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东坡肉来源于谁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组织民工在西湖筑了一道堤。能使四周的田地不怕涝,不愁旱.庄稼连年丰收。着实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为了感谢苏东坡.那年过春节,城里男女老少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东坡盛情难却,便收下了猪肉。叫人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按民工的花名册,挨家挨户把肉分送给他们过年。老百姓看到苏东坡不忘民工,越发爱戴他,把他送来的肉叫“东坡肉”。吃起来更觉味道鲜美。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也把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东坡肉”的牌子。牌子一挂出来,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肥猪都不够卖。别的菜馆看得眼红,也都学着做了起来。一时间,大小菜馆,家家上市东坡肉。
再说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朝廷中的那班奸臣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听说他受到杭州老百姓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个御史,乔装改扮到杭州,诚心来找苏东坡的岔子。
那御史到了杭州,在一家饭馆吃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他接过来一看,头一样菜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想了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点这个莱。”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家家菜馆都有。于是,就把杭州所有菜馆的菜单,统统收集来之后,便兴冲冲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贪赃枉法,坏事做绝,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皇帝问:“你怎么知道?可有什么证据?”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腻的菜单呈了上去。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也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一道圣旨,将苏东坡革掉官职,发配到海南去。
苏东坡革职充军之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象过去一样赞扬他,把他疏浚西湖筑的堤称为”苏堤”,还把东坡肉公推为杭州第一道名菜。
Ⅱ 东坡肉哪个地方做的最正宗
当然是杭州了 或者你自己做也可以,方法如下原料: 五花肉一斤、冰糖约一两(可依个人口味稍作增减)、老姜一块、花椒一匙、香葱一两、老抽两大匙、料酒四大匙、盐适量、甘蔗一段。
1、五花肉整理干净后放沸水锅中煮约十分钟,其间打去浮沫。
2、五花肉捞出稍晾;葱切成两段;老姜拍破;取甘蔗皮剖成窄条,编成格子状以代替篾笆(我是找不到可以用来垫锅底的东东,只好
3、锅中放少量油,下大半冰糖,用微火炒成焦黄色。
4、加约一汤勺汤或水制成糖汁,盛出待用。
5、将五花肉切成约两厘米见方的块。
6、将篾笆替代物放锅中,五花肉皮朝下放“篾笆”上。
7、再放入葱段、老姜、花椒、剩余的冰糖、糖汁、老抽、料酒、盐。
8、加没过肉块约两指节高的汤或水(约三斤),加盖用大火烧沸,改小火慢烧约一小时。
9、将肉翻面,皮向上续烧约半小时至汤汁将干。
10、改大火收浓汤汁,这时肉块颜色会变得又红又亮。捡出姜葱不要,将肉取出装盘,再浇上锅中剩下的汤汁即成
Ⅲ 法国最出名的是鹅肝,日本是寿司,美国是牛排,那中国的是什么
如今的人们对吃都特别关注,毕竟“吃”这件事时时刻刻都围绕着我们,是我们无法离开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国几道比较出名的美食,像法国最出名的有鹅肝,日本有寿司,美国有牛排,那大家来猜一下我国上榜的美食是啥?
四、中国东坡肉
很多人应该没有想到吧,我国最出名的美食竟然是东坡肉,想必东坡肉的由来大家应该是了解的,至于这道菜为什么这么出名呢,那是因为来中国游玩的老外们都很喜欢这道菜,品尝之后觉得味道很惊艳,所以老外们都这么爱吃,名声自然也就传得远了,能把猪肉做的这么美味的,恐怕也只有中国人了。
Ⅳ 想要做一道肥而不腻的东坡肉,可是东坡肉一直不上色,该怎么处理
流传“东坡肉”,是宋嘉佑二年举人。哲宗后的翰林学士、曾任登州、杭州市、颖州、琼州等官至礼部侍郎,乐居“苏东坡”而住、自号东坡居士的~苏东坡所创。听说,此美味肉是苏轼等二次到杭州市任刺史时,启动群众巯浚西胡做好了后,命主厨依照他整理的“慢着火、小着水、熟度足时他自美”的烧肉工作经验,烹调成美味犒赏湖工,后民俗亦称之为“东坡肉”。肉质地得好。不可以肥点也不要太瘦。须长久煮。入口就化,像是在吃一块嫩滑色香味美水豆腐一样。吃豆腐又怎么会觉得油腻?须加酒煮。有人说过,自来水炖的是红烧排骨,用酒炖的才算是东坡肉。肉身与乙醇高温下相互之间功效、造成让肉身越来越软嫩的反应(皮一下不容易被举报吧哈哈)。肉腥转化成与众不同的肉味,再去一盘都不会腻啦。
