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一天吃多少大米
女人每天三顿,每顿饭吃3两,一天吃9两大米饭。
男人每天三顿,每顿饭吃5两,一天吃1.5斤大米饭。
② 人一天要吃多少斤大米
要是生米的话,人一天最好吃250克,煮熟以后可能有700克左右
③ 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吃掉多少斤大米
20斤左右。
④ 一个人一天大概吃多少米
一个人一天大概吃1斤米。如果是生的大米,1斤米烹饪后你可能有2500克左右。
成人每天大约一餐能吃800克的饭。当然一个人一天要吃多少米,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新陈代谢的速率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工作量或者工作时间不同,甚至饮食习惯不同,都会影响到每天大米的食用量的。
热量是维持人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燃料。一般来说,男人一天所需的总热量介于1800到2200卡路里之间,女人一天所需的总热量则介于1500至1800卡路里之间。无论如何,一个人每天的热量总摄取量不应少过1200卡路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纤维素)等,所以要均衡饮食。
⑤ 成年女性每天吃多少 生米
最早的时候,西方的科学家发现很多吃精细化谷物、面包的人,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要高一些,而另一种主食的群体患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要低一些。
后来发现,口感好、易消化的精细谷物,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人体需要的大量营养素。
也有检测发现:某些类型的香米,其B族维生素的含量近乎为0,抑制血糖、血脂吸收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被破坏了。因此吃完主食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就比较猛。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及膳食原则时,首先推荐要坚持食物多样,谷物为主,谷类食物是提供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但细粮又会损失大量营养物质,究竟该怎么吃才更健康?
升糖指数
升糖指数,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食物含有同样的糖,但升高血糖的能力不一样。这就说明除了糖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糖对血糖的作用,升糖的能力取决于糖的类型。
比如:在同等糖含量的前提下,米饭比可乐的升糖能力更高。可乐的升糖指数为65,白米饭的升糖指数为83,也就是说精细化主食的升糖能力并不低。
米饭的健康提示
一份100g的米饭中,约有65%左右是水分,25-27%是碳水化合物,3%的蛋白质,微量脂肪。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它的升糖能力强,不利于控制血糖。
纯粹以细粮为主食来源,对糖尿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都不合适。即使是健康人群,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也不宜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营养失衡,增加三高等疾病的风险。
食物的升糖指数超过70为高升糖指数,55-70之间为中等,常见谷物的升糖指数如下图:
粗细搭配保健康
国人将主食作为每天的营养基础是对的,但主食怎么吃才对?必须得粗细搭配才能保健康!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谷类和杂豆类应为50-150g,薯类50-100g。
常见粗粮的升糖指数如下图:
正确搭配粗粮,可以辅助控制血糖血脂,补充营养物质,但纯粹只吃粗粮也不利健康。粗粮消化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一般粗粮与细粮对半分即可,粗粮至少要占到1/3
。
七 彩 饭
蔬菜要多样化,主食也要多样化,颜色越多越健康。康叔一向推崇各种东西换着吃、花插着吃,但大米仍然是最为核心的基础,可以在它基础之上添加其他食材。
制作方法
① 选择大米、黑米、小米、红曲米、玉米、紫米、燕麦各一份;
② 用清水投洗干净,再加适量水放入电饭煲中,按照日常煮饭方式煮20分钟左右即可。
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每天摄入多少主食较合适?
成年男性,推荐每天摄入主食五两半(生重)。成年女性,每天主食摄入量为四两(生重)。一般50g的生米做成米饭后是130g米饭。
控制总碳水化合物粗细粮搭配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少吃简单糖,也就是吃起来口味甜的食物。
但得强调的是:该吃的还是得吃,米饭等精细主食,可以正常适量食用,粗细搭配着吃,只吃细粮或只吃粗粮都不利于健康。
⑥ 一个人一天要吃多少粒大米
大米一天的话,没有多少力,不知道应该正常情况下吃上三两左右,三两。
⑦ 人一天要吃多少大米才叫合适
每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 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份海产植物做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 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变化。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 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