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共和制国王怎么产生

法国共和制国王怎么产生

发布时间:2022-08-02 04:35:24

❶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普法战争后,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举行议会投票主张君主派的那些人力量分散,有的支持波旁王朝,有的支持奥尔良王朝,有的支持拿破仑家族.....共和派一一票的微弱优势胜出(从窗户缝里挤进来的民主)。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

❷ 能不能稍微具体描述一下法国民主共和制形成的历史过程

①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以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② 革命初期,政权落到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手中,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人权宣言》,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1792年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十八日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任职,1804年公布《拿破仑法典》。1804年底,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共和制变成君主制。
⑤ 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王朝复辟。
⑥ 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
⑦ 1848年2月22日,巴黎又爆发革命。工人群众占领王宫,烧毁了国王的军政府,驱散了立宪会议,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2月25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法国历史上的第二共和国。
⑧ 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兰西为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路易·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
⑨ 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❸ 产生法国议会共和制与德国君主共和制的原因

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确定饿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它为近先代法国的民主政治提供了纲领

❹ 法国的共和制是怎样确立的

这是高中老师上课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及学习基本目标
1、课程标准:
(1)知道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2)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2、学习基本目标:
(1)解和掌握历经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2)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期间民主与专制屡经反复,血与火的斗争时有发生;但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此形成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主干知识清单
一、“七月革命”(“光荣的三日”)
1、七月革命爆发原因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主要原因。
(2)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议会选举的胜利--根本原因。
(3)《七月敕令》的签署--导火线。
2、经过:1830年7月,巴黎群众发动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史称“七月革命”。
二、三色旗的君主政体
1、七月王朝的建立及其性质
(1)建立:七月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七月王朝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三色旗成为国旗。
(2)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
2、七月王朝的统治危机
在七月王朝统治下,统治阶级镇压工人起义,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了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普遍不满,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从狂欢到血泪
1、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狂欢”)
(1)革命背景: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②七月王朝反对任何改革,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维护金融贵族利益。严重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普遍不满--主要原因。
③欧洲农业歉收和工商业危机,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直接原因。
(2)革命结果:
1848年2月22-2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七月王朝统治,起义在三天内获得胜利。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法国六月起义(“血泪”)
(1)原因:巴黎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政府排斥工人代表,解散国家工场)。
(2)结果:工人起义被血腥镇压。
(3)意义:“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4)六月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还未发展到被消灭的程度。
四、“拿破仑神话”的延续
1、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
1848年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以绝对优势夺得总统宝座,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
2、路易•波拿巴能够成法国第一个民选总统的原因
①当时法国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人心不宁,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都盼望安定。
②法国人民对曾给法兰西带来荣誉的拿破仑的后代路易•波拿巴寄予厚望。
③路易•波拿巴利用人民对法国政府的不满和对拿破仑一世的怀念登上总统宝座。
3、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
1852年,路易•波拿巴以投票方式恢复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在其统治时期,路易•波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政策,稳定了法国的局势,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经济上创办新的投资银行、兴办大型公共工程等等,使法国经济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对外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普法战争等。因此,从其内外政策来看,法兰西第二帝国无疑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4、“拿破仑神话破灭”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因普法战争而使法兰西第二帝国灰飞烟灭,“拿破仑神话破灭”。
五、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国的“耻辱”和“血污”
普法战争中法国在色当大败并投降。1870年9月4日,共和派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面对普军的进攻,法军节节失利,被挞媾和,接受了割地赔款的屈辱条件。
普军包围巴黎后,新成立的梯也尔政府对外妥协,对内企图解除巴黎人民武装,因而巴黎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但遭到梯也尔政府的血腥镇压。
2、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它确立了议会、总统、法院之间的三权分立政体,从而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7年共和派议会选举获胜,1878年,共和派控制的议会作出决定: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❺ 关于法国政体

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
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
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
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
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

