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的政体是什么
半总统共和制。
半总统共和制总体特征
第一、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在内政外交中起着较大的作用,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政府要对议会负责),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会议员。
第二、内阁仍设总理,领导政府活动。总统命令要由总理及有关部长副署,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理辞职,同时总统在征得议会领袖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解散议会,总统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无否决权。
(1)1888年法国什么制度扩展阅读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
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实行多党议会制,但政府极不稳定。
1958年戴高乐政府主持制定了新宪法,加强了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
1958年9月全民公决通过,法国进入第五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半总统共和制
B. 法国政治制度
法国实行议会共和制。1958年,宪法扩大了总统权力,限制了议会职权, 但仍保留议会制关于政府对议会负责和议会监督政府的基本原则。
总统
总统由普选产生,任期7年,期满后可再次当选。
法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掌 握国家的行政权、军事权和外交权。法国宪法规定,在共和国总统因死亡、患 病、出国访问等各种原因无法行使其权力时,由参议院议长临时代行总统职务。 法国政体中不设副总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 会议;有权解散议会;可超越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交公民投票表决。
议会
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 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涉及国防、行政、教育、劳动权和私有制等立 法问题时,议会只能制定一般原则,具体细则和实施措施则由政府制定。 国民 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议员任期5年。
政府
政府由总理、部长、国务秘书等成员组成。
法国政府成员的人数和各部设 置的数目并无法律上的限制。政府决定并指导国家的政策。政府对议会负责。
地方权力机构由地区议会、行政区议会和市镇议会组成。每一级地方政府 享有极大的行政和财政权力。
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保卫共和联盟、社会党、法国民主联盟、法 国共产党、国民阵线等。
C. 外国法制史的二宪法
1、《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法国革命开始后,国民会议便于1789年8月26日,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着名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的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提出的民主法制原则主要有:
(1)宣布了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宣言第1条明确指出:“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平等的。”第2 条规定:“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2)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规定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能行使人民没有赋予的权利。而且具体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制定法律;有权决定政府的开支、征税的税额;有权要求国家公务员报告工作情况等等。
(3)提出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其中主要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无罪推定以及禁止非法控告、逮捕或拘留等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人权宣言》不仅奠定了法国宪政制度的基础,而且是多部法国宪法的序言。
2、部有代表性的宪法。法国是资产阶级国家中制宪最多的国家之一,共制定过15部宪法。这是由法国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的,在这些宪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91年宪法、1875宪法和二战后的两部宪法。
(1)1791年宪法。法国革命初期,领导权掌握在君主立宪派手里,他们要推翻封建统治,但又不愿废黜国王,建立共和政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于1791年9月通过了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正文由前言和8篇组成。其基本内容是:
① 以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和分权思想为指导,宣布法国为君主宪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由选举产生的一院制的国民议会行使,它是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权由国王行使,他是行政最高首脑、海陆军最高首长。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法官行使。
② 确认资产阶级的各项权利。宣布取消封建贵族爵位的特权,废除等级制、卖官和官职世袭制,规定了若干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③ 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④ 继续维护法国殖民统治。
这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标志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
(2)1875年宪法。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1875年宪法由三年宪法性文件组成,即《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其基本内容是:
①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
③宪法规定法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
④宪法还肯定了拿破仑一世创立的参事院这一国家机构。它既是咨议机关,对立法和行政方面的事务进行咨询,同时又是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是行政诉讼案件的终审法院。
⑶战后宪法。战后法国先后制定了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和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这两部宪法在形式和内容上互有差异,反映了各个时期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当权集团和派别的利益。1958年宪法经过四次修改一直实施到现在,是法国现行宪法。 1、“明治宪法”。1882年,天皇政府派伊藤博文等4人去欧洲考察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回国后,天皇便指令伊藤博文组织宪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的工作。1888年,宪法起草完毕。1889年2月11日正式颁布,正式名称为《大日本帝国宪法》,后通称“明治宪法”。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 它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制定的一部“钦定”宪法。
