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 香港军迷:为什么越南能打败法国美国中国三大国
打过打不过要看战略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抗美援朝为什么说中美打个平手?因为中国制定的战略目的是帮助朝鲜收复韩国,美国的目的是帮助韩国统一朝鲜。结果韩国还是韩国,朝鲜还是朝鲜,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谁的战略目的都没达到,所以说叫打个平手。
美国陷入越南泥潭就是因为美国的战略目的制定有问题,所以拖入越南。上一个例子就是日军侵华,如果只是掠夺物资,我想日本不会输,但是他的战略目的是吞并中国,这个战略目的制定是有问题的,当然也就达不到
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我们的战略目的就是为了惩治惩罚,教训一下立马就撤了,所以是赢的,因为达到这个战略目的了。如果继续打下去,中国会像美国一样拖进去无法自拔,这不是谁厉害谁不厉害的问题。
B. 美国法国为什么会,在越南惨败
⒈当时的国际背景是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开始战略收缩;
⒉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越南的援助;
⒊美国国内反对越战的呼声越来越高,越南的丛林地形不适合美军先进军事装备的施展,从而导致美军伤亡率大大提高,这是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
⒋媒体对越南战争的报道激起了国际舆论,这场战争越来越不得人心。
⒌北越的顽强抵抗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
C. 为什么越南能打败法国/美国/中国三大国
战争的胜负是有其能否实现战略目的而定的,或者说政治目标。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战争是很复杂的,是综合手段的对抗。另外战争分全面战争和有限战争之分。
全面战争是倾国进行作战,而且武力力量的使用是没有限制的,例如二战,而有限战争是只是动用一部分,武力是受限的,一般二战以后的所有战争都是有限战争
一般来对于大国来说,军事行动都是有限的战争,只是动用一部分军事力量,而对于防御的小国来说就是倾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抵抗。例如:法国、美国、中国对于越南打击,都是动用一部分军事力量,并没有使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参与,而越南对抗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倾全国的力量进行对抗,而且是在自己国土内,拥有地利、人和优势。
D. 法越战争是怎么回事
法越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连续发动的3次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这是法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益,而对印度支那发动的首次战争,从而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争的历史。
19世纪50年代是法兰西帝国的极盛时期,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第二帝国为了开辟新的市场,对外疯狂地实行掠夺扩张政策,一面出兵突尼斯,一面又把黑手伸向了印度支那。印度支那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亚洲南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法国控制了越南,就可以印度支那为跳板,入侵中国南部,于是法国利用越南阮朝封建统治集团在战胜西山之后,倒行逆施,竭力维护封建生产关系,扼杀刚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有利时机,于1847年借日本国传教士被越南人杀害,在土伦(岘港)击沉了顺化朝廷的5艘船只。1856年,法国舰队又再次炮轰土伦港,伺机挑起侵越战争。
第一次法越战争(1858—1862)。1858年6月27日,法国海军上将戈·德热努伊率领法国远征军和西班牙联军3000多人和14艘战船,炮轰并占领了越南不设防的土伦港,拉开了法越战争的序幕。法国远征军占领土伦后,没有马上北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而是于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占了越南南部重镇西贡。法军认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海上交通发达,占领这一地区,就可控制越南南方经济命脉,为尔后控制整个越南奠定基础。法军占领西贡后,除留下1000人驻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伦。1860年3月,法军奉命退出土伦。同年夏,法国因参加侵华战争,其远征军主力被调往中国战场,在越南南部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备部队,据守西贡和堤岸两地间的筑垒地域。而这时拥有2.5万人的越军却没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对法军发起攻势。侵华战争结束后,法国和西班牙新的远征军已有8000多人、70多艘战船、80多艘运输船、500门火炮。于1861年1月开进西贡,在其守军配合下重新发动进攻,至1862年夏,先后占领了嘉定、定祥、边和、永隆等四省及越南南方一些城市。越南正规军无力抗击殖民军入侵,但在被占领的地区广泛开展了游击战,袭击远征军的行军纵队和据点,击沉在湄公河上活动的法国战舰,使侵略军不断遭到打击,加之侵略军在侵占越南南方的过程中,因气候不适和患病而大量减员。为增强作战力量,殖民者采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占一地就强迫当地纳丁组成伪军,参加作战或防守占领区。在法军不断扩大侵略的时候,越南北方发生了农民武装起义,越南统治者害怕这场起义发展成为社会革命,力图尽快与法国缔结和约。而此时法国正准备进行墨西哥远征,也无心在印度支那继续扩大侵略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法越开始和谈。1862年6月5日,越南代表在西贡签署了《同法国和西班牙的友好条约》,法国获得嘉定、定祥、边和三省和昆仑岛。越南承诺,未经法国同意不得将其领土割让给其他国家;开放湄公河及其支流和3个港口供法国通商;允许基督教教士在越南境内自由传教。此外,越南还要向法国和西班牙赔款2000万法郎。
