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介绍
巴黎航空展的正式名称为“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的组织者是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 1985年第36届航展以前称为法国航空工业企业联合会),两年举办一次,在单数年的初夏举行,展览会场设在巴黎东北的布尔歇机场。
⑵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展是哪一个
巴黎航展的正式名称为“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巴黎航展的组织者是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1985年第36届航展以前称为法国航空工业企业联合会),通常是两年举办一次,在单数年的初夏(6、7月份)举行,展览会场设在巴黎东北的布尔歇机场。
⑶ 巴黎为什么被称为花都
世界花都——巴黎
巴黎,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世界花都”之称。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它横跨塞纳河两岸,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及其周围7个省的大巴黎区,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230多万,大巴黎地区人口约1007多万,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今天的巴黎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巴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法国的首都亦有800年之久,是一座古老的都城。最初它只是塞纳河中的一座小岛,岛上只有高卢族巴黎西部落的村落,在此以捕鱼为生,巴黎由此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小村落不断向塞纳河两岸发展。12世纪,卡佩王朝在此建都,从此巴黎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大城市。历史上,巴黎为法国历代王朝的都城,是历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百姓攻破巴士底监狱的大门,从而开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后来,这一天便成了法国的国庆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举行了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区东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巴黎公社墙,就是公社社员们最后进行防卫战而壮烈牺牲的地方。每年5月7日,法国的劳动人民纷纷到这里悼念巴黎公社的烈士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5年8月25日解放。今天,法国政府的许多行政机关、党派团体,以及省级行政机构依然设在这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妇女理事会、国际刑警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交流发展计划、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等都设在巴黎。
巴黎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巴黎的工人数量约占全国的1/5。汽车工业居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雷诺汽车公司,就位于巴黎西南郊塞纳河河曲地区。雪铁龙和西姆卡汽车制造公司也设在巴黎,这三大公司的职工人数占全国汽车工业职工人数的3/5,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电气和电子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60%。化学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30%。在轻工业中巴黎有传统的服装、化妆品、装饰品和时髦家具等,这些产品都享有世界声誉。巴黎香水驰誉全球,有“梦幻工业”之称,被法国人视为国宝。在世界市场成千上万种香水中,最受欢迎的非巴黎香水莫属。
巴黎的金融、证券、保险业十分繁荣。法国最大的国营商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即设在巴黎。这里还有法国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金融市场之一的巴黎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天有价值达天文数字的资金、证券在这里流动。
巴黎的商业兴隆,商业总额约占全国商业额数的1/3。各种大型市场、百货商店、时装店、饭店、餐馆、咖啡馆及其它服务机构遍布全城。欧洲最大的商场——四季商场就坐落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区。着名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创立于1904年,在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修建了漂亮的展览馆。1937年增建现代化的特罗卡德罗展览馆,形成一个可供常年开放的“博览会城”。目前每年举行时装、机床、食品、化妆品等专业博览会几十次。另在布尔歇国际机场举行国际航空展览会,展出各型飞机200多架,成为世界最大飞机市场之一。由于博览会终年不断,每年额外吸引外国商人和游客50多万人,增加收入3亿多美元。
巴黎是法国的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次。全国的陆路交通都向巴黎集中,形成一个辐射式的交通网。巴黎市内现有7个火车站,既可以通往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和瑞士,也可以直达德国和西班牙。巴黎还是个国际航空中心,有5个机场,可飞往世界主要城市。巴黎还是欧洲最大的内河港,承担农产品及建材、燃料等工业品的运输。从东到西横贯全市的深层高速地铁与地面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联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
长期以来,法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法兰西文化,巴黎成为法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创建于17世纪中叶的法兰西学士院以及其它四大科学院都设在巴黎,巴黎还有许多学术机构、博物馆、剧院等。巴黎集中了全国43%的技术人员和60~70%研究人员。有建于1253年的巴黎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文化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巴黎,各种形式文化艺术活动常盛不衰,在市内许多广场都能见到青年学生和市民自发组织的小型音乐会。
巴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马克思、列宁曾经旅居巴黎。中国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20年代到巴黎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有一座三层楼房,20年代,周恩来曾经在这里居住过。1979年10月,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在他的旧居挂上了大理石纪念脾,纪念牌上端镶嵌着周恩来的半身铜像,铜像下面,镌刻着6行金字,凡到巴黎的中国人,都渴望亲眼看看周恩来的故居。