(2) 深受德国宪法的影响,有46个条文抄自普鲁士宪法,仅有3条为日本所独创。
(3) 带有“大纲目”性质,对一些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4) 对公民自由权利的规定,不仅范围狭窄,而且随时可加以限制。
宪法规定,国家管理形式为君主立宪政体,但却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事实上是用议会民主外衣,掩盖天皇专制制度。总之,1889年宪法是一部带有明显封建性和军事性的宪法。
2、“和平宪法”。战后,在反法西斯民主力量的推动下,日本于1946年2月开始新宪法的制定工作。草案经反复审议修改,于1946年11月3日颁布,1947年5月3日正式实施。同战前帝国宪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天皇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2) 实行三权分立与责任内阁制。
(3) 规定放弃战争原则,仅保留自卫权。
(4) 扩大了国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这部宪法吸收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通行的原则。在捍卫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统治的前提下,以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国家政权机关,削减了天皇的权力,实行对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D. 法国大革命到底确立了什么制度
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制这种政治体制。
法国大革命是采用暴力手段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制。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
E. 法国历史上的政体
法国现行的政体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属明主共和制,国家机构为总统、议会和政府。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行政权力的中心。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法国不设副总统,一旦总统不能履行职务,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总统。 法国总统的主要职权有:
1、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员;
2、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3、有权解散议会;
4、拥有外交权(与总理分享,但总统权力更大);
5、可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 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总理的主要职权有:
1、领导政府活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2、向总统建议任免政府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
3、除宪法规定的例外情况,副署总统的文件、法令和命令;
4、对国家防务负有责任;
5、可代替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国民议会由577名议员组成,议员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国民议会的主要职权:
1、立法权。
议会的立法权集中在公民权利与义务、婚姻与继承、税收与货币制度、公共机构的设立等领域。
2、财政权
议会有权对政府的财政法案和经济计划大纲进行审议、辩论和表决。法国国民议会召开会议
3、监督权
议会的监督权包括对政府的法律监督和活动监督。其中,弹劾是国民议会对政府监督最严厉的手段。
参议院共321个议席,由国民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市议会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参议院保证共和国各地方单位的代表性,居住在国外的法国人在参议院中应有代表。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但是无权弹劾政府。
F. 法国政治体制
法国的政体是半总统制,这是一种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物。这一政体的建立与戴高乐的政治主张有密切的关系,戴高乐为革除第四共和国党派林立、政治动荡、政府软弱的弊端,于1958年主持制定了第五共和国宪法,变议会制为半总统制。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利的中心,宪法赋予总统一系列重大职权,除了有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统帅军队、主持外交、发布咨文、颁布法律、监督司法等权利外,还拥有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和“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非常权力。总统直接由选民选举,直接对选民负责。政府由总统任命,虽然政府也要对议会负责,但议会的倒阁权受到严格限制,使政府对议会有相对独立性,加强了政府的稳定性。
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党派最多时达200多个。7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政党逐步完成两极化过程,形成以保卫共和联盟(戴高乐派)和法国民主联盟(吉斯卡尔派)为右翼,以法国社会党和法国共产党为左翼的四大党争雄,左右两大派对峙的党派格局。
法国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1、法国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
2,左右共治(特有现象)
3、多党制
法国的政府为什么要对议会负责
1为了克服政府滥用权力的弊端2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
还有不懂的去http://myy.cass.cn/ziliao/12ozwx/08/book%5Ceo49%5C17%5Cbook1.htm
G. 法国是什么制度国家
法国是半总统共和制国家。
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权,同时政府也必须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的国家政体形式。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联邦)、法国、葡萄牙、冰岛等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典型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
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暂行总统职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半总统共和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国
H. 这些不同时期的法兰西王国都分别属于什么制度封建君主专制还是君主立宪制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起义,逮捕国王,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9月22日新召开的国民公会宣布废除王政,宣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共和国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帝制。帝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内原因,督政府长时期的动荡不安,使得资产阶级希望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的出现,以维护他们的利益,农民也渴望有一个稳定的政府捍卫他们的小块土地。拿破仑帝制的出现是为了完成资产阶级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的任务。