第二次法越战争(1873—1874年)。第一次侵越战争后,法殖民者进一步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巩固了对越南南部东三省控制的基础上,又先后侵占了西三省,越南投降派代表潘清简不战而降,把整个交趾支那割让给法国后,自认罪责难逃服毒自杀。为了打开中国西南大门,法殖民者于1873年开始向越南北方扩张。这次,法国远征军吸取了在越南南部作战的经验教训,企图先以政治手腕而不是用军事手段达到入侵越南北部的目的。遂让法国商人让·杜布依充当开路先锋,进入红河活动,制造侵占越南北方的借口。而后以调解越南北方官员与被抓获的法国商人之间争执为由,派法军弗朗西斯·加尼尔将军率兵攻打河内。加尼尔到河内后,即按计划联络人员,招募伪军,仅三天就组织起一支1.4万人的伪军,迅速攻占了河内城堡,随后又在红河三角洲一带攻城掠地,控制了越南北方的大部分重要城镇。被占领地区的越南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活动,缴获法军船只,烧毁亲法基督教城镇。法军加尼尔将军也在1873年底的一次战斗中毙命,法军不得不又派弗拉斯特到北方继续执行侵略扩张任务。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活动的中国农民起义军黑旗军,与越南人民休戚与共,对法国侵略者十分痛恨,受越南政府邀请,由刘永福率领千余人,配合越南军民抗战。1873年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近郊击毙法国侵略军头目安邺,大获全胜。腐败的越南统治者害怕抵抗的胜利招致法军更大的报复,急于求和。1874年3月15日,签订了第二次《西贡条约》,规定:法军将于阮朝的统治区内维持治安;越南承认法国对交趾支那享有无可争辩的控制权;允许法国人利用红河作为与中国西南经商的通道。
第三次法越战争(1883—1884年)。法国在越南的步步得逞,使其侵略扩张野心不断膨胀。1882年春,法军一支600人的部队不宣而战,在3艘战舰的支援下攻占了河内。至1883年6月底,法军先后占领了红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战略据点和鸿基煤矿地区。同年5月19日,中国黑旗军再次接受越南政府邀请,在越南军民配合下,于河内城西的纸桥伏击法军的一个分队,歼敌100余人,毙李威利等军官30多人,迫使法军残部龟缩河内。法军即以此为借口,再次宣战,挑起了第三次法越战争。8月,法国远征军4000多人进入越南北方海岸。分兵两路:一路沿红河进攻黑旗军,一路由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化。进攻黑旗军的法军屡遭黑旗军和越南军民痛击,损失惨重。从海上进攻越南首都顺化的一支分舰队,于20日占领了保护首都的屏障顺安要塞。这时越南统治集团内部战和两派意见分歧。越王阮福时病死后,各派争夺王位,局势更加恶化,最后投降派获胜,于8月25日与法军签订了《顺化条约》,法国取得了对整个越南的保护权。但越南反对殖民者的武装斗争并未停止,许多地区又爆发了新的游击战争。为了镇压越南人民的武装斗争,法国远征军被迫增至1.7万人,直到1884年夏,才把几个主要地区的抵抗运动暂时镇压了下去。6月6日,法越在顺化签订了保护条约。从此越南南圻各省沦为法国殖民地,中圻各省成为空有王权的保护国,北圻虽在主权形式上仍归越王,但由法国官员管辖。保护条约使法国完成了把越南变为殖民地的法律程序。
法国殖民者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进行了三次掠夺性的侵略战争,最终使整个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越战争是法国实行殖民政策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抢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是有准备、有计划、分阶段逐步进行的。早在17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就来到越南,大搞间谍活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势力被劲敌英国排挤后,越南就成了法国向东方扩张的主要目标。为以越南为基地,开辟一条通向中国西南和中部的侵略道路,法王路易十六曾根据在越南等地传教的百多禄主教1787年的奏议,制定了“法兰西东方帝国”的庞大计划,并采取了侵占越南的实际步骤。19世纪初,法国多次派使臣到越南谈判,并以武力相威胁。1843年和1845年,法国军舰两次驶入岘港示威。1847年,法国两艘军舰又闯入岘港,公然击沉越南战船。1857年7月,法国政府通过了侵占越南的决议,计划首先占领越南,尔后以此为跳板,向远东各国扩张。法国侵占越南采取了从南到北,跳跃式蚕食,分三次完成的。在具体侵略手段上,首先,以军事入侵与政治活动相结合,先派披着宗教外衣的传教士和商人到越南,探寻道路,扶植亲法势力,制造事端,为其武装入侵提供借口。其次,法军每侵占一地,便与越南政府签订条约,使其侵略合法化。并在此巩固统治,积蓄力量,尔后再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攻。最后,法军以战养战,拼命剥削和压榨占领区的越南人民,掠夺当地资源财富,并采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卑劣伎俩,每占一处就招募越籍伪军,开办学校,培养翻译和代理人,协助其控制占领区和进行作战。