巴黎有街道6500条,总长1300多公里,其中最迷人的大街要算爱丽舍田园大街。该街贯穿市中心,与星形广场相连,12条林荫大道从广场辐射出去,汇连巴黎的千街万巷。广场中央矗立着高48.8米、长45.5米、宽22米的凯旋门,墙面雕满历史名家图画,其中以“马赛曲”组雕的场面最大。拱门内镌刻着跟随拿破仑征战的386名将军的名字,拱门下是无名烈士墓,长明灯终年不灭。
拉德芳斯区荟萃着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的建筑,行家认为,这里堪称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现代化上乘建筑的“露天博物馆”。8座30层、20座40层的摩天大楼均为玻璃结构,无论在阳光下,还是在夜幕的灯光中,总是闪闪发光,灿烂夺目。名为“方舟”的办公大楼是汉字的“回”字形,两侧及上部均为房间,中间透空,被称作新“凯旋门”。
拉德芳斯卫星城在法国乃至世界经济活动中都占有一定地位,卫星城的2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租给了各行各业的600多家公司,10多万职工在这里上班。法国20家大企业中的10家,世界前100家大企业中的11家在这里设有办事机构。
塞纳河右岸东部为工人、职员住宅区。西部是巴黎最繁华的商业和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街道宽阔,许多大银行、大公司、交易所、超级市场均设在这里。
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为着名的文化区,这里有建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国立图书馆等文化科学机构,也有近年来新建的高等院校。城北的蒙马特区则为普通市民、劳动者的居住区,这里街道较狭窄,住房多半是旧式建筑。
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这座铁塔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命名。埃菲尔铁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征,是法国人民的骄傲。铁塔周围的市中心区为行政区,法国国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外国使馆均设于此,名胜古迹也十分密集。
位于凯旋门前宽敞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上的爱丽舍宫,历来是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这条大街圆形交叉路口的东北方,与“大宫”(巴黎的艺术展览馆)隔街相望。爱丽舍宫始建于18世纪初,1718年落成。原是举行舞会的活动场所,后举办过几次大型博览会,也曾用作外国首脑访法时的宫邸。自1873年起作为法国总统府,至今经历了20位总统。
卢浮宫是一座艺术宝库,集中了世界文化艺术之精华。它位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190年,原是菲利浦亲王的城堡,18世纪被查尔斯五世改为王宫。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正式改为国立艺术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卢浮宫共珍藏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品20多万件,它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之一。
提起巴黎圣母院,许多人都不禁会联想起雨果的同名小说。19世纪初,雨果小说的发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立即决定对当时已经颓败的圣母院加以重修。
⑷ 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
⑸ 闭联合国气候谈判峰会是哪个城市举行
最近一次在法国巴黎。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2月在法国巴黎正式召开,该会议将针对气候失常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项“有目标、有约束力”的协议。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的阶段,如何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兑现减排承诺,已成为中国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气候大会:庄重承诺背后的大国责任
作为本届气候大会的主办国,法国为会议提出了四大目标:一是与会的196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一份控温普遍协议,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二是邀请气候大会参与国发表各国的减排贡献;三是要集中讨论融资与技术转让问题;四是吸纳非国家政府类参与者为各国的气候政策提供有效的补充与支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责无旁贷,并已在国际社会中做出承诺。
今年6月份,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了中国2020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2020年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2030年行动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表示欢迎,称中国的行动营造了积极势头,对今年底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气候变化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自2005年以来,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左右。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相当于减少34.5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11至2014年中国碳强度累计下降15.8%,有望超额完成“十二五”17%的规划目标。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份文件也反映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努力,体现了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说,“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李俊峰举例说,控制碳排放,中国面对的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煤炭消费控制住,中国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的50%,如果未来更多的煤用于发电,该比例将会升至70%。中国现在约有9.6亿千瓦的燃煤发电厂,如果再增加3-4亿千瓦,那么当2030年中国达到排放峰值时,这些发电厂的平均年龄只有15年,这些装备显然还处于壮年期。而为了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如何淘汰这些“壮年期”的设备,从各个方面都是很艰难的选择。