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8月颁布着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1793年初宣判国王路易十六死刑,不久将其推上断头台。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间经过吉伦特派掌权、雅各宾派专政和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④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帝制。拿破仑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革新政治,发展经济,颁布系列法典,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对外发动多次征服战争,沉重打击了法国和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1814、1815年,封建的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⑥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实行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新宪法明确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的权力,取消贵族的特权,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⑦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拿破仑的侄子君主派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总统,他一心恢复帝制,镇压共和派的反抗,强行通过新宪法,使总统独揽大权,建立了名为总统制共和制的个人独裁统治,共和形同虚设。

⑧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又实行帝制。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寿终正寝。

⑨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经过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激烈斗争最终恢复了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总体上属于议会制共和制政体。为什么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呢?其法律依据如同高中历史选修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第71页中的讲述:“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A、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即后来的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总理)共同向议会负责。从中可以看出宪法赋予当时法国总统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体现了当时法国君主派的力量还不小,企图凭此为以后借机复辟创造条件,也反映了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但它又不同于总统制共和制,因为总统的产生由议会选出,其行政权被总理分享,还要对议会负责,故为共和国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君主派今后的复辟帝制活动,因此仍属于议会制共和制。更何况在宪法公布后不久,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总统大选,掌握法国全部关键权力部门,最终完全确立了共和制政体,之后总统的权力实际上日渐削弱,在政治生活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国家权力明显转到议会和内阁手中,使法国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

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0年,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1946—1958年),法国议会的权力达到巅峰,拥有选举总统、决定政府组成、任免总理和批准政府施政纲领等权力,此时的法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

⑾为了克服第四共和国时期党派纷争、议会滥用权力而导致政局不稳、政府无能的弊端,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宣告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此后,权力中心逐渐由议会转移到总统,但又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这表明法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共和制国家。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近现代法国政体如何变化,其实质基本上不变,还是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只是对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权力关系进行了重新调整,从而采取了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制)的不同形式而已。

法国独特的政体

在法国,总统和议会都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理一职由议会的多数派出任。由于过去实行的是总统7年制、议会5年制,不同的选举时间,总统和议会多数派就可能不是来自同一阵营,因而造成总统和总理二人一个来自左派,一个来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这也是法国政坛独特的现象。

半议会半总统制
在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即全民选举国民议会议员,由国民议会中占席位最多的党派出面组阁。那时候总理大权在握,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任何实权。由于议会内党派众多,而且议会有弹劾政府的权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数派联盟便会分裂,造成政府倒台。在第四共和国存在的短短12年间,共更换了20届内阁!政府的频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稳,国家动荡。
1958年,曾因反对议会制而退出政坛的戴高乐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重返政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宪法,制定总统制。出于稳定政局的目的,他继承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任期7年的传统。他一方面削弱了议会的权利,剥夺了议会任命总理和批准政府组成的大权;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总统的职权,甚至赋予总统在“非常时期”可以解散议会、进行全民公决等权利。1962年他宣布法国总统应由全民直选产生,并于1965年当选为第五共和国第一位直接选举出来的总统。
然而,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并非绝对的总统制,议会对总统仍有制约,主要是:议会可以弹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对议会通过的法律,总统须在15天内签署,最多只能让议会复议一次;总统不得在一年之内两次解散议会。

“左右共治”
在这样的政体下,总统只有得到议会多数派支持时,才能充分行使权利,反之,只能与反对派分享权利,把总理一职和组阁权交给政治对手。
实行半议会半总统制政体的初期,反对党势单力薄,总统的执政地位稳定,长达7年的总统任期又使其能够充分施展手脚,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活跃在法国政坛上的主要政党是右翼的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以及左翼的社会党和共产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左翼力量迅速上升,形成左右两大派旗鼓相当的局面。此时,一个新的问题显现出来:由于总统和议会任期不一致,因此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后,都有可能出现总统与议会的多数派分属不同派别。
1986年,前总统、来自左翼社会党的密特朗执政时,由议会多数派产生的政府属于右翼阵营,法国从此出现了 “左右共治”的局面。自1997年以来,国民议会一直被若斯潘总理所属的左翼势力所控制,而希拉克总统则属于右翼政党保卫共和联盟。