法越战争中,越南屡屡失利,究其原因,除了法军船坚炮利外,关键在于越南社会落后,政治腐败。法越战争时期正值越南阮氏封建王朝极其衰弱腐败的时候,对内血腥镇压人民革命,扼杀资本主义萌芽,使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集团陷入严重孤立的境地,根本不可能动员组织全民族起来抗法救国,而只能靠装备落后,训练较差的正规军,防守几条固定防线,实施消极防御。这种缺乏人民战争基础的单纯防御,是无法抵住殖民侵略者的进攻的。其次,越南统治集团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在敌人进攻面前不敢抗战或避战求和,委曲求全,使投降主义占了上风。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使其更加肆无忌惮,步步深入,最终使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此外,越南统治者在军事指挥上也非常愚蠢,一方面盲目乐观,错误估计形势,认为法国离越南遥远,其侵占越南为殖民地是小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又畏敌如虎,认为敌人海军强大,不敢与敌作战,希图以单纯防守等待转机。由于受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越军在第一次法越战争中,未能抓住法远征军主力调往中国战场,在越南南方仅有千余人驻守的有利战机组织反攻,扭转被动局面,而是坐等法军结束侵华战争后,重新调集兵力在越南发动进攻,使越方连连败退,丢城失地,被迫割地求和。然而,“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的了”(胡志明语)。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法国的入侵,越南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法游击战争,坚持抗法斗争80年,直至把法国殖民者赶出了越南。
E. 越南战争的原因
一、1953年,朝鲜和平暂时结束了世界两大阵营之间的血腥对抗。3年以后,即1956年,这一对抗重新在越南展开。 这场长期鏖战不止、无尽无休的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越南战争同朝鲜战争一样,起因于对国家的分割:将越南分为南越和北越。这一决定是在法国结束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后,1954年7月21日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作出的。
二、日内瓦会议决定将越南沿北纬17度线分为两部分,北部是由胡志明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成员大多数为越盟人员,一直为将法国赶出东南亚而战斗。南部在1949年7月1日,在法国的支持下,保大成立了越南王国,首都西贡。195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该王国,准备向西贡派出驻兵和军事顾问。从历史上讲,这是美国首次卷入越南未来的悲剧。
三、典型的冷战机制已经开始形成。美国成立了东南亚公约组织,即东南亚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与南越签订的公约。这一行动受到中国、苏联的抗议。统一两个越南的公民复决计划没有实现:两个政府均对此加以反对。
四、1961年12月,肯尼迪正式宣布支持南越继续进攻越共游击队员,争取独立。肯尼迪迅速将语言变成行动:他是第一位提供武器和派出军事顾问,而且还派出武装部队支援南越的美国总统。1961年12月末,第一批400名士兵到达西贡,一年左右时间,这一数量增加到11.2万人。
五、第一批美国受伤人员是在反越共行动中受伤的:1962年31人,1963年77人。这只是个开始,在今后的几年中,死亡人数不断增加:1964年146人,1965年1365人,1966年4896人。南越的损失更加严重:从1960年至1966年的7年中,共有5万名南越士兵、警察和官员死亡,15.7万名越共游击队员死亡。
(5)越南为什么打败法国扩展阅读
一、1954年5月7日,法国军队在奠边府被越南人民军包围,宣告投降。7月21日,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代表又在日内瓦签署了法越停战协定。1955年2月,美国从法国接收了训练南越军队的工作,并宣布支持吴庭艳政权。
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这些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三、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F. 为什么越南人可以打赢美国和法国 知乎
因为中苏两国在背后支持,法国经过二战已严重衰弱,而美国因国会不同意扩大战争,不能越过中苏两国划定的红线,而在战争中缚手缚脚,不能完全发挥,不能追击北越,等于只能守,敌人没来就不能打。这样的战争拖久了当然不利。
G. 越法战争,越南人是怎样英勇顽强的打败了法国人
越法战争1858—1862年,法国为使越南沦为殖民地而发动的侵略战争。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的开端。拿破仑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进一步向亚洲,首先是向中国渗透的战略阵地。西班牙同法国结成同盟参加了作战。1858年9月1日,法国海军上将里戈·德热努亚率领远征军(约3千人),在14艘战舰的支援下侵占了土伦(岘港)要塞和港口。随后,主力调去夺取主要产粮区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备部队驻守岘港。经3天激战,法军于1859年2月18日攻占西贡。
越南抗法战争,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纪以后形成国家,1802年改为越南。1858年,法帝国主义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国签订条约,把越南南部割让给法国。1882年,法国军队进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于1884年与法国签订投降新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从此,越南人民不断进行抗法斗争。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改为越南劳动党)。1940年,日本军队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对日、法帝国主义的斗争。�
1943年,法国临时政府领导人戴高乐与贝当时期驻印度支那总督德古秘密联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为驻越总代表的莫尔当的领导。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日本为了保住印度支那这一重要战略基地,于1945年3月9日突然发动了反法政变,拘留了包括总代表莫尔当和总督德古在内的绝大部分法国高级军官,迫使法军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国全部殖民机构。接着,日本又于3月11日,在顺化扶植保大皇帝组织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为“大东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表示决心同日本“合作”。�
