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France,First Empire of 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宣布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法国为法兰西帝国,历史上称之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国登基皇帝——拿破仑一世 在执政府(1799~1804)的基础上,拿破仑一世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建立新的贵族等级,封亲王4个,公爵30个,伯爵388个,男爵1090个,荣誉军团骑士数千名。1811年法兰西帝国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400万,全国划分为130个郡,包括荷兰9个郡 ,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个郡,东南瓦莱、皮埃蒙特、热那亚、帕尔马、托斯卡纳和教皇属地10个郡。此外,拿破仑一世及其家庭还统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国、莱茵邦联、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一世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帝国的无限制扩张导致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1814年3月31日联盟军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 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联军击溃。6 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覆灭。 法国控制下的国家 法国皇帝和法兰西帝国殖民地领主:拿破仑一世 法国皇后:约瑟芬(1804——1809)与皇帝离婚之后仍保有皇后称号 玛丽·路易丝(1810——1815)奥地利皇帝的长公主 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弟弟) 荷兰王后:奥尔唐娜·德·博阿尔内(约瑟芬皇后和她前夫所生的女儿) 西班牙国王:约瑟夫·波拿巴(拿破仑长兄) 意大利国王:拿破仑·波拿巴 意大利副国王:欧仁·德·博阿尔内(约瑟芬和她前夫所生的儿子) 威斯特法利亚国王:热罗姆·波拿巴(拿破仑最小的弟弟) 托斯卡纳总督:埃利娜·波拿巴(拿破仑的大妹妹) 那不勒斯国王:缪拉(拿破仑的元帅) 那布勒斯王后:卡罗莱娜·波拿巴(拿破仑最小的妹妹) 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拿破仑的元帅) 瑞典王后:欧仁妮·德西蕾(曾为拿破仑的未婚妻) 曾和法国订立和约的国家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 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拿破仑的岳父) 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 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⑵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是谁:
拿破仑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法文:Premier Empire français,下文所配外文均为法文)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法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称帝,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队,传播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
因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反法联盟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
在侵俄战役惨败后,第六次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战役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正式告终。
⑶ 公元1063年法国哪位皇帝
腓力一世(法语:Philippe Ier,1052年5月23日—1108年7月29日),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五位国王(1060年—1108年在位)。
腓力一世为法国国王亨利一世之子,他的母亲为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洛维奇的女儿——基辅的安娜。他的名字腓力(源于希腊语的名字Φλιππο,意为“爱马者”)在当时的西欧是相当少见的,由他的母亲所起。
1059年5月,七岁的腓力在兰斯被加冕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当时他的父亲亨利一世还在世。在前王未去世前即为王储加冕,是卡佩王朝初期的常见做法,以确保王位不失。在1060年亨利去世后,腓力一世的母亲安娜作为摄政统治西法兰克直到1066年;她的共同摄政者是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五世,后者是腓力一世的叔叔。
腓力一世先娶荷兰伯爵的女儿伯莎为妻,生了其皇位继承人长子路易六世及另外二男一女。1092年,腓力一世以妻子肥胖为由离婚再与封臣安茹伯爵富尔克四世的妻子结婚而被教廷进行绝罚,遂出教门。最后到1104年教廷才承认其婚姻合法性,并恢复其教籍。
腓力一世的统治充斥着与法国诸侯无休无止的战争。1077年,他与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缔结和约,使后者放弃了进攻布列塔尼的计划。1082年,腓力一世把他的统治扩展到韦克辛;1100年他又控制了布尔日。
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法国虽然参加,但腓力一世因与教宗乌尔班二世不和,所以个人并不支持。教皇亦不准腓力一世参加十字军东征,更在会议中肯定对腓力一世的绝罚。
腓力一世于1108年7月29去世于默伦。他被安葬于圣-贝诺瓦-瑟尔-卢瓦雷修道院。
⑷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谁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在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⑸ 法国的第一任皇帝叫什么
应该是拿破伦一世.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779年4月25日,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 1784年10月,奉命转入巴黎王家军校。 1785年9月,拿破仑以少尉衔毕业。 1785年11月,开始在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服役。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仑亦受牵连,于8月5日被捕。后经审讯,无罪释放,但被免去少将、炮兵旅长职衔。拿破仑一时困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发生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督政官巴拉斯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用大炮一举击垮了叛乱者,挽救了危局。督政府晋升拿破仑为陆军中将、巴黎卫戍司令。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得大人物。 1796年3月2日,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3月9日,拿破仑与巴黎着名的交际花约瑟芬.博阿尔内匆匆举行了婚礼。两天后,他告别新婚妻子,赶赴意大利军团上任。他统率数万大军直驱意大利,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从意大利凯旋巴黎时,他暗下决心,要做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 崛起的拿破仑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胁,督政官员们决定把他调到远离巴黎的地方去。 1798年4月12日,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埃及军(东方军)司令官。5月18日,拿破仑挥师东下,远征埃及。他希望借助新的胜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799年8月22日,拿破仑秘密离开埃及,返回巴黎。 1799年11月9日,(雾月十八)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三人执政。 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马伦哥大败奥地利军,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拿破仑利用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励精图治,发展国力,一时间法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1802年8月4日,法国颁布《共和十年宪法》,拿破仑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 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正式颁布《法国民法典》。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称拿破仑一世。