同时,中国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能耗增速趋缓,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将达到峰值。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用能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解振华指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碳排放和能源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领域。中国将在城镇化指导思想上树立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强总体设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政策支持,以避免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碳排放的锁定效应。
可再生能源迎来战略机遇期
说起应对气候变化,人们首先会想到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着化石能源的使用。如何实现中国“以煤为主”能源结构的转型,已成为中国实现减排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到2050年,预计中国每年人均消耗能源将达到5吨标准煤,全国能源需求将达到70亿吨标准煤。如果按照目前的能源结构,预计届时每年煤炭的消耗量将达到65亿吨,为现在的两倍。因此,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资源不可持续、环境难以承载。
“我们必须降低煤炭消费量,大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这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战略考虑。”梁志鹏说。
2014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位居世界首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经达到了4.4亿千瓦,占全国总电力装机的3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3万亿度电,占总发电量的23%。在能源消费总量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为10%。
中国在“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将分别达到15%和2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据李俊峰预计,到2030年,我国能源需求至少将达到60亿吨标准煤,而可再生能源比例要占20%,即要达到12亿吨标准煤。其中核电占5%,到时中国至少需要约1.3万亿千瓦时的核电,而现在只有1,200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此
⑹ 巴黎气候协定目前有多少国家参与了
共有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196个国家宣布支持巴黎气候协定,其中147个国家已经正式签署通过。在2016年11月4日当天签署巴黎气候协定的国家超过55个。截至2016年6月29日,共有178个缔约方签署了协定。中国成为第23个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
绝大部分国家都作出承诺,对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有害气体所造成的全球暖化进行遏制,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国同意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之内。
(6)法国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属于哪个区扩展阅读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落锤,标志着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2016年1月22日,由《世界环境》杂志评选的"2015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在北京揭晓。其中,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气候协定》居首位,"中国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等榜上有名。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2月14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习近平指出,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成功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这是一件 造福世界人民的大好事。
⑺ 巴黎介绍
巴黎,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素有“世界花都”之称。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它横跨塞纳河两岸,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及其周围7个省的大巴黎区,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230多万,大巴黎地区人口约1007多万,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今天的巴黎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巴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法国的首都亦有800年之久,是一座古老的都城。最初它只是塞纳河中的一座小岛,岛上只有高卢族巴黎西部落的村落,在此以捕鱼为生,巴黎由此得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小村落不断向塞纳河两岸发展。12世纪,卡佩王朝在此建都,从此巴黎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大城市。历史上,巴黎为法国历代王朝的都城,是历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首都,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百姓攻破巴士底监狱的大门,从而开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后来,这一天便成了法国的国庆日。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举行了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区东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巴黎公社墙,就是公社社员们最后进行防卫战而壮烈牺牲的地方。每年5月7日,法国的劳动人民纷纷到这里悼念巴黎公社的烈士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5年8月25日解放。今天,法国政府的许多行政机关、党派团体,以及省级行政机构依然设在这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妇女理事会、国际刑警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交流发展计划、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等都设在巴黎。