法国临时政府于1945年3月24日发表声明:印度支那联邦将和法国组成一个“法兰西联邦”,印度支那联邦将设政府、总督。“联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都由法国控制。法国决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发动政变后,印度支那共产党于1945年3月12日发出紧急指示,号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权。�
印度支那共产党在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于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越南临时政府),并决定在盟军进入越南解除日军武装以前发动总起义,从日本侵略军和傀儡政府手中夺取政权。8月19日胡志明的军队解放河内,23日解放顺化,25日解放西贡,夺取了政权。27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胡志明任临时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独立,废除与法国签订的旧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1945年9月,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分别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南北地区,接受日本军队投降。而法军乘英国军舰9月21日在西贡登陆,23日占领西贡,1946年3月18日开入河内,接着进驻越南北部其它地区,进攻老挝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越南进行大规模的进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号召全国抗战。抗法战争全面爆发。共分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军以10万人,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从河内、海防等城市向周围进攻,逐步控制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在岘港登陆,向北进攻顺化、广治,切断越南南北方的联系。越军8万人,以部分兵力进行阵地防御战,牵制法军,主力撤往农村,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9月,法军进攻越南西北地区,占和平、山西、义路后,沿铁路进攻老街,切断了越南北部山区与平原的联系。10月7日,法军发动冬季攻势,企图歼来越军主力于北部山区。越军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于12月23日粉碎法军进攻,取得越北战役的胜利。�
相持阶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军在冬季攻势失败后,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方针,对其占领区施行“绥靖”政策,对越南解放军加紧“扫荡”和“蚕食”。1949年6月15日,法国再次扶植保大当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国”,组织新的伪政府,组建伪军同越军作战。越军以营、连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发展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并组建机动部队实施运动战。1950年下半年,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军在中越边界地区首次发动进攻战役,歼灭大量法军,解放高平、谅山等城市,使解放区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片,扭转了战局。�
反攻阶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军在进攻战役胜利后,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大力进行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进攻战役,并协同老挝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1953年秋,法国侵略军为了扭转败局,集中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各战场的机动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图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夺取战场主动权。11月20日,法军以6个伞兵营空降越南西北部战略要地奠边府,修筑坚固阵地,企图以此作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区的要地。从12月起,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结合老挝和柬埔寨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地区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1954年3月13日,对困守奠边府的法军发起进攻,经过55天的战斗,于5月7日解放奠边府,歼法军1.6万人,俘法军司令。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法国殖民主义,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了字。
越南抗法战争历经7年又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