总统任期改革
自1986年以来,法国已历经3次“共治”。“共治”期间总理、总统相互牵制,难以放手施政,严重影响效率。2000年6月,法国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政府提出的关于“总统任期5年”的修宪法案。同年9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赞成票占了73.2%。呼吁多年的法总统任期改革终于得以实现。
从今年开始,法国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同步举行。现在,希拉克已连任总统成功,下个月,法国还将选出577名国民议会议员。在短期内的两次选民投票中,出现截然不同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左右共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但也不意味着从此彻底消逝。

❻ 法国共和制度是如何确立的有何意义

1.背景
第二帝国覆灭后,在法国到底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问题上,在新选出的国民议会内展开了激烈斗争。无产阶级的巴黎公社被镇压后,保卫共和制的力量遭到削弱。君主派乘机把复辟活动推向高潮。但是,在共和派的努力下,法国政局很快发生不利于君主派的变化,共和派力量不断加强,君主派因内江力量削弱。
2.过程
(1)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2)1875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后来通过的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
(3)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

3.意义
共和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❼ 比较一下历史上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国王,世袭制
美国是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国,国家元首是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
法国是共和制,国家元首是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
德国是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皇帝,世袭

❽ 法国是怎样成为共和制的呀

1860年代,普鲁士和法国在1870年的7月发生战争,法军多番受挫,在色当战役大败于普军。1870年9月2日,被围困在色当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皇帝投降的消息在三天后传到巴黎。国民议会被人入侵。9月4日下午,巴黎爆发革命,成立新政府。共和派代表莱昂·甘必大在巴黎大会堂 (Hotel de Ville) 宣布帝国灭亡,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❾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经过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1789~1794年,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 3个阶段。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被废除,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被击溃。在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时刻,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激化。

1830年,工业革命在法国兴起,掀起建筑铁路热潮,30~40年代,工人运动如里昂工人起义、共和运动、民主运动此伏彼起,最后汇为巨流。

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统治的18年中,工业革命取得巨大进展,从60年代起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持续高涨,1870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法国实行全国总动员。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但法国节节败退。

1940年6月22日,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7月在法国中部的维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国抵抗运动和盟军的打击下,维希政府瓦解。

从第三共和国覆灭到第四共和国建立,中间经历了抗击德、意法西斯的战斗和制订新宪法的斗争。

1946年1月戴高乐辞职。1946年10月通过第四共和国宪法,宣告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基本上保留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959年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法兰西共和国确立了半总统共和制政治制度。

(9)法国共和制国王怎么产生扩展阅读:

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共和制。

在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总统统领外交和军事,不对议会负责,总理领导政府并向议会负责。

总统命令要由总理及有关部长副署,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理辞职,同时总统在征得议会领袖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解散议会,总统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无否决权。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国家有:法国、蒙古、葡萄牙、俄罗斯等等

❿ 议会共和制的君主是如何产生的

资产阶级政体分为两种:议会制和共和制,其中议会制又分为两种: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你说的这种准确来说应该叫做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这种体制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举例来说,最早爆发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独裁统治,但由于英国自法兰克王国解体后形成独立封建王朝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的上千年时间里君主体制根深蒂固,并且期间普通民众的思想已经普遍习惯于君主的存在,再加上英国的封建王朝势力本身比较顽固而且拥有为数众多的拥护者,这样,资产阶级很难将封建势力彻底清除。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民众发现在这种双方共存的政治体制下矛盾未能激化到无法生存的地步,因此,长期疲于争斗的双方最终达成妥协,在保留君主的情况下建立资产阶级议会以为国家提供决策,在形式上君主依然是国家首脑,受人民拥戴,并享有世袭权利,但实质上,国家由议会掌权,君主不参与具体决策的制定并且议会有权利弹劾君主而君主不能私自解散议会。目前世界上的英国、荷兰、丹麦等国家都属于这种政体(大多数在欧洲)。而像现在的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如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则是君主立宪制,这和你说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国家体制下,君主是国家首脑,参与立宪等重大国家决策并拥有决定权,可以在议会不能履行职责的情况下解散议会,享世袭。
以上不知楼主是否认同,希望和楼主共同探讨。

阅读全文

与法国共和制国王怎么产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