求采纳
⑹ 法国皇帝
法国进入资本主义后的皇帝只有三个,拿破仑波拿巴(第一帝国),路易波拿巴(第二帝国),路易菲利普(七月王朝)。至于封建时代的皇帝那是数不胜数
现在的法国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9月22日宪法通过,10月4日生效。自此,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取代第四代共和国,法国由议会制过渡到事实上的总统制(总统和总理双首脑,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1958年12月28日经普选当选为第五共和国总统创建者戴高乐就职。
第五共和国从来没有皇帝。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2年)
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政体案》。9月22日,又通过了成立共和国的决定,这个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还公布了革命历法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2-1815)皇帝拿破仑
波旁王朝复辟(1815-1948)三个皇帝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1路易十八世(1755.11.17-1824.9.16)(法兰西国王1814-1824)
2查理十世(1757.10.9-1836.11.6)(法兰西国王1824-1830)
奥尔良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
路易·腓力(1773.10.6-1850.8.26)(法兰西国王1830-1848)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French Second Republic 1848 年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皇帝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1808.4.20-1873.1.9)(皇帝1852-1870) 1852年-187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French Third Republic 1870年9月4日巴黎革命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6年-1958年
⑺ 法国历代皇帝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伟大的国王,在继位之初,为了获得国内天主教民众的支持,于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顺利进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数法国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派领袖马延公爵,摧毁了天主教联盟,结束了内斗。1598年,将西班牙干涉军逐出法国,同年颁布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相当大的自主权,结束了宗教战争。1609年,亨利四世与英国、荷兰、意大利结盟,准备再次与西班牙开战,但一年后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继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玛利亚摄政,1614年亲政。后与其母发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内战,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战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亲信律因病死,玛利亚及其亲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权。黎塞留励精图治,努力加强王权。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后一个堡垒拉罗舍尔,自此法国新教徒不再拥有军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败了太后玛利亚企图推翻他的阴谋,迫使太后及反对派首领逃往国外。后黎塞留使法国加入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反对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没能等到战争结束就于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18年,发展工商业,打击割据力量,贡献很大。马萨林继黎塞留为首相,继续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继黎塞留之后死去,幼子路易继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欧洲着名帝王,号“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继位后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摄政。法国继续参与三十年战争,并多有胜利。1648年,战争结束,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凡尔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满首相马萨林统治的巴黎法官发动了第一次投石党运动,但不久即与王室妥协。1651年,发生了以大贵族为首的第二次投石党运动,其领袖是三十年战争中的名将孔代亲王。最终迫使安娜罢免马萨林。但在后来的权力角逐中,孔代丧失了民心,被迫于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马萨林东山再起。随后,孔代率西班牙军攻入法国,战争持续到1655年,最后法西议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国。1661年,马萨林死,路易十四亲政,任命柯贝尔为财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后法国与荷兰、西班牙、帝国发生了多次战争,法军屡战屡胜,获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离法国。1686年,帝国、西班牙、荷兰、瑞典等国组织大联盟共同反法,战争持续了十一年之久,法军虽占有优势,但在战后签订的和约中获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死,遗命其外孙即路易十四之孙菲利浦继位,引起了各国的极大不满,战事再起,英国加入反法联盟,西班牙则支持法国。但由于缺乏良将,法西军屡败,西班牙在尼德兰和意大利的领地丧失殆尽,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国夺走。1713年双方达成和约,菲利浦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承诺法西永不合并,自此波旁家族进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孙路易继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奥尔良公爵摄政。1717年,为解决财政困难,任用苏格兰冒险家约翰建立银行、公司多家,约翰的金融业曾辉煌一时,但终于三年后失败,使很多中小市民倾家当产。