巴黎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巴黎的工人数量约占全国的1/5。汽车工业居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雷诺汽车公司,就位于巴黎西南郊塞纳河河曲地区。雪铁龙和西姆卡汽车制造公司也设在巴黎,这三大公司的职工人数占全国汽车工业职工人数的3/5,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电气和电子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60%。化学工业的产量占全国的30%。在轻工业中巴黎有传统的服装、化妆品、装饰品和时髦家具等,这些产品都享有世界声誉。巴黎香水驰誉全球,有“梦幻工业”之称,被法国人视为国宝。在世界市场成千上万种香水中,最受欢迎的非巴黎香水莫属。
巴黎的金融、证券、保险业十分繁荣。法国最大的国营商业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即设在巴黎。这里还有法国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金融市场之一的巴黎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每天有价值达天文数字的资金、证券在这里流动。
巴黎的商业兴隆,商业总额约占全国商业额数的1/3。各种大型市场、百货商店、时装店、饭店、餐馆、咖啡馆及其它服务机构遍布全城。欧洲最大的商场——四季商场就坐落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区。着名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创立于1904年,在爱丽舍田园大街上修建了漂亮的展览馆。1937年增建现代化的特罗卡德罗展览馆,形成一个可供常年开放的“博览会城”。目前每年举行时装、机床、食品、化妆品等专业博览会几十次。另在布尔歇国际机场举行国际航空展览会,展出各型飞机200多架,成为世界最大飞机市场之一。由于博览会终年不断,每年额外吸引外国商人和游客50多万人,增加收入3亿多美元。
巴黎是法国的交通枢纽,每天客流量达1300万人次。全国的陆路交通都向巴黎集中,形成一个辐射式的交通网。巴黎市内现有7个火车站,既可以通往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和瑞士,也可以直达德国和西班牙。巴黎还是个国际航空中心,有5个机场,可飞往世界主要城市。巴黎还是欧洲最大的内河港,承担农产品及建材、燃料等工业品的运输。从东到西横贯全市的深层高速地铁与地面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联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
长期以来,法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法兰西文化,巴黎成为法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创建于17世纪中叶的法兰西学士院以及其它四大科学院都设在巴黎,巴黎还有许多学术机构、博物馆、剧院等。巴黎集中了全国43%的技术人员和60~70%研究人员。有建于1253年的巴黎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文化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巴黎,各种形式文化艺术活动常盛不衰,在市内许多广场都能见到青年学生和市民自发组织的小型音乐会。
巴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马克思、列宁曾经旅居巴黎。中国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20年代到巴黎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有一座三层楼房,20年代,周恩来曾经在这里居住过。1979年10月,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在他的旧居挂上了大理石纪念脾,纪念牌上端镶嵌着周恩来的半身铜像,铜像下面,镌刻着6行金字,凡到巴黎的中国人,都渴望亲眼看看周恩来的故居。
巴黎有街道6500条,总长1300多公里,其中最迷人的大街要算爱丽舍田园大街。该街贯穿市中心,与星形广场相连,12条林荫大道从广场辐射出去,汇连巴黎的千街万巷。广场中央矗立着高48.8米、长45.5米、宽22米的凯旋门,墙面雕满历史名家图画,其中以“马赛曲”组雕的场面最大。拱门内镌刻着跟随拿破仑征战的386名将军的名字,拱门下是无名烈士墓,长明灯终年不灭。
拉德芳斯区荟萃着各种造型、各种色彩的建筑,行家认为,这里堪称城市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现代化上乘建筑的“露天博物馆”。8座30层、20座40层的摩天大楼均为玻璃结构,无论在阳光下,还是在夜幕的灯光中,总是闪闪发光,灿烂夺目。名为“方舟”的办公大楼是汉字的“回”字形,两侧及上部均为房间,中间透空,被称作新“凯旋门”。
拉德芳斯卫星城在法国乃至世界经济活动中都占有一定地位,卫星城的2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租给了各行各业的600多家公司,10多万职工在这里上班。法国20家大企业中的10家,世界前100家大企业中的11家在这里设有办事机构。
塞纳河右岸东部为工人、职员住宅区。西部是巴黎最繁华的商业和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街道宽阔,许多大银行、大公司、交易所、超级市场均设在这里。
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为着名的文化区,这里有建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国立图书馆等文化科学机构,也有近年来新建的高等院校。城北的蒙马特区则为普通市民、劳动者的居住区,这里街道较狭窄,住房多半是旧式建筑。
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这座铁塔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命名。埃菲尔铁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征,是法国人民的骄傲。铁塔周围的市中心区为行政区,法国国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外国使馆均设于此,名胜古迹也十分密集。
位于凯旋门前宽敞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上的爱丽舍宫,历来是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这条大街圆形交叉路口的东北方,与“大宫”(巴黎的艺术展览馆)隔街相望。爱丽舍宫始建于18世纪初,1718年落成。原是举行舞会的活动场所,后举办过几次大型博览会,也曾用作外国首脑访法时的宫邸。自1873年起作为法国总统府,至今经历了20位总统。
卢浮宫是一座艺术宝库,集中了世界文化艺术之精华。它位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190年,原是菲利浦亲王的城堡,18世纪被查尔斯五世改为王宫。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正式改为国立艺术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卢浮宫共珍藏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品20多万件,它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之一。
⑻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场地
巴黎气候大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
布尔歇将被分为三大区域,最核心的区域为会议中心区,又称“蓝区”,只有注册人员可进入;面向公众开放的区域被称为“气候和子孙后代区”,又称“绿区”,主要用于举办公共活动;还有一块区域为“展览区”,专供企业进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