挤干白菜水分,用少许的盐和芝麻油翻拌放进小砂锅内;把骨头汤放进锅内,加适量芡粉勾成料汁;将猪肉皮朝上整齐地码放在小砂锅中,把料汁浇在猪肉块上就可以。东坡肉,别名滚肉、苏东坡焖肉,是洪雅和江南一带特点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江苏菜、浙菜、四川菜、鄂菜等特色菜中都有,且全国各地作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煮的,有直接焖煮炒糖色的。东坡肉的主要材料和外观如出一辙,主要材料全是半肥半瘦的生猪肉,成品菜全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游戏小块,红得通透,色如玛瑙石,夹起来一块尝一尝,软而不碎,肥实而不腻口。
Ⅳ 同是酱肉,同是江浙系列,苏造肉和东坡肉有何不同
东坡肉,源于江浙菜,据传,北宋年间的苏东坡在公元1083年苏轼又来到阔别15年的杭州任知州。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洪水泛滥,庄家都被大水淹掉了,由于苏轼及时的补救,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后来他又组织人民治理西湖,使得西湖旧貌变新颜。
东坡肉与红烧肉的烹饪方法也是不同的,红烧肉一半切的块小,那是因为红烧肉,一帮都是炒熟的,在炒的时候,会放一些,大的冰糖,可不是超市那种,而是有一点黄色,很大的一块那种冰糖,这样才能达到红烧肉上色的效果。
东坡肉却完全不是,东坡肉是经过烹饪的风方法制作,他主要的是黄酒,在里面起到让肉更酥,肥而不腻的效果。
Ⅵ 东坡肉正宗做法与配方
最近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解不开心结,想做道东坡肉尝尝,毕竟我除了喜欢吃,还是喜欢吃。说到吃货,不得不提苏轼。我国古代着名吃货苏轼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除了为文坛留下大量诗词佳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至今是我国的着名美食。作为杭帮菜的明星菜品,东坡肉香、糯、软,肥而不腻,是上得了台面的大菜,其实这道菜家常做也很简单,同样能把它做的既正宗又好吃、好看。
先准备下材料:2斤带皮五花肉,酱油100ml,冰糖40g,黄酒500ml,八角茴香2颗就够了。先将五花肉切成5厘米的正方体方块,用滚水去除血沫洗净后,绑十字。苏轼发明这道菜的时候,不小心用稻草绑了十字,意外的发现肉里面有别样的清香,我们现在家里很少有这个条件,一般都是用棉绳代替了。然后在陶瓷锅里加入酱油、冰糖、料酒、八角,注意这步不加水,和五花肉一起大火煮开。
大概大火煮,打开锅用勺子撇去上面的浮沫之后,再转微火焖煮2个小时,期间继续加黄酒,不加水,并要注意下汤汁,小心不要烧干黏底。中间可以打开几次,继续把汤里面的油沫去掉、加黄酒。这样大火、微火焖煮后,方才能达到东坡的“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境界。最后将肉块放入盘子里,上面淋上剩余在陶瓷锅里的汤汁,待蒸笼里的水烧开后,上笼再蒸10分钟,就能出锅了!
做东坡肉有几个注意事项不要忘记了。用滚水去除血沫后,一定要刮掉肉皮上的杂质和细毛,不仅吃得更加,还能使东坡肉的颜色更加鲜亮。正宗的东坡肉一定是苏轼时代兴起的绑绳子的,这步也不能省。东坡肉的做法要用黄酒一瓶,2个小时的炖煮中,黄酒的酒精会逐渐蒸发,黄酒特有的鲜香融入肉中,会形成了东坡肉独有的肉香。
这点我刚开始做这道菜的时候,一个是图省事,没绑绳子,结果煮的肉最后都烂了,才明白古人的智慧绑绳子会让肥瘦肉肥瘦相间,肉味更软糯,一个是没想加这么多黄酒,怕酒味让肉不好吃,最后都加的水,后来发现远远没有全部加黄酒,肉的味道更加存粹,黄酒经过大火、小火、焖煮、蒸以后,颜色特别好看,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别提多好吃了,按照鱼小厨的做法,招待亲朋好友这道菜绝对长脸。
这就是当时苏轼被贬斥以后,意外发明的美食,他还记录下来了食谱,“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短短几段字,写了东坡肉做法的精髓。具体的做法上文中已经提到了。苏轼是个很豁达乐观的人,人生历经几次浮沉终不改初心,一个是真心为国为民着想,一个是安身立命乐观豁达,正如这道东坡肉,肥瘦相间,一口下去,满口的香糯,一点都不腻,汤汁就着米饭,知足常乐!
东坡肉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杭帮菜的明星,各地根据各自的饮食文化发展出了不同版本的东坡肉,比如有的地方东坡肉步不十字,有的直接省去最后一步蒸肉,都说自己是最正宗的东坡肉。其实美食文化包容万千,哪有这么多正宗的,做的好吃,吃得开心,像苏轼,活在当下,简单点,豁达点,人生惊喜肯定就多一点
Ⅶ 怎么区别东坡肉和红烧肉
红烧肉怎么做才好吃?
烧红烧肉时要加糖,糖除了调味外,还会增加香味和色泽,有很多高手烧的红烧肉味道很好,除其他佐料外,关键是他们加糖的量、火候处理得当,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好,无意中成了美拉德反应的高手。
做法:
材料五花肉、老抽、八角、姜、胡椒粉、火麻油、冰糖、大蒜、盐
步骤
1、准备材料,五花肉洗净,切成麻将块大小;
2、锅烧热放火麻油,爆香姜片大蒜花椒八角;
3、倒入五花肉翻炒至两面微焦,加入料酒或者白酒、酱油、冰糖;
4、转入砂锅加适量开水,慢火焖一个小时,要注意经常翻身,一方面均匀上色,另一方面避免猪皮粘锅。出锅之前撒点胡椒粉和盐就可以了。
5、盛出,摆好,胃口会更好。