1726年路易十五亲政,先后参加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但均遭失败,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为英国夺走。1768年,从热那亚购入科西嘉岛。1774年死后由其孙路易继位,此时的法国已是危机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继位时法国财政问题十分严重,所以立刻着手解决,但连续撤换了多位财政大臣,都无法解决问题。又于1778年加入美国独立战争,耗费了大量经费。1789年,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财政问题的办法。 但资产阶级提出的条件无法为国王接受,路易十六试图逮捕其首领人物,但遭到失败。巴黎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建立了共和国。1791年,路易十六试图逃出法国,但遭到失败。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攻下杜伊勒里宫,国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其正在狱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党人拥立为国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并没有继位就死在了监狱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路易遂成为王位继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联盟拥立复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帮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国王复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继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极端反动,1825年颁布赔偿法,要求赔偿法国贵族在大革命时期的损失,引起全国上下极大不满。1827年又解散国民自卫军。1830年颁布敕令五条,妄图进一步加强专制,巴黎人民随之发动起义,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继任为摄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较倾向资产阶级,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占领了安特卫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占了多处殖民地。1847年,全欧爆发了经济危机,法国国内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国外。波旁王朝彻底灭亡,共计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结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属于波旁家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恐怕是当初路易十四没有想到的。
⑻ 法国第一位皇帝是谁
“皇帝”(Empror)和“国王”(King)两个词,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国王”从一开始就指世袭专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将军”“军事统帅”的意思。因此,罗马帝国的君主可以自称“皇帝”,但绝不能自称“国王”——因为从理论上,罗马皇帝的权威来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权的首席元老、执政官、军事统帅、护民官和大祭司,并不是“世袭专制君主”。
直到18世纪,“皇帝”这个称号都是与罗马帝国分不开的,只有罗马帝国精神的继承人,才有资格称为“皇帝”。18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称“皇帝”,因为法国王位与罗马帝国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西欧当时还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是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掌权时,形势就大不一样了。拿破仑将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为自己加冕,称自己为“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也是近2000年来,皇帝的称号第一次脱离“罗马”二字。但是,拿破仑此后又迅速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称号,事实上也是想造成一种“法兰西皇帝是欧洲正统”的印象,而这个“正统”与罗马也是分不开的,否则拿破仑又何苦一定要罗马教皇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儿子为“罗马王”呢?
拿破仑帝国只存在了短暂的十多年,但拿破仑却开辟了一个称帝的先例,那些和罗马皇位没有任何关系的君主也都蠢蠢欲动,准备称帝。拿破仑覆灭后,哈布斯堡家族迫不及待地再次自称“皇帝”,但这时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灭亡,哈布斯堡家族只好改称“奥地利皇帝”。英国本来与罗马皇位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英国的民主传统也不允许其君主自称“皇帝”,但既然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君主也就改称“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和哈布斯堡、罗曼诺夫家族平起平坐。1849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_波拿巴篡夺了法国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继承拿破仑帝国的法统。这样,在欧洲就同时存在三个半皇帝——奥地利皇帝,法兰西皇帝,俄罗斯皇帝和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算半个),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帝国。普鲁士王国连续战胜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虽然德意志帝国是在奥地利、法兰西两个帝国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普鲁士人并不认为自己的皇位是从奥地利或法兰西“夺取”的,而是高傲地宣称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因此这个帝国也被称为“第二帝国”,与后来希特勒的“第三帝国”遥相呼应。虽然德意志帝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罗马帝国继承人,但他们也并没有取消奥地利人的皇位,只是法兰西帝国被革命推翻而已,欧洲仍然维持“三个半皇帝”的状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个帝国纷纷被推翻。
⑼ 最有名的法国皇帝是谁呢
路易十四
(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英语:the Sun King),是法国波旁王朝着名的国王,纳瓦拉国王,巴塞罗那伯爵,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出生。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
拿破仑·波拿巴
(1769年-1821年):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8年-1814年)。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毕业于巴黎军事学院,曾任炮兵少尉、少校。1793年在土伦战役中立下战功,被破格提为准将。督政府时期率军进攻意大利(1796年)和埃及(1798年)。1799年11月发动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称帝。1812年对俄战争溃败,帝国瓦解。1815年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圣赫勒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