻ 法国有哪些宗教及其法语名称
法国是一个拥有穆斯林信徒、犹太教徒和佛教徒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1) 天主教(le catholicisme)依然是大多数法国人的信仰,65% 的法国人声称信奉天主教
2) 伊斯兰教(l’islam)是法国的第二大宗教,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据估算,在法国有500万人其来源国为穆斯林国家,占法国总人口的6%
3) 信奉耶稣教(le protestantisme)的占法国总人口的2%,即120万人,其中350,000人是福音派和五旬节派的信徒
4) 旧基督教派(chrétientés historiques)的人数约在750,000人左右:东正教派、美国教廷派以及各种东方教派
5) 信奉犹太教(le juda�0�7sme)的约有600,000人,大部分人都是地中海沿岸犹太裔
6) 笃信佛教(le bouddhisme)的约400,000人
7) 非典型性宗教活动(les mouvements religieux atypiques)也有一定的活力,如耶和华证人会声称有140,000人
主要的宗教都有代表性机构,它们是政府的正式对话者。
* 代表天主教的有法国主教团(L’Eglise catholique),成立于1966年。
* 法国的耶稣教联合会(a Fédération protestante de France,简称FPF)是耶稣教徒的代表,成立于1905年。
* 犹太教的组织为法国犹太机构代表会议(Le Conseil représentatif des institutions juives de France,简称CRIF),与1808年12月11日成立的犹太长老会相似,自1944年以来,该组织是犹太人社团的政治和世俗代表机构。
* 东正教的组织为法国东正教主教会议(Assemblée des évêques orthodoxes de France),成立于1997年。
* 穆斯林教徒组织为伊斯兰教法国委员会(Le Conseil fran�0�4ais culte musulman,简称CFCM)),成立于2003年。
* 佛教徒的组织为法国佛教联盟(Union bouddhiste de France),成立于1986年。
❼ 法国佛教协会在哪里
请在网络搜索里输入 巴黎佛光山
http://www.ibps.fr/chinois/ch_index.htm
目前尚在筹建中的巴黎道场(后改名为巴黎佛光山)计千余坪方米,办事处前有一八三号公车,后有七号线地铁,为一闹中取静、交通便利的地点。自一九八五年后,中南半岛等国相继沦陷,越、寮、棉三国的侨民,获法国政府庇护,得以在法国定居,其生活虽安定,心灵却无寄托。
一九八九年,法国越南净心禅寺落成后,大师应住持明礼法师之邀,远从台湾至法国主持佛像开光,一批求法若渴的侨民,于是一再请求大师在巴黎创建道场。在大师慈善允诺之下,一九九一年四月,巴黎道场的首任住持慈庄法师、住众依晟法师搭机往法,筹设购地、建寺事宜。
在林润居士及黄玉珊居士等人的协助下,寻得梵得乐镇(Verdelot),一座建于十四世纪的卢努瓦雷诺古堡(Chateau Launoy Renault)。后因巴黎古堡道场距市区遥远,大众礼佛甚感不便,住持慈庄法师特于巴黎十三区,“义大利广场”旁,租赁八十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弘法之用。随着活动的举办,信徒日益递增,场地不敷使用,第二任住持依照法师几经寻觅,寻得现址。
一九九六年八月,巴黎协会在各会员同心协力下,承办第五届国际佛光会世界会员大会,这是佛法在法国“生根”的一大因缘,也为将来的发展奠下厚实的基础。
I.B.P.S. PARIS :33(1)46719980
105 BLVD DE STALINGRAD,
FAX:33(1)46720001
94400 VITRY SUR SEINE, FRANCE
❽ 万象是个什么样的佛教圣地
万象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与泰国廊开市隔河相望,是世界上少有的位于边境的首都。
老挝于749年建国,一直处于周围大国的争夺中。1353年,由流亡在吴哥的芒斯瓦王子法昂创建了独立的南掌国。法昂自幼生长在柬埔寨,娶了当时吴哥王的女儿为妻,在吴哥王的扶植下取得王位,于琅勃拉邦建都。之后,将南传上座部引入老挝,逐步发展成为国教。琅勃拉邦最初就是吴哥王赠给法昂的一尊佛像的名称。为供养从吴哥前来弘法的高僧,南掌王还建造了着名的波沙罗寺。
到15世纪上半叶,波提萨拉王(公元1520~1547年在位)曾三次抗击暹罗势力,一度占领泰国清迈地区。此后,缅甸夺走清迈,攻陷万象,老挝日趋衰落,17世纪末沦为越南的属国。18世纪,南掌国分裂为万象、琅勃拉邦和巴色三国,先后成为暹罗的属国。19世纪初,昭阿努王在万象立国,国势依然不振。
尽管老挝历史上内忧外患不断,但上座部佛教始终稳定发展。16世纪的维苏纳腊王建造了维苏寺,并将佛经三藏译成老挝文。他的继承者波提萨拉王敕令民间专奉佛教,禁事鬼神,使佛教空前普及。波提萨拉的儿子塞塔提腊(公元1548~1571年在位)继续崇奉佛教,曾由清迈迎来原出于斯里兰卡的翡翠玉佛象,于万象玉佛寺供养。又在万象造大舍利塔,占地百亩,塔身通体镀金,亦称“塔銮”,成为老挝佛教文化的象征。17世纪的苏里亚旺萨王(公元1637~1694年)将老挝佛教推向全盛。他把佛教统一在王权的管辖之下,任命僧王,制定僧阶,创办佛教学校,提倡佛典研究,使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的重要基地。
19世纪末,法国殖民主义占领老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获得独立,不久又陷入新的外国侵略和长期战争中。佛教在外国入侵期,一方面遭受严重打击和破坏,一方面激起僧侣和佛徒的爱国激情。20世纪初,老挝佛教逐步复兴,到30年代掀起高潮,与整个东南亚的佛教形势是相呼应的。独立后的老挝,也力图把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宗教巩固下来。1947年的宪法规定佛教是国教。1959年颁布“僧伽法令”,又作了许多细则规定。实际上,是把佛教的全权管理集中到国王手中,削弱和限制僧侣干预政治活动。
万象是一座幽静、美丽的城市,市区东西长,南北窄。从空中俯瞰,状似一弯新月,因此有“月亮之城”的美称。市区紧紧傍依在湄公河的东岸,由西向东和向北伸展,形成“上”字形,环境幽静,绿树成荫,到处可见老挝国花——占巴花(鸡蛋花)。宽阔的滨河大道——他德大道横贯全市,大道两旁椰子、香蕉、槟榔、龙眼、凤尾、洋槐等高低植物交替生长,林荫蔽日,每年四五月凤凰树花盛开,艳红如火,是万象最美的街道。作为历史古城,万象的美还表现在它的古代建筑上。由于老挝85%以上的居民都信奉佛教,所以万象市内到处可见庙宇和宝塔。这些古老的佛寺,精美的佛塔以及精湛的浮雕,集中了老挝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因此,万象又被称为“永珍”,即“庙宇林立的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位于万象市东北郊的塔銮了,关于塔銮有许多传说,一说塔銮下面埋着释迦牟尼的头发,另一说,塔銮下埋着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一种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在建筑塔銮的地方停留过。老挝人把塔銮视为佛祖圣灵的标志和圣洁的象征,佛教徒经常到这里膜拜。
此外,万象的主要佛寺还有玉佛寺、瓦西刹吉寺、瓦西孟寺、瓦翁德寺、瓦因丙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