1814-1870年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帝制的交替演变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4、1815年,封建的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复辟了君主专制政体。
七月王朝时期: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实行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新宪法明确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的权力,取消贵族的特权,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临时政府。新政府发布的《告法国人民书》中提出,从25日起,临时政府颁布的政令以“法兰西共和国”开头。至此,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再次实行帝制。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战败,宣告着第二帝国的终结。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伴随第三次革命高潮的开展, 1870年9月4日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面面临普鲁士大炮的威胁;内部三个王位僭望者都企图恢复君主制。经过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激烈斗争最终恢复了共和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时期:1944年巴黎解放,法国进入第四共和国时期,1946年宪法赋予议会较大的权力,议会有权选举总统、任免总理、审批政府纲领等等。此时的法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国政体。但是第四共和国继承了第三共和国内阁危机的传统,并使之深化。这种内阁动荡一直持续到第五共和国的建立。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为了解决第四共和国时期议会权力过大、政权更换频繁的困境,1956年颁布新的宪法,确立第五共和国的成立。第五共和国政体最具有法国特色,是典型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权力中心由议会转移到总统手中,总统成为整个权力的“拱心石”。
I. 法国的政权先后排列顺序
法国国名来源于公元4~5世纪自莱茵河东岸入侵的一个日耳曼蛮族——法兰克人;法兰西意即法兰克人的王国。严格地说,法国立国应从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后算起。
史前与高卢时期(公元5世纪以前)
罗马人曾在高卢推行奴隶制建立奴隶制庄园。418年西哥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讷河流域建立王国。公元5世纪后期,在国王克洛维率领下大举西侵,占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中世纪时期(5~18世纪末)中世纪时期是封建制度在法国形成、发展和衰落时期,它又可分为初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中世纪初期(5~10世纪)该时期包括两个王朝: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9世纪初诺曼人开始入侵,911年在北部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从9世纪末起,加洛林家族与罗贝尔家族为争夺王位纷争达100年,987年,罗贝尔家族的于格.卡佩登上王位,建立了卡佩王朝。
中世纪中期(10~15世纪)1328年因卡佩家族嫡系无男嗣,由其旁支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
中世纪晚期(16~18世纪)16世纪上半叶,英法百年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又发动了侵略意大利的战争,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争夺德法边境土地,1562年又爆发了长达30余年的宗教战争,即胡格诺战争。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亨利四世(1589~1610在位)继位后极力恢复和平,休养生息,到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近代现代时期(18世纪末~ )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结束了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法国大革命以来近200年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1789~1871) 这个时期可称为“革命的世纪”,在这82年中共进行了5次革命(1789、1830、1848、1870、1871)。1789年法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1789~1794年,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起经过君主立宪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3个阶段。
1794~1814年,革命沿下降路线发展。热月党人和督政府(见法国大革命)力图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经济困难未能克服,左右两派政治力量难于平衡,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将军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见法国大革命),1804年,拿破仑称帝为一世,改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取消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814年复辟王朝的路易十八(1814~1824在位)颁布《宪章》,保证不改变大革命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资产阶级自由权利。1820年,王党极右分子当权,背弃《宪章》,激起资产阶级自由派和人民群众的愤怒,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查理十世(1824~1830在位),代之以七月王朝,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从1830年起,工业革命在法国兴起,掀起建筑铁路热潮,30~40年代,工人运动如里昂工人起义、共和运动、民主运动此伏彼起,最后汇为巨流。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翌年称帝,为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9月初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的溃败引起了9月4日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帝制,宣布共和。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政治上动荡不定是第三共和国的一个显着特点。到1914年的44年内共换了近50个内阁。1877年,麦克-马洪,M.-E.-P.-M.de总统解散议会,法国共和制面临新的考验。共和党人粉碎了麦克-马洪的5月16日政变企图。80年代温和派共和党人执政。1888~1889年,G.-E.-J.-M.布朗热将军策划控制政府,但未得逞(见布朗热事件)。1894年,反动势力诬告犹太军官A.德雷福斯出卖军事机密,妄图借以接管共和政府。保卫共和国再次成为群众运动的政治口号(见德雷福斯案件)。90年代后期,激进派共和党人占优势,1905年议会通过政教分离法。
1958年 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发动政变,对法国政府施加压力。6月1日,议会以多数票授权戴高乐组织政府。戴高乐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权力的修改宪法原则,于1958年 9月以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第四共和国宣告结束